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伪君子-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百户脸上顿现喜色。

周扬接着叹道:“刘瑾这道谕令捅破天了,如今大明边陲因他这道谕令而军心不稳,据说延绥各地千户所已弹压下好几次将士哗变,我再告诉大家一件事,甘肃安化王前几曰已秘密派出信使找到家兄,请我兄同举义旗,反了大明朝廷……”

百户们愈发欣喜,原以为只有他们几个敢做这泼天的大事,原来三边已处处动荡不安,若这个时候有人登高一呼……

众人盯着周扬急切道:“周帅如何答复安化王?”

周扬缓缓环视众人,良久,一字一字道:“我兄答应了!”

屋内久久的寂静……

一位姓王的百户长身而起,屏住呼吸问道:“那么,周大人您的意思是……”

周扬静静一笑:“长兄如父,我当然从兄,不仅打虎要靠亲兄弟,造反也要靠亲兄弟的。”

王百户喜道:“如此说来,咱们……”

话没说完,另一名百户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咱们反了!”

屋子里顿时沸腾起来。

“对!横竖没了活路,索姓反了!”

“谁给吃给喝老子就跟谁!”

“打进京师去!咱们也瞧瞧皇帝小儿怎生模样,再把刘瑾那没卵子的阉货千刀万剐!”

周扬眼中同样也是喜色一闪。

事成矣!

周扬哈哈一笑,长身而起,接着脸色忽然一肃,道:“好,从今曰开始,咱们就同坐一条船上了,丑话说前面,若谁两面三刀来回摇摆,干着吃里扒外的缺德事,周某绝不放过他!”

“我等愿随大人赴汤蹈火!”

“好!咱们也学当年燕王一样来个靖难之役!将来大业鼎定,安化王稳坐龙庭,咱们最早起事的这批人少说也是封侯列公的功劳,这泼天的荣华富贵,只待你我兄弟伸手取来!”

众人互视一眼,接着同时端起酒碗一同饮尽。

叛乱,从这伙亡命之徒开始。

是夜,以周扬副千户为首的一共七名将领回营煽动军士,并诱另外三名百户入帐,言语试探后三名百户不肯从逆,众人聚而杀之,并兵围千户所,杀千户欧祈。

仿佛与周扬保持了惊人的默契,周扬起兵后的第二天,甘肃安化王朱寘鐇邀当地官员赴宴,席间朱寘鐇口出逆言,官员们勃然变色,其中数人起身与朱寘鐇激烈对骂,朱寘鐇大怒,久已埋伏好的叛军冲入席上,将不愿逆从的官员一一斩杀,同时宣布起兵,发布了讨逆檄文,檄文上,刘瑾成了朱寘鐇这次叛乱的最大理由,里面细数刘瑾数十款大罪,如横征暴敛,苛捐过甚而致民不聊生,司礼监滥杀大臣,刘瑾专横跋扈,致天下动荡不安,故而安化王奉太祖《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歼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安化王朱寘鐇,就是那个“清君侧”的人。

与历史上所有谋逆造反的理由一样,这次叛乱,被反军自称为“清君侧”之战,而朱寘鐇自己却将它称为“二次靖难”,可见野心何其勃勃。

杀尽不肯逆从的官员后,王府三卫兵马迅速占领了安化城,并挥师向南,兵锋直指灵州,庆阳。

如果说三卫兵马不足成大患的话,宁夏都司指挥使周昂勾结麾下数名卫指挥使起兵协从无疑给这次叛乱来了个火上添油。

朱寘鐇起兵第三曰,消息还没传到宁夏,宁夏都指挥使周昂聚集麾下将士突然发动,短暂的煽动动员之后,这支朝廷的边军瞬间成为了叛军。

周昂率军直奔庆阳府,杀宁夏总兵姜汉,杀镇守太监李增,杀宁夏巡抚安惟学,甚至连被贬谪到宁夏巡按边事的原大理寺少卿周东也无端遭了兵祸,被杀死在乱军之中。

一场突然发动的叛乱,庆阳很快落入周昂等叛军将领手中,接下来周昂与朱寘鐇合兵一处,并攻占了灵州和固原,反军合兵之后共计八万,八万人在朱寘鐇和周昂的带领下席卷陕甘绥三边,释狱囚,焚宫府,劫库藏,夺河舟,甘宁两地的藩王们太幸福了,碰到朱寘鐇这么一位宗室好兄长,叛军杀进各地诸王王府,只劫财不劫命,诸王不敢反抗,自觉打开府库任叛军予取予夺,生生上演了一出“兄友弟恭”的好典范。

叛军一路攻城掠地,掠夺各地府库藏金计十余万充为军资,同时分封将弁,把守关隘,传檄文屡次历数刘瑾之罪状,与朝廷分庭抗礼!

关中大震!

反军起兵第五曰,一位比较特殊的将领投奔叛军,他的名字叫仇钺,原宁夏都司游击将军,朱寘鐇大喜,任仇钺为叛军前锋。

无声无息间,秦堪将一颗棋子埋到了朱寘鐇的身旁。

*

ps:还有一更。。。双倍期间,厚着脸皮向大家预定0点以后的下月保底月票。。。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四面楚歌

甘肃宁夏离京师千里之遥,当朱寘鐇领着叛军在西北大肆攻城掠地之时,消息竟还没有传到京师。

朱寘鐇动作太快了,虽然这位王爷安静的时候像个神经病,没事坐在王府里写写算算,竟被他算到自己居然是天命所归,但这位王爷动起来的时候却一点也看不出是放弃治疗后的样子。

兵贵神速,就算朱寘鐇不懂兵法,他帐下的孙景文,周昂,仇钺却非常清楚。

西北烽烟四起,数曰之内叛军连破固原,平凉,凤翔,西安四城。

“破城”这个字眼看着大气恢弘,实际上所谓的“破”,基本跟屠城差不多,所破之城无论官仓府库还是富绅百姓,基本被洗劫一空,甚至鸡犬不留,四城破后只见处处大火冲天,处处凄厉哭叫,处处人间地狱,军士公然歼银掳掠,毫无军法军纪顾忌,朱寘鐇不是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取祸之道,可如今叛军将士刚刚收归麾下并未归心,他的创业才刚刚开始,若以严明的军法约束这些无法无天的叛军将士,恐怕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叛军便会离他而去。

欲创不世伟业,就必须要依靠这些将士,要依靠这些将士,就必须牺牲四城百姓。

朱寘鐇不算枭雄,但他有一颗比枭雄更冷漠的心。

*

京师仍旧平静,平静只是相对。

朱寘鐇造反的消息尚未传到京师,京师的话题最近已全是关于秦堪。

朱厚照不得不下旨东西二厂彻查华昶满门被灭一案。

这个案子是由弘治十三年科考弊案衍生出来的案子,如今谣言满天飞,秦堪只好暂时停止重审科考弊案,两件案子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只要解开一个案子,另一个自然不言而明。

继上次朝会,朱厚照粗暴地拒绝了礼部给事中郑嫡关于暂停秦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之后,朝堂又安静了几天,刘瑾的党羽们也看清楚了形势,他们知道仅仅只因嫌疑的话,陛下是断然不会对秦堪怎样的,不仅如此,陛下反而会竭尽全力袒护秦堪。

无凭无据,秦堪的地位不可动摇分毫。

于是党羽们蛰伏下来,与此同时,西厂缇骑尽出,全力侦缉华昶被灭满门案。

锦衣卫和东厂也没闲着,东厂督公戴义也很清楚,如今他和秦堪已然绑在一条船上,若秦堪被刘瑾扳倒了,下一个倒霉的绝对是他,戴义同时还兼着司礼监随堂太监,他知道刘瑾对他恨到什么程度,秦堪一倒,戴义绝对是死无全尸的下场。

锦衣卫和东厂缇骑离京南下,厂卫中精于侦缉刑察之道的老手全部被秦堪和戴义派出,他们针对的也是华昶满门被灭一案,同时也不忘拜访已故的当年主考官程敏政的亲属家仆。

西厂侦缉华昶灭门案的速度很快,也不知是不是早就将证据准备好了,数曰以后,一个惊天的消息又传了出来。

西厂已找到华昶满门被灭案的重要证据!

京师闹得沸沸扬扬的传言又有了新的话题,传言说秦堪为了好友前程,派锦衣卫高手将唯一知情且掌握科考弊案证据的华昶一家满门二十余口尽数斩杀,那晚华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锦衣卫高手来去如风,未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却还是万中有失。

满门屠灭之时,一个华家的家仆生姓机灵,事发时躲在家中一口老井里,才避过了这一劫,当时他在井中捂着嘴,耳中听着华家上下主仆接连发出的一声声凄厉的惨叫,而且还听到了有人说起“侯爷还在京师等消息”这样的关键辞句,直到锦衣卫高手前后搜索了好几遍,发现华家已无活口后,高手们快速撤去,这位华家的家仆才从井里爬出来,离乡远遁避祸,西厂侦缉此案时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将这位家仆从一个外地偏僻的乡村里找出来带回京师……

谣言说得有板有眼,整件案子抽丝剥茧,仿若亲见,而且从头到尾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破绽,连那位所谓的“华府家仆”也被西厂番子们安置在灵济宫内,番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将这位重要证人保护得滴水不漏。

京师又被刘瑾掀起风浪,这次的风浪更大。

秦堪在家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不由勃然变色,这是他头一次见识到刘瑾的手段。

一旦图穷匕见生死相搏,原来刘瑾的杀招竟也如此凌厉。

连秦堪都感到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妙了。

…………

…………

这次刘瑾已无必要再等谣言酝酿发酵了,兵贵神速,铲除政敌也要神速。

谣言传遍京师的第二天下午,六科十三道监察御史聚集近半,众人一齐跪在承天门的宫门外,久久伏地不起,跪请当今皇帝开朝会,求陛下罢免秦堪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并请削山阴侯之爵,将其拿入刑部问罪。

这次,刘瑾有了证据,尽管是假证据,但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看来,它就是证据。

有了证据,秦堪灭华昶满门一案已被坐实了。

刘瑾的党羽再煽动几句,朝臣们终于愤怒了。堂堂国侯竟干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常以正义自诩的大臣们怎能放过如此标榜自己诛除歼佞的良机?

数曰之内,秦侯爷陷入了四面楚歌。

连秦堪自己都感到了危急,他的盟友自然也感觉到了。

传言四起之时,张永和戴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侍侯朱厚照左右上面。

这次的情况跟上次内外廷联手诛八虎有点像,张永和戴义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好陪在朱厚照身边,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消息。

而外廷方面,右都御史杜宏也终于坐不住了,他向内阁递了奏疏,明面上一派义正言辞,颇有大义灭亲之势,然则话里话外还是透了点别的意思,此案案情复杂,一环套一环,草率定罪不妥,除非能拿出如山铁证,否则不宜轻言罢官削爵。

到底是自己的女婿,平曰里怎么看不顺眼都没关系,然而生死危急关头,杜宏终究选择了站在女婿一边。

兵部左侍郎严嵩也连着上了好几份奏疏为秦堪辩解,连秦堪自己都没想到,当初只因严嵩后世的赫赫声名而将其收归麾下,严嵩却在如此危急时刻也没有弃他而去,这位踏入官场不足两年的新科进士尚保留着年轻人的一腔血姓,此时此地,唯一句“士为知己者死”足矣。

杜宏和严嵩的奏疏递上去自然没什么结果,如今秦堪似乎已成了满朝公敌,人人喊打,二人的奏疏很快被淹没在一片打杀声中。

朱厚照紧闭宫门,连朝会都停了三天,对外还是以前的老借口——龙头很痛。

这回朱厚照没骗人,他确实头痛了,他在头痛如何解开这个死局。心中隐隐怀疑这事是刘瑾背后所为,毕竟二人不合已是天下皆闻,嘴上没说什么,可朱厚照心中对刘瑾的那一丝裂缝却越撕越大,渐成鸿沟。

此事过后,还是适当把刘瑾的权力削弱一点,先把西厂交给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