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十八年-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也对,不过这牛毛寨就这么人就没了,我觉得有些蹊跷。额亦都,还是派些人盯着吧。或是等天暖和了,到那寨子里查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蛛丝马迹的。我就不信,他一个寨子三四百人,能一下子跑干净了。若真是躲着我,嘿嘿,那可就要对他们不客气了。额亦都,趁着要过年的这个当口,领着人去下边各个寨子走动走动吧。他们归顺过来,心里边总还是有些想法的。苗头早点现,总比晚些强。你们都听着,牛毛寨这事,莫要像外边声张。好了,都去做事吧。过了年,咱们就出征。”

魏刚倒是没有想到,他洗了一个寨子,倒是让那位未来的天命汗想的颇多。

他现在当然是没有去想这些大人物是如何谋划的了。他现在正领着自己的士兵们在林海雪原里训练。

滑雪板还是很好做的,木匠们听了魏刚的描述以及画的草图后,很容易就做出来了。士兵们配上滑雪板,又穿上雪地作战服。要是手里再拿上一把步枪,那整个就和另一个时空的雪地作战部队差不多。可惜啊,这玩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弄出来的,以这个时空的生产力和科技力量,估计还要等个一百来年。

没有步枪,魏刚却为每个队员配备了弩箭。和他带来的那两把大黑鹰钢弩材质上肯定是不同的,但是作用却是相差不多。魏刚没有想到用黄杨木做的弩臂,用牛筋做的弩弦射出的弩箭一点也不照那钢弩差。看来这些工匠们的手艺还真是不赖啊。当然,最开始招募的那些工匠肯定是不够的,这中间老李自然是又到各处挖了不少人。魏刚让工匠们把弩箭分成几部分来生产,然后最后装配,俨然一个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这样无论是度还是质量都有了保证。

弩箭可以单臂使用,比工匠更适合在滑雪状态下使用。而且上手容易,那些新兵当中原来射箭射的好的,用这弩箭一会儿就熟识了。

从十一月的中旬开始,一直到这十二月的下旬,眼瞅着要过年了,新兵营才停下了训练。

到现在为止,新兵们基本上个个都能划着雪橇快行进了,一部分人已经能够在滑动中释放弩箭,而且命中率也是不低。

这个时空的辽镇,一年之内,有雪的日子也是占了不少。也因此魏刚才想着训练这些士兵们进行冬季作战中雪地作战的演练。别人不会在这大雪天出来打仗,但是魏刚却会。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这个时空,恐怕还没有人能有魏刚头脑当中的那些理念。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魏格愣是领着这些人又出了好几次边墙,基本上把鸭鹘关以东,建州女真老寨子佛啊拉以南这片地方给弄清楚了。就连南边的宽甸堡子,他们都是经过了三四次了。当然,女真人的老寨子附近,他们是没有过去的。魏刚现下还不想招惹麻烦。训练的同时就是熟悉地形。魏刚还特意让李虎等人学着绘制地图。这都是属于训练的一部分。

没有人知道魏刚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新兵们从上到下现在都是非常的信服魏刚。原因很简单,魏刚领着他们打了胜仗。牛毛寨那一仗,使得所有士兵们都跟着获取了好处,金银和山货还有牲口都是分了下去。虽然他们没有获取军功,但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好像比远在天边的军功更能让人满足。即便是那两个死了孩子的人家,也是没有什么怨言,魏刚不但给了他们一家一百两银子的抚恤,还让他们两家的人到他那工坊里做工。这个时代的军户,哪里会获取这样的好处,堡子里其他人家都说这两家人的小子死的值了。

魏刚不但给了钱,而且还风风光光的给这两个士兵下了葬。这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让所有活着的人来看。让所有士兵和堡子里的百姓都看到他魏刚是怎样一个人。跟着他到底会不会吃亏。

魏刚的这番动作,倒是让堡子里的人争着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到他这新兵连里边了。不过魏刚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现在这个阶段,还是要以精兵为主。这一百多个人,就已经让他颇费钱财了,再多了的话,还真是有点吃不消。扩军,那是需要银子的。这事回头还是要和老李商量的。毕竟,老李现下可算是他的管家了。有多少钱,每月的进项,老李最清楚。

ps:有说李家没有里成柏,我承认,那是我打错了,抱歉,急着往上传,就没怎么校对。抱歉。

-* |书友上传/-

第四十三章 巧合

请到 ; *阅读最新章节/

万历十九年的新年,大概是孤山新堡这些年当中过的最殷实的一个年了。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有肉吃,年三十晚上也是能吃上猪肉馅的饺子。那些成为魏刚私兵的新兵家里,除了这猪肉,还会有牛羊肉。这样的生活,在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明百姓看来,就已经是祖宗烧高香了。若是年年能如此,那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了。

当然,大家伙也没有去问为什么魏大人要每户都点猪肉什么的,也不想这猪肉什么的从哪里来。有好事的问了,就有人说是大人派人从马市上买来的,为了大家伙能过个好年。这样的情形下,魏刚自然而然的成了堡子里众人嘴中的好人,善人或是清官了。

其实魏刚也没有买那多多猪,很多都是从那牛毛寨弄来的,杀了之后不够分了,才又从马市那边买回一些。银子魏刚还是有许多的,他不差这个钱。这样的做法,倒是源于另一个时空。他从新闻报纸当中也是见多了这种政府部门取悦于老百姓的做法的,便索性拿来一用。

在那个时空,因为大的社会背景,这种行为看起来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但是在这个时空,在孤山新堡,魏刚这种行为,和大户地主灾年在路边上设粥棚施舍是差不多的,而且往往会被冠以善人的名号。也就是这里是一个军事堡垒,若是大明内6那种宗族势力很强大的村镇,这种行为差不懂就要写进地方志里边了。士绅们大概也会对魏刚这种行为进行吹捧的。

作为这件事情的起者,魏刚丝毫没有这种觉悟,他只是觉着要对大家伙好一点,能收买一下人心,却是没有想到他这招能大大的收买人心。后来,还是老李跟他说了,他才知道的。

此时此刻,魏刚正跟着老李还有自己老丈人围坐在自家的炕上说着事呢。

大年三十,按照堡子的风俗,这个时候是要给自家祖宗上坟烧纸的。堡子里大多是军户,自家的坟地都是离着这堡子老远,他们当年都是从辽镇其他地方迁过来的,所以也只能在十字路口烧烧纸,剩下的事情就是贴对联了。

魏刚独自一人来到这个时空,自然是没有了这些牵挂,可是看着堡子里其他人家如此的忙碌,突然之间便想起了自己在那一个时空的师父。他自幼便是在孤儿院长大,对于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不知道的,自打他那师父遇到他之后,他便完全的在内心里把他那师父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了。现下想一想,也不知道那老家伙在那边过的怎么样。

想起那个时空的人和物,魏刚自然要把这种情愫流露在脸上的。回是回不去了,只能在这个地方好好的活了。

赵梅自然是把魏刚这种表现看在眼里,于是便把老李和老赵找来,陪着魏刚说话。

看到自家丈人来了,老李也来了,魏刚这才觉着还是要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最主要的。他十个果决的人,那一丝哀愁很快就没有了,代替而来的是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的缜密思考。

于是,本来是过来和魏刚说闲话的老李,现下坐在炕上,则是跟魏刚说起了这半年来的生意以及堡子里的事情来。老赵虽然现下已经成为了魏刚的丈人,但是性格腼腆,又加上魏刚还是上官,所以中间也插不上几句话,大多时候倒是在听魏刚和老李在那一问一答。他自己则是没事喝着茶水,当了两个人的忠实听众。

“老李,现下为弟兄们准备的东西应该都准备齐全了吧,过完年,我就领着他们出边墙。训练是不能停下来的,松懈下来之后,以往的训练就会慢慢的荒废。给养一定要准备好,另外生意上的事情,还是要你多操操心。过完年,等天气一暖和了,这边堡子里的人就要春耕了,咱们那工坊人手就会紧缺,你要注意安排好人手。生产不能停,一停,咱们就没了进项。雇佣过来的那些工匠,你可要替我看住了,哪些人做事实成,用心,哪些人偷懒耍滑。都是要做好记录的,到时候可不能讲什么情面。”

“这些个事情,大人放心,咱老李都会安排好。不过我就是不明白,大人,你这亲兵的花费也是太多而来。给了他们银钱,还要管吃管住管穿,兵甲器械也是你出。每天还有吃上一顿肉。我可真是看不懂。便是李家的亲兵们,也没有大人这样练的啊。太费银钱了,大人,咱们好容易攒这么点家底不容易啊。要说起来,我是不该这么说的,反正我家那小子也在大人麾下。可是大人啊,咱们以后这日子还长着呢,寻常百姓人家过日子也是要精打细算的,咱们可不能老是这样挥霍啊。”老李到是实在,直接就说出了这魏刚军费开销过大的事情来。

“嘿嘿,老李,你这份心思我领了。不过有些事情,你看的还不够远,现下和你说了你也不明白。按照我的吩咐做就是了。这辽镇左近,土蛮、鞑子都是不少,以后少不了征伐。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若是事到临头再想着练兵什么的,那可就什么都晚了。我打算过完初三就行动,老李,期间各项事情你可都要给我准备好了。我现下倒是担心你们家虎子,刚结婚,怕是被窝还没捂热乎,就要跟着我出去疯,哈哈,老李,你不会不同意吧。”说道后来,魏刚已经是一种玩笑似的口吻在说了。

“嘿嘿,大人莫要说笑了,大人不也是刚刚结婚没有多久吗。再说了,英子也是懂事的人,是不是老赵。”老李马上把老赵拉了进来。

“哦,是是,哎,英子懂事,我知道。大人,窑厂那边你放心,有我给你看着,该没问题。”

“丈人,莫要这么叫了。在家里头,你还是叫我刚子吧。回头在外人面前,再叫官称。在家里这么叫,反倒是显得生分。”

“哦,好好。”

“老赵,你说说你现下心里边是不是乐开了花,两个姑娘都有了着落,梅子还一下子给你找了个有能耐的女婿,是不是现下就着急当外公了。”老李看到老赵如此模样,特意用言语逗弄他起来。

“去去,哪有你这样的亲家。大……刚子,莫听他胡说,成心逗弄俺。你们家虎子能找到俺们家英子,那还不是偷着乐。瞧你说的,好像是咱老赵占到你们家便宜一样。”

魏刚看到两个老军户此时互相开起玩笑来,心里也是为止一松。这个氛围到正是他想要的,大概这便是家人亲戚之间那种所谓的温馨吧。

“爹,收拾收拾桌子,饺子好了,咱们吃饺子了。”两个老军户正互相之间开着玩笑呢,就听到外屋家赵梅喊了起来。

这个新年,魏刚把老赵一家都接到他这屋子里来过年了,连带着他买来的那刘铁一家还有那几个蒙古女真奴仆,凑到一起,这个年过的也是其乐融融。就连吃饭的时候,都是让大家伙一个桌子。后来还是老赵觉着不妥,才分成两个桌子的。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谁家能让奴仆和主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不过魏刚却没有这种意识。虽然没有一个桌子吃,但是分成两个桌子,菜都是一样的。即便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