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武大宗师-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在他们眼里,在他们的心中让大人物等他们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好了,不错,路上跑了多久呀?”
沈襄没有在意这些,和蔼的拍了拍傅一搏的肩头看着苏九文问道。
“长老。。。”
“嗯,叫先生。”
“是,先生,我们寅时初起来的,吃过了饭就跑了出来,大约跑了一个时辰正吧。”
苏九文看到沈襄和蔼的样子,渐渐的胆气也大了许多,从一开始说话的磕磕绊绊到最后已然流利了许多。
“嗯,不错,都喘口气,喝点水,然后我们开始。”
沈襄一挥手,项羿在一旁就拎过一桶水来,水还冒着热气,显然是刚烧开的。
傅一搏看着冒着雾气的热水不由心中一暖,抬头望着沈襄,又看了看还在烧水的裴述顿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苏九文也是心中大恸,连忙拉着傅一搏向沈襄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沈襄笑着摆了摆手:“起来吧,不过一碗水而已。”
“呵呵,小师叔啊,这可是应该的,我学武那阵师父和师叔对我可没这么好。”
正一道人看到热水也感到十分惊讶,心中也是暖暖的。
六个孩子恭恭敬敬的一礼之后,苏九文又拉着傅一搏走到裴述身前躬身一礼。
裴述笑了笑:“好好的学,我天天给你们烧水喝。”
苏九文连忙笑道:“不敢,不敢,明日我来烧水。”
“我来吧。”傅一搏板着脸眼中带着十分的坚决,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不容置疑的样子让苏九文轻咳了下,没在说什么。
裴述笑着点了点头,抬手给两个孩子倒了满满的一碗热水。
等着六个孩子休息过后,沈襄领着孩子们走到唯一清闲下来的西厢房,那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裴述昨日做好的桌凳。
“先生,我们先学什么?”
刚坐好,苏九文看着小桌上放着的笔墨不禁问道。
“识字。”
沈襄微微一笑说出了苏九文、傅一搏他们早就猜测到的答案。


第二十章 清微派和清微道派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11023 17:40:45  字数:3129

 “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力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稚嫩的童音带着空灵的韵律的声音轻轻响起,飘荡在山谷之上,惊得鸟儿满天飞舞不敢落下。
沈襄闭着眼睛微微颔首,显然对着孩子的背诵十分满意。
“得悟无为是有为,潜修妙理乐希夷。几回日月滩头立,直把丝纶钓黑龟。”
学文识字不久的六个孩子,那还未曾沾染红尘俗世的心灵仿佛也被道家偈语那股空灵仙气洗涤了一般。
苏从化和南珪道长联袂从悟玄殿走出来,远远就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不由含笑扭过头。
“不错,这几个孩子默诵起诗文倒也像模像样的。”
南珪道长举起手用手中那本道典搭在额头遮挡着朝日的阳光,点着脚眺望远处的希真翠园,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师兄,你说小师弟教这几个孩子学文识字做什么?他是授业长老也不是私塾先生。”
当孩子们的声音停下来的时候,南珪道长又十分不理解的抬头问着师兄。
苏从化拧了下眉头,他没有说话,没有评价沈襄的作为有什么对或是不对的,相反郑重的思考起来。
“师兄这里还有什么玄机吗?”看到苏从化的样子,南珪道长也正色起来,显然小师弟的行为举动绝对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难道真的有玄机。”
南珪道长皱了皱他那对小眼睛,挠了挠他的小脑袋。
“也是,前几天他的那番话,经过几天闭关道士我和师兄真的感觉到几十年未动分毫的瓶颈真的有些动摇了,如果在闭关两次恐怕还真的能够突破地级瓶颈进入到普天级。这可是几十年清微派从来没有过的。”
半响,苏从化迟疑的抬起头:“我似乎有些感觉不过不知道对不对。”
“师兄也参不透吗?”南珪道长一呆,随即扭头叫了一声:“正空,去将你师叔叫来。”
看着一个道士应声跑走,南珪道长笑道:“当师兄的就这点好,不懂随时可以去问吗?”
“嗯,也是。”苏从化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沈襄就随着正空道人走进了悟玄殿,刚要给两位师兄见礼,可是还没等沈襄躬下身来的时候,南珪道长已经急不可耐的拉着沈襄叫了起来:“师弟,小师弟,给我和掌门师兄说说,你教那些孩子念经到底能念出个啥来。”
沈襄笑笑道:“我还没给两位兄长见礼呢。”
“见什么礼见礼,咱家兄弟不兴那个,出家人吗,没那么多的世俗礼节,快给我和掌门师兄说说。”
南珪道长急得直挥手。
沈襄抬头看到苏从化也点头示意才站直了身子回头看着希真翠园笑道:“师兄,我是在给他们筑基呢。”
“筑基!!!”
南珪道长和苏从化同时一皱眉,迷茫的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全不懂了。
“对,筑基。”沈襄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筑下一块道基然后在点上一颗道种,等道种发芽之时就可以在他们心中成就一颗道心。”
“道基,道种,道心。”
接连就是三个陌生的词语出现在两位道者耳中,顿时两位道者全部茫然起来,不过他们并没有妄自菲薄去评议沈襄说的有什么不妥,毕竟他们知道沈襄是从那个神圣而又神秘的上界谪落而来的人,知道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比他们高级的多,他们只有去听去看就可以了。
“不错,清微派是道家门派,既然是道家门派不修道怎么能行呢,不修道就没有根基,没有根基就如同水中浮萍,只消一阵清风就可把你吹离原地而不知去向。”
沈襄随口解释着,不过他却不知道,他的解释虽然如同风轻云淡一般淡然,可落入两位道者的耳中是如何的震动两位道者的心灵,这个时候两位道者才知道,他们清微派几十年来一直想着如何恢复清微派五十年前在武林中的地位,一直都沉沦在如何恢复自己门派在武林中的地位,却把自己身为道派的根基给抛却了。
苏从化湛然一笑,长身而起:“好,说的好,师弟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好,现在派中一切事情都交给师弟去操办。”
“啊!!”沈襄一愣,也随即站了起来:“这,派中一切都交给我,那师兄呢?”
苏从化笑道:“派中一切都交给师弟,师兄我自然是管理观中事情喽。”
“派中?观中?”这回不明白的变成了沈襄,他迷惑的瞪着双眼看着苏从化,又扭过头看着南珪道长。
南珪道长似乎瞬间就理解了掌门师兄的想法,同时也站起身来大力的点着头:“就是就是,我和师兄现在起正式接管观中一切事情,至于派中大小事宜就全部麻烦师弟了。”
“派中,观中。”
这个时候沈襄似乎才反应过来,遂大笑起来,郑重的点了点头。
沈襄真的明白了苏从化和南珪道长的意图,清微派是清微派,清微道派是清微道派,清微派是武林门派,清微道派是五龙观,这些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一直以来都被苏从化混淆,可从沈襄的道基、道种、道心出口的时候,苏从化就幡然醒悟,断然决然的将清微派和清微道派分开,从这个时候起,武林事情就全部交给沈襄了,他会和南珪道长重新挑起清微道家门派的大梁。
看到两个人眉目间突然泛起湛然神光,沈襄知道,这两位道者真正的成为了真人,道家真人。
道家真人,是那种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苏从化和南珪道长虽然已经多年不修道了,可在现在,当他们一朝顿悟心境立刻得到提升,桎梏他们心灵的枷锁一旦打破,成就真人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这应当是个值得纪念的早晨,因为从今天开始清微派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一个转折性的改变,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当事人都没有注意到而已,因为他们谁都不知道苏从化的这个决定对清微派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在这个清晨清微派的掌门做出的这个决定短时间还看不出有什么影响,至少影响苏从化做出这个决定的几个人都没有感觉出来,必定但凡有影响也是针对以后,针对为了。
不过,率先觉察出清微派有了改变的还是山下两个村子里的农民,因为几十年来,山上第一次对他们的耕种插手了,对他们明年的耕种有了指派。
“种植药材???”
说话的是苏家村的村首苏光海,站在他身旁同样疑惑不解的是傅家村的村首傅刚,而面对他们提问的是五龙观正觉道人,正觉道人也是清微派唯一的一个炼丹道人,无论是山上还是山下但凡谁有个病有个灾的都是交由他来解决和处理的,山上弟子也唯有他才常常和山下村民打交道。
正觉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如果不是这个样子也不能被安排去学习医药丹术,要知道,在清微派这五十年里,习武一直都是头等大事,任何人任何事都必须要为习武让开道路。
不过,身为道家门派就几件事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的,一个是丹药,一个是符箓,还有一个是卜算。没有办法,道家门派不可能不会占卜,不可能不会炼丹治病,当然也不可能不会鬼画符。
于是乎就有三个倒霉鬼被安排学习这三样本事了,其中一个就是正空这个学习炼丹的道士。幸好正空是个老实的人,师父南珪道长安排他什么任务他就诚诚恳恳的干什么,枯燥乏味的炼丹在他这里并不是什么太难以忍受的事情,相反他还越炼越喜欢,十几年过去了还真的让他炼出点成绩来。几乎没有什么他看不了的病,也没有他医不了的伤,十里八屯的人都知道清微山上有个神医道长能够妙手回春。
当然,因为山上有这么一个神医道士的存在,山下两个村子也都垦出一块药田来耕种,不过因为就这么一个会医病的大夫自然就用不了多少药要种。
可这会不同,正觉道长是要他们大面积的种植药材,是要他们必须开辟出一大片药田来耕种,这就不能不让他们迷惑不解了。
“是的,师父说了,从今天开始山上重开炼丹炉,山下所有人但凡有个病患都可以上山求医求药。”
正觉道长老老实实的说,苏光海和傅刚也老老实实的听,不过三个人都感觉十分的疑惑。
南珪道长不练武了,开始炼丹了,这是要干什么哪,发哪门子神经呀。
三个人迷惑不解是迷惑不解却没有人敢去过问这个事情,不过在正觉道人走之后,村子里的老人却笑了。
笑的是苏光海的父亲,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老得面临褶皱,老得连牙都没了,这样的一位老人一笑顿时一团如同盛开的花朵。
“不稀奇,不稀奇,清微派五十年前在山下就有大片大片的药田,我就是专门种植药田的药工,那个时候呀,好多好多的道长都会炼丹制药,个个都是妙手回春的神医呀,这个正觉小道士在那个时候呀,连烧火童子都不如。唉,那个时候呀,我们村子里出去的那个苏雨姑姑就是首屈一指的大炼丹师啊。”


第二十一章 苏家人难道都是天才
更新时间20111024 10:25:21  字数:3099

 沈襄的母亲是个奇才,出身就是清微山下的这个小村子,清微派的附属佃户村苏家村。
苏雨从小聪明可爱,勤学好问,因为没有父母被山上的浆洗婆婆收留在山上,平时没事帮着做些活计。而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婆婆不轻易的举动让苏雨接触了“道”。
那个时候清微派虽然不算鼎盛但也不是现在这么落魄能比较的,五个大殿三十件房都住满了人,人来人往学什么的都有,正是在这种勤奋好学的气氛下苏雨接触到了道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