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想象,若是有人要求这些将士冲锋,他们绝对不会皱眉头,义无反顾。
这已经是一支劲旅了。
两大营的军官,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的,绝不是某些人理解的草包,他们也曾经被抽调到北方去迎战流寇,也亲自训练过军士。
开幕式定于辰时。
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天色就是阴沉的,春雨贵如油,正是农忙的季节,如果能够下一场透雨,是好事情,但对于准备开战大比武的江宁营将士来说,还是有些麻烦的。
卯时三刻,雨点开始落下来了。
站在操场上的军士,依旧保持队形。
雨很快大起来了,雨滴渐渐连成线了。
操场正前方,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台,范景文等人,都是站在木台上面的。
文官和武将不同,下雨了,他们的第一感觉,是不是要避雨,就是两大营的军官,也想着能够找地方躲雨的,春末夏初,气候还是有些冷的,淋雨的滋味不好受。
木台的上面,有遮盖的棚子,也就是说,站在木台的中间位置,是不会淋到雨的。
但站在前面和后面,就不一定了。
范景文需要主持开幕式,他站在前面,任凭雨水淋湿官服,没有动,也没有躲雨。
苏天成站在范景文的左边,照样没有躲雨,不过,他考虑到,孙承宗、刘宗周、黄道周和鹿善继四人,年纪大一些,不能够和年轻人比较,还是要站在木台的中间位置,至于说两大营的军官,包括江宁县的官员,不应该有什么特殊的。
苏天成给蓝桥正使了眼色。
蓝桥正当然明白,赶忙走到了孙承宗等人的面前,低声说着什么。
想不到,孙承宗毫不客气的拒绝站在木台的中间,他嘴里说着,既然到江宁营来参观大比武,就要遵守规矩,没有什么特殊化。
言下之意,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都能够淋雨,自己也必须要坚持。
孙承宗这样说了,其余人更不用说了,大家都自觉的站到了前面,木台的中间,倒是没有什么人了。
开幕式很简单,范景文主持,孙传庭宣布大比武的规则制度,苏天成宣布军官的选拔措施。
雨越来越大,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老天仿佛是在和江宁营做对,操场里面,渐渐的出现了雾气,大雨伴随着大风,四散扩开,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圈。
这一幕,与当年戚家军到北边边塞的一幕,是极其相似的。
如此的大雨,对身体还是有伤害的,孙承宗等人,毕竟年纪大了,长时间淋雨,要是感冒或者是伤风了,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苏天成和蓝桥正两人,不断的劝说,孙承宗等人,才勉强同意,站到了木台的中间。
苏天成也给范景文提了一下,是不是到木台中间去躲雨,范景文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站在操场中间的将士,苏天成马上闭嘴,不说话了。
这场雨很是蹊跷,开幕式结束的时候,雨停了。
而且,太阳出来了。
有关大比武的规矩,江宁营的将士,都是知道的,举行这个仪式,是因为范景文等人,高度重视江宁营,若是依照苏天成的意思,不需要这样的开幕式的。
开幕式之后,第一个项目,两万江宁营将士,列队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这个程序,是苏天成设计的,其实,队列的训练,已经成为江宁营基础的训练课程了。
孙元坤等人,曾经对队列训练不理解,认为没有多大的作用,他们的理由,难道上战场了,还要排好队列吗。但苏天成还是坚持,江宁营必须要进行队列的训练。
苏天成记得,不管是哪一国的军队,都是要搞好队列训练的,究其原因,队列训练,能够严肃军纪,增加军队的凝聚力,鼓舞士气,更能够最直观的展现出来军队的威武雄壮。
果然,随着孙传庭命令的发出来,两万将士迅速开始排好队列,依次开始通过木台的下方。步兵营、执法营、神机营、健锐营皆为步卒,走在前面,骁骑营、前锋营和亲兵营走在后面,都是骑兵。
队列的气势,确实不一般。
两万将士,组成了一百个方阵,依次通过木台,接受检阅。
通过木台前方的时候,方阵的将士,在军官的指挥下,齐呼口号:大明威武。
木台上的所有人,都站到了前面,他们被这种声势震撼了,就算是范景文,也没有想到,江宁营居然有着如此整齐的方阵,这是新鲜玩意,从来没有见过,不过,每一个方阵从台下走过,嘴里喊着口号的时候,范景文都感觉到热血沸腾。
他看了看苏天成,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头脑里面,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居然想出来了这样的训练办法,可别说,这还真的令人激动。
至于说两大营的军官,此刻是目瞪口呆,他们在军队里面,几乎是混了一辈子了,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气势,这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冲动,看着这样的军队,你能够感觉到骄傲。
一百个方阵通过了木台,已经是辰时三刻。
包括开幕式,整个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时辰了。
记下来,军士可以准备一刻钟的时间,马上开始大比武。
执法营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没有时间休息。
孙承宗走到了苏天成的身边。
“苏大人,江宁营气势非凡啊,老夫都感觉到热血沸腾了,若是年轻一些,恨不得也下去跟着一起走啊。”
范景文站在旁边,脸上带着笑容。
“苏大人,今日的安排,的确是不错的,我看,这等的方式,可以推广啊。”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比武(2)

军营的大比武,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作为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大比武主要在于钢刀长矛以及弓箭骑术的竞技方面,比如说射箭,有两个考核指标,就是射程和命中距离,射程方面,带队的军官必须达到一百六十步,士兵必须达到一百二十步,每一次射出十二箭,其中的六箭,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才算是合格。再说命中距离,为五十步,同样射出十二箭,其中的六箭命中,算是合格。
古人用作计量单位的一步,可不是几百年之后的步伐,如果用成年人每一步75厘米来计算,一步就是150厘米,也就是1。5米的距离,几百年之后的一步,如今算作是半步,也称作跬步,几百年之后的两步,算作现在的一步。
由此可知,百步穿杨是如何的厉害。
一百六十步,折合是240米,一百二十步,折合是180米,射箭到达到这样的距离,已经很不简单了。再说命中距离,五十步就是75米,奥运会射箭比赛,距离也就是七十米,这样的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大比武的要求是很高的。
江宁营的大比武,有着完全不同的安排布置。
除开钢刀长矛射箭骑术等常规的项目,增加了徒手搏击、抗压测试等,特别是抗压测试,要求很高,如常规项目和徒手搏击不能够过关,没有资格参加抗压测试,能够通过抗压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军士,就能够直接提拔为军官了。
至于说江宁营现有的军官。除开营长和副营长不参与大比武,其余人一律都要参加,其中连长和副连长直接参与抗压测试。
大比武的时间为半个月,常规测试八天时间,抗压测试旗七天时间。
范景文等人都不大明白抗压测试,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抗压测试的时间,一共有七天。什么样的测试,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来进行,要知道前面进行的所有测试,不过是八天时间。
不要说范景文,就是孙传庭,都没有能够彻底的明白,这一切。都在苏天成的脑海里面。
执法营是比较清楚抗压测试的要求的。
范景文询问了孙传庭之后,没有彻底弄明白,众人终于忍不住,直接找到了苏天成。
苏天成本不想解释,可范景文、王道直等人,都是他的顶头上司。孙承宗、刘宗周、黄道周和鹿善继等人,也很是有兴趣。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苏天成无可奈何的开口了。
“凡是通过了常规测试的军士,包括各连的连长、副连长,悉数都要参加抗压测试的。抗压测试,考验综合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指挥作战的能力,二是个人的灵活程度,三是个人的承受能力。”
范景文有些着急,这样的测试,他从来没有见过。
“苏大人,你就直接说说,抗压测试,究竟该如何进行。”
“好的,抗压测试,按照实战的的办法进行,参与测试的军官将士,每人带着两百人,用七天的时间,克服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困难,最终看回来将士的多少,带回来将士越多的,当然就越优秀了,他们出发的时候,每人带着四天的粮食,通过指定的线路,躲避很多的麻烦,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粮食匮乏,这需要他们一路上自行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同时,他们面对的情况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人数在一千人左右,领队之人,必须要想尽各种的办法,或者避开这些堵截和追捕,或者说是想办法歼灭对手。”
所有人的脸上,都出现了吃惊的神情,在他们看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必须的,哪里听说过,千军万马出动了,粮草不够,这样的情况下,军心岂不是散了,还打什么战,不战自败了。偏僻苏天成的安排,抗压测试,首先就不能够保证粮草。
还有,抗压测试的难度太大了,孤立无援的两百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的是等于自身五倍的兵力,这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胜算的,如果是一天两天的时间,有可能智取,可长达七天的时间,没有丝毫的胜算,就是全军覆没的安排。
两大营的军官,在一边不说话,他们认为这样的安排,过于苛刻了,就算是他们来进行这样的抗压测试,也绝无胜算。
身为江宁营副指挥使,孙传庭也有些着急了,他没有想到,抗压测试的难度,会如此之大,难怪前段时间,执法营突然加大了训练的力度,原来是在做准备。
“苏大人,难度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啊,依我看来,就几乎就没有什么胜算啊。”
张泰宁虽然没有开口,但脸上也写着疑惑,要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必要啊。
“诸位大人,诸位同僚,我就是想要增加难度的,这就好比是摘桃子,站在原地,伸手就能够摘到了,失去了意义,轻轻跳起来,也可以摘到,没有难度,唯有拼尽全力,纵身一跳,摘到了桃子,才显示出来了能力。”
“至于说面对数倍于己的对手,该用什么办法应对,我想,这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自古以来,兵者诡道也,没有足够的智慧,怎么去带兵,将士的生命是宝贵的,虽说战场无情,但最大限度避免伤亡,是所有军官应该要做到的,他们若是能够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突围,保全自身,杀伤敌人,那才算是真正的合格。”
“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带领有两百弟兄,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面对敌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何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如何的取得最大的胜算,这是他们开始就要考虑的,莽莽撞撞的,怎么去征战。”
“粮草匮乏的问题,他们时刻要面对,试想一下,流寇四处骚扰,难道没有面对这样的问题吗,荒无人烟的大山里面,流寇盘旋其中,是怎么应付过来的,江宁营若是在征伐流寇之时,遇见了这样的问题,该如何的应对,粮草不充足,就不打了,死死咬住对手的时候,粮草供养不及了,就不追了,肯定是不行的。”
“我也知晓,这抗压测试,要求高了一些,不过,江宁营这次的大比武,目的在于选拔军官,若不能够拿出来最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将士的斗志。”
苏天成的解释,显得很是概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