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文长你会落下逆贼的骂名啊!” 

我朗声大笑道:“为了天下百姓,值得!” 

言讫,我直视姜维:“伯约,我知道你不可能放任我打进长安城去,亮兵刃吧!” 

姜维点头:“没错,我是不会任由你打进长安城的,虽然我知道你的目的是好的……好吧!你也亮兵刃吧!” 

金刀闪烁、银枪明亮,我和姜维拉开阵势,两军对圆处立刻闪出一片巨大的空当。 

“当年黄汉升黄老爷子年逾七旬,犹然英雄如昔。不知我如今也年逾七旬,能否一展当年风采……”握紧金刀柄,我深呼吸几下,纵马冲向姜维。 

姜维也纵马挺枪,对冲过来! 

“叮当!” 

刀枪交鸣,我只感到两臂一阵麻,回首望向姜维,看上去他也不是很好受。 

继续对冲! 

…… 

我和姜维在长安城下已经激斗四五十回合,难分胜败。 

说是难分胜败,实际上我们俩都留了力,毕竟不是生死之敌,谁会玩命儿要置对方于死地? 

倒是鸢儿他们几个看得心惊胆战的,城上的几个杨仪的死忠派又在那里疯狂的叫好,吵得我心烦意乱。 

我对姜维做了个暂停的手势,拨马抽身出来,取下腰间赵嘉留下的连弩,对阵城楼,转眼间,那几个聒噪的家伙已经大头朝下,栽下城来…… 

第426回 杨仪毒计

又与姜维斗了三十余合,我终归是年老,体力有些不支,便卖个破绽,拨马回归本阵,姜维并不追赶,也带着人退回城中。 

…… 

如此这般争斗了四日,双方均无所建树,长安城门紧闭,我也安住寨中,不再去争斗。我和姜维之间仿佛有着一种默契,两方都暂不出兵,就这么干耗着…… 

我知道,此时最最忍受不住的就是刘璿了! 

…… 

此刻的刘璿心中如同有二十五只小老鼠一般,百爪挠心,姜维不冷不热地立在阶下,面无表情。 

“姜爱卿啊!魏延已经七十有三,你年未满六旬,正是年富力强,为何战不败他?!” 

姜维答道:“陛下此言差矣!莫说他七十有三,就算他年逾八旬,我也战不败他!想战国时期赵将廉颇,其虽年过八十,其勇依然震怖天下,秦国名将白起亦忌惧之,陛下恕臣直言,想让魏延退军不难,只要陛下能答应魏延的三个条件……” 

刘璿一挥手:“不要说了!朕是决不会向魏延妥协的!” 

姜维叹口气道:“那么陛下可以退而求其次,把杨仪的官罢免了,杨仪此人奸诈狡猾,本不适于为官。当年诸葛丞相因为天下未宁,故而用之,如今天下统一,四海清平,是该让他回家养老了!” 

刘璿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姜维退下。 

…… 

尚书令府。 

“杨爱卿,你的伤可好了?” 

见到刘璿出现在面前,病床上的杨仪赶紧撑起身子,刘璿道:“爱卿病体,必须施礼!还是快些躺下吧!” 

杨仪急忙谢恩,刘璿坐到杨仪身边,屏退左右,问道:“杨爱卿,魏延势大,姜维战不过他,如之奈何?” 

杨仪笑道:“回避下,姜维并非战不过魏延,而是念及旧情,不愿出全力而已!” 

刘璿道:“可那又怎么办呢?兵权尽在姜维之手,朕又不能亲自带兵,唉!真叫朕左右为难啊!日间姜维又对朕进言,劝朕接受魏延的条件!” 

杨仪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精芒,却又随即逝去,开口问道:“那么陛下接手了?” 

刘璿气道:“朕岂能接受魏延的条件?” 

杨仪笑道:“陛下为何不答应?” 

刘璿道:“魏延的三个条件,无一不是在出朕的丑、打朕的脸!朕若答应了,岂不是承认魏延造反之举?这等丢人之事,朕做不来!” 

杨仪道:“那么陛下的意思是剿灭魏延,让天下人见识见识陛下的威严!” 

刘璿道:“正是此意!只是要如何剿灭魏延,直让朕头疼!” 

杨仪道:“臣有一计,可灭魏延!不知陛下愿听否?” 

刘璿闻言大喜,急忙道:“爱卿快快讲来!” 

杨仪道:“如今魏延贼势浩大,诚不可与之正面交锋。陛下可将计就计,把臣及臣女绑缚起来,对外声称愿意答应魏延的条件,然后放魏延进城来,但是把他的兵马留在城外,然后在城中伺机擒杀!到那时,城外兵马群龙无首,也就不足为虑了!” 

刘璿迟疑道:“这样妥当吗?魏延会不会看破?” 

杨仪笑道:“魏延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他若不来,就是藐视皇权;他若带着军马来,便是抗旨篡逆。因此,他也只能按着陛下的意思,只身进城!” 

刘璿大喜:“杨爱卿果然谋略过人,此计甚好!朕这就传旨下去,着令魏延进城,只是——要委屈爱卿及贵妃了!” 

…… 

第427回 将计就计

“父亲!父亲!长安城里有使臣来!” 

昌儿匆匆入帐,向我禀报,我应了一声,道:“教他进来!” 

片刻之后,只见一人入帐而来,正是昔日传旨让我回京的太监卢灼,他到我跟前,笑盈盈坐下,道:“汉中王别来无恙否?” 

我笑道:“多日不见,卢公公倒也是风采依然啊!” 

寒暄几句后,卢灼开始谈开正题:“汉中王,陛下有旨——他已将杨氏父女看押起来,并请汉中王入城去!” 

“哦?”我扬起眉头,“陛下为何改变主意?” 

卢灼道:“陛下也是考虑了再三,觉得汉中王所说实在是有道理,杨仪父女身上确有许多可疑之处,因此陛下才扣押了二人,请汉中王亲自前去发落!” 

我笑道:“那陛下何不把他们父女二人押送出城来?” 

卢灼道:“汉中王啊!陛下好歹是一朝天子,扣押杨氏父女已是最大的让步了,咱们做臣子的,可不能得理不饶人啊!” 

“那是那是!”我笑着点头道。 

卢灼又道:“那汉中王决定什么时候前去?” 

我沉思一会儿道:“三天后乃是良辰吉日,请回禀陛下,容臣斋戒沐浴,三日后亲往长安城,审讯国贼!” 

卢灼喜笑颜开:“汉中王果然深明大义,我会转告陛下,请他于三日后迎接王上!不过汉中王还要注意一点——这些兵马就不要带进城去了,毕竟不是为臣之道啊!” 

“请公公放心!我绝不会带一兵一卒进入长安,只带二子前去!” 

…… 

“杨爱卿!杨爱卿!魏延同意了!” 

刘璿几乎是一路小跑地闯进了尚书令府,杨仪此刻差不多已然伤愈,听到刘璿的话,急忙迎出来。 

“陛下,魏延怎么说?” 

刘璿抑制不住眼中的激动,张口说道:“魏延说他不会带一兵一卒入城,只带着两个儿子进来,听他的口气,已经完全相信咱们了!” 

杨仪也流露出一丝诡异的奸笑:“恭喜陛下,可以剿除这一大祸患了!” 

刘璿道:“朕已经布置好了五万禁卫军,只等一声令下,他们便会一拥而上,斩了魏延父子的首级,到那时,城外的那十五万叛军亦可一网打尽!” 

杨仪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稍安勿躁,万不可走漏了消息,蕊儿那边……” 

刘璿道:“爱卿放心,朕已经把爱妃妥善安置起来,万无一失!” 

…… 

长安城外,大营。 

“父亲,这其中必定有诈!刘璿不让您带兵入城,定是设下埋伏,您千万不要以身犯险!”卢灼走后,荣儿便找到我,对我说道。 

我微微一笑:“我岂看不出其中关节?此计定是杨仪设下,专为陷害我父子。要不然,关兴早就把这事传到我这边了。既然关兴那边毫无动静,就说明这事绝对是一个陷阱!” 

昌儿问道:“那父亲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前往长安!我要好好审审杨仪这厮!” 

荣儿、昌儿都不明就里,我笑道:“将计就计都不懂么?” 

“三天后,咱们三个身着贴身软甲,怀揣短刃,依计进城。进城后,刘璿定然掩上城门,截杀咱们,而到那时,我在这三日之间安排好的一批秘密人马会立即反戈,关兴、赵统也会随即前来增援,至于姜维、王平,他二人虽然不会相助我们,却也会保持中立立场,两不相帮。到那个时候……” 

我没有再说下去,昌儿急忙问道:“父亲,是哪一支秘密兵马会相助我们?” 

我摆摆手,笑道:“到时候你们便知道了!” 

…… 

第428回 擒捉杨仪

长安城门吱吱呀呀地慢慢开启。 

我携着荣儿、昌儿,身披贴身软甲,怀揣二尺利刃,乘马来到长安城前,只见大门之中,刘璿、费祎及诸文臣皆在,却不见一个武将,杨仪和杨蕊被五花大绑着,被几个武士押着,我仔细看去,果然——杨仪及杨蕊身上所绑缚的绳索,打得全是活扣,就算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稍用力也可挣开! 

我伸出双手,在荣儿和昌儿的肩膀上轻轻捏了一捏,示意他们见机行事,随即策马上前,拱手道:“臣魏延,见过陛下!” 

刘璿气道:“魏延,汝为何不下马拜见?” 

我微微一笑:“陛下,现下我们还是敌对双方,我怎能下马拜见?除非在议和书上签名画押,正式罢战,我才能真正归顺!在此之前,请恕臣无法施礼!” 

刘璿又羞又怒,咬牙切齿道:“好!朕与你议和!朕已经遵从你的要求,将杨仪极其女杨蕊押解至此,你还不退兵吗?” 

正在这个时候,我身后的城门又发出了吱吱呀呀的声响。 

我笑道:“陛下,您关门做什么?” 

刘璿不语,费祎却皱起了眉头,看来他还被蒙在鼓里,只见费祎转向刘璿:“陛下,您既然已有与汉中王议和的意向,为何要关闭城门?这样实在不是议和之道!” 

就在此时,杨仪和杨蕊几乎同时用力,二人身上的绳索应声而断,杨仪叫嚷道:“众位士兵听令!陛下有旨,擒杀叛贼魏延!可还不快快动手!” 

话音刚落,只见城门口各个隐蔽的角落,迅速涌现出无数禁卫军,他们手握长矛钢枪,直对着我还有荣儿和昌儿。 

“魏延!快下马受死吧!!”杨仪放声狂笑道。 

“呵呵!”我冷笑道,“尚书令大人好大的口气啊!让我下马受死,你想的是不是太天真了点?!” 

杨仪道:“哼!你就嘴硬吧!左右动手!” 

说罢,杨蕊早已扑了上来,不得不说,这个女人的确是有一套,即使是冲上来杀人,她的姿势也是充满了魅惑,只见她轻舒身体,从袖中抽出一把利刃,向我刺来! 

我冷冷地笑了,杨蕊的武功虽然不错,但在我眼里还是不够看! 

我迅速从怀中拔出短刀,左手伸出两指,在杨蕊手中利刃上点了一下,使她的攻势立时改变了方位,同时我手中的短刀早已横在杨蕊颈中,杨蕊花容失色间,早已失声惊叫起来。 

杨仪也惊得面如土色,我伸手扯住杨蕊的细腰,将她拎到马背上,勒住其脖颈,高呼道:“文永何在?快动手吧!” 

须臾之间,只听得一声唿哨,从禁卫军中突然涌出一彪军马来,俱是黑衣黑甲,为头的乃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只见他阔面方口,身材高壮,手舞银枪,叫道:“汉中王,小子甲胄在身,不能施礼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结义大哥文聘之孙文永是也!在京城禁卫军中担任校尉之职。在他幼年之时,我常常教导他,与其感情甚是亲近。 

早在两天前,我已经秘密差人潜入长安城,将我要进城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