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成了任务的苏天成和江宁营,准备回到河南府去了,当然,苏天成提出来要求,恳请将两万多的大同边军,划归江宁营,同时向温体仁和杨嗣昌举荐了卢象升,建议卢象升出任大同总督。
这期间,苏天成回到了京城的家,安安心心的呆了半个月的时间,只到河南府要进入秋收季节了,他才离开,遗憾的是不能够等到王芙蓉和柳如是生孩子。
苏天成已经知晓,他即将离开河南府了,所以说,这次回到河南府去,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处理好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能够饶恕

就在苏天成离开京城的时候,派到后金去的使者回来了,皇太极不同意交换,也就是说,阿朵噶被后金抛弃了。
苏天成很是佩服皇太极,他们属于不同的阵营,但都是有着远见卓识的人,皇太极做出来这样的决定,需要极大的魄力,毕竟阿朵噶是满人,孔有德等人,不过是汉人,在满人的眼里,汉人是下等的民族,是满人的奴仆。皇太极做出来这样的决定,最大限度稳定了孔有德等人,相信今后的日子,孔有德等人,将死心塌地为后金卖命的。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条,投靠后金的汉人,也能够稳住心神,不至于疑神疑鬼。
难怪后金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苏天成得到的另外一个消息,是高迎祥等人,趁着鞑子进攻北直隶的时候,也开始动作了,而且闹得很大,若不是江宁营有力抗击了鞑子,大明这次将遭遇到两线作战、两线都失败的危险。
苏天成对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等人的看法,这一刻完全改变了,若说以前,他内心还有些理解高迎祥等人,如今这起码的理解都消失了。
高迎祥等人很聪明,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时机,鞑子正在北直隶闹事,大明朝廷震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正好戳到了朝廷的痛处,不得不说,多年征伐之后,高迎祥等人的认识能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苏天成的内心,很是不舒服,他知道高迎祥等人,决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是想着浑水摸鱼,借机壮大实力,再一次的突破陕西。进入到山西河南,就事论事,从征战的角度来说,高迎祥做出来非常正确的决定。但鞑子入关蹂躏,性质不一样,高迎祥此举,间接的帮助了鞑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与鞑子里应外合,试图推翻大明朝。
这是苏天成不能够原谅的,也不能够理解的。
皇上和朝廷,对于流寇还是心存怜悯,不一定要赶尽杀绝。可高迎祥等人,不会买账,不会感恩,依旧要不失时机的造反。
高迎祥等人的动作,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朝廷也震动了,可惜负责剿灭流寇的。是功勋卓著的孙承宗,流寇的那点伎俩,孙承宗早就发现了,派遣大军扼守重要的据点,不要主动迎战,重点就是困住流寇,更不要跟着流寇跑,让流动性很强的流寇。找不到突破防线的机会,如此的情况下,困在陕西的流寇,很快老实了。
苏天成暗暗庆幸,他举荐了孙承宗,关键时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要知道,稳定住了陕西山西河南,也就是稳定住了江宁营的大后方,若是河南府遭遇到劫掠了。江宁营将遭受到重大的打击。
从这一刻开始,苏天成下定了决心,用铁血的手腕,彻底剿灭流寇。
七月三十日,苏天成终于回到了洛阳。
河南巡抚等官员,都在洛阳等候苏天成和江宁营,这一次江宁营立下的功劳,震惊了大明各地,歼灭三万鞑子,那是前无古人之创举了。
孙承宗也到了洛阳,专门等候苏天成。
迎来送往是少不了的,不过,苏天成一直都是很低调的,没有因为江宁营立下大功,显得沾沾自喜,对巡抚上级很是尊敬,就是面对一些和他品秩相同的官员,也是彬彬有礼,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就在这样的酒宴招待之中,三天的时间过去了。
苏天成终于和孙承宗有机会单独在一起了。
孙承宗一直都在注意苏天成的表现,看见苏天成应付自如,低调沉稳,越发的觉得苏天成大有前途了。
气候炎热,苏天成穿戴整齐,出现在孙承宗的面前。
看见苏天成恭恭敬敬的行礼,孙承宗连忙开口了。
“坤元,你我之间,不需要如此的客气,这次老夫到洛阳来,是有些事情想和你商议的。”
“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安排,晚辈一定照办的。”
“呵呵,老夫可不是来安排你做事情的,老夫是来咨询一些事情的。”
苏天成愣了一下,孙承宗主持剿灭流寇的事情,做的非常不错,至少将流寇困在了陕西,不能够随意的四处侵扰,这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朝廷是非常满意的,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朱由检总算是有些明白了,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情,着急是没有作用的。
如此好的形势之下,孙承宗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咨询啊。
“坤元,这次江宁营立下了大功,队伍也发展壮大了,可喜可贺啊,江宁营的规模,已经突破五万人了,老夫没有想到啊,不过几年的时间,你就能够发展起来这样规模的一支队伍,重创流寇和鞑子,震惊大明,看来这剿灭流寇和鞑子的任务,非你莫属啊。”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江宁营能够取得这些战绩,也是将士们努力拼杀的结果,江宁营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独木难支,特别是这一次,江宁营能够招募那么多的将士,也是得到了大同边军的支持。”
“谦虚和低调是好的,不过有功劳了,应该要得到赞誉和奖赏,你一直都很低调,这是你的优点,老夫也是看在眼里的,但你还是要展露出来霹雳手段,朝廷里面,并非是那么平静,你掌控江宁营,谁知道有些人会怎么想,这方面,你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苏天成点点头,拥兵自重的情况,早就是存在的,这也是因为朝廷的银子不足,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军队的饷银,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将军就自己想办法,养活军队,将军士视作自己私人的物品,对于朝廷的敕令和皇上旨意,阳奉阴违,朱由检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
“对了,皇上征求老夫的意见,据说你向朝廷举荐卢象升出任大同总督,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啊。”
“确实如此,晚辈和卢大人这次一同抗击鞑子,很是佩服卢大人的睿智和勇猛,鞑子的战斗力是不弱的,大同边军直接迎击鞑子,责任很重,晚辈以为,卢大人能够很好的抗击鞑子的。”
“嗯,老夫也是这样看的,卢象升曾经和老夫共事,很是不错,若是他出任大同总督了,相信鞑子的日子,也没有那样的舒服了,这样一来,张凤翼大人出任辽东经略,守住宁锦防线,卢象升守住大同一带,我大明能够得到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大人也是赞同卢大人出任大同总督的啊。”
“卢象升比梁廷栋强很多啊,老夫是这么看的,想那梁廷栋,身为大同总督,鞑子入关肆掠,他畏惧不敢战,如此的表现,怎么可能继续担任大同总督。”
说到这里,孙承宗看了看苏天成。
“我大明的军士,普遍都是畏惧鞑子的,江宁营的这一战,最大限度的打消了军士的顾虑,鞑子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江宁营剿灭了三万鞑子,迫使阿济格带领其余的鞑子,仓皇而逃,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宁营居功至伟啊。”
苏天成没有说话,鞑子的战斗力,他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牵涉到江宁营今后的任务,若是不能够想到稳妥的办法,一味冒进,好大喜功,想着短时间之内能够剿灭鞑子,江宁营一样要遭受惨重的损失。
“老夫已经给皇上建议了,朝廷里面,有些人提出来奏折,要求分散江宁营的指挥权,老夫是坚决反对的,这无异于自毁江山,真不知道那班人是怎么想的,好了,老夫说了这么多了,有两件事情,想着听听你的意见,第一,如何处理阿朵噶,第二,对流寇的态度。”
苏天成站起身来。
“大人,晚辈已经想过这两件事情了,阿朵噶和俘获的其余鞑子军官,杀无赦,既然皇太极不要他们了,朝廷也没有必要留着他们,这些人是不可能归心的,杀掉他们,警告鞑子,我大明总有一天要彻底剿灭他们。”
“至于说流寇,晚辈的意见,彻底剿灭,绝不留情,这一次鞑子入关肆掠,北直隶风声鹤唳,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流寇趁浑水摸鱼,他们应该清楚,这个时候作乱,会形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说,流寇的行为是不能够饶恕的,朝廷对于流寇的态度,需要彻底改变,不需要同情他们。”
孙承宗频频点头,等到苏天成说完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坤元,老夫也是这样看的,鞑子遭遇重创,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入关了,这段时间很是宝贵啊,必须要想方设法,彻底剿灭流寇,稳定内部,既然你有如此的认识,老夫这就向朝廷举荐,让你来承担剿灭流寇的重任。”
“大人不可这样做啊,晚辈还是在大人的领导之下,带领江宁营的将士,剿灭流寇。”
“嗯,老夫知道你的担心,你还是太年轻了,骤然担负这样的重任,未免有人眼红,也好,就按照你的意见来办,不过,你也要做好准备了,不可能继续留在河南府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之痛

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了,皇太极依旧感觉到心痛,遭遇如此大的损失,这在他看来,不仅仅是损失了军士的生命,更大的担忧,来自于大明军队的强大。
成立大清国,登上了皇位,对于皇太极来说,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这也预示着,皇太极表明了决心,最终的愿望就是能够推翻大明朝,进而统一中原。有了这样的想法,大明内部的流寇骚扰,遭遇灾害,包括大臣之间的斗争,都是好事情,这些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大明朝的实力,给予大清国机会,而且这些年以来,眼看着大明朝慢慢的衰败下去了,特别是朝廷难以养活军队,致使一些大明朝的军士,投奔到大清国了。
大清国的军士,入关的几次作战,都是满载而归,最大限度的打击了大明朝,给予大明朝重创,甚至到了大明军士躲避大清国军士的程度,只是由于大清国的实力还不足够,不能够全面入侵大明,推翻大明,再说大明朝的宁锦防线,也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关隘,皇太极可不敢倾尽全力去冒险,要是大清国的军士悉数绕开了宁锦防线,深入关内,一旦遭遇到变故,遭遇宁锦防线和关内明军的夹击,那就是亡国的危险了。
不过,小规模的入关,还是允许的,特别是这一次的入关,阿济格率领的是大清国十万精锐的军士,目的是庆贺大清国正式建国,表明决心,给予大明朝最为严厉的警告。
可这最关键的一次入关,阿济格率领十万军士入关,居然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这是一次惨重的打击,皇太极感觉到了危险,江宁营的名字,已经引入了他的脑海。
情报系统全面启动了,侦查江宁营的消息。不长的时间,苏天成的名字,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情报里面了,苏天成的所作所为,令皇太极感觉到胆战心惊,他知道,自己遇见了强大的对手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江宁营一跃而起,伴随着的不仅仅是军队的强大,还有地方建设的成果,若是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大明朝慢慢的复苏,大清国就危险了。
应对的办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挑拨离间。让大明朝的皇帝怀疑苏天成,剥夺苏天成的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