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然是只露出眼睛,左手手臂上附带的铁盾可以毫无破绽地遮住这唯一的要害! 

“可恶!”我额上冷汗涔涔,实在是找不到破解之法,只好暂时勒住马缰。 

司马昭的笑声再度从我头顶传来:“魏延!这一次定叫你死在这子午谷之中!” 

这句话将我的怒气彻底激发出来:“司马昭,你休要出此狂言!能杀我的人还没有出世呢!” 

说罢,我深吸一口气,攥住马缰,喝一声“驾!”策马对准最前面的那个铁甲军士兵骤然冲去。 

“轰!”一声,那铁甲军士兵被我的坐骑撞出几丈远,重重摔倒在地,我趁势挥舞金刀,用沉重的金刀背来回砸了几下,又将身边的几个铁甲军砸倒在地。 

“上将军!威武!”随着我接连打倒数个铁甲军,我身后的五禽队将士们高声呐喊起来,他们也紧随着扑了过来,与铁甲军展开殊死搏斗。 

…… 

经过一场激烈无比的恶战,我、祝炀、潘定国、鸢儿带着数百兄弟奋勇杀出重围! 

这几百个兄弟已经基本都带着伤了,他们身上的石棉藤甲有一些已经破碎了,他们喘着粗气,几乎都要瘫倒在地。 

不过铁甲军并未讨得多大便宜,这一次五禽队将士依旧对准他们的眼部下手,铁甲军士兵全身钢铁,沉重无比,动作自然要慢上许多,总有一些人来不及遮挡眼部,被五禽队士卒们用军刀扎入眼球乱搅一气,因此也有不少铁甲军死于非命。 

“王上!两位公子好像尚未杀出!” 

祝炀对我叫着,我听了他的话,不由动作一滞,急忙在冲杀出来的几百个兄弟中间找寻,果然,没有荣儿和昌儿的影子!赵嘉他们几个也没有杀出来! 

“祝炀!你们还有没有力气,随我杀回去接应!” 

几百个兄弟们全都站起,只是都有些摇晃,看起来已经是体力透支了…… 

第420回 誓言报仇

“父亲!”山谷中猛然传来荣儿的叫嚷声,我定睛望去,只见荣儿、昌儿带着另外几百个弟兄冲杀出来,有所不同的是——荣儿的马上,横卧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人! 

我仔细地看去——竟是赵嘉! 

荣儿纵马奔来,将赵嘉放在地上,只见他右胸上一个巨大的伤口,看上去是那样触目惊心。他全身都是暗红的血,就连已经略有花白的胡须都被染红了。 

“赵嘉!你小子给我醒过来!”我声嘶力竭地大声喝道,但泪水已经控制不住。 

赵嘉缓缓睁开眼睛,笑道:“王上,人过五十而不称夭,我已经五十有一,够了……请王上千万保重,我先去了……” 

言讫,赵嘉头颅低垂,闭上了眼睛。 

…… 

“赵嘉!赵嘉!”我们的喊声却再也唤不回他的魂魄,这个灵猿队的精神领袖,无数次刺探军情、深入敌后,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却死得这般悲惨! 

祝炀攥紧了拳头、潘定国攥紧了拳头,这些已经五六十岁的老人只为了我的知遇之恩,一直留在五禽队发挥着余热;荣儿攥紧了拳头,昌儿攥紧了拳头,他们从小便跟随五禽队操练校场,习武围猎…… 

我也攥紧了拳头,赵嘉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他却死于非命,教我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我自赵嘉腰间取下连弩,这支连弩已经跟随赵嘉三十余年,上面遍是赵嘉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凭证!我立直身子,手指子午谷口,沉声道:“诸位,赵嘉兄弟去了!我们该不该为他报仇?” 

其他所有人都站起身子,高声回应道:“该!” 

我大声道:“五禽队众兄弟听令!杀回子午谷,除尽铁甲军,为死难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杀尽敌人!”祝炀长啸起来,其他的五禽队兄弟们也高声喊起来! 

荣儿突然道:“父亲,你看!司马昭带着铁甲军追出来了!” 

我循声望去,果然,司马昭一马当先,有大约千余铁甲军追杀出来,那如雷声轰鸣一般的脚步声,震彻山谷…… 

我冷笑道:“今日一战,不胜即死!诸位兄弟敢否随我上前,与敌殊死一战?!” 

“敢!”我身后的喊声同样响彻山谷,直抵云霄! 

“随我冲!” 

…… 

一番好杀!从下午直杀到天黑! 

冲在前面的司马昭被我用赵嘉的连弩一弩箭射中咽喉,倒撞下马,因为连弩箭一直都是淬有剧毒的,料想司马昭也活不了了。 

其他的五禽队兄弟见我一弩射中司马昭,都是精神大振,不顾身体的伤病疲劳,纷纷奋勇冲杀,直扑群龙无首的铁甲军,手中的狼牙军刀犹如真正的恶狼的牙齿,刀刀都往对手的眼睛上招呼,而铁甲军的士兵,见司马昭被一箭射杀,早已经手足无措,加上拼了半日,铁甲沉重,动作早已迟缓,被接连砍翻。 

被复仇的怒火烧红了眼睛的五禽队兄弟却是越战越勇,军刀砍缺口了就抢夺铁甲军手中的兵刃,来不及抢夺的,直接用两根手指去捅对手的眼睛,铁甲军的尸体在地上渐渐堆成了小山…… 

…… 

终于,到了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把追出来的铁甲军全数歼灭。 

“父亲!这是我抓住的一个俘虏!”胳膊上被刺了一枪的荣儿单手拎着一个人走了来,我已经杀得浑身脱力,正坐在一块大石上喘息,见那人跪在地上抖抖索索地,心中着实没有好感。 

“说!你们是怎么混进子午谷,并切断山道的?”荣儿大声喝问道。 

那人吓得几乎尿了裤子,急忙答道:“我说,是你们的尚书令杨仪还有大将军夏侯霸与我家司马先生暗中联络,在此地设下埋伏,要截杀将军!” 

第421回 借调兵马

“杨仪!夏侯霸!”我用力拔出腰间的佩剑,对着那名俘虏的心窝刺了下去。 

旋即,我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荣儿和昌儿急忙上前扶住我,我稳住身子,仗剑而立,道:“我今日起誓——苍天在上、后土为证,我有生之年,定要杀回长安,诛杨仪、夏侯霸二贼之首!告慰先帝之灵、告慰赵嘉兄弟之灵,告慰诸位兄弟之灵!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后亦不得超生!” 

荣儿、昌儿亦起誓道:“我等亦随家父起誓,定诛二贼之首!” 

还活着的一千二百余五禽队将士亦同声高呼:“杀回长安,诛二贼之首!杀回长安,诛二贼之首!” 

“好!”我回首凝视诸位兄弟,“现在我们就去南郑召集昔日旧部,再重返长安!” 

…… 

杀退了铁甲军,我们绕道斜谷,再从定军山转道箕谷,通过褒城,返回南郑。 

回到南郑后,我们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 

“王上!您回来了!我们可是天天盼着您回家来啊!” 

听了这些百姓最淳朴的语言,我感到心里一阵暖洋洋的,但是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只能一面歉意地对着百姓们微笑,一面快步穿出人群,向汉中太守府赶去。 

现在的汉中太守姓宗名籍,说起来,他和我还算有些渊源,他的远房表姨夫就是当年五禽队的第一位头领——雷鸣。 

这个宗籍,今年刚过不惑之年,虽然没有多少奇才,但也爱民如子,汉中在他的治理下愈加繁华,我带着荣儿、昌儿找上门时,他正在埋头案首,处理小山一般的一摞案卷。 

“宗太守,你可是真辛苦啊!” 

宗籍从案头上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他小时候,曾跟随雷鸣去军中,跟我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几十年过去,也不知他还能不能记得起来我。 

“您是……汉中王?下官有失远迎,请王上恕失礼之罪!” 

宗籍只是细细看了一下,便将我认了出来,当即起身跪拜相迎。 

“宗太守快快请起!”我急忙上前把他搀扶起来。 

…… 

“宗太守,汉中地一共有多少军马?” 

宗籍答道:“回禀王上,汉中地界共有马军三万、步军十二万,一共十五万军马。” 

“十五万?嗯,不错,已经够了!” 

宗籍道:“王上,下官斗胆问上一句——您询问汉中地军马事务所为何事?” 

我笑道:“回长安,清君侧、除佞臣!” 

这句话可把宗籍吓了一大跳:“王上,您……” 

我沉下声音:“我为了大汉出生入死、血染征袍,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如今先帝及诸葛丞相尽皆仙逝,朝中竖牧小人接踵而起,杨仪竖子,身无寸功,只知饶舌,竟欲害我!我迫于无奈,只能携家眷返回南郑避祸。可是杨仪却勾连司马懿,在子午谷道上于路拦截,害死我数百兄弟!你说,这个仇我能不报吗?这刚刚统一的大汉天下,我能眼睁睁看着它再一次毁于佞臣之手吗?!” 

宗籍道:“自然不能!” 

我又道:“所以我要借你的兵马一用,前往长安清理朝廷!我绝不能让我们用十数万兄弟的血换回来的江山被小人所统治!” 

宗籍沉思良久,道:“好!王上,我就把这十五万军马都借给您!” 

我拍拍他肩膀:“多谢了!” 

…… 

南郑校场,这个曾经留下许许多多难忘回忆的地方。 

人马大众整齐地排在校场中,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他们中的多数人的父辈都曾跟随我厮杀疆场,如今我这个在他们中间拥有至高无上形象的将军就站在他们面前…… 

第422回 杀回长安

“诸位,请安静下来,听我说!” 

我站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高声问道。 

台下寂静,我扬手指向长安的方向。 

“那里,就是长安,我们大汉历经百年的国都!那里百姓富庶、昌盛繁荣!那里是每一个大汉子民心目中的圣地!” 

“可是现在,有那么几个宵小之徒,为了自己的权欲,要把这个圣地变成自己生杀予夺的地狱!他们害死天子、诬陷忠良,想要谋图一番剧变,好让自己得以控制天下,掌握百姓之生死!其心之险恶,其意之无耻,昭然若揭!” 

“今日,我魏延在此立誓,打回长安,清除邪奸,重塑朗朗乾坤!复我大汉河山!” 

校场中的所有士兵们齐声随我高呼:“复我大汉河山!复我大汉河山!” 

“现在听令!魏荣为左路,魏昌为右路,各带三万兵马,其余将士随我于中军,带足三个月的粮草!三日后出发,出兵斜谷,直至长安!” 

…… 

“鸢儿,你说我这样做对吗?” 

回到宗籍安排的住处,我忧心忡忡地问身边的鸢儿。 

鸢儿冷静地擦拭着手中的佩剑,说道:“夫君,难道您后悔了吗?” 

我呆呆地望着头顶的月空,喃喃道:“我也不清楚……” 

鸢儿抬头望着我,眼神坚定:“夫君,既然决定了,就要走下去,不要管什么对和错!再说,你本来就没有错!有错的是杨仪他们!” 

我点点头:“是啊!如果任由杨仪这伙人发展下去,只怕我们辛辛苦苦统一起来的大汉又要陷入一场大灾难了!” 

鸢儿又道:“所以说夫君,这一仗我们必须打,哪怕是落下所谓谋反的罪名!” 

“嗯!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 

…… 

三日后,浩浩大军踏上征途。十天之后,十五万大军尽数穿越斜谷,来到黄河平原之上。 

前方便是郿城! 

扎下营寨之后,我便差人前去郿城捎口信——“要么助纣为虐、负隅顽抗;要么按兵不动,让我的大军顺利通过。” 

过了半日,信使回来,道:“回王上,郿城县令同意让我们的大军通过,只是他不会提供任何帮助,也请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