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三十八章 朝廷的建议

孙承宗接到了苏天成的来信之后,大为惊骇,他万万想不到,后金的皇太极和范文程居然盯住了这件事情,他的担忧和苏天成是一样,皇太极是怎么知道裁撤陕西卫所军队的事情的,如此的大事情都不能够保密,还谈什么战胜后金的事宜。
押解中年人的队伍,还在路上,不过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来不及认真思索的孙承宗,想着马上要求见皇上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须要商议出来对策。
还没有等到孙承宗求见,皇上就召见他了。
养心殿。
温体仁、侯旬、杨嗣昌、董昌等人,站在旁边,御座上的朱由检,脸色很不好。
孙承宗进入养心殿之后,朱由检脸上挤出来了笑容。
“孙爱卿,你的年纪大了,不要站着说话了,来人,赐坐。”
马上有太监搬来了圆木墩的椅子。
“孙爱卿,朕这里有一份折子,你认真看看。”
这份折子上面,描述的情况,与孙承宗看到的信函里面,是差不多的,但孙承宗不能够表现出来,毕竟苏天成写给他的信,是私下里的一种行为,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苏天成在信函里面,还提出来了解决的办法,供他参考。
孙承宗很快看完了折子,这个过程中,温体仁和杨嗣昌等人,都没有说话。
其实朝廷里面的局势,已经很是微妙了。
自从孙承宗成为了内阁次辅之后。朱由检越来越倚重了,因为资格老、年纪大。孙承宗在朝廷里面的威望也是不一般的,加之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对于政务有着更深一层的看法,往往能够发现事情背后的东西,所以说,提出来的意见建议,很是符合朱由检的心思。
特别是在处理皇室宗亲进入朝廷为官的事情,孙承宗处理的十分老道。第一批次只有十二人,悉数都到地方上担任职务了,这样一来,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也避免了朝廷里面出现过多的议论,皇室宗亲的身份不一般了,进入朝廷做官。品秩不是大家想象中间的情况,最高的也就是正四品的知府,这样的安排,一度引发不满,认为皇室宗亲中间的藩王,应该安排更高的职位。
朱由检本来是非常担心的。可这么长时间过去,没有任何的动荡,他是非常高兴的,期间虽然有人弹劾苏天成,甚至说苏天成有异心。结合皇室宗亲入朝为官的事情,包括陕西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预测苏天成可能要造反等等,这些话,朱由检当然不会相信,朝廷里面的那些龌龊,朱由检早就看在眼里的。
因为这些情况,朱由检慢慢开始冷落温体仁了。
也不是说温体仁做的不好,可苏天成的话语,令朱由检陷入了深思,大明朝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究竟是修修补补,还是下决心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这是必须要做出来的选择,维持目前的现状,糊弄过去,温体仁还是不错的,可要进行改革,温体仁显然不合适。
朱由检的内心,已经开始选择改革的道路了。
江宁县与河南府发生的改变,包括陕西省的迅速稳定,说明改革是可以进行的,首先在某地推行,出现了显著的效果之后,全面铺开,只要循序渐进,慢慢推行,就能够稳住大明朝的局势。
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朱由检慢慢下了决心,准备启用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了。
“诸位爱卿,朕想不到啊,后金虎视眈眈,一直都侵扰我大明,去年更是成立大清国,狼子野心昭然天下,我大明官吏百姓,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后金,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后金算计我大明朝官吏,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朝廷之中议论的事情,为什么泄露出去了,后金的皇太极是怎么知晓的,朕以为,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彻查,诸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温体仁看了看孙承宗,首先开口了。
“皇上,臣看见这个奏折,也是大吃一惊,想不到朝廷议论的重大事宜,居然会泄露出去,臣以为,目前的关键,是看看朝廷里面,是否有后金的奸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的教训,是深刻的,臣建议进行彻查,待到后金奸细押解到京城之后,严格审讯,从中找出泄露消息的奸细。”
朱由检微微点头。
看见朱由检同意自己提出来的意见,温体仁有些高兴,这样的情况,很久没有出现了,他提高了语调。
“臣以为,知晓裁撤陕西卫所军队事宜的人不多,只要从这里面出发,一定能够查清楚情况的,此等的隐患必须要根除。”
孙承宗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他暗暗感慨,苏天成真的是料事如神啊,在信函里面,分析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来了建议,假以时日,苏天成进入内阁,甚至是成为内阁首辅,大明朝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体仁说完之后,就该孙承宗发表意见了。
朱由检看向了孙承宗。
“皇上,臣不同意温大人提出来的办法。”
孙承宗的这句话,出乎了朱由检的意外,他看着孙承宗,显得有些疑惑。
“皇上,后金鞑子的目的是什么,臣以为是一箭双雕的,若是他们的挑唆成功了,我大明朝的卫所军队不稳定,引发大规模的动荡,这是他们最愿意看见的,退一步,就是事情没有成功,被察觉了,那么朝廷下一步会怎么做呢,大规模的清查和排查,如此一来,同样会引发动荡,朝廷大臣人人自危,朝局一样出现动荡,这就是后金的目的。”
温体仁的脸色本来是有些不好看的,但听见孙承宗这么说了,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皇上,朝廷商议决定陕西裁撤卫所军队的事宜,知晓的官员确实不多,也就那么几个人,但还有一个方面,想必温大人也忽略了,那就是互市与裁撤卫所军队,是同时商议的,这里面牵涉到了户部和兵部,臣知道,裁撤卫所军队的事宜,兵部众多官吏,都是知晓的,两件事情同时议论,臣以为,户部的诸多官吏,也有可能知晓。”
“这样的情况下,范围就很广了,人数牵涉众多,若是想着查处,不是简单的事情,臣估计,大规模查处,肯定是要引发动荡的。”
“出现了这等的事情,若是不采取任何的措施,那也是不行的,臣赞同苏天成的分析,朝廷之内,并未出现后金奸细,只是后金采用了其他的办法,比如说攀附关系、大量送金银财宝等方式,获得了情报。”
“臣认为,得到了金银财宝,总是要用出去的,可以采用暗中调查的方式,重点注意兵部和户部的官吏,看看谁购置了房屋土地,或者是出手特别大方了,臣建议,这等的事情,必须要秘密的调查,不能够引发任何的风声,若是消息再一次的泄露,可能就查不出来了。”
说着话,孙承宗看了看董昌。
“至于说后续的应对办法,臣以为,朝廷商议大事之时,严格做好保密,可以适当的缩小范围,若是有人随意泄露了,也很容易查处的。当然,臣说的是那些需要保密的事宜。”
“臣的意思,是不想引发朝廷的动荡,绝不能够让后金的奸计得逞。”
“关于宁夏卫所军官的事宜,臣以为,可以按照苏天成提出来的要求,全权授予他处理,要求还是不引发风波和震动。”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还是孙承宗老到,想到了方方面面。
之后的表态,都是赞同孙承宗提出来的办法,包括温体仁,之后都表态了,认为自己考虑不周,还是孙大人想的全面。
朱由检当即要求董昌,马上展开调查,而且要严格保密,至于说后金的奸细,押解到京城之后,直接交给董昌,秘密关押,不能够让无关的人员知晓。
这方面,朱由检还是很聪明,到现在,后金一定以为计谋已经得逞,殊不知他们派出来的奸细,已经被抓获了,所有的计划都曝光了,朝廷当然要瞒下这件事情。
朱由检也想到了苏天成,处理事情很是冷静,虽然被算计了,可首先想到的,还是朝廷的稳定。
“侯爱卿,杨爱卿,朕看这互市之事,裁撤陕西卫所军队之事,就以苏爱卿为主吧,户部和兵部派人到陕西去,最好是左右侍郎,迅速拟出方案,呈送内阁,至于宁夏卫那几个龌龊的指挥使,让苏爱卿处理,朕的意思,绝不能够轻饶。”
这次的商议很快,孙承宗建议兵部左侍郎徐尔一到陕西去,徐尔一是苏天成的老师,在裁撤卫所的方案上面,一定能够充分考虑到苏天成的要求。
安排完毕这些事情,朱由检的心情变得好起来了,最近一段时间,朝廷商议事情的时候,迅速了很多,虽然也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做出来决定,这一切,都与孙承宗进入内阁,有着直接的关系,看来孙承宗主持内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加之孙承宗的年纪很大了,朱由检的内心,更加的放心。

第五百三十九章 孙承宗的智慧

功高震主这个概念,一直都在孙承宗的脑海里面盘旋。
朱由检确实是非常勤奋的皇帝,登基以来,面对千疮百孔的局面,励精图治,可惜效果一直都不好,原因很多,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用人方面,朝廷内部党争如火如荼,无法驾驭,各地连年遭受灾荒,加上后金的侵袭和流寇的骚扰,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
苏天成的横空出世,开始改变这样的局面了,而且这样的改变,都是在无声无息之中进行的,从简单的开始,几年时间过去,朝廷开始出现变化,可喜的景象冒头了,彪悍的江宁营,带给了朝廷很大的希望,但这样的改变,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呢。
苏天成高中殿试榜眼之后,申请外放,这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远离的朝廷的纷争,远离了党争,以榜样的身份,去做知县,稍微不注意,就泯灭在众人的视线之中了,可苏天成做出来了巨大的成绩,甚至是震动朝廷和皇上的成绩。
后来的发展,不需要跟对的赘述。
孙承宗担心的是,苏天成已经是巡抚,正三品的官员,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古今罕见,树大招风。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苏天成将要面对方方面面的攻击、污蔑、诽谤和算计,有来自朝廷里面的,也有来自蛮夷的,事实的发展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朝廷大臣的攻击,蛮夷的算计。这都还好说一些,可以想办法应付,可来自皇上的猜疑,苏天成能够如何的应付呢。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孙承宗见过太多了,皇权和臣权的较量,他甚至成为了受害者。被迫此去官职,回家养老,这种斗争,是很残酷的,年纪轻轻的苏天成,居然能够发现这样的问题。提出来至关重要的建议,皇室宗亲进入朝廷为官做事,这无疑是帮助皇上巩固皇权的,是受到皇上青睐的。
可皇上也是人,在他的大臣权力太大、功劳太大。甚至是赏无可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谁知道啊。
孙承宗相信,江宁营剿灭流寇、荡平辽东,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为了大明朝的发展,皇上可以充分信赖苏天成,可今后怎么办,或者说在发展的过程中,皇上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局势,不需要苏天成继续做事情了,甚至是害怕苏天成的权力过大了,这个时候,恐怕就要出大事了。
苏天成的权力大了,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扳倒的,万一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大明朝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孙承宗早就想到这些了,相信不仅仅是他想到了,还有一些聪明的大臣,也想到这件事情了,只是大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