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家灯泡-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侍与孤杯满上,
亲王把盏敬忠良。
【年】(白)万岁!
(西皮原板)
万岁隆恩世无双,
尽臣犬马难报偿。
撮尔逆贼贪心妄,
岂敌煌煌我天邦。
愿为君王龙城将,
尽扫强梁保圣皇。
【雍】(白)孤王得爱卿辅佐,真乃天赐良将。此生爱卿不负孤王,孤王定不负爱卿,孤要与卿家做那千古君臣知遇之典范。
【年】(白)万岁此言,臣敢不效犬马,再难为人也。
【马】(白)啊,万岁。年大将军为我大清平定边患,立下奇功,臣等要敬年大将军一杯。
【雍】(白)自是正理。
【年】(白)微臣岂敢。
【雍】(白)诶,当得的。
【马】(白)大将军请。
【年】(白)马中堂请。
【年、马】(白)干。
【旧】(白)啊,大将军,老夫这里也有一敬。
【年】(白)不敢,国舅请。
【年、旧】(白)干。
【众官】(白)啊,年大将军,我等俱有一敬。
【年】(白)列公请。
【年,众】(白)干。
【马】(白)啊,万岁,枯酒无兴,臣闻年大将军虽是翰林出身,却是精通武艺,练得一手好剑法。何不请大将军为万岁舞剑,以助酒兴,也让我等一饱眼福。
【旧】(白)诶,御前宴饮哪有舞剑的道理?
【雍】(白)马卿家之言甚合孤意。年爱卿,可愿为孤王剑舞一回?
【年】(白)微臣剑术拙劣,恐有污龙目。
【雍】(白)诶,卿家文韬武略、用兵理政无不精熟。卿出此言,敢是不愿让孤王观赏?
【年】(白)臣不敢。只是御前不曾佩剑。
【雍】(白)这也无妨。内侍,看孤王的玉柄龙剑,与年卿家使用。
【苏】(白)是。
【旧】(白)啊,万岁。有道是单丝不成线、枯木不成林。大将军一人独舞,未免寡味。想我怡王千岁剑法精熟,臣启万岁就请怡王千岁与大将军对舞一番,以娱圣心。
【雍】(白)国舅之言甚是,御弟与年爱卿分掌内外,保定孤王。就命御弟与年大将军对舞一番。来,看孤王的干将剑,与怡王使用。二位卿家下殿换衣去吧。
【怡、年】(白)臣领旨。
(怡、年下殿)
【雍】(白)众位爱卿请!
【众】(白)万岁请!
【旧】(西皮原板)
老马齐这条计真真高妙,
果然是人老滑马老奸狡。
【马】(西皮原板)
我料那年羹尧已中圈套,
任凭你贪天功也终误在自骄。
【旧】(西皮原板)
且看他舞剑器如何做表,
【马】(西皮原板)
攀扯上千岁爷看你有何下梢。
【苏】(白)启奏万岁,怡王千岁和年大将军换装已毕,正在殿外侯旨。
【雍】(白)有请。
【苏】(白)万岁有旨,请怡王千岁、年大将军进殿舞剑哪。
【怡、年】(内白)领旨。
(怡、年换装上)
【怡】(白)年大将军请。
【年】(白)不敢,千岁请。
【怡】(白)万岁本欲观赏大将军舞剑,本府仅是陪舞,还是大将军请。
【年】(白)如此微臣冒犯千岁了。
(年舞剑,略带醉意)
【年】(新水令)****
半纸功名百战身,
读经纶做了那投笔班超度玉门。
未见那台阁卿贰臣,
几曾经浴血杀敌阵。
待山河安稳,
我则好脱征袍偃武修文。
【雍】(白)好!
【旧】(白)还请怡王千岁舞来。
【雍】(白)是。御弟舞来。
【怡】(白)如此献丑了。
【怡】(风入松)*****
半纸功名百战身,
转头高冢卧麒麟。
撮尔小贼何足论,
风闻王师丧胆魂。
效当竭力忠心尽,
报君王豢养恩。
(年、怡对舞)
(年、怡交剑)
【雍】(白)哈哈哈,御弟与爱卿共保孤王,真乃邦家之幸,百姓之福也,这两柄宝剑就赐予二位卿家。
【怡、年】(白)微臣谢主隆恩。
【雍】(白)今日宴饮尽兴,孤心甚喜。酒宴撤下,退班。
【众】(白)送万岁。
(雍下)
【众】(白)正是
【怡】(念)君王恩遇似海深,
【旧】(念)叨列台阁谛纶音。
【年】(念)待将奸佞皆除尽,
【马】(念)何处高冢葬麒麟。
【怡】(白)亮工请。
【年】(白)不敢,千岁请。
【怡】(白)如此你我携手而行。
(怡、年引众下,幕闭)

(第八场)
【母】(内白)唉,儿啊。
(丫鬟扶年母出)
(二黄慢板)
叹老身遭不幸夫君先丧,
抛下了未亡人儿女一双。
也是我将儿女辛勤教养,
更仰仗先皇爷不忘忠良。
我的儿督甘陕兵权执掌,
有小女为贵妃伴驾陪王。
(白)老身高氏,先夫在世之时官至湖广巡抚,赐爵一等公。先夫亡故,留下一双儿女,由老身教养,且喜得俱都知书达礼、颇为孝顺。长子年羹尧自幼习文练武,少年博得功名,蒙先皇恩遇授为川陕总督;小女蒙圣恩指给雍亲王纳为侧妃。老主晏驾,新皇登基,加封小女为贵妃。也是老身不舍小女独守宫闱,留居京城,未曾随我儿赴任。去年西陲叛乱,万岁命我儿为帅,出征平叛。也是万岁洪福、祖宗保佑,我儿一战大获全胜。近闻万岁命我儿回朝觐见,不知何日到来。想我儿虽侍母诚孝,然生来性格骄傲,想这京城官场鱼龙混杂,只恐他恃才傲物、难以合流,招人嫉恨。待他回得府来,少不得要训教一番。
(丫鬟上)
【丫】(白)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
【母】(白)喜从何来啊?
【丫】(白)启禀老夫人,大老爷到京,派跟前的马童回府报信来了。
【母】(白)叫马童快快前来见我!
【丫】(白)是。
(丫鬟下,带马童上)
【童】(念)大帅今凯旋,回府报平安。
(白)参见老夫人。
【母】(白)罢了,你家大帅现在何处?
【童】(白)启禀老夫人,我家大帅已经入城,此刻带我家少将军进宫见驾,万岁赐宴。大帅命小的先行回府,报与老夫人知道,请老夫人勿要挂念。
【母】(白)晓得了。你一路辛苦,后面歇息去吧。
【童】(白)是。
(马童下)
【母】(白)先夫保佑,且喜我儿凯旋回朝,一家人终得团聚。
(二黄摇板)
都道是我家门圣眷荣享,
只盼望一家人无病无伤。
(年带富上)
【年】(二黄摇板)
金殿饮罢庆功宴,
此时方得转回还。
【富】(白)启禀父帅,来此已是府门。
【年】(白)上前叫门。
【富】(白)是。(京白)嗨!开门来诶!你家大少爷回来了!
(老家人年保上)
【保】(念)向时国舅府,今当住功臣。
(白)何人叫门?
【富】(京白)你家大少爷回来了,快点儿开门!
【保】(白)原来是大老爷、大少爷回来了,待我开门!(开门)啊,老奴参见大老爷、大少爷。
【年】(白)老哥哥不必多礼,老夫人现在何处?
【保】(白)现在后堂歇息。
【年】(白)就请老哥哥带路。
【保】(白)哦,是是是!大老爷随我来。(进)啊,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
【母】(白)老身喜从何来啊?
【保】(白)大老爷、大少爷回来了!
【母】(白)现在何处?
【保】(白)现在外面。
【母】(白)快唤他们进来!
【保】(白)哦,是是是!大老爷、大少爷,随我进来。
(年、富随保进)
【年】(白)老娘、母亲!
【母】(白)我儿,唉,儿啊!
(西皮导板)
见娇儿不由我珠泪满面,
【年】(白)母亲在上,不孝孩儿大礼参拜!
【母】(西皮原板)
我的儿平贼寇奏凯而还。
【富】(白)祖母在上,孙儿参拜!
【母】(西皮原板)
见孙儿不由我眉开笑脸,
【富】(京白)奶奶啊,您这是哭倒是乐呢?
【母】(西皮原板)
小孙孙经阵战依旧憨顽。
(白)啊,儿啊,此次出兵灭寇,多受风霜,一向身体可好啊?
【年】(白)承蒙母亲惦念,孩儿身体一向强健,但不知母亲身体如何?
【母】(白)为娘身体尚还康健,只你那妹子,为娘上次进宫探望,却是越发的瘦弱了。
【年】(白)小妹自幼身体娇弱,身居宫廷,自有太医诊视调养,母亲莫要过于挂怀。
【富】(京白)奶奶,孙儿和父帅这次带来上好的银耳、雪莲,祖母下次进宫,给姑姑带去,姑姑吃了就好了。
【母】(白)也是。啊,儿啊,万岁宣你觐见,又何圣谕?
【年】(白)万岁召孩儿进京述职叙功。方才金殿之上,有功之员俱获封赏,又蒙万岁赐宴。
【母】(白)这也是万岁隆恩,祖宗阴功。待为娘谢天谢地。
【富】(京白)奶奶,父帅这次回京,万岁派怡王千岁率百官迎出城外。怡王千岁望见父帅大纛,就下马迎候,同父帅并辔入城。孙儿上殿面君,就见那满殿公侯将相,万岁只给父帅一人设座。适才金殿赐宴,听说万岁还命怡王千岁亲自把盏,给父帅敬酒呢!
【母】(白)哦!小孙孙也面圣了么?
【富】(白)是,万岁见孙儿立下战功,传孙儿上殿觐见,官升三级!只是——
【年】(白)嗯——
【母】(白)什么?
【富】(京白)万岁竟然做主,让孙儿认那隆科多做义父,(白)唉,实实地令人不爽!
【母】(白)哦。啊,孙孙一路辛苦,后面歇息去吧。
【富】(京白)是嘞。
(年富下)
【母】(白)儿啊,方才孙儿之言可是实情?
【年】(白)正是。
【母】(白)儿叫那怡王千岁下马迎候?与我儿并辔而行?
【年】(白)也是千岁礼贤下士。
【母】(白)在那金殿之上,百官面前,唯我儿独坐?
【年】(白)也是万岁隆恩。
【母】(白)御宴之间,怡王千岁为我儿执壶把盏?
【年】(白)也是万岁圣命。非但怡王为孩儿把盏,席间孩儿蒙万岁赏赐宝剑,与怡王千岁舞剑御前。
【母】(白)哦?万岁御赐我儿宝剑,现在哪里?
【年】(白)母亲请看。
(年摘宝剑,呈年母)
【母】(白)此乃“玉柄龙”剑,我儿熟读经史,可知此剑来历?
【年】(白)此乃大唐汾阳郡王郭子仪所佩之剑。
【母】(白)哦。知道就好,知道就好。啊,儿啊,此次我儿平贼立功,不知叙功之后,万岁要将我儿何方差遣?
【年】(白)今日叙功,尚未提及差遣之事。向时万岁旨意,欲令孩儿回京拜相,适才孩儿在金殿之上,见那阁部众人,俱都是平庸之辈,与其与此等庸人同朝,倒不如镇守边陲是也。
(二黄碰板三眼)
本打算回朝中壮志伸展,
满朝中俱都是劣质庸顽。
且不提六部中风尘俗宦,
就说那圣驾前亲信几员。
老马齐不通文墨装笑脸,
隆科多飞扬跋扈势通天。
张廷玉沉默不语只把话传,
都道说怡亲王治事贤。
在我看,也一般,
虽则是口含天宪,却仍是窥伺上愿,并无有定见半点。
因此上入阁拜相儿不愿,
倒不如执戈仗剑镇边关。
【母】(白)真真真气煞我也!
(二黄摇板)
说什么执戈仗剑镇边关,
倒叫我怒火上升心似油煎。
(年下跪)
【年】(白)孩儿不孝,不能在母亲膝前承欢,孝养萱堂,望母亲恕罪,全孩儿心志。
【母】(白)唉!糊涂的儿啊!
(西皮二六)
娘非是 
 61、【平西疆】 。。。 
 
 
恨儿不孝萱,
只恨我儿心比天。
你平贼灭寇功劳显,
思报主恩效君前。
功成名就当收敛,
(西皮快板)
你得意忘形祸在前。
怡王相迎你把大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