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伪君子-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不上喊痛,刘瑾惊恐地瞧着秦堪,嘶声道:“秦堪,杂家招你惹你了?”

秦堪哈哈笑了两声,状若亲密地拍了拍刘瑾的肩,道:“刘公公莫恼,我开玩笑的,缓和一下气氛嘛,没看见陛下伤心成这样了……”

张永最没顾忌,当场便噗嗤一声幸灾乐祸笑开了。

刘瑾的脸更绿了,想发飙,但此刻陛下心情不好,刘瑾怕会给自己招祸,怨毒地瞪了秦堪一眼,不再说话。

正处于悲愤之中的朱厚照脸上泪痕未干,却也哭笑不得道:“秦堪,你能正经一点吗?”

秦堪叹道:“正经话就不好听了,陛下,今日跪请陛下太庙自罪的大臣有多少人,你数过吗?”

朱厚照黯然道:“用得着数吗?全都跪下了。”

“一人两人,甚至十几人,这些都好惩治,怕就怕满殿众口一词,陛下法不责众,咱们大明的文官向来不怕疼不怕死,打不怕也杀不怕,陛下欲重惩满朝文武,恐怕不易啊。”

朱厚照怒道:“难道就眼睁睁看他们得寸进尺,把朕逼得退无可退么?秦堪,朕知道你坏主意多,你一定有法子的。”

秦堪翻了个白眼:“陛下,臣是正人君子,哪来的坏主意?”

朱厚照气得指着秦堪:“又来了!这副嘴脸又来了!”

为朱厚照分忧解恨的时候,刘瑾自然不甘人后,于是阴森森一笑,道:“陛下,老奴倒觉得,所谓的文官呀,其实都是贱骨头,满殿大臣全杀了自然不行,可是若杀十来个带头的,其余的大臣就老实了,陛下,通政司左通政黄禄目无君上,大闹老太后寿堂,气得老太后犯了病,仅这个理由,便足够他死上百次了,陛下若不反对,老奴可命西厂番子将他拿到午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杖毙……”

朱厚照犹豫不决,秦堪却摇头道:“刘公公此言不妥,杀人若这么容易,陛下早杀了,杀了黄禄,大臣们恐怕会闹得更厉害,就算用霹雳手段镇压下去,以后君臣离心离德,恐怕陛下将会受到更多掣肘,对陛下的名声也不好听呀……”

刘瑾瞪着秦堪道:“侯爷难道有法子治他们?”

“有。”

暖阁内所有人眼睛一亮。

“什么法子?快说!”

秦堪咳了咳,道:“陛下,大臣们不是要求陛下斋戒沐浴,太庙自罪么?”

“对呀。”

“陛下就答应他们!不过……所谓君臣同心,陛下都自罪了,大臣们自然不能免,若欲自罪于祖宗,大家一起去!”

朱厚照满头雾水:“你到底打着什么鬼主意?”

第三百八十九章 君臣共苦

秦堪的鬼主意自然任何人都猜不到的,在这个满朝标榜正人君子的畸形年代,秦堪这样的奇葩不多见,不止不多见,简直绝无仅有。

秦堪对正人君子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确实也经常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如同口号似的有事没事挂在嘴边说一说,仿佛给别人心理暗示一般,说得多了别人也就记住了,不是君子也是君子。另一方面,心底深处对“正人君子”四个字是充满鄙夷的,别人满口赞颂他是君子时,他总觉得别人在骂他,忍不住有种杀人全家的冲动……如何对付正人君子,秦堪倒是颇有心得,君子不是凡人,是圣人,圣人说话时往往占住道德制高点,只可惜有时候站得太高,风太大了,难免会被自己说出来的话呛死。

秦堪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道:“陛下,还记得臣当初跟陛下说的话么?陛下学不会做好孩子,难道不会装好孩子?”

朱厚照眼睛一亮:“快说,朕如何装?”

“陛下,大臣们不是要求陛下斋戒沐浴后再去太庙自罪么?陛下不妨答应他们,大家一起‘斋戒’!”

秦堪说这句话时,将“斋戒”二字咬得很重,目光坏坏的,很不善良。

朱厚照楞了一下,到底是好朋友,彼此都有默契,秦堪略微一提,朱厚照便明白了。

“斋戒?”朱厚照喃喃自语。

“对,斋戒!”秦堪咬字咬得很重。

朱厚照忽然噗嗤一声笑开了,笑声遏制不住,于是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秦堪啊秦堪,你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坏水儿?太坏了你!简直不是人……”

一旁的刘瑾不知勾起了什么惨痛往事,虽然对秦堪的主意仍旧满头雾水,却恨恨地接口道:“……是畜生!”

钟鼓司的钟声悠悠敲响,偌大的京师上空余音袅袅,这是皇帝召集大臣朝会的钟声。

刚刚被老太后赶出慈宁宫,许多大臣还没走出宫门,听到钟声后不由一楞。

陛下不是说今日老太后大寿,罢朝一日么?好好的突然开什么朝会?

来不及多想,大臣们顺势便转了个身,纷纷朝奉天殿走去。

……………………金殿龙椅上,朱厚照一反刚才悲愤抑郁的模样,表情变得很沉痛,沉痛里带着无限的悔意,眼眶甚至泛了红。

满殿大臣就这么静静注视着他,满头雾水地等着他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朱厚照仰天长叹口气,道:“通政司左通政黄禄何在?”

黄禄出班道:“臣在。”

大臣们心一紧,陛下这是要算帐了吗?

黄禄挺着胸,一副正义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模样,瞧得秦堪刘瑾等人一阵反胃,二人互视一眼,发现彼此的目光露出同样的嫌恶鄙夷,二人目光交会不由一楞,接着浮出惺惺之色。

不论秦堪和刘瑾怎样不对付,至少二人有个共同点,看不得别人脸上的正义之色,太恶心了。

惺惺相惜之后,秦堪和刘瑾同时露出一个奸臣惜奸臣的会心笑容。

满殿惊疑之时,朱厚照叹了口气,沉痛道:“黄卿放心,朕非昏君,不会因言加罪,你说得对,北方大雪冻毙如此多的乞丐,这是皇帝的过失,朕无法推卸,黄卿真乃我正德朝忠义之臣,理当褒奖。来人,赐左通政黄禄黄金百两,丝帛十匹,着宫人送抵黄卿府上。”

“啊?”

所有大臣都楞了。

……陛下吃错药了?

朱厚照的表情愈发沉痛,缓缓扫视着殿内群臣,道:“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我大明一直是皇帝与士大夫同治天下,此乃祖宗成法,绝不可易。天下治理不能仅仅只靠皇帝,更重要的是诸位臣工,你们才是我大明真正的中流砥柱,臣者,国之重器也,不可不敬。朕今日不该向你们发火,朕向各位臣工致歉。”

说着朱厚照站起身,朝殿内大臣们郑重躬身施了一礼。

大臣们热泪盈眶,感动得不能自已——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昏君想干嘛?

满殿大臣顿时提高了警惕,神经绷得紧紧的,非常戒备地盯着朱厚照。

朱厚照没管大臣们怎生想法,清了清嗓子,道:“朕决定纳黄卿之谏,焚香沐浴,于太庙前斋戒罪己十日,自省吾身,诸臣工以为如何?”

众臣齐声道:“陛下纳谏知错,善莫大焉……”

朱厚照眼中古怪之色一闪而过:“你们都不反对吧?”

“不反对,陛下正该如此。”

虽然朱厚照答应得太爽快而令大臣们失去了触颜直谏,扬名立万的机会,不过能看到一个对大臣言听计从的温顺皇帝,倒也是所有人的愿望。

朱厚照点头,缓缓道:“如此甚好,不过呢,你们常在朝堂上说‘君忧臣辱,君辱臣死’,朕于太庙前斋戒十日向祖宗请罪,诸位臣工想必不能袖手旁观吧……”

大臣们惊愕地睁大了眼睛,他们大概明白朱厚照的意思了。

朱厚照接着道:“君臣同甘共苦方为朝廷之福,朕刚才说过,尔等皆国之重器,你们也经常劝朕敬天地法祖,朕决定纳尔等之谏,诸臣工可愿与朕共此一苦?”

众臣脸色瞬间变得非常难看。

朱厚照拿话一套,满殿大臣竟无一人能出班辩驳,因为他说的话全是平日里大臣们在他耳边念叨的,今日只是原样照搬出来了而已,谁愿自打耳光?

满殿鸦雀无声。

朱厚照笑道:“既然无人反对,那么,此事便定下了。来,我等君臣移驾,共赴太庙斋戒。”

不容大臣出声,刘瑾适时大声道:“陛下有旨,君臣移驾太庙——”

朱厚照起身往殿中走了两步,忽然停下身形坏笑道:“诸位臣工一定要记住,咱们可是要斋戒十日哦,十日内只饮清水,不可进一米一黍,否则便是对天地法祖大大的不敬,朕要治罪的。”

第三百九十章 太庙请罪(上)

太庙是皇宫里最神圣最庄严的所在,因为里面供奉着大明历代先帝祖宗,皇帝的祖宗自然是世上最高等级的存在,太庙前包括皇帝在内都得乖乖跪下,老老实实磕头。

历代皇帝对太庙是又敬又畏的,而且很多有雄心的皇帝也将太庙当成他们炫耀功绩的地方,每年一次的告祭大典不算,国家若有重大事情,比如多年的宿敌被打败了,国家的版图扩张了,历代先帝没能完成的事情在现任皇帝手里完成了等等,这些都是炫耀太庙的好机会,自大一点的皇帝不止炫耀太庙,干脆连泰山封禅之类的事情也干了,反正天大地大他最大,也不怕别人当面骂他不要脸。

从古至今,皇帝去太庙都是炫耀自己功绩的,绝少有皇帝因为自己犯的某件过错而去太庙请罪,这无疑是一件大损皇威的事情,皇帝犯了过错顶多下个罪己诏书,但凡精神正常一点的皇不会选择去太庙请罪的,这种事一旦干了,一顶“不肖子孙”的帽子怕是一生也摘不掉了。

朱厚照不一样,他不在乎头上戴着什么帽子,他只想狠狠整治一下满朝文武大臣。

御驾移步太庙,大臣们不甘不愿紧随其后,他们忽然发觉上了小皇帝的当,今日这道关口与其说是皇帝请罪,还不如说是皇帝惩罚大臣。

斋戒十日……会活活饿死的啊!!

按朝仪,皇帝赴太庙不管是炫耀还是告祭,是必须动用大仪仗的,前面必须四头大象引路,后面跟着虎豹若干,再然后便是锦衣亲军开道,宫女太监各执香炉香盒玉如意等象征皇室的尊贵用物紧随其后,最后才是皇帝的玉辇。

太庙前也必须由礼部尚书代皇帝念颂祭文,道录司的僧道之流也不能免,总之,程序非常繁琐复杂。

然而今日朱厚照领着大臣们赴太庙,一应程序全免,众人前方只有数百锦衣亲军开道,皇帝和大臣们各自穿着寻常的朝服走在后面,一行人走得不快不慢,队伍静悄悄的,透出几分心虚的味道,也不知是皇帝心虚还是大臣心虚,总之,各有所虚。

太庙静静地伫立在宫内午门广场一侧,左右两边分别是太庙和太社稷。

众人到太庙后,礼部尚书张升嘴唇蠕动,想说点什么,刚上前一步,却被朱厚照挥手挡了回去。

转过身,朱厚照站在太庙的白汉玉石台阶前,缓缓扫视群臣,目光威严庄重,颇具几分帝王之气。

“众卿,天下既是君臣共治的天下,那么治理天下的过程里出了差错,也当由我们君臣共同担当,众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颓然齐声道:“陛下所言甚是。”

“君臣共治”这四个字,在朝堂里被皇帝和大臣们当口号似的念叨了许多年。

此刻他们才发觉,这四个字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是要付出代价的。

朱厚照的意思很清楚,荣耀大家一起享,黑锅大家一起背,谁也别想摘出去。

“如此,诸卿便与朕一起进太庙吧。”朱厚照笑道。

大臣们终于开始有些恐慌了。

这昏君玩真的?斋戒十日,这十日内只饮清水,不沾一米一黍,会死人的!

大学士李东阳忍不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