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十八年-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不告诉爹爹,爹爹赶紧和哥哥练武吧,我喜欢看爹爹和哥哥练武。哥哥哥哥,你赶紧练啊,不要停下来。”小丫头显然不知道他那回答让魏刚已经没了心思练武。看着自己这丫头如此乖巧,魏刚这心里突然觉得自己身上刚刚的疲劳已经没有了,一身的轻松。

“小爽,你起来,莫要耽搁我和爹爹的练习。你一个女孩子家,跑来这里干什么。”和小爽相比较,魏勇显然成熟许多。

“好了,好了,今天早上就到这里吧,小勇,干净领你妹妹回去,别冻着,身上出汗的话用惹毛经擦干净,可别着了凉。”魏刚知道已经没有办法练下去了,便索性停了下来,然后让魏勇去洗漱。

“报告,大人,京师新过来的信件。”这个时候,李豹从前院那边过来了,侍卫也是没有拦着,这是魏刚早就吩咐过的。

“哦,拿过来看看。”魏刚一看豹子过来了,自然是把身边的事情都放到一边,然后接过那信件看起来。

赵梅看到自家男人又有事情了,便赶忙让丫鬟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带到屋里去。临走只说了一句,马上要开饭了,让魏刚快点过来吃饭。

魏刚匆匆浏览了一遍信的内容,脸色不由的露出些许笑意。信自然是王作武写来的,信中说在开春的一次押运过程中,他们终于是碰到打劫的了。这次他训练的那郑家护卫队和自家的护卫队相互配合,还真是把那股子强盗给打了个半残。最主要的是,抓到了那支强盗队伍的头头,拷问之下,才知道闹了半天是朝中一个姓李的官员在背后作梗。去年那次也是这家伙干的,只不过后来被魏刚他们打的伤了元气,这才将养了半年多。没想到这刚恢复过来,一出来就又让人给打回原形了。

此外,信中赵大满一并给说了京师左近自家的生意以及山东那边自家的生意。那姓陈的商贩,坐船从青泥洼走了之后,果然领着跟他去的人在山东地面打开了局面。那边这陈家也是有自家私港的。罗伯特后来领着三条船还真是过去了,且就在过年之前到了那胶州湾处的私港。李记商铺也是在那边打开了局面。货物自然是没的说,那边各处有钱人还有官员们都是疯抢。据那些在京师有关系的人说,这梳妆镜子,香水还有香皂什么的,在京师各处那都是限量供应的,价钱有的时候都是炒到了上百两银子。现下在这山东地界能买到,那可真是不容易。

虽然信是商铺和卫队两方人写的,但是传递这信件的却全是李豹的人了。确切的说,是魏刚组建的鹰眼的人了。这些人现下已经成为了魏刚的耳目,不单打探辽镇上下消息,便是远处的朝鲜、倭国以及京师和山东,他们现下也都是渗透了过去。更远处的蒙古诸部、北边的女真各部,也都是在他们的监控下。

“老爷,商铺老李有事过来找您。”魏刚正看着信,一个下人过来跟魏刚做了汇报。

“哦,那就快叫他过来。”下人的了魏刚的命令,赶忙转身跑去传信,不大一会儿,老李就从外边的院子进到这内院来。

“呵呵,我就知道老爷你起的早。哎,二小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老李看到自家儿子也在这,便跟着问了一句。

“爹,我刚到。”

“哎,正好,你们大概都没吃饭吧,走吧,一起进屋吃饭,一边吃一边说。”

自家老爷吩咐了,老李自然也不推脱。虽然他叫魏刚为老爷,但是魏刚在他面前,并没有什么高傲的表现。

一张大的圆桌子,赵梅领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早就坐在那里等着魏刚来了。见到魏刚领着老李和豹子进来,知道吃饭的人又添了两个,连忙吩咐丫鬟加碗筷。

热腾腾的小米粥、馒头和鸡蛋,一人一碟咸菜,还有一碗牛奶和一片烤肉,魏刚对于这营养的问题还是颇为重视的。魏刚在家里吃饭,倒是习惯这分餐制,个人吃个人的,不在一个菜盘子里夹菜。

坐在一起的说起来都是一家人了,便是老李和魏刚没有什么亲戚,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也是和自家人差不多。他们也是知道魏刚秉性的,也是没装模作样什么的,直接拿起来就吃。

一边吃,一边就说了起来。那边赵梅知道自家男人要说正事,便让孩子们赶紧吃,然后领着孩子们离开这吃饭的餐厅。

“老爷,现下咱们这钱庄在那文森特的经营下,这买卖我看还行,真是有不少人在咱们这里贷款。现下宁远那边文森特已经全盘接收了祖家的产业了,这个番人,哦不,用您的话说是犹太人,还真是有些本事,这经营上的天赋,一点也不比咱们大明这边的精明商人差。现下宁远那边已经算是成为咱们家的分号了。”

“嗯,看来那座山雕也是卖力了。豹子,座山雕那边你还是要让人盯紧了,毕竟,这家伙就是个马贼出身,保不准什么时候他就反了性子了。”

“老爷放心,那边的人一直在盯着他。只要他有什么问题,保准让他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嗯,这个事情你们悠着点办。宁远往京师那边,以后你可要动动脑子,咱们家的钱庄眼瞅这就要开到京师左近了,买卖是一方面,京师中的勋贵动向,还有那个姓李的,你可要打探清楚。不能什么事都指望郑家,咱们眼下是靠着他,将来可就不一定了。凡事都是要咱们自己有本事拿得起放的下的,若是总依靠别人,便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老爷,那座山雕的老婆孩子现下已经押到这抚顺城了,该如何处理,可就等老爷一句话了,哦对了,还有那海边抓住的海狗子的家人,现下也是从山东那边弄了过来。”

“嗯,这倒是个麻烦事。哎,不如这样,让他们两家都搬到城里,老李你给他们安排好房子。至于他们的儿子或是姑娘,就都到学堂里读书吧。老李,还得让你做一件事,把咱们抚顺城里最好的西席先生找来,给这些个小子丫头当先生。他们现下也是该到学习的年龄了。哦,对了,把我家那两个调皮精也送到那学堂里吧,省的在家里闹人。”魏刚说着那被他暂时降服的海盗和马贼,马上想到了把他们的子女作为人质软禁起来。同时也想到了自家的孩子,也是该让他们学习了。不过他实在是对这个时代的教书先生有些敬畏。

“老爷,您是想把公子和小姐也弄到一起读书?”老李刚忙问到。

“嗯,就是这个意思,那些人,便是他们的伴,呵呵,我到真想看看,十几年后,他们在一起读书后会是个什么样子。”

“嗯,老爷,要不让我家虎子的那小子也跟着少爷读书吧?”

“嗯,也好,你回头跟郑奎董大郎他们说说,看看他们乐不乐意。我若记得没错,那郑奎家的小子,应该比我家的大一岁吧。”

“嗯,老爷记得还真准,就是大一岁。这样的话,倒是真要请一个先生了,其实我这边还真有个合适的人选。”

“哦,照你这么说,看来你这心里倒是早有这个打算了。怎么这先生的价码还不一样吗。”

“这个倒不是,其实是咱老李认识的一个人,此人姓范,单名一个楠。是个举人出身,若是请过来做少爷他们的先生,倒是很合适。”

“哦,范楠。还真是没听说过。行了,剩下的事你就盯着办吧,可以说一件都不能马虎。

此时还在那边玩耍的魏勇,浑然不知他已经要开始进行学习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南货生意

第一百七十一章南货生意

“大满,看到没有,前边那个岛子,便是澳门了。待会咱们还要跟着那罗伯特的船进去。等靠了岸,你要是下船的话,我可要给你安排几个侍卫。”

隔着老远,水有才就开始对赵大满解释起来,赵大满则是一边看着望远镜,一边听着水有才说。其实水有才也就是来了一次,不过这一次,也是足够在赵大满眼前显摆的了。

“呵呵,赵管事,这千里眼还真是个好东西,隔着老远就能看清楚,这要说起来,你们家魏大人倒是摆弄这些番人的玩意啊。”

在赵大满身旁正在用望远镜看着那远处岛子的是郑家派来的一个管事。他能坐上魏刚麾下的海船,主要是因为魏刚想借着这郑家的势力打通那南边的商路。好歹郑国泰现下也是皇亲国戚,在京师里还是跟一些官员混的熟识一些的。那边只要一封信,到了这广州地界,那边是好用的。最起码,郑家的商铺若是开到这里,当地衙门里的差役那都是要给予关照的,寻常地痞无赖那是不能近前的。魏刚也就是因为这个,才让这郑家的管事上了他的船。郑家要是在这南边坐稳了,自家也是一样能坐稳。

早在魏刚和那郑国泰商谈好买卖的时候,就已经谈到这南货买卖了。南边很多货物,在当地卖那都是很便宜的,但是到了这北边,价格就要翻上数倍不止。究其缘由,运输仅仅是其中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这一路上的盘剥。南货往北边运,最主要的运输途径就是大运河。打从杭州那边开始,到京师外围的通州,这一路上,但凡是一个卡子,就会有人设个收钱的所在。朝廷那边设了一些人收钱,地方各处的官员也是要设立收钱的所在,再加上那些外方的太监、巡抚、皇亲国戚,等等等等,要是没有点关系,想从南边把货物卖到北边来,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到最后那是卖多少赔多少。

曾经有过不知死活的,还真是想自己做这南货的买卖,贩卖的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就是南边的毛竹。这东西北边不产,但是用的地方却是多。物以稀为贵,这毛竹到了北边价码自然是要涨起来了。因为有着差价,所以要是做这毛竹的买卖,那也是有账可算的。可是这一路上收钱的所在就实在是太多了,从扬州那边出发,还没等到山东这边的泰安,这本钱就已经亏了两倍不止了。你没有关系,过哪个卡子那都是要收钱的。就这样,这家伙到了半道,发现自己真的没发做这买卖了,于是索性把整船的毛竹就地烧了,自己只身回返了过去。

这样的事情倒是成了这运河远近挑夫和力巴们的饭后谈资,大家都是笑话这不知深浅的家伙,但是这缘由,大家伙都是心照不宣。这条运河,原本是皇家为了缓解北方粮食用的,每年南边的粮食要通过这运河运到北边。可是现下,却是成了各处地方官们捞钱的所在了。

做买卖的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想过从海上走,临近大江的可以从长江口出去,顺着海路,到渤海湾里后从天津卫登陆,然后货物运到京师。可是这海上打从太祖皇帝那会儿起,就不是很太平。到了成祖皇帝的时候,虽说海疆上大明的官船很厉害,可是海盗却还是防不住的。等成祖皇帝薨了后,大明便开始海禁,寻常人等更是出不的这海了。到了嘉靖朝的时候,海上更是倭寇肆虐,这要是派出一条船,被那些倭寇劫了,还不如走这运河,管怎么稳妥一些,银钱收的多一些,到时候可以在北边卖回来,而且还没有风浪。那些江南大豪抑或是官宦人家,做起这南货买卖来更是如此。朝廷的海禁按说对他们应该是不顶事的,他们该出海还是出海,但是架不住这海盗骚扰,还有就是海上有风浪,这要是遇到风暴什么的,那就不稳妥了。反正走这运河,自家都是有关系在这上边的,那些收税的,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敢叨扰自家。有稳妥的法子赚钱,谁还想那冒险的。

当然,这些江南大豪们自家的船队该出海也是要出海的,因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