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神算-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了一遍之后,林小雨始终没有什么发现,索性也就不在找了,好在现在还有另外一条线索,明天和骆驼去另外的一个发生怪事的地点看看,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准确的线索。
    骆驼很是纠结。从灵佛村出来,林小雨一句话都没说,闭着眼睛在车子后座养神,虎头则坐在副驾驶位上默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什么,这兄弟俩一言不发,骆驼就更加紧张了起来,刚才他没有选择跟上来而是躲在后面看风向,实在是有些“不仗义”的感觉,不过这不是人之常情么。
    透过后视镜。骆驼又打量了林小雨脸上的表情一眼,想要开口解释什么。却又怕吵到林小雨休息,这让他局促到了极点,先不说唐铁衣的势力大,单就这位爷一看也是了不得的人物,要是真把他得罪了,他可真要做一辈子地老鼠了。
    事实上林小雨根本就没有把这事给放在心上,只是在心里想着刚才的一些事情,赖氏似乎分明知道这是座假墓,却还要强行开棺,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倒不是林小雨爱管闲事,只是觉得事情实在是有些太过巧合。
    眼下他最重要的是找真墓,按照骆驼所说的这如果真是座帝王墓的话,那一定是葬在龙脉之下,也就是说只要找到龙脉就能够找到墓葬的位置,之后的话就只剩下寻找入口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林小雨蓦然觉得骆驼朝自己望了一眼,林小雨睁开眼睛从后视镜中看到了骆驼尴尬的表情顿时心中了然,笑了笑,拍了拍骆驼的肩膀,“老哥,这次多谢了啊,接下来咱们还要找真墓,要有劳你费心了。”
    听到林小雨说这句话,骆驼心中顿时一松,脸上立即堆上了笑容,拍了拍胸脯,“没说的,以后咱们就齐心协力找真墓,我在长安待的日子很长了,怎么的咱也是经年的发丘了。”
    林小雨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倒斗”一行和术数一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摸金派擅长通过星象风水的知识,像“寻龙诀”和“分金定穴”,这两样根本就是出自于堪舆学。
    风水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各个流派的理论、术语、操作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看待和剖析风水的角度各不相同。长期以来,堪舆流派被划分为峦头形势派和理气派两个大的派系,两个流派下统诸多小流派,不过被证明是错误的。在华夏五术中,以风水术的派别最为繁多。
    林小雨虽然不是正宗的“倒斗”,但却有别的本事来找真墓,堪舆也是他这些天看书看得最多的一个类别。
    风水术的理论根据是周易,周易在五术上的应用分支虽然很复杂,但在大范畴上无外乎是八卦阴阳五行体系和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体系两个大的分支。
    比如八卦阴阳体系下就有三合派,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体系下也有八宅派、纳甲派、三元派、金锁玉关等等。
    若是果真有帝王墓存在的话,那点穴的时候也必然是通过这些手段去点的,只要找到了这个穴位所在也就能够找到帝王墓葬的位置,相比起骆驼这帮“倒斗”他的手段更为直接。
    不过若是真像骆驼所推测的这下面的墓葬真的是个帝王墓葬的话,这倒是简单了,华夏虽多,但龙脉却是只有有数几条,而长安自古就有一条龙脉所在,虽然自清末以后龙脉破坏殆尽,但只要找到原始龙脉的遗址也就找到了那个帝王墓葬所在。
    拿出罗盘在勘测了一下地形之后,林小雨准备开始寻龙点穴,事实上自古以来风水地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发现并点亮一处龙脉,不过龙脉何其珍贵和难得,基本上要经过十代人历朝开国才能点亮一处龙脉,寻龙点穴也就变相成了改朝换代的一个标志,一般人可承受不住这股强大气运近迫。
    因此寻龙点穴也就成了风水地师的一个毕生最高心愿,就算是强如当年的刘伯温也因为点龙脉遭反噬,后来隐身飘然遁去这也是最大的原因。
    刚才那个赖氏也是传承的杨公风水一派,杨公风水术承继了晋代郭璞“乘生气”的堪舆学精髓,强调龙、水、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气方面注重龙气和堂气的配合,以七十二龙乘龙气为核心,乘龙气者为吉,乘旺盛的龙气者为大吉,不能乘龙气者为凶,破坏龙气者为大凶。(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 无心僵尸
    在尸体清晰的出现在视线中的那一刻,虎头的手忍不住一抖,手指扣下了扳机,手中的网枪顿时就发射了出去,一张枪网顿时就朝石棺笼罩了过去,把本来就紧张的三人反而是吓了个惊魂,骆驼更是差点连把手中的开山斧也扔了出去。
    林小雨是最早反应过来,忍不住随手拍了下虎头的脑袋,骂道:“慌什么,只是一具干尸而已,难不成真有旱魃啊,快把枪收起来!”
    两人定睛一看,果然只是一具尸体而已,不禁长呼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家伙放了下来,虎头更是夸张的拍了拍胸脯,“还真是一具干尸而已啊,吓死人了。”
    林小雨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小子怎么越大还越胆小了,以前看这玩意应该不少看吧?”
    虎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我也不知道怎么的,今天怎么这么胆小了,以前都不怕这些东西的啊!”
    林小雨没有回话,骆驼此时已经将注意力放到了中间的石棺中去了,他是干盗墓这行的,墓葬中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对他来说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不过从刚才一路来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后的希望只能放在这个石棺中了。
    说不定运气一好,拿到一件绝世珍宝的话就可以退休了,当然,对于找到的帝王墓的线索他是非常有兴趣的,要知道,那可是帝王墓葬啊!
    两人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里面有什么,虎头更是已经迈开了脚步想要上前,林小雨一把拽住了他。“别急。我先看看。”
    两人知道这时候也不急于一时。只能是点了点头,看着林小雨向前去“揭秘”,林小雨小心的一步步向前,揭开石棺上笼罩的强力捕网,露出了石棺内部的真正面目来。
    只见一具穿着一整套盔甲的高大尸体躺在其中,只是裸露在空气中皮肤的一些部位已经长满了白毛,显然是真的已经有了尸变的前兆,这种尸变显然是在阴气的长时间滋养之下而变成这种情况的。如果再继续滋养下去说不定真会变成传说中的僵尸。
    再看这具古尸的面目,隐约可以感觉到这具古尸身前一定是一位面貌威严的武士,一身的将军盔更是将他承托得高大威猛,可想而知他身前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
    只不过当林小雨仔细看这具异变古尸的时候,又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似乎缺少了一点“灵性”。
    对,就是灵性,尽管对一具古尸说灵性这个词很奇怪,但林小雨的感觉确实如此,这是纯粹对灵性一种第六感。也只有林小雨这等人物才能够有这种感觉,一般来说这种百战沙场的将军。即便是死后也会有一种凛然的杀气存在,然而林小雨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杀气存在,这实在是太过疑惑了。
    怀着对未知的好奇心,林小雨凑近石棺,近距离的对这具古尸查看了起来,这具古尸虽然历经了不知道多少个岁月,但皮肤却依旧非常的平滑,完全没有一点干涩的感觉,栩栩如生就象是真人一般,林小雨知道这是阴气的效果,阴气有滋阴保持质量的效果,而如今这个墓葬中的阴气被林小雨用阵法吸收了绝大部分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这具古尸正用肉眼看见的速度在衰败着,若是有考古学家看到这种情形的话,那绝对会放声大骂林小雨这三人是文物破坏分子。
    林小雨心里也有些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的科技还做不到完美保存古尸,即便是被专业的考古机构发掘,这具古尸在移出过程中也会腐化,比现在的结果也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骆驼和虎头都是盗墓世家出身,对这种情况倒是习以为常了,什么古尸在他们眼里还不如一个古尿盆值钱。
    “怎么样,林兄弟,有什么发现吗?”骆驼有些迫不及待的凑到了跟前,想要看看石棺中有没有什么好物件,按理来说这种规模算大型的墓葬里面总有几件值钱的宝贝。
    林小雨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消除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把目光放在了古尸的胸前,这会儿他才蓦然发现这具古尸胸前竟然有一个拳头大的洞,稍稍一想,顿时让林小雨骇然失色,这洞直接通到了棺材底部,这是有人硬生生的从这具古尸的胸口将心脏挖去了啊。
    一具古尸的硬度林小雨虽然不清楚,但古尸身上的盔甲起码是金属质地的,从古尸胸口整齐的洞口来看,绝对是以一种很快的速度迅速穿透而过,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有这么大的威力。
    难不成真是传说中的旱魃?
    越往下想,林小雨的眉头越发皱得厉害了起来,先前他还只是抱着一种开玩笑的心态去想这件事的,若是真是传说中的旱魃的话,那可不是一般的手段可制服的,一旦放出来可真有可能为祸千里。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道教中也有记载,旱魃出世,方圆百里之地尽皆滴水无存。
    他也看过书上记载过僵尸这种生物,僵尸分六级,第五级僵尸已近乎魔,名为“魃”,而这个旱魃就是在这个范围内的。
    一是“白僵”,尸体入养尸地后,一月后浑身开始长茸茸白毛,这类僵尸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更怕人;
    二是“黑僵 ”,白僵若饱食牛羊精血,数年后浑身脱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几寸长的黑毛,此时仍怕阳光和烈火,行动也较缓慢,但开始不怕鸡狗,一般来说黑僵见人会回避,也不敢直接和人厮打,往往在人睡梦中才吸食人血(黑僵与白僵合称为“黑白僵煞”)。全世界乡村和农场已报告出数万起‘不明吸血生物’攻击牲口的事件,甚至有人认为“野人”就是黑僵;
    第三种为“跳尸”,黑僵纳阴吸血再几十年,黑毛脱去,行动开始以跳为主,跳步较快而远,怕阳光,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平时再能叫的狗,一旦遇到‘黑僵’或‘跳尸’就不叫了,但是猫见僵尸就会冷叫);
    第四种“飞尸”,由跳尸纳幽阴月华而演变,飞尸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的僵尸,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吸食精魄而不留外伤;
    第五种僵尸已近乎魔,名为“魃”,又称“旱魃”“火魃 ”“干魃”,飞尸吸纳精魄数百年之后,相貌愈发狰狞,可谓青面獠牙啖人罗刹,还能变幻身形相貌迷惑众人,上能屠龙旱天下能引渡瘟神,旱天瘟疫由此而发(古代,瘟疫如果伴随着旱灾蔓延,老百姓们就会坚信不疑地认为是旱魃在作怪);
    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怕的僵尸,应该说它已不再是“尸”,而是魔王,拥有着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数千年甚至万年的道行,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千年前它被观世音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