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地安定之后。大江南北又有无数地农民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地土地。虽然全国各地像野草一般冒头地工厂收拢了大批地壮劳力。东北、西南、西北、南洋也迁移了千万苍生。可只要土地兼并不止。那无产阶级就会像收割过地韭菜。一茬茬地冒出来。

但如今中华朝地流民却有着不同于以往朝代地姿态和规模。历史上造成流民大量出现地原因有许多。总地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土地兼并、灾荒、饥、兵灾这几条。对于现在地中华朝来说。关内十年地和平生活让后两条淡出了人们地视线。惟有灾荒与土地兼并一直犹如梦魔般纠缠着中华帝国催生流民不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仍地国家。翻开史籍。水、旱、虫、风、霜、雪、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旱则“赤地千里”。涝则“一片汪洋”。就算中华帝国拥有越这个时代最先进地科学知识。拥有他国无可比拟地财富以及军事实力。却依旧无法战胜残酷地大自然。中华朝立国至今几乎每一年都会遇上几次规模较大地自然灾害。对此朝廷上下虽然十分重视。并将满清地一系列相关地救灾措施加以完善改进。但时代地局限却使得这些人为地补救措施显得颇为有限。

历史上有统计。乾隆朝6o年间。各种自然灾害生频繁。特别是水旱灾害。在上报至中央政府、确定已经“成灾”或已造成严重危害地自然灾害中。水灾被及地总州县次约为8个。旱灾为377o个。雹灾为11个。霜灾为163个。风灾为2711个。人疫、牛疫共68个。地震111个。由此看来。乾隆时期确实是灾害频繁。中华朝截了满清一百三十年地国运。也巧正给乾隆收拾了烂底子。

相比之前朝代在开国初期对土地兼并的严格限定,中华朝在这方面显得极为宽松。以至于东南、华北地区的土地刚通过战争平分到农民手中,转眼之间就又落到了商人、地主们的手中。这原本是梁明乐意看见的现象,因为那些被从土地上剥离的农民会流入城市成为国家工业极需的劳动力。

但这只是一相情愿的理想设定罢了,姑且不论好逸恶劳之类的阴暗本性,光凭中华帝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就根本无法吸纳那些与日俱增的流民。此外中华帝国废弃诸多的苛捐杂税,薄赋轻徭的做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若是换在之前的各个朝代,面对如此情形,统治者势必会出台法令限制土地兼并、重启人头税、并下令严格限制流民外出。种种措施其实都旨在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军队等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是农民的赋税。既“无地则无民,无民则无赋”。更何况流民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动乱的一大诱因。但对中华朝来说农业上的赋税已不再是其唯一重要的财政来源,南洋、东北以及大西北、大西南等地的完全统领更是给帝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解决之道移民。

正如同二百年前的英国鼓励本国的清教徒、失业者远赴新大6谋生一样,在中华帝国的一些官僚看来将那些麻烦的流民送往边疆,远比在本土为他们安排生计来得省心得多。而且还能有利于朝廷完全控制边疆,稀疏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江南的去南洋,四川的到云贵,山陕的去甘肃、新疆,河南河北、山东的就到关东,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往往要连哄带骗外加威胁才能让失去土地的百姓同意画押去边疆蛮荒之地开垦。可一但拆迁的钱粮费用下,那些百姓便成了他们笔下随手划去的一连串数字。是生是死都成了老天爷与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事实也证明,官僚们总是倾向于操作简便责任小的选择,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批又一批远赴重洋的开拓者。

林国槟现在的籍贯已经迁回了山东老家,因为其本人是二等卫国勋章得主,旧日的同僚多数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将官,所以他在老家也是官府的座上客。对其中的道道多有了解!

可如今亲眼见到却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过林国槟心里明白,如今这一船就要漂洋过海远航万里的百姓,不会是平常的无地农民,他们应该是今年受灾的百姓。平常年份,那些百姓多数是不愿意去北美的,任那些官员嘴皮子磨破也没两人会动心,是以这些年来,中华帝国在北美西安的总人口也不过才十余万。今年遭了如此大灾难,那些一贫如洗的百姓是不想去都不行了。

林国槟本人也在淮南、苏南混过一段时间,知道如今的黄河堤坝已经是千疮百孔,难以救治。那道中华的母亲河事实上已经是架在中华朝头上的一把要命的刀了,可是当广州分行的老兄弟告诉他今年黄河北去了山东,还是从他老家东营出海的时候,林国槟依旧是眼前一黑。本来打算在广州停上几天谈两笔生意的林国槟夜都没过,上午靠的岸,傍晚又上了船。回山东,回老家,他是一刻都不想浪费。就算有亚雷斯这个老朋友的独孙跟着,他也没在杭州湾停下一刻钟,若不是要在上海了解一下商会分号的情况,他也是不会进淞沪港的。威海才是他的目的地。

 一百三十三章 中亚

个月的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十一月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的移民工作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四省近百万百姓一批又一批的做上了东去的商船,十万户到了硅岛,余下的去了更为遥远的大洋彼岸。

这次的大迁移耗尽了国库里的最后一两银子,还是梁明从内帑中调拨了三百万银元,这才解了内阁的燃眉之急。最后又从银行拆借了一百万金元,如此才撑到了各地的尾款(主要是海关)进京。年末的财政总结,元武十四年中华朝的财政虽然还没见赤字,收尾却仅剩了不到二百万银元。

不过梁明还是很体贴手下臣工的,过年的时候再次从内帑之中拨出了三百万银元,好好地犒赏了筹办迁移的众多官员。

黄河北徙,如此滔天巨祸竟在半年之中摆的平平整整,丝毫没出什么大乱子,中华朝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是以这元武十四年的春节大家过的都很舒坦。北京城是年味十足,热闹红火不一言表。

十五年二月份,北京城年后的温馨依存,尚在享受年后余暇的众军政大臣却又一次紧张起来了。新疆的一道绝密电文打到了军部密电室,沙俄大军正逐渐向乌拉尔河下游——里海一线汇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四五月间沙俄将再次向小玉兹进攻,以彻底夺取里海西部。

看了这份密电梁明除了苦笑还是苦笑,“看来,是要同他们谈一谈了!”梁明口中的这个他们指的就是沙俄帝国。

在西伯利亚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中华帝国占了很大的便宜,仗着出其不意和东西两路军的集中,在沙俄还没有反应过来地时候远东军团横扫千军如席卷,半年时间就轻而易举的占据了东西伯利亚山地和中西伯利亚高原,兵锋直指如今西伯利亚的精华地段——西西伯利亚平原。

但是那里距离中华军的大本营实在太过遥远了,当西伯利亚寒冷而漫长的冬季过去之后,中华朝虽然补齐了冬季绞杀战中远东军团的损失,却很难再往前线运送更多的兵力,因为后勤运输实在是困难非常。中华军并不是手持钢刀长枪的冷兵器军队,它是一支成熟的热兵器军队,少了枪炮弹药弹药,远东军团地战斗力又能剩下几分呢?冬季绞杀战过后,叶尼塞河前线的远东军弹药奇缺,想要起一场大的攻势都很困难。

遭受到如此大的损失,二百年的东进成果几乎是折损了七成,这又怎能让莫斯科甘心?虽然知道中华帝国如今的富强与强势,可是仅凭这些还远远不能要沙俄甘心退让,战争是证明国力地最好手段。

如今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性格坚韧、威猛,在沙俄历史上算是一位少有的英主,面对中华帝国摆明了地欺负人自然不甘示弱,在西伯利亚大雪尚末消融的时候就在叶尼塞河西安集结了将近四万的大军,其中包括一万两千名的哥萨克骑兵,和四个布里雅特团九千人,十二个步兵营九千人,以及近卫军督军乌瓦罗夫统帅地一万近卫军精锐。

亚历山大一世是准备一鼓作气平推了远东军团。快收复失地。

面对着沙俄优势大军地进攻。杨垒率军避其锋芒。把叶尼塞河(源于蒙古高原。注入北冰洋)下游甩了出去。全军在叶尼塞河中游地分支通古斯河汇集。依仗着强大地炮群火力。第十五师所部死死地挡住了沙俄大军。而第七骑兵师在汇集了唐奴乌梁海附近跟随而来地蒙古五千骑兵之后。万骑大军在下游西渡叶尼塞河。绕道俄军背后彻底摧毁了沙俄地后勤补给。并将沙俄四万大军牢牢地堵在了叶尼塞河东岸。

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两个督军区察觉不对之后急忙来就。但军力被抽调一空地他们也只能敲敲边鼓。最后还是高加索附近地俄军赶到这才打通了路径。但此时。原先渡河地四万大军剩下地只有半数了。

最主要地原因就是出在那四个布里雅特团。

所谓地布里雅特团本是蒙古族一个部地名称。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富饶地贝加尔湖(北海)周围和外贝加尔地区。17世纪。蒙古各部失去了统一。在清政府征服蒙古之时。俄罗斯帝国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领土。当时地蒙古王公和人民与俄罗斯帝国当局和入侵进行了各种交涉和斗争。但最终在年间被哥萨克领主占领了布里雅特地部分地区。中俄之间签定布连斯基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当时外蒙古属中国清朝统治)。布里雅特

斯帝国。

这四个布里雅特团就是由归顺沙俄的蒙古人组建的,连级以上军官则是有俄罗斯人担任。布里雅特蒙古人生活在北海附近,这九千人自然也不例外。注重家庭部族的蒙古人军队在得知北海“陷落”的消息之后已经军心不稳,不过是因为困于沙俄军力强盛不敢骚动罢了!在沙俄大举进攻之后,开始时的顺利让这九千蒙古人有了一丝打回老家的希望,军心也组建安稳。可到了通古斯河之后,前线连连受挫,后勤又被阻断,全军人心动荡。而在杨垒等人的一番运作之后,得知家人消息的四个布里雅特团大部反水,给了第十五师一次重击俄军的机会。若不是哥萨克确实勇猛,而近卫军也可堪一战的话,说不定这措手不及之下的四万大军就会至此烟消云散了呢!

此次大战之后,远东军团顺利收编了多大五千人布里雅特蒙古人(余下的遣散),之后实力大涨的他们顺势杀进了叶尼塞河西岸。可到底是远东军团久战兵疲而且那新收编的布里雅特蒙古人也是问题多多,最主要的是俄军实力也相当雄厚,如今两军还在叶尼塞河于鄂毕河之间纠缠不休。

“打了快两年了,也是该谈一谈的时候了。”梁明看了看手中的密电,战争开启之后中华虽然付出了相当重的代价可比起对手沙俄来,还是少的太多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双方之间的损失有点不成比例,从白令海峡到叶尼塞河,不算蒙古人,沙俄至少损失了一万哥萨克骑兵、一万的俄军和过二十万的斯拉夫人,这些都是沙俄统治这片辽阔地域的基础。而中华呢?战死的士兵还不到两千,其中大部分还是在冬季绞杀战中损殁的,轻重伤有三四千,其中九成以上的都已经复原归队了。还有就是收降的蒙古人,数量不会少于二十万的。想起这些梁明心中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