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了。
朱慈烺的穿着是不同的,明黄的衣服,头冠上面缀着东珠,代表了太子的身份。
京城的老百姓知道这样的规矩,听说书的都讲过很多了,什么皇上穿什么衣服,太子殿下穿什么衣服,一品到九品的官员,穿什么衣服,吏员穿什么衣服,衙役穿什么衣服,都是清清楚楚的,虽说太子殿下被锦衣卫守卫在中间,但大家还是看见了。
道路两边的百姓纷纷跪下了,看见了太子殿下,必须要行大礼的。
消息传得飞快,老百姓知道了,原来太子殿下这次总理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太子殿下的身上了,有人念着阿弥托福,大明有如此英明的太子殿下,是老百姓的福气。
光环很快集中到太子殿下的身上了。
护卫太子殿下的锦衣卫,看见百姓虔诚的眼神,恭敬的态度,也很自觉的松开了一些,让老百姓能够看见太子殿下。
这也是苏天成的目的,跟在后面的他,虽然有人注意,但不是焦点人物了。
“苏大人,恭喜啊,此次基本剿灭了流寇,苏大人居功至伟啊。”
“大人赞誉了,坤元侥幸,主要还是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军士的功劳啊。”
“哎呦,苏大人万万不要客气了,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杨嗣昌这样说,苏天成的心里动了一下,他隐隐知道一些什么了。
“苏大人,太子殿下如此的老成持重,皇上见到了,一定是非常欣喜的。”
“太子殿下天资聪颖,此次固守夔州府城,置生死于不顾,坤元很是钦佩啊。”
“我倒是觉得,苏大人不止一件功劳啊。”
苏天成笑了笑,有些事情不必要谦虚,朱慈烺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回到京城之后,皇上也很快能够看见。
道路两边的百姓越来越多,大队人马还没有到跟前的时候,百姓纷纷跪下了,不过很多人抬起头,想着看到太子殿下和苏天成,他们的愿望满足了,因为他们能够很容易看见太子殿下和苏天成。
道路变得宽阔了,锦衣卫拉开了距离,左右两边距离太子都在一米以上了,这样老百姓就能够很清楚的看见太子殿下了,沿路的守卫是非常严密的,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守卫着需要经过的道路。
苏天成和杨嗣昌距离朱慈烺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主要是朱慈烺左右和后面的锦衣卫,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这也正好。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马上就要到午门前面了。
道路周围的守卫开始变得森严起来,看不见老百姓了,站岗的换成了锦衣卫。
苏天成的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其他人也是一样,先前拿着轻松的气氛,很快消失了,马上就要见到皇上了,众人的心情肯定是激动的,特别是马祥麟,还没有见到过皇上,当然,江宁营的部分卫指挥使,也没有见到过皇上,这个时候,肯定是紧张的。
苏天成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主要考虑的,是揣在怀里的奏折,这里面对所有有功之人,都提出了升迁或者是奖励的建议,得到皇上的恩准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刚才杨嗣昌的话语,引发了苏天成的注意,难道说自己又要升官了,是进入了内阁,还是到辽东去了。

第六百零九章 最快的圣旨

午门前方的空地上,已经摆起了一个坚固的木台。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在木台的下面,木台上面,自然就是朱由检了。
距离木台还有五百米距离的时候,朱慈烺首先下马了,其余人悉数跟着下马了。
依旧是朱慈烺走在最前面,苏天成和杨嗣昌走在朱慈烺的后面,隔开了十米的距离,这个时候,锦衣卫已经退到了旁边去了。
在众多大臣的注视之下,朱慈烺显得很是沉稳,见过了最为惨烈的厮杀之后,他的心智不一样了,人说一夜之间可以成熟,看来这话说的不假,经过了半年的磨砺,此时的朱慈烺,早不是刚刚离开皇宫的那个弱不禁风的太子了。
朱慈烺走到了木台的下面,整理了衣袍跪下了。
“孩儿拜见父皇。”
“太子快快平身。”
可怜天下父母心,朱由检登基之后,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太子,一直都在皇宫中的太子,显得柔弱了一些,这是朱由检的心病,大明如此的景象,太子必须坚强。
看到一直走过来的朱慈烺,步履沉稳,毫不慌张,表现的大气雍容,朱由检怎么不高兴。
“孩儿谢过父皇。”
朱慈烺站起来了,朱由检也站起来了。
朱慈烺的皮肤略微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但眼神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以前的眼神存在躲避的意思,现在看不见了,看见的是平静和自信。
“太子上来,做到朕的身边来。”
看见朱慈烺走上了木台,坐在了朱由检下首,苏天成等人才慢慢走过。
“臣兵部尚书、右都御使、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苏天成,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兵部尚书、江宁营都指挥使洪承畴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奴婢秦三德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依次跪在了木台下面。
朱由检站起来了,亲自走下了木台,在众人的注视之中,走到了苏天成的面前,弯下腰,亲自扶起了苏天成。
“诸位爱卿平身。”
朱由检捏住了苏天成的手。
“苏爱卿,剿灭流寇。你居功至伟啊。”
“皇上,臣尽力而为,若非皇上的英明决定,若非太子殿下的激励,若非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军士的勇猛,若非四川百姓的鼎立支持。臣不可能取得如此的成绩。”
“好,好,说的好啊。”
朱由检用力捏了捏了苏天成的手。
朱由检走到了囚车的前面,看着这个令他头疼不已的李自成,眼神有些凌厉。
看见这一幕,苏天成感慨万千,历史被他完全改变了。不知道几百年之后,人们会如何的评价这段历史,褒贬肯定都是存在的,若不是自己的穿越,送朱由检上煤山的就是这个李自成了。
“李自成,朕想到你们乃是迫不得已造反,多次招募,可你屡次造反。为害我大明,朕就是想着饶恕你们的罪过,上天也不会答应的,来人,将匪首李自成绑缚午门,午时三刻问斩,昭告京城百姓。都来看看,这就是为害我大明的下场。”
李自成的舌头早就被割掉了,避免说出来不敬的话语,这个时候。只能是看着朱由检,怒目圆睁,说不出话来了,其实李自成也认为,朱由检是个勤勉的皇帝,比起有些皇帝好太多了,不顾既然造反了,就想着能够坐江山的,能够永享荣华富贵的。
养心殿。
除开孙承宗坐着,包括朱慈烺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站着的。
朱由检正在仔细看着苏天成写出来的奏折,上面是对大半年时间以来的所有战事的详细描述,包括对有功之臣的奖赏建议。
朱由检看的很是认真。
养心殿里面的人还是不少的,除开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左右都御使,包括户部、兵部、礼部左右侍郎,其次就是秦良玉、马祥麟和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了。
养心殿里面很是安静,朱由检脸上的神情很是恬静,看得出来心情很好。
奏折里面,对朱慈烺的表现,做出来了重点的描述,包括朱慈烺坚决不离开夔州府城,亲自去视察将士的准备情况,激战之际,亲自到城墙上面鼓励士气,要求锦衣卫参与到守卫夔州府城的战斗之中等等,对江宁营将士、白杆兵军士的功劳,也做了很多的描述。
这样的奏折,是朱由检最愿意看见的,从里面他看到了朱慈烺慢慢的成长。
其实朱由检已经下定了决心,苏天成到辽东去对抗后金鞑子,太子朱慈烺依旧跟随,这样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几年时间下来,朱慈烺学到的东西,比在皇宫里面多很多。这对于朱慈烺的成长太重要了。
朱由检终于看完了奏折。
“苏爱卿,朕看了奏折,感慨万千啊,奏折里面,说到了所有人的功劳,唯独没有说到你的功劳啊,朕是明白的,你的功劳是最大的,这奖赏的诸多有功之臣,朕也仔细看了,唯独没有说到你,若是我大明的文武大臣,都有你这样的胸怀,朕不知道多高兴啊。”
没有人说话。
苏天成感觉有些不自然了,不过他也不好开口说什么,事情是摆着的,功劳最大的自然是他了,就算是朱慈烺,也不会站出来争功的。
“朕准了你的奏折。”
“苏天成接旨。”
“敕封苏天成太子太保,出任蓟辽督师,挂兵部尚书衔,兼任左都御史,代朕总理蓟辽所有事宜,有着临机专断职权,可先斩后奏。”
“洪承畴接旨。”
“敕封洪承畴太子少保,任挂兵部尚书衔,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使。”
“秦良玉接旨。”
“秦良玉挂兵部尚书衔,出任四川都指挥使,总督四川、河南、山西军务,负责剿灭剩余的流寇。”
“孙传庭接旨。”
“孙传庭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挥同知。”
“熊子健接旨。”
“熊子健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挥同知”
“渠清泽接旨。”
“渠清泽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任江宁营都指挥同知。”
“刘实亮、罗昌、刘铁汉接旨。”
“刘实亮、罗昌、刘铁汉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佥事。”
“马华彪、秦睿、狄怀祥、贺人龙接旨。”
“马华彪、秦睿、狄怀祥、贺人龙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兼任卫指挥使。”
“王大治接旨。”
“王大治出任江宁营亲兵营卫指挥使。”
“马祥麟接旨。”
“马祥麟出任江宁营前锋营卫指挥使。”
……
圣旨直接下来了。
毕懋康出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孙元坤任出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佥事,只是两人没有到京城,所以圣旨没有当场宣读。
江宁营不仅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也引发了地方的注意。
按照大明的规矩,文官挂帅征战,武官一般都是执行命令,文官的地位远高于武官,这是规矩,如今的江宁营,所有的卫指挥使,都是文官了,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份完全不同了,以文官的身份征战,他日离开江宁营,可以直接进入朝廷为官,也可以到地方上为官了。
这是轰动大明朝的圣旨。
年轻的苏天成横空出世,成为了太子太保,蓟辽督师,总理蓟辽所有事宜,可临机专断,这就意味着,苏天成可以避开内阁,代表皇上直接行使权力了,至于说苏天成一手创建的江宁营,已经不同于任何的大明军队了,成为了一支文臣武将兼备的军队了。
秦良玉出任兵部尚书,总督四川、河南、山西军务,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要知道,秦良玉是女人,而且是土司的身份,一跃成为朝廷正二品的高官,而且摆脱了纯武官的身份,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面,是唯一的一人。
白杆兵并入江宁营的事情,倒是没有引发多大的注意,只是马祥麟成为了江宁营前锋营卫指挥使,不可能兼任石柱宣慰使了,可朝廷没有任命新的宣慰使,这是不是意味着,下一步四川也会对卫所军队和土司进行改革了。
宴会之后,苏天成终于回家了。
朱审馨带着众人,等候在院子里。
看见了家人,苏天成内心一阵温暖,在外面累死累活,首先想到的,还是家人能够好好的过日子,四岁的苏明劼带着三岁的苏明玥,努力向着站稳,可惜两人闲不住,看见苏天成回来,马上就扑过去了,他们见到父亲的时间太少了,好在两个小家伙的年岁都不大,长期在众人的呵护之下,还不知道离别之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