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决乾坤-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铭少爷这一次是赶到这里了,若是早来一两日,怕就不能够留在西京过中秋了。”旁边儿还有人说道,“只是这西京的中秋盛况,却是定州城里所不能比的。”

叶铭喝了一口酒,觉得这酒水酸溜溜的,跟自己喝过的醋饮差不多,酒精的含量应该是比较低的,最多就是黄酒的那种感觉,心想这个时代估计还没有弄出地道的蒸馏酒来。

药材店里面倒是不缺乏黄酒的,毕竟这东西一向被用来充当药引子,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的,店里面的后院也摆放了几十个可以装人的酒坛子,就是用来储备黄酒的。

“其实,中秋节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要跟家人在一块儿过的……”叶铭温吞吞地说了这么一句,倒是没有人反驳。

一方面,叶铭是主家少爷,另一方面,这话说得也没错儿。

玉徽王朝的夜生活虽然也非常丰富,但是有些时候,尤其是中秋节这种团聚的日子,还是要讲究以家庭观念为主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叶铭吃着酒菜,听着管事的和几个伙计们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跟他讲述西京的一些风土人情,好玩的趣事,倒是也不觉得烦闷,不多时月上中天,却是将大地照得分外明光。

“明日也是好天气,不愁看不到月亮。”管事的抬头看了看天色,非常笃定地说道。

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杂议

第二十五章 杂议

叶炳坤和林若甫的运道还算是不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威虎营官军的截杀,终于在八月十五当天,顺利地逃回了定州城。

只是这一路上吃不好,又不敢休息,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儿,看起来非常憔悴。

两个人回到城中之后,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此时薛重进究竟有没有起事,还是在两可之间,若是自己这边儿跟定州知府徐乐说薛重进要谋反了,你说徐乐会不会先把自己给抓起来呢?

可是无论如何,定州城暂时是不能呆了。

叶炳坤和林若甫一商量,就决定先将两家人撤出定州城,收拾收拾金银细软,将值钱的东西打包一下,然后直接奔西蜀而去,那边儿并非两方人马争夺的要点,应该是可以暂且避祸的。

而且,叶家在西蜀也有几家店铺,不愁没有落脚的地方。

于是两家人几十口子,加上雇佣的车夫和保镖什么的,足有两百多人,中秋节当天就出了定州城,直接奔西蜀而去。

路上,叶炳坤不忘派人到西京去给儿子送信,告诉他关西道的情况有变,暂时就不要回定州城了,以免遇到刀兵横祸。

在出发的路上,林若甫有些感慨地对叶炳坤说道,“十几年的辛苦,一朝之内就付之东流了。”

他们两家虽然是百年的家族,可是自己接手过来也不过就是十几年而已,所以林若甫才有这样的感叹,毕竟林叶两家的事业如今正是蒸蒸日上,此时撤离,实在是有些心疼不已。

叶炳坤却说道,“这件事情,未尝不是我们两家改变的一个契机。西蜀气候宜人,少有兵火,山川壮丽,药材种类也丰富,是个扎根发展的好地方。”

“只是蜀道艰难,运输却不方便……”林若甫说道。

仅仅依靠在西蜀做药材生意,显然这个眼界是小了一些,最终还是要将药材运出来,运到西京甚至是东都去贩卖,才是生财之道,蜀道艰难,运输不便,对于生意的影响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事在人为,总会想到办法的,如今我们还是以保全家族为第一要务。”叶炳坤叹了口气道,“或许,一年半载之后,西北兵祸就已经消弭了呢?到那个时候,我们再重返关西,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希望如此吧……”林若甫点头道。

话虽这么说,可是两个人的心里面都没有底气,谁也不知道一旦薛重进和九江王联合起事,究竟会对于玉徽王朝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不过,在全家撤离之后,叶炳坤还是派人给定州城外散了传单出去,说是宁远知府薛重进已经反了,数万大军不日即将进攻西京云云。

玉徽王朝惠帝广武三年,八月十五,西京。

下午的时候,叶铭就提了礼物去拜访王通化,两个人坐而论道,谈得倒是很投机。

王通化虽然是从四品上的官员,地位颇高,但是为人倒是很随机应变,一点儿都不拘泥食古不化,跟叶铭聊起朝中的一些事情,阁老们的一些轶事,都是信手拈来,显然他以前在东都的时候,是属于那种闲的蛋疼的散官,否则也不会注意到这些八卦消息。

“朝中诸相,以刑部尚书楼元秋性格为最好……”王通化对叶铭说道。

先帝天授元年,楼元秋升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知营田事。

楼元秋主管营田十余年,取得了积谷数百万斛的巨大成就,获得天后的嘉奖,拜为兵部侍郎判尚书事,次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但是不久,天后认为营田事关重要,又任之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地军队及河、兰、鄯、廓等州的检校营田大使,去年才又回到东都,出任刑部尚书。

提到这位楼相爷,即便是叶铭,也有所耳闻,便笑着问道,“舅父所言,可是楼相爷那唾面自干的典故?”

“不错。”王通化也笑着回答道。

楼元秋楼相爷向来是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的。

有一次楼元秋的弟弟被任命为湖州刺史,临行前,楼元秋就对他说,“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天恩浩荡。现在你呢,又去做地位很高的地方官,这就有点过份了,人家会嫉妒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全性命呢?”

他的弟弟就跪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敢还嘴,最多自己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来自勉,绝不让你忧心。”

楼元秋就叹气道,“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唉,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对你发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这就说明你心里面不满意。心中不满而擦掉口水,就会使人家更加发怒。”

他的弟弟就问,“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楼元秋就说道,“你应该是让唾沫不擦自干,这样才能够平息人家心中的怨气。”

他弟弟到任之后,果然非常和气,将湖州打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天后得知之后,也大为赞叹,认为楼元秋兄弟二人都是玉徽王朝的能臣,这个唾面自干的典故也就流传了出来。

“楼相爷为人其实很风趣的,架子也不大,上一次跟礼部尚书元恩平为了公事争执,结果元恩平发怒,就骂他是田舍翁……”王通化说道,“结果楼相爷也不气恼,反而笑眯眯地以此为荣。”

“这倒也是。”叶铭点头称是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田舍翁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楼相爷半生都忙于营田之事,劳苦功高,确实是我玉徽王朝的栋梁之臣。”

在王通化那里吃过了晚饭之后,天色就彻底黑了下来。

两个人出得门来,一共带了十几名随从,叶家车队的教头陈述之等人也跟在后面。

春江这边儿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但是却分成了好几拨儿。

文人有文人的风雅,百姓有百姓的乐子,不过今夜之中,大家都关心的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一年一度的春江诗会,以及今晚诗会上是否能够涌现出一批诗坛新秀来?

玉徽王朝虽不崇文抑武,可是几十年来少有外敌,也无内乱,百姓日子过得倒也顺心如意,积年下来,诗文之风渐长,比起前朝而言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几十年来,也确实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颇有一些诗人就是从这春江诗会中脱颖而出的。

王通化也穿着便服,一边儿慢慢地走着,一边儿对叶铭说道,“春江诗会,多半儿还是以风花雪月为主题,这么些年来也出了不少好诗,虽然说一鸣惊人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起点,但是这种题材写得多了,大家的兴致也差了不少,这三年来都没有什么好诗文问世。”

叶铭听了之后就随口说了一句道,“按理说,没有写不好的题材,只有写不出好诗的诗人。风花雪月虽然写得多了,却也未尝不能够写出新意来。”

“玉卿所言极是。”王通化听了,顿时颔首表示赞同。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春江阁外面,对面闹哄哄的,却是一大群士子和官员们在互相打招呼。

王通化与叶铭说话的时候,便落到了一些人的耳朵里面。

一名年轻士子正在那里跟同伴儿高谈阔论,冷不丁听到了叶铭的话,顿时就有点儿不满意了,“这位仁兄,依你所言,莫非视众多同道如无物了?什么叫没有写不好的题材,只有写不出好诗的诗人?前贤诗作,已经备矣,吾辈仰望尚且战战兢兢,却哪里那么容易出新?”

另一名士子也附和道,“秋仁兄说得好,我等亦有同感。”

又有一名士子不欲陷入口舌之争,便插嘴道,“去年的春江诗会上,泽州士子方和夺得第一,一首《秋风辞》脍炙人口,却不知道今年诗会上,是否还会蟾宫折桂?”

“今年方和兄可能来不了啦,他已经奉召入东都充任儒林郎,怎么可能有时间来西京参加春江诗会?”另外一个士子的消息灵通一些,在旁解释道。

“如此,那真是太可惜了……”众人纷纷摇头道。

叶铭看了,只是笑而不语。

王通化刚才一直在观察叶铭,发现他面对别人的质疑,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不由得暗自称道。

在西京的这些年轻人,个个眼高于顶,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力,等闲都不将别人放在眼里面,难得有一个服气的人,如今看叶铭一副泰然处之的态度,王通化就觉得孺子可教。

他是知道叶铭的诗文功底的,大有举重若轻,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又听他说了对近年来春江诗会的评价,就觉得叶铭应付这种状况应该是有把握的,只是看到他面对别人的轻视,并没有什么反应,便更加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这人的境界不同,自然就有很大的差异,对方虽然骄横,自视甚高,但在真正的高人眼中,却也只像是一条野狗般,如果它朝你狂吠不已,难道你还要同它咬回去不成?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春江花月夜(上)

第二十六章 春江花月夜(上)

春江之所以在西京是为一景,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大江流到西京之后,河道突然开阔起来,江面宽广,极目远眺尚且无法看到对岸的情景,而在城内的这一小段儿人工河道,却又窄了很多,仅仅是引大江之水来城中绕了一圈儿而已。

只是在玉徽王朝立国之后,又征集民夫因势利导地修了人工湖西凉海,方圆有十数里之遥,看上去就如同到了海边儿。

而春江阁,就在这春江之上,西凉海侧畔,占尽了地利。

“春江阁就这么大的地方,哪里放得下整个西京的士子?”王通化对叶铭说道,“这能够进到阁内的,都是一时之选。”

“我倒是沾了舅父的光……”叶铭笑道。

春江阁却只是近二十年来才修起来的,据说出资兴建春江阁的乃是一位极有魄力的商人上官平,此人在东都也有很大的产业,称得上是富可敌国。

偏偏此人也喜欢结交各路的人物,附庸风雅,这春江诗会就是他赞助起来的。

想要参加春江诗会,或者你是朝廷命官,或者就是得了春江阁发帖邀请的士子,或者就是远道而来诗名卓著的人物,当然了,像是王通化这种从四品上的高官,想要带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