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一定誓死效忠大人,誓死效忠大明…”
孙元坤带头说出来了口号,众人都跟着吼出来了,声音震耳欲聋,有着足够的气势。
演练结束之后,酒宴已经摆好了,今日特殊,军营里可以饮酒。
苏天成的兴致很高,端起了大碗,给众多的军士敬酒,这一次,他喝醉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考验

唐世济被皇上加急的密旨搅乱了心情。
因为山西流寇猖獗,朝廷派出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入了山西,协助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剿灭流寇,可张宗衡和许鼎臣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争夺对三部将的领导权,令贺人龙等人无所适从。
山西境内的二十四万的流寇,号称三十六营,见到朝廷增兵了,由合营而分军,分为三股,分头行动,趁机攻打太原、汾州、沁州和辽州。
紫金梁和张献忠攻下了辽州,在这个过程中,辽州知州李呈章战死。
因为辽州被攻打下来,朱由检大怒,令山西境内的朝廷军队,加紧剿灭流寇。流寇攻下县城,不能够算是大事情,但攻下了州城,就有些严重了。
如此情况下,张宗衡和许鼎臣不敢继续争权了,弄得不好,他们的脑袋就要掉了。
流寇开始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了,接连吃了一些败仗。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紫金梁召集三十六营的首领商议,开始四面转移。
紫金梁率领部分的流寇,进入了河南,这里有些地方,山大人稀,是隐藏的好地方,可他在河南的日子不好过,这里的百姓,不支持流寇,甚至是抵制流寇。
紫金梁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离开河南。接下来,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湖广,另外的一个选择,进入南直隶。
流寇的行踪飘忽不定,今日在这里,明日在那里,难以找到准确的方向,不少的州府县,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会攻打自己这里,府衙和州衙的情况好一些,县里就不好说了,难以有足够的力量抗衡。
流寇和朝廷军队交战的时候,可能是万人以上,也可能是几千人。甚至是几百人,遇见了朝廷的大军,他们从来不恋战,撤退很是迅速,可攻打县城的时候,是下了狠手的。不惜一切代价。
被攻破的县城,结局是很惨的,金银珠宝和粮食,被洗劫一空,官吏也被杀害。
皇上的密旨没有明说。唐世济很清楚,这是提醒他做好一切的准备。若是流寇到了南直隶,不能够出现县城甚至是州城被攻打下来的情况。
流寇不大可能进入南直隶,毕竟这里有南京京营,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唐世济认为,紫金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进入湖广,甚至有可能到四川去。
明朝的习惯,就是文官统领军队,好处还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一般都有学识,能够看见一些问题,做事情比较谨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砺,能够很快明白战场中间的玄机,预判问题。
但总体来说,文官统领军队弊大于利,文官毕竟是文官,对战局的把握,将士的任用,不是很清楚,特别是文官不能够和将士同甘共苦,难以得到将士的认可,很多的时候,凭着个人的判断,草率做出来决定,不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导致惨败。
看完了密旨,唐世济迅速请来秦三德和张泰宁。
待到两人看完了密旨,唐世济开口了。
“秦公公是怎么看的啊。”
“唐大人,咱家以为,这紫金梁是不大可能到南直隶来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唐世济点点头,看着张泰宁。
“在下觉得,秦公公的看法是准确的,紫金梁很有可能进入湖广,不过这些流寇,行踪飘忽不定,若是他们离开河南,进入南直隶骚扰一下,得到一些好处之后,再到湖广,也是有可能的。”
张泰宁的看法,毕竟成熟一些。
唐世济皱着眉头,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有些麻烦了,流寇离开河南,若要进入南直隶骚扰,有多条路线,可以到凤阳府、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凤阳府的可能性不大,凤阳府是中都,那里的守备力量,还是不错的,剩下就是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这两个地方的卫所,名存实亡,军士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唐大人,洒家以为,张将军说的很是正确啊,如此应当抽调两大营的军士,赶赴凤阳府、庐州府和安庆府,严防流寇的骚扰。”
张泰宁马上变成了苦瓜脸。
“秦公公,两大营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目前能够抽调的兵力,已经很有限了,若是抽调三队人马,分别到安庆府、庐州府和安庆府,实在是困难啊。”
秦三德也知道情况,朝廷从两大营,抽调了不少的兵力了,可这样的话,他必须要说。
唐世济开口了。
“流寇到中都的可能性不大,那里的守备力量是不错的,皇上很可能给中都也下旨了,我看还是要注意庐州府和安庆府的守卫啊。”
秦三德看了看张泰宁,再次开口了。
“咱家有个建议,两大营确实存在困难,就抽调一支人马,赶赴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颇多,让知县苏天成带领一部分的巡检司军士,赶赴安庆府。”
唐世济愣了一下,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是地方民团,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役中间,不是很合适的,再说了,流寇进入南直隶的可能性很小的。
细细一想,他有些明白了,秦三德是想着苏天成能够立功。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愿意做啊,朝廷出银子,何况流寇很大的可能性,不会到南直隶。
既然这样,他是不会提出来异议的,只要是落实了皇上的旨意,其余都无所谓了。
“秦公公这个建议很好,本官以为,就分两步进行,南京两大营抽调五千军士到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抽调三千军士,到安庆府。”
“咱家还有一个建议,张将军,是否将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借给江宁县,这些军士,战斗力是很不错的,曾经跟随江宁县知县苏天成,彼此也熟悉啊。”
接到了南京兵部的敕令,苏天成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唐世济居然会发出来这样的命令,这就是乱弹琴啊。
流寇从山西进入河南,无法立足了,最大的可能性,是直接进入湖广,一般不会到南直隶来的,就算唐世济是不放心,随便抽调南京两大营的军士,也是能够威慑流寇的,再说了,各地还有卫所的军士,至少可以抵抗一阵子的。
南直隶所辖的十五府,两个直隶州,应天府驻扎有两大营,苏州府、扬州府和凤阳府驻扎朝廷的精锐大军,其余地方,卫所军队的人数不多,应付一般的事情,绰绰有余。
怎么都不需要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出动啊。
可惜苏天成没有机会考虑这些事情了,既然兵部下了敕令,他就要做好准备了,不管怎么样,就是做做样子,也是必须的,再说了,趁着这个机会,将将士拉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归江宁县巡检司节制,划归自己指挥了,这是最好的机会,这次的征战结束,回到江宁县之后,这支军队,就不要归还给两大营了。
苏天成不愿意做无用功,从江宁县到安庆府,需要经过太平府、池州府,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时间宝贵,万一流寇很快到安庆府,自己还在路上,这岂不是令人丧气啊。
接到了敕令,苏天成准备离开兵部了,当然,接受敕令,兵部至少是需要有一些照顾的,趁着这个机会,要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
“下官拜见唐大人。”
“苏大人,这次你要带着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到安庆府去,本官希望你能够建立功勋啊,流寇若是敢到南直隶来作乱,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剿灭流寇。”
“这次到安庆府去,路途遥远,江宁县还有什么需要啊。”
苏天成非常的高兴,这可是敲竹杠的好机会啊,虽然唐世济说的是客气话,但自己肯定不会客气的。
“下官仔细考虑了,尚需要一些战马和盔甲的。”
唐世济皱起了眉头,他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军队的最高统帅了,提供必要的物资,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江宁县的富裕,谁不知道啊。
“苏大人,兵部也有困难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征战需要银子,兵部一毛不拔,肯定是不行的。
“大人,江宁县巡检司也有些困难啊,这次到安庆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啊,所缺乏的战马和铠甲,县衙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啊。”
“那你说说,需要多少啊。”
“需要四百匹战马,一千套铠甲。”
打造一副上好的铠甲,需要白银一百多两,这价格不低了。
唐世济皱着眉头,好半天没有说话,他也会算账,这两样东西,价值接近十万两白银了,又都是紧缺的东西。
“苏大人,兵部拿不出来这么多啊,本官看,四百匹战马,可以解决,至于说铠甲,最多拿出来两百套。”
苏天成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再说了,继续争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能够得到这些装备,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百章 临行准备

(感谢博洋家纺的宝贵月票,谢谢了。)
王芙蓉和春屏得知,苏天成要带领军士,前往安庆府去剿灭流寇,春节都不能够在县衙了,脸色马上就变了,话语也多了,苏天成被她们闹得灰头土脸,又不好发脾气。
兵家乃是凶险之地,谁知道苏天成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王芙蓉到了苏天成的身边,感受到了温暖,找到了依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苏天成去剿灭流寇,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也不想活了。
至于说春屏,当初到苏天成的身边,就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自从王芙蓉到府邸去了之后,一直都是照顾苏天成的起居,慢慢的开始熟悉苏天成的个性,也不可抑制的爱上了苏天成,马上就是春节了,苏天成正好可以在家里,谁知道要带兵出去征战。
“少爷,为什么要到安庆府去剿灭流寇啊,朝廷那么多的军队,为什么不去啊,不行,少爷要是去了,奴婢也跟着去,要是少爷出现什么危险了,奴婢挡在前面,保护少爷。”
这是王芙蓉说出来的话。
“公子,妹妹说的是这样的,奴婢也是这么想的,公子到安庆府征战,身边不能够没有人照顾啊。”
这是春屏说出来的话。
苏天成的头都是大的,两天之后,就要出发了,如今等待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思军的战马,明天就到了。要不是这个原因,翌日就出发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已经领来了盔甲、弓箭等等,战马也到位了,有了唐世济的敕令,一切事情都好办。
带着女人去打仗,简直是天下奇闻了,必定要遭遇到弹劾的,就算是秦三德有心帮忙,都不好说什么了。
可王芙蓉和春屏。都是关心自己的,必须要做好安抚和解释。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没有多大的事情的,还不知道流寇是不是到安庆府,就算是他们到安庆府,也就是想着劫掠一些物资的。又不是想着和官军对着干的,没有危险的。你们想想啊,若是我带着你们到安庆府去了,遭遇弹劾,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再说了。你们去了,军士还要保护你们,万一遇见了流寇,也是麻烦啊。”
苏天成苦口婆心的说了半个时辰,倒不是有这么多的话要说。主要是他说一句,王芙蓉和春屏姑娘说十句。解释都忙活不过来。
其实王芙蓉和春屏都是明白的,跟着到广安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