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文彤感觉有些凄凉,为什么苏府的小子就这么厉害,说话做事情都工于心计,自家的小子,什么都不懂,这要是真的与苏天成为敌了,日后苏天成出息了,雷家哪里还有活路啊。
多年的经商,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雷文彤依靠的就是谨慎,能够识人看人,才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要是雷钒圭不争气,真的给家族找麻烦了,败落也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孽子啊,你要是还敢有这样的想法,老子打断你的腿,让你睡在家里,总比你出去惹事的好啊。”
雷钒圭吃惊的抬起头,看着雷文彤,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也这么说啊。
看着雷钒圭惊愕的神情,雷文彤摇摇头。
“孽子,做事情是要用脑袋的,你是读书人,难道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吗,人家说过借刀杀人,嫁祸他人,这些道理,平日里说,你都明白,可为什么现在就不知道了,打打杀杀哪里是你做的事情啊。”
消息传播很快,可被称呼为散财童子的苏天成,却依旧很是淡然。
到苏府来拜访的读书人,渐渐的多了,绝大部分都是平阳府的生员,有些和苏天成是同年,有些是一起在府学读书的。
所有人都好奇,不知道苏天成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难道说以前的沉默,都是装出来的吗。
苏天成态度平和,迎候上门拜访的同窗,说话也是很低调的,一些好事的同窗,总是想着问问雷文彤到苏府来的情况,苏天成总是几句话应付过去,绝口不提这件事情。
不过几天的时间,苏天成的名气就慢慢出去了,大家的一致看法,都认为苏天成很是低调谦逊,尽管说雷文彤携着怒气上门,身为长辈,有些以大欺小的滋味,可苏天成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有礼有节。
没有人知道,始作俑者苏天成,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他不得不多一个心眼,消息是苏二童等人传播出去的,而且在中间加了一些佐料,目的就是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彻底堵住雷文彤报复的道路。
雷文彤毕竟不是一般人,而且雷家的声势也是不错的,万一雷文彤恼羞成怒了,暗地里想着动手了,自己需要做出来防备,牵扯太多的精力,自己告诉雷文彤,自扫门前雪的意思,其实就是相安无事的暗示。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自己还是有些不利的,雷文彤的三个儿子,一个是监生,两个是秀才,这样的门庭,在那些勋戚望族看来,不值一提,但在商贾之家,算是很不错了,何况雷文彤的亲侄子,还是举人。
防患于未然,这总是不错的。
事态的发展,也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而去,明朝是书生掌控朝政的,几百年来,书生总是偏向于读书人,社会舆论同样有利于读书人,而且在大家看来,雷文彤是占据强势一方的,自己这样做了,以弱击强,公开了事情,让雷文彤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当然,总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取巧只能够是一时,应付不了一世,最为关键的,还是要通过科举这条道理,进入到官僚队伍中间,只有真正的掌握了权力,很多的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苏天成开始静下心来了,捧起了四书五经,认真的学习,依靠着以前那个苏天成打下的基础,倒也看的津津有味。
目标既然确定了,他就不会犹豫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果没有这起码的毅力和决心,也不要想着能够做好事情了。

第二十八章 刘大华的邀请

刘仲基来拜访的时候,苏天成正在温习功课,距离来年的乡试,不到一年时间了,不少要参加乡试的生员,已经准备好长时间了。
刘仲基到苏府好几次了,距离上次到青楼去以后,有事无事的时候,刘仲基都来到苏府,扯闲白是一个方面,苏府的生活安排的不错,刘仲基来,也带有蹭饭的意思。
苏天成没有怎么在意,总是读死书也是不行的,需要调节,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着,能够出去游历一番的,这样能够感同身受,知道外面的一些情况,老是呆在这府城里面,看见的都是安宁祥和,长不到什么见识。
“刘兄,今日来的早了一些啊。”
面对苏天成的调侃,刘仲基毫不介意。
“苏兄,今日到府里来,两件事情。”
看见刘仲基有些严肃,苏天成好奇了,要说刘仲基为人真的是不错,很是仗义,刚刚得知雷文彤到苏府来了,他马上就跟着来了,告诉自己不要担心,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他刘仲基,在平阳府城,好歹也有几个朋友的,大不了大家火拼一场,谁胜谁败还说不定。
“刘兄,真的有事情啊。”
“当然有事情了,我说了是两件事情。这第一件事情,父亲请你明日到家里做客,巳时在家里恭候。”
苏天成有些严肃了,刘仲基的父亲刘大华,平阳府吏房典吏,已经在衙门混了几十年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事情。
明代的吏员,全称为书吏,府州县的六房正职称之为司吏,副职称之为典吏,普通的办事员称之为书办,或者叫做承差,这些人是有着固定名额的,为吏部注册的公职人员。
此外还有衙役,这些人没有编制,也没有俸禄,听从官吏的调遣安排。
府州县衙门,以六房为主,户房之中,分出来了粮房、马房,此外还有典狱、承发房等等,这些都是在衙门内办公的。
六房的区别也是很大的,各自有着特性。
吏房贵重,户房富裕,礼房清贫,刑房威严,兵房尚武,工房贫贱。
千万不要小看衙门的吏员。
按照分工,官员主决策,吏员整理文书,衙役供差遣,官府的告示、刑名、钱谷等文书,全部都是吏员写出来的,官员同意,盖上大印,就可以实施了。
就说这平阳府,知府一人,同知两人,通判两人,推官一人,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巡检一人,副巡检三人,这十三人为有品秩的朝廷官员,此外还有检校一人,司狱一人,这两人未入流,等同于官员对待。
这些官员,因为明朝回避法的限制,大都是外地人,特别是知府、同知和通判等主官,一般任期只有三年,时间稍长也不会超过五年时间。他们是外地人,不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不通,等到稍微熟悉辖区内的具体事务的时候,任期也结束了。
所以说,地方上很多事情的决断,往往都是吏员负责的。
无他,吏员基本都是本地人,熟悉情况。
吏员中间,司吏和典吏的作用非常重要,好多的决策,都是他们做出来之后,直接承包给知府大人,接着给分管的同知或者是通判汇报,最终决定下来。
吏房、户房和刑房,又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一般来说,这三房的司吏和典吏,大都是主官的心腹,或者直接依靠知府大人,或者依靠同知、通判。
刘大华请自己赴宴,苏天成不得不思考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司吏和典吏,全部都是住宿在衙门里面的,按照要求,书办也是要住宿在衙门里面。只不过平阳府的条件不是很好,衙门的地方有些小,不少的书办,都是在附近的民居租房居住。他们每月有五天的休沐期,初一到初五。
条件好的司吏和典吏,在府城里面,都购买有私宅,供家人居住。
衙门是威严的,一般人根本就不准进去,那些电视剧里面表现的击鼓告状的事情,苏天成没有看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刘大华请他赴宴,自然是到家里去的。
苏天成思考的,刘大华请自己赴宴,到底是本人的意思,还是受到了主官的委托,想着了解情况,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苏兄,我看你每日里都是认真温习功课,来年的乡试,一定是金榜题名啊。”
“谢谢刘兄的鼓励和鞭策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温习功课了,生疏了,若是还不准备,都不知道乡试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过了预试啊。”
“苏兄说笑了,就依照你的学识,要是预试都不能够通过了,那还了得,我可不敢想着去参加乡试了。”
两人说到的预试,其实就是在乡试之前,省里的提学官首先举行的一次考试,称之为郡试或者是小试,因为全省参加乡试的人太多了,贡院容纳不下,提前进行一次预试,过关的考生,才可以参加乡试。
苏天成的心思,集中到了刘大华的邀请,虽然两人闲聊着来年八月的乡试。
不知道刘仲基是不是知道一些情况,他决定试探一下。
“刘兄,明日我上门拜访,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家里啊。”
“我肯定是在家里恭候啊,这还用说啊。”
“呵呵,我不过是说笑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客人啊。”
“没有了,父亲就是邀请你的。”
“哎呦,我可是受宠若惊啊。”
“好了,苏兄,我知道你会猜测的,不妨明说了,父亲告诉我,请你明日到家里做客,也是想着和你好好攀谈一番的,你可做出来了不少轰动的事情啊,特别是雷文彤到苏府来的接待,你说出来的那些话语,我都感觉到惊奇了,父亲想着和你谈谈,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大致知道一些缘由了,邀请自己吃饭,不是刘大华本人的意思,虽然刘大华是吏房的典吏,但毕竟未入流,不属于决策层,没有必要关心自己做出来的那些事情。
想要了解情况的,另有其人,刘大华不过是出面试探。
自己本来就是生员,明年要参加乡试,已经表现出来了一定的能力,有人注意了,也是正常的情况。
刘仲基酒足饭饱之后,满意的离开了。
苏天成迅速找来了苏平阳,有关拜访方面的理解,他还不是很清楚,按说这第一次上门,总是要带着一些礼物的。
“叔叔,明日我要到刘典吏的家里去拜访,不知道该准备一些什么东西啊。”
“少爷,您是主动去拜访,还是刘典吏邀请的啊。”
“这里面,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您主动到刘典吏的家里去,携带的礼物就要多一些的。”
“哦,那你说,该准备什么礼物啊。”
苏平阳已经没有奇怪的感觉了,以前,少爷根本就不关心这样的事情,也很少去拜访别人,就是去拜访,也因为囊中羞涩,无法准备像样的礼品。
“需要准备一些米面,还有精盐,如果宽裕,还可以备下一份银子。”
“有具体的数额吗。”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的。”
苏平阳倒也爽快,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毕竟没有接触过官府中人,以前都是跟在苏天成的身边,属于苏府最底层的存在,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
苏天成思考了一阵子,刘大华的俸禄不多,一年也就是四十两银子左右,当然了,其他的收入还是有些多的,毕竟在吏房做事情,手里有了一些权力,处理事务的事情,有人会进贡的,否则吏房也不能够说是贵重之地了。
他做出来了决定,礼物不需要过多,目前的情况下,自己也是吃不消的,再说了,第一次上门取拜访,主要是给人家留下好的印象。
五两银子的礼品,绰绰有余了。

第二十九章 从容应对

刘大华的府邸在南直大街。
官吏的府邸,都不会过于的显眼,毕竟俸禄只有那么多,要是有了占地好多亩的豪华府邸了,不好解释的。知府大人、同知和通判等主官,都不是本地人,再说了,他们在府衙里面的住所,都是很不错的,不会在府城购买府邸。
这样的情况下,吏员的府邸,都是很普通的民居,所谓财不外露。
巳时,苏天成准时到了刘大华的府邸。
刘仲基在门口等着,看见苏天成身后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