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接着开口了。
“大人,下官以为,大人不应该驻守在城内,这件事情还是下官来完成,下官若是有什么意外了,问题不大,大人不能够有意外。”
说完这些之后,洪承畴对着朱慈烺行礼了。
“太子殿下身系我大明朝安危,万不能涉险,臣以为苏大人说的是有道理的。”
“不听不听,你们都不要说了,吾已经决定了。”
到了这一步,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危险肯定是存在的,若是这种预测是准确的,流寇会不顾一切的攻打夔州府城,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下了夔州府城,他们就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不值一提了。
苏天成最后一锤定音了。
“太子殿下固守夔州府城,臣万分钦佩,亦不能够违背了太子殿下的本意。”
朱慈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苏天成对着洪承畴等人开口了。
“所有人都按照预先的部署行动,我陪着太子殿下,守在夔州府城。”

第五百九十三章 斗智斗勇

做出来了决定,真正要落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苏天成的预测是不是准确,李自成是不是真的会不顾一切的对夔州府城展开攻击,一切都是未知数。
草原的战报传来了。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将军炮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察哈尔部落依仗自身有大将军炮,进攻的时候,毫不顾忌,可惜他们的大将军炮,太落后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大将军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一发发的开花弹,将他们的大将军炮炸毁,将他们的军士炸的鬼哭狼嚎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大事不好。
这是一场典型的闪电战,察哈尔部落败得非常快,也非常彻底。
此战令草原其他部落胆寒,也更加的惴惴不安,害怕受到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进攻,这样的一场胜利,也正式宣告了,草原部落开始真正的分裂,不少的部落,开始考虑归顺大明朝了。
这样的结果,在苏天成的预料之中。
他清楚,决战的时刻到了。
崇祯十一年八月初五。
江宁营三万二千将士,白杆兵一万五千将士,全部都集中在夔州府江宁营军营。
驻守在成都府和保宁府的江宁营将士,早就接到了军令,也是在八月初五这一天开始出发,朝着流寇驻守的各地赶赴。

剿灭流寇的决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看着站立在操场的诸多将士,苏天成激情澎湃,这样的感觉,很长时间没有了,江宁营进入到四川半年时间了,将士们早就忍不住了,时时刻刻想着剿灭流寇。
这一次,苏天成没有亲自训话。讲话的是太子殿下朱慈烺。
尽管说朱慈烺的声音有些稚嫩,但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的气势,令所有人瞩目。
四川巡抚、三司官员,以及夔州府官吏,悉数参加了这次的沙场点兵。
皇太极时时刻刻注意着事情的进展。
察哈尔部落遭遇惨败的消息,皇太极很快就知道了,他差点没有忍住。准备亲自带兵深入到草原大漠,剿灭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在范文程的劝说下,才冷静下来。
江宁营出兵是皇太极最为关注的事情,通过情报网,皇太极得知了。大明朝的太子朱慈烺坐镇指挥,江宁营将要出兵围剿流寇,这个情报,令皇太极欣喜若狂,差点没有把持住,这样的安排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大明朝的太子身份尊贵。不可能亲自上战场的,也不大可能随着大军出征,只能够是留在城池坐镇。
流寇内部传来的情报,令皇太极也可是注意到李自成了。
一直以来,皇太极根本看不起大明的流寇,认为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没有多大的出息,顶多就是造反闹事。不可能成大器的,他也没有花费心思关注过,但流寇的存在,对大清是非常有利的,从这种程度上说,皇太极想着流寇能够长期支持下去,好在流寇也是很争气的。闹腾了十多年,令大明朝国力大损。
可这一次,皇太极开始注意到李自成了。
情报网传来的消息,很是详尽。说到了流寇的诸多规矩,李自成的有些做法,深深触动了皇太极,令他感觉到,这个人确实不简单,也难怪能够在流寇遭遇多次打击之后,依旧能够坚持下去。
所谓英雄惜英雄,对于人才,皇太极历来是尊重的,哪怕是他的死对头苏天成。
在皇太极的内心里面,苏天成的地位是很高的,强于大明的皇帝崇祯,在他看来,苏天成是力挽狂澜式的人物,什么袁崇焕、孙承宗等人,和苏天成比较起来,有着巨大的差距,有些时候,皇太极甚至懊恼,苏天成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是满人,为什么自己没有能够网罗,要是这样,大清岂不是如虎添翼。
江宁营出兵的时候,也是皇太极忙碌的时候,一道道的密令,发出去了,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做好了准备,皇太极有自己的打算,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
一旦流寇能够成功,能够攻破夔州府城,能够劫持大明朝的太子,也就是八旗子弟入关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明朝举国震动,上下慌乱无比,八旗子弟入关,能够获得巨大的胜利,甚至能够再次打到北京城下。
蒙古部落的战斗,皇太极很是震怒,表现出来准备亲征的态势,其实他真正的打算,还是入关,相对来说,入关重要太多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都不知道皇太极的心思,大家还以为,皇太极准备征伐蒙古部落的。
最为紧张的就是李自成和罗汝才等人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决战的时刻终于要到了,布置了半年时间,义军驻守的情况,悉数透露出去了,有些是主动透露出去的,要做出来这样的决定,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一度时间,李自成也是非常担心的,江宁营总是没有动作,苏天成似乎不着急,没有进攻的样子,令李自成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了怀疑。
和罗汝才商议多次之后,李自成总算是放心了一些,苏天成担任陕西巡抚的时候,一直都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的,秋收的季节,苏天成是不会打扰百姓的,就算是有所行动,也会在秋收之后。
如今,这一切都得到了证实。
江宁营果然要开始动作了,而且是倾巢出动了。
夔州府城里面,一定是留有军士的,多年不可能很多,能够留下一万人,就很不错了,再说了,混进夔州府城的斥候,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情况,总是能够得到消息的。
李自成比任何人都要激动。
自崇祯六年以来,义军就受制于江宁营,和江宁营每次的战斗,基本都是惨败,紫金梁、老回回、张献忠、高迎祥等义军的首领,都命丧于江宁营手下了,这已经成为了义军将士心中的阴影,提到江宁营的时候,诸多的军士都是沉默不语,明显表现出来了畏惧,这样的情绪,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这一次机会来了,若是能够把握好时机,义军能够彻底翻身了。
当然,布置是非常重要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义军需要付出重大的牺牲,江宁营进入到保宁府和龙安府的时候,驻守在这里的义军,必须要和江宁营硬碰硬,很有可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能够攻下夔州府城。
十二万义军,留守在保宁府和龙安府的,一共有三万人,这些人并非是老弱病残,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精锐,苏天成和江宁营可不好骗,如果交手之后,没有丝毫的抵抗力,一触即溃,引起了苏天成的警觉,自己的计划就会出现大麻烦。
九万义军攻打夔州府城,这是一个看起来疯狂的计划,夔州府城不大,有陆路和水路,水路的速度快一些,陆路稍微慢一些,但义军熟悉路途,问题也不是很大。
安排驻守保宁府和龙安府军官的时候,李自成很是恼火,这不好安排,留在这里是什么结局,谁都是知道的,令他想不到的是,罗汝才主动申请留下来。
李自成甚至和罗汝才产生了争执,不同意罗汝才留下来,一年多时间过去,两人的配合很是不错了,罗汝才能够时时刻刻想到好的点子,大军攻打夔州府城,非常关键,但罗汝才认为,保宁府和龙安府的抵抗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让苏天成和江宁营相信,确实抓住了义军的主力,这样才能够争取到时间,要知道,攻打夔州府城的时间越长,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的。
李自成最终答应了。
几个月时间以来,准备工作做得很是充足,特别是朵甘都司过来的那五百人,显示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个人的能力突出,集体行动更是厉害,一度令李自成都有些怀疑他们的身份了,这些人体现出来的军事素养,表示了他们的身份不简单,不过为了计划的成功,李自成不会计较那么多了,只要这五百人能够听从命令,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夔州府城,其余的都不重要了。
也有恼火的事情,那就是火炮和弹药一直都没有落实,进攻夔州府城,火炮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存下的弹药不多了,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军士可能还是要付出重大的牺牲,为了弹药的事情,罗汝才也是费尽了心机,多次提高了购买的价格,但对方总是在推诿,说是暂时拿不到弹药,管的太紧了,还在想办法等等。
好在李自成也不是特别的依赖火炮,在他看来,义军的九万将士,一定能够拿下夔州府城,只要攻下了夔州府城,甚至是生擒了太子朱慈烺,就是义军伟大的胜利了。
各方都是剑拔弩张,都有着自己的打算,一场轰动大明朝的大战,即将打响了。
有谁能够知道,这一场的战斗,牵涉到了方方面面,情报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战之后,明朝朝廷的文武官员,终于知道了情报的重要性。

第五百九十四章 决战前夕

洪承畴带着两万江宁营将士和一万五千白杆兵出发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
所有的安排,都是绝密的,不能够透露丝毫的消息,若是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了,剿灭流寇的战斗,将变成一场持久战,四川的老百姓要遭殃,朝廷也要花费大量的白银。
留在夔州府城的一万二千江宁营将士,由苏天成直接指挥,江宁营都指挥同知孙传庭、斥候营卫指挥使刘铁汉、神机营卫指挥使狄怀祥三人协助指挥。
在安排留下来的人员的时候,还出现了很大的争执,众多的江宁营将士,都想着去剿灭流寇,不愿意留在夔州府城,众人根本不会知道,留在夔州府城,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里才是主战场。
洪承畴坚持将斥候营、亲兵营的将士悉数留下来了,这五千人是江宁营最为骁勇的军士。
苏天成和洪承畴等人,已经仔细计算过行军路线了,江宁营一分为三,分别驻扎在夔州府城、成都府的绵竹,保宁府的南江,从夔州府城到保宁府的巴州,路程有一千一百余里,至少需要五天左右,大军才能够抵达,从成都府绵竹到巴州,路程有八百里,需要四天时间,从南江到巴州,有一百五十里第,需要一天的时间。
三路大军同时赶赴巴州,最快也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够会合。
流寇的绝大部分主力,经过了几个月的整合,都是驻守在巴州一带的,当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赶赴巴州的时候,流寇的主力也会从巴州出发,赶赴夔州府城,从李自成的决心来看,流寇抵达夔州府城,最多也就是五天到六天的时间。
其次计算大军赶回夔州府城的时间。最快也要四天左右,这已经是行军的极限了。
苏天成和洪承畴做出来了适当的调整,也就是从夔州府城赶赴巴州的大军,行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