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催眠师手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搭档笑了一会儿,然后停下看着我:“很简单,既然他的问题出在记忆上,那我们就用记忆来解决好了。”

我:“该怎么做?”

搭档:“想象训练。”

我恍然大悟:“聪明!原来是这样。”说着,我抓过纸笔,“说吧,我们对他的心理恢复流程。”

搭档关切地问:“先等等啊,这单不是免费的吧?”

我叹了口气:“……人家付钱……”

“那就成。”搭档神采飞扬地说了下去,“他现在这个时期住院正合适,因为身体受限不能动,所以是最好的时机。明天我们可以去一趟,告诉他……”

我:“停,我差点儿忘记了,有个问题:他要是排斥想象训练呢?因为通常来讲,很多人都认为那只是空想,没有任何用处。而且,他那么看重体能方面……”

搭档不耐烦地打断我:“简单,让他用等同于完整的比赛时间想象某一场打过的比赛,记住,一定要等同于比赛的时间!能做到这点的人并不多,对不对?”

我点了点头。

搭档:“同时还要告诉他,整个过程中要放松身体,只让精神紧张,我相信他一定做不到。等他尝试失败后,我们再说明实际上这也是在锻炼心理素质和精神集中力,这样他肯定会接受的,因为他的目标是……”

我:“他的目标是超越完美记忆,所以他不会拒绝任何方式——哪怕是他从未尝试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这个我明白了。好,你继续说。”

搭档:“他接受想象训练这种方式之后,我们告诉他该怎么做,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想象推演。初期的时候,这个过程最好有他的教练和指导来辅助。细节部分等一会儿咱俩商量完,你就打电话跟他们说明。”

我:“嗯,这是第二步。”

搭档:“这样,在休养期内,他的想象训练和心理恢复能同时进行,什么都不耽误。等想象训练遇到所谓瓶颈——思维不稳定和想象非控跳跃的时候,那么,该是你所擅长的领域了。”

我:“我知道了,用暗示性催眠来帮助他稳定自己的思维……不过这个时效有限……哪儿有那么强烈的持续性暗示……呃……你是指要制定周期疗程吗?”

搭档一脸的纯洁:“对啊,这样还能多收钱。”

我:“……好吧……这也是对他好……然后呢?”

搭档:“在他身体恢复前,所有的想象训练都是由我们辅导的,教练和指导配合。等他能够进行体能训练后,我们的辅导逐渐淡出,由教练等人配合,直到他可以自由进行为止。至此,对他的心理恢复就结束了。算下来整个周期大约4个月……嗯……也许用不了。”

我:“嗯,差不多。”

搭档考虑了一下:“还有,初始的想象训练强度就可以很大。”

我:“呃……这样行吗?那个很耗精力的。”

搭档:“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掉他对完美记忆的偏执,我觉得让他累点儿他会很开心,因为他现在很需要疲惫感来填补对超越完美记忆的渴望。既然是这样,那我们给他换成精神上的疲惫感好了。过了最初的适应阶段后,随着身体的康复,进入到想象训练的稳定阶段,也为他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后能平衡并且交替两种训练模式打基础。”

我:“嗯,有道理。”

搭档仰着头自言自语般嘀咕着:“这样算下来,假如他身体素质好,大约两个月之内,他的想象训练就能与记忆中过去的自己交手了……”

我愣住了:“你说什么?”

搭档回过神看着我:“嗯?什么‘什么’?”

我:“你是说,让他的想象把记忆中的自己作为对手?”

搭档:“对啊,我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嘛,既然他的问题出在记忆上,那我们就用记忆来解决好了,这样能解决掉所有问题,同时还会用他自己的完美记忆来激励自己……在车上的时候我就说了,人的无限潜力来自记忆,只要善用就……”

看着他继续侃侃而谈,我不得不承认,那家伙敏捷的思维以及独到的见解真的是我所望尘莫及的——没有人比他更适合从事心理这一行了。

3个月后。

“这段时间他怎么样了?”搭档边走边耐心地把手里的冰激凌舔成一个奇怪的形状。

教练:“非常非常好,他对现在的自信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

我:“不再执着于超负荷训练了?”

教练:“完全没有了,从他的状态能看出来。”

搭档:“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

教练:“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比原先沉稳了很多。在分析战术的时候,我都感到吃惊,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搭档:“所以我说过嘛,性格无好坏之分,善用就没问题,他对自己的偏执只要被很好地利用,就不是负担……”

教练停下脚步:“非常感谢你们二位,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恐怕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照原来那样下去的话,他的身体和运动生涯肯定会毁在自己手里。看来,还是得求助于专业人士……”

搭档把冰激凌全部塞到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嗯,既然一切都走上正轨了,那什么,咱们就把账结了吧?”

06 你的花园

我和搭档刚刚认识的时候,曾经花了整整一下午去讨论关于承受压力的问题。

我:“……按照这个模式说下去,极端行为是多角度叠加的压力喽?”

搭档:“对,就像是你用力去捏一个气球一样,受力的那一面被你捏进去了,但是另一面也不轻松,受到从内向外的力量而膨胀出来了。当外在的力量到达某个极限的时候,就会‘砰’的一声从内向外爆开。例如,你用双手用力攥住一个并不大的小气球,只留一个很小的空隙,那么那个缝隙最终将膨胀到极限,成为崩溃点。”

我:“哎?这样说的话,岂不是心理压力的崩溃点都有据可循了吗?”

搭档:“话是这么说,但谁知道究竟你会攥住哪些地方,留下哪些缝隙?其实心理学更像是统计学——统计所有可能性,按照所有变数选择解决方式——只是那些变数太大了。但即便如此,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一定可以统计出来的。”

我:“为什么心理学被你说得像是数学了,那是当初我最头疼的科目。”

搭档:“怎么可能是数学呢?因为统计完了如果根据各种情况来组合应对措施的话,恐怕超级计算机也得算崩溃了,这种事儿只能由人来做。”

我:“你是想说人的计算能力强于计算机?这说不通吧?”

搭档:“你怎么还是用数学的模式来考量这个问题啊?”

我:“那应该用什么来比喻?”

搭档:“我觉得更像是谋略,不仅仅是拿到数据分析、计算,还有经验以及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我:“什么?”

搭档似笑非笑地注视着我的双眼:“直觉——人类特有的天赋。”

若干年后的又一个下午,当一个女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说她怀疑自己在睡梦中被外星人抓走、观察,并抹去记忆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事儿肯定跟外星人没有一丝关系。而此时,搭档压低声音用他的方式表达了和我同样的想法:“这事儿肯定跟外星人没半毛钱的关系。”

我忍不住上下看了他一眼,而他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整天把钱挂在嘴边的坏习惯,镇定自若地带着那个女人去了书房。

搭档:“你还能记得的有多少?”

她:“不太多,都是零零碎碎的。”

搭档:“能描述一下你还记得的部分吗?”

她微皱着眉仔细回忆着:“最开始印象不是很深,似乎有什么人在叫我……您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吓人,但是我觉得还好。”

搭档:“不,不吓人,相信我,我听过更离奇的。然后呢?”

她:“然后……是一段记忆空白,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四周都很黑,只有一些光照在我身上。”

搭档:“你是被笼罩在光里的?”

她:“嗯,是那样。”

搭档:“当时你身处在什么地方,还能记得吗?”

她:“印象不深了,很模糊,只是隐约记得应该是在比较高的地方。”

搭档:“有多高?”

她:“大约……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这个我不能确定。”

搭档:“漂浮状态?”

她:“不知道,想不起来了。”

搭档:“你通过什么判断自己是在高处呢?”

她:“因为我对俯视有印象。”

搭档:“俯视?”

她:“对,能从高处看到树、停着的车……诸如此类。”

搭档:“你确定吗?”

她:“嗯,这个我能确定。”

搭档:“哦……声音呢?有声音吗,当时?”

她:“不知道,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搭档:“嗯,接着说你所记得的。”

她:“我被罩在光里那阵儿过去后,就是彻底的黑暗,什么也看不见。还有点儿冷,但不是特别冷……我是说有点儿凉,您能明白吧?”

搭档:“嗯,我听懂了。还有,别用尊称,我们年龄差不多。”

她微微笑了一下:“嗯……当时环境是……我看不清,因为太暗了。”

搭档:“只有你自己吗?”

她:“这个完全不记得了,大概……只有我自己吧。”

搭档:“大概?你不能确认?仔细想想看。”

她微皱着眉头认真地回忆着:“我……我的确记不得了……真的不知道!”

搭档:“好吧。然后呢?”

她:“然后……然后好像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儿,这段是空白,一点儿记忆都没有……再然后……”说到这儿,她似乎有点儿恐惧的情绪。

搭档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

她:“后面非常非常混乱,我记不住到底是怎么了,只是有一个印象。”

搭档:“什么印象?”

她:“一双很大的眼睛。”

搭档:“嗯?大眼睛?”

她:“就是一双很大的眼睛在……盯着我看。”

搭档:“有多大?”

“这么大。”说着,她用拇指和中指在自己的脸上比画出一个范围,差不多有一个罐装饮料大小。

搭档点了点头:“嗯,那双眼睛离你有多远?”

她:“很近……”说着,她打了个寒战。

搭档:“看不到脸吗?”

她:“看不清楚,只有轮廓……像是……猫头鹰?好像有点儿像猫头鹰在盯着我看的样子。”

搭档停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措辞:“这时候你听得到什么吗?”

她:“有一些……但……嗯……不是很好的声音……”

搭档:“不是很好的声音?怎么解释?”

她:“就是……那个,反正听了不舒服,我也形容不出来。”

搭档:“是从大眼睛那里发出来的?”

她:“呃……这个嘛……我……不知道。”

搭档:“还有吗?记得其他更多吗?”

她低下头想了一会儿:“没……有了。”

搭档:“这种情况发生了几次?”

她:“可能是……四五次……吧?”

搭档点点头:“嗯,这些我都记下了,一会儿我们准备催眠……”

她:“哦,对了,还有一个事儿!”

搭档:“什么?”

她:“只要在夜里发生这种情况,早上我醒来时都不在床上。”

搭档显得有些意外:“那在哪儿?”

她:“在客厅的地板上。”

搭档手插在裤兜里,隔着玻璃看她在催眠室打电话。几分钟后,他头也不回跟我说:“看上去跟第三类接触很像。”

我:“嗯,描述的情况极为接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