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刘璋-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今日曹操做了什么?一味的反对,但是却并没有多热心向群臣征询其他意见,也没提出一个应对办法。

看出不对了吗?

曹操摆出这样的态度,仿佛只是来反对世族滋养异族提议的,可是对川军的防范只字未提。

要说迫在眉睫,川军应该才是迫在眉睫,以曹操的务实作风,肯定不可能这样的。”

“是啊。”经过司马懿提醒,司马孚也醒悟过来:“魏王好像只是反对了群臣提议,却没想过应对川军,这的确很奇怪啊。”

“三弟,我们要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就不要和其他人一样想法,那些世族官员什么的,看到曹操反对了他们群谏,就像被踩了尾巴,陷入愤怒之中。

愤怒的人,还能想什么问题?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让自己从容一点。”

“你以为我不急吗?我急啊。”司马懿叹了一口气,仰起头看着天花板道:“我隐隐感觉到,这一次的事情,会关系我们生死,一个应对不慎,这世上就没我司马懿这么一号人物了。”

“这么严重?”司马孚惊道。

“曹操这样,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曹操压根没打算应对川军,他是想投降了。”

“这怎么可能。”司马懿刚说完,司马孚就大声喊了出来。

“我也知道不可能,我只说这是一种推测,如果不是曹操,换做其他碌碌诸侯,我肯定认为是要投降,但是曹操不会。”

司马懿接着道:“剩下的,就是第二种可能了,曹操早已想好应对川军的办法,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办法,但是如果曹操想出来了,那我们明天逼谏肯定会出事。”

“既然曹操想出怎么应对川军了,为什么我们还会出事?难道曹操想自断臂膀?”司马孚疑惑道。

“哼。”司马懿不屑道:“臂膀?以前是臂膀,现在是掣肘了,曹操用亲信整编了世族军队后,并未完全得到军心,世族子弟在军中影响还很大。

如果明日逼谏,曹操将许多官员将领还有那些有影响力的世族族老全部下狱,那朝中不就重新归附曹操了吗?那些世族子弟的上层没了,下层军队归心的速度会更快,曹操能够对军队完成最后一次收编,这才是曹操一贯的霸主作风啊。”

“羁押这么多人,曹操不怕引起世族愤怒吗?”

“所以逼着众人逼谏啊,你这不就给曹操借口了吗?”

“就算有理由下狱,也会产生裂痕啊。”

“当初收编世族子弟军队时,裂痕够大了吧?我们世族做了什么?”司马懿笑了一下:“只要川军在,世族那些人永远只能被曹操牵着鼻子走的。”

司马孚露出惊容,到现在,他是真的觉得会出事了。

司马懿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料错了,却歪打正着。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走进来,对司马兄弟行了一礼:“两位先生,水镜先生派人来请,说有大事相商。”

司马孚挥挥手让家丁出去,对司马懿道:“三哥,水镜先生这时候叫三哥去,有什么事?”

“一个自大狂把我叫过去能有什么事?还不就是那档子事。”司马懿带着不屑的面容,慵懒地站起身,拍拍屁股准备出门。

走了两步,司马孚道:“三哥,形势危急,你可得拿个主意啊。”

 第907章 逼谏

“放心吧,我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司马懿说完迈着八字步出了大门。

……

司马徽和诸葛慈正在烹茶下棋,看到司马懿来了,司马徽压压手:“仲达先坐,待我与他先决出胜负。”

司马懿没说什么,坐在一旁闭目不语。

过了好一会,围棋还没下完,司马徽先开口了:“仲达不愧为我司马家大才,这种时候,还能从容不迫,看来将这件事交到仲达身上,我们就都放心了。”

“我和几位老族长都商议过了,这次是我们崛起最好机会,也是不得不利用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把握住,那是对上天的辜负,仲达,你有什么想法?……仲达,仲达……司马懿……”

“啊,啊。”司马懿从睡梦中睁开眼来,急忙对司马徽道:“水镜先生恕罪,恕罪。”说着又打了个哈欠。

司马徽脸上浮出不满的神色,“仲达,作为家族后辈,怎么能在长辈训诫的时候睡着?”

司马懿拍拍张圆的嘴巴,看了一眼棋盘:“水镜先生不是说下完棋再与晚辈说话吗?我估摸着这幅棋下完要半个时辰的,所以打了个盹,现在……好像也没下完啊。”

司马徽无言以对,一旁诸葛慈看到司马徽下不来台,和蔼地笑道:“呵呵,看来仲达的棋艺不错了啊,果然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司马徽心中更加不满,司马懿竟然在诸葛慈面前落了自己脸,虽然司马懿没有像诸葛亮那么不孝,但是这也让自己不舒服。

可是知道这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问司马懿道:“仲达,我刚才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话?”司马懿茫然地道。

司马徽心中已经有怒气了,强压下心中不满,硬着头皮将话重复了一遍,这也许是司马徽这辈子第一次不得不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司马懿听着司马徽的话,心中暗笑,果然自大狂又来了,这种时刻都想着司马家崛起,不过司马懿也理解司马徽,现在是司马家不想也要的时候了。

只是这种话司马懿可不会说,还是让给司马徽来表现才智,不然这自大狂又要发怒了。

司马徽道:“这次群臣逼谏,既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司马家到了不得不选择的时候,如果放过这次机会,我们司马家恐怕永远无法崛起。

上次我们组成的子弟兵,竟然被曹操蛮横收编,恐怕这既是现在曹操敢大声说话的原因吧,可能他曹操得意太早了,那些家族子弟兵,岂是打散整编一次,换个将领就能绝对效忠他曹操的?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不发话,那这些子弟兵还就真成了曹操的军队,现在曹操不顾群臣谏言,嚣张的毛病又犯了,我们明日是该提醒一下,到底是谁帮他维持到了今天。

另外,还有一件天理不容的事,现在简直成了我们诸葛家和司马家的笑柄。”

司马徽说到这里,脸上怒气涌现:“诸葛亮背叛了家族不说,竟然在河套对家族成员吆五喝六,让家族成员去给异族牧马放羊,岂有此理,简直侮辱斯文,奇耻大辱。

而更可恨的是,曹操的女儿折兰英,竟然在背叛的时候,诛灭了投效的全部世族成员。

对此,各个家族都非常愤怒,可是他曹操一点表示也没有,我们没提,那是因为我们的风度,可是他曹操的女儿做出这种事来,难道就不该给我们一个交代吗?

以上两事,充分说明曹操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我们世族妥协越多,他就越得寸进尺,总有一天,他会变成第二个刘璋。

如果曹操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为了对抗川蛮还能忍。

那明日的逼谏,如果不能成功,或者成功没有彻底控制曹操,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会对我们怀恨,必然报复。

到时候应对一个曹操是小,要是产生内乱之事,川蛮攻入河北,那就追悔莫及。

所以我们明天不是逼谏,而是武谏,不控制曹操,必被反噬,所以必须将曹操置于掌中。

这就是我说的,即是我们司马家的良机,也是不得不为的举措,仲达,你听明白了吗?”

司马懿缓缓点头:“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我们明日不是用众怒要挟曹操,而是用士兵要挟曹操,群臣进谏只是做个样子,让天下人觉得是曹操在群臣力谏面前让步,而实际上是我们用武力控制曹操,从此以后用曹操的命令发号施令,对吗?”

“没错,仲达果然悟性很高,对此事,你有什么意见吗?”司马徽道。

“没有,完全没有。”司马懿干脆地道:“老先生想出的计策,那是天衣无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差不多十个年头吧,现在算是报应来了。”

司马懿从司马徽的府邸出来,对着远方的山雾长出一口气,“一个个的都这么自以为是,把我司马懿当猴耍呢?”

马车车夫看到司马懿一个人站着,上前道:“先生,回府吗?”

司马懿直接坐上车,到车驰出两百米,才对马夫道:“去甄家。”

……

翌日,曹操坐殿,众文武再次群起进谏,曹操再次拒绝,可是这次显然群臣并没有这样就罢休。

陈群,吴质等官员全部跪地,陈群道:“主公,如今社稷危亡之秋,川蛮危害胜过鲜卑乌桓十倍,虽是皇族,却比最狠厉的胡匪还要狠辣。

若川蛮一统天下,华夏文明将礼崩乐坏,纲常沦丧,整个大汉的千万百姓都会陷入川军的黑暗统治之中。

如今向异族拨付粮草,并非是出卖大汉,反而是一箭双雕,既驱逐川蛮,又消耗异族,一举两得。

还请主公不要犹豫,如果再不做出决定,恐怕川蛮入境,覆水难收。”

“如果本王不同意呢?”曹操从座位上站起来,怒气勃发。

“主公,如果主公执意如此,陈群为主公臣子,当以死表明忠心。”

陈群说完就往柱子上撞去,吴质等人急忙拉住陈群,陈群死命挣扎没有挣开,吴质等人齐道:“主公,如果主公不能当机立断,挽大汉于即倒,我等不愿看到大汉沉沦,请主公杀了我们吧。”

“你们……这是逼谏吗?”曹操看着满堂跪着的文武,眼中露出精光。

“臣等不敢。”陈群等人齐声应道,却不起来。

“长文,季重,你们这样做,不觉得已经超出臣子本分了吗?”荀彧站出来说道。

陈群抬起头,对荀彧冷哼一声:“荀大人,就算我等超出臣子本分,那也是为大汉社稷着想,总比有些人眼看着残暴川蛮就要笼罩大汉,却无动于衷来得好。”

陈群的话明显是对着还站着的文武的,张辽夏侯渊等人都是大怒,可是他们还没说话,站在一旁的公子曹丕站了出来,对陈群等人怒道:“你们大胆,不但对父王不敬,还含沙射影诘难其他不与你等为伍的文武勋臣。

你们这哪是在劝谏,分明是逼宫,而且还不允许别人与你们有不同看法,如果你们真是口中说的那样大义,何须如此?我看你们不是劝谏,是要造反。”

曹丕怒声说完,曹操和荀彧等人都诧异地看了曹丕一眼,他们可是知道曹丕平日和世族走得比较近的,没想到现在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他。

陈群等人更是诧异地看着曹丕,他们料想到张辽夏侯渊荀彧等人会出来为曹操说话,却没想到曹丕会站出来。

世族已经观察过,曹丕的执政理念和曹操不一样,更倾向于把重用世族,甚至陈群曾经给曹丕进献过一个叫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将察举制再次升华,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专门的官员评定人才。

虽然评定标准,家世不是唯一,但绝对是首先考虑的,一个人的父辈以上官职,品德,对大汉贡献,直接决定了本人的人品,行状,甚至才能。

而且所谓不唯一考虑家世,实际上只是一个好听的说法,怎么评定几乎是世族一言堂,在世族组成的官僚大网中,加上九品中正制,可谓对寒门形成了天衣无缝的屏障。

就是这样一个制度,曹丕连连称好,说如果假如自己当政,一定实行这套制度。

由此,陈群等人也已经早早确定了扶持曹丕继承曹操的方针,陈群吴质等人现在基本算是曹丕家臣了。

可是现在曹丕竟然出言反对,而且语气中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这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