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完善的地方,臣以为,剿灭后金之后,可以考虑进行彻底的变革了。”

第六百七十章 家人的安排

家里添加了人口,这样的喜事,京城的诸多官员,自然是来庆贺的,而且能够上门来庆贺的官员,都是品秩不低的,京城那些六品以下的官员,恐怕还没有资格前来庆贺的,特别是懿安皇后赐给小家伙玉佩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诸多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的前来祝贺了。
这样的事情,苏天成不可能拒绝的,他不是拿着不讲情面的人,相反,穿越之后,对于明朝的社会,他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不是一个大共和的时代,更不是一个动辄讲人权的时代,支撑社会的精英,就是官僚士绅富户,这些人是明朝能够屹立的核心,这个阶层的利益,必须要得到保护,你不可能让农民来分田地,更不可能打到士绅富户,那样的做法就是找死,就是造反的农民起义军,也做不到这一点,时代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明朝社会,不管是什么人,接受的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尊卑是非常明显的,底层的农民也是接受的。
所以说,想要建设好明朝,只能够是顺应这样的潮流,前提是保证老百姓吃饱穿暖,不至于冻饿致死,至于说保护老百姓的权力,不受到一丝的欺凌,或者说官府是完完全全为老百姓办事情的,那是空洞的理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围着一个空洞的理想去奋斗,苏天成可不会做这样的傻事情。
穿越这些年以来,苏天成也是按照这个思维做事情的,他保护官僚士绅的利益,但强调特权思想不能够过于的严重,有钱人、有身份地位的官僚士绅,也要做出来自身的贡献,也要按照规矩上缴赋税,至于说你所有的财产,官府是必须要保护的。不能够随意的侵犯,除非你做出来了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唯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做事情,才有可能推进各项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思想会逐步为官僚士绅所接收,他们的权力,明显强于寻常百姓的。也就是应验了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
朱审馨有身孕,不适合出面接待,主要是苏平阳出面招呼。
令苏天成没有想到的是,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等人居然出面了,来到了苏府,表示祝贺的同时。帮忙接待来客。
大家清楚,苏天成马上就要回到辽东去了,在京城的时间,不可能太长的,所以说,众多的官员,几乎都在一天到两天的时间。来到苏府庆贺的。
酒宴肯定是要安排的,只能够是到附近的酒楼了,好在苏天成的府邸,附近就有高档的酒楼,连续三天的时间,酒楼被包下来了,招待诸多的官员。
忙得不可开交的苏平阳,突然找到了正在酒楼陪着官员吃饭喝酒的苏天成。
看见苏平阳过来了。苏天成连忙请洪承畴帮忙招呼众人,自己走到了隔壁的雅间,这里尚未坐人,等待下一帮的客人到来。
“少爷,大少爷来了。”
苏天成一时间没有听明白。
看见苏天成有些发愣的神情,苏平阳再次开口了。
“大少爷苏天浩来了。”
“哦,来了几个人。刚刚到的吗?”
“是啊,就是大少爷一人来了,没有其他人。”
苏天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见到这样的情况,苏平阳退出了雅间,留下了苏天成一个人。
得知苏天浩来了,苏天成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这件事情自己没有通知家里面,苏天浩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王氏的关系,自己几乎没有和家里有什么接触,也多年没有回去过了,去年的时候,朱审烜曾经说过家里的事情,说到了苏天浩,意思是安排苏天浩做些其他的事情,总是在王府长史司,没有什么前途的,这件事情,自己当时也表态了,不过苏天浩一直都没有变动,大概是朱审烜上任之后,事情太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苏天浩一直是王府长史司八品的纪善,这个职位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做了,朱审烜到陕西做巡抚了,山西太原的王府长史司,完全可以撤销了,只不过还有诸多朱审烜的家人,需要照顾的,所以维持下来了,这个时候,苏天浩突然到京城来了,是什么事情,苏天成当然清楚。
苏天浩与苏天然有着很大的不同,强很多的,苏天成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哥,并不是特别的排斥,但也说不上关心,毕竟自己穿越到苏天成这具身体里面,本来就没有太多的亲情的,何况这句身体,以前遭遇到了很多的轻视。
回到府邸之后,苏天成没有马上到大堂去,径直来到了朱审馨的房间里面。
朱审馨知道苏天成来的目的,苏天成刚刚进来,她叫身边的丫鬟出去,不要让任何人进来,丫鬟点头出去了。
“夫君,妾身知道你是什么事情来的,大哥到京城来,是妾身派人去告知的消息,妾身也是想着,这么大的事情,一定是要告知的,前些年,四处颠簸,没有能够固定下来,所以前面都是没有说的,这一次,妾身做主了。”
苏天成轻轻叹了一口气。
朱审馨这是好心,自己的遭遇,她是不可能知道的,想到的还是孝道,所以派人通知了苏天浩,估计苏天成经过了思索,毅然决定来到京城,至于说父亲和王氏是不是知道这个消息,还不是很清楚的。
“夫人,我知道了,还是要谢谢你的,这些年,我一直都没有与家里联系的。”
“夫君,妾身看出来了,有些事情,妾身是明白的,不过妾身觉得,不管怎么说,家里还是要兼顾到的,夫君位高权重,能够照顾到家人的地方,妾身是完全支持的。”
“好了,你歇息吧,我去见见大哥。”
苏天浩被带到书房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拘谨,他一直在太原的王府长史司,虽然说日子过得舒坦,但见到的官员是有限的,长史大人不过是五品的品秩,甚至比不上苏家以前的家人苏平阳等人了,人家苏平阳都是四品的知府了,来到了京城,进入苏府的时候,看见了那么多高官,他自然觉得拘谨的。
至于说在苏天成的面前,他更是不可能放肆的,尽管自己是大哥,可苏天成已经是朝廷从一品的官员了,这是他在山西不可能见到的官员。
家里的往事,苏天浩都是清楚的,这些年过去了,随着苏天成地位的提升,苏天浩也感觉到了,母亲的短视,造成了如今的结局,父亲的日子过的很是舒坦,也就不去想那么多了,平凉府城的任何人,都是不敢得罪苏家的,包括知府大人,每年都是要家里去拜访的。
接到了朱审馨派人送来的消息,苏天浩第一反应,是自己前往京城去,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告诉父母和二弟,免得坏事了。
“大哥,不要紧张,坐下说话吧,苏叔,出去招呼客人吧,就说我有事情,耽误一会。”
苏平阳看了看苏天浩,眼神有些复杂,点头出去了。
苏天浩显得更加的局促,坐下的时候,身体挺得笔直,双腿也是紧绷的。
看见这样的情形,苏天成的心里突然有些不好受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自己穿越到了这具身体里面,对于父母兄弟,总是有着一些责任的,若是自己总是计较过去的事情,或者以穿越之后,没有多少亲情来自我搪塞,良心还是不安的。
“父亲、大娘和二弟知道这件事情吗?”
苏天浩看了看苏天成,显得有些吃惊,想不到苏天成会问到父母和二弟。
“他们还不知道,我知道了消息,独自赶来了。”
苏天成点点头。
“这些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有回去,家里人都还好吧。”
“都很好。”
看着苏天浩拘谨的神情,苏天成知道,自己还是要为家里做一些事情了。
“大哥一直在王府长史司吗?”
“是啊,这件事情,还要感谢…”
苏天浩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苏天成了,叫三弟吧,怕人家不满意了。
苏天成微微摇头。
“我知道了,去年晋王殿下和我说过你的事情,总是在王府长史司,也蹉跎了,这次到京城来了,一路也很辛苦,暂时留下来吧,我来想办法,帮你重新某个职位。”
苏天浩连忙站起来,准备给苏天成行礼了。
苏天成也站起来了,拉住了苏天浩。
“都是自家兄弟,就不要来这一套了,到了这里,随便一些。”
苏平阳进来了,原来是刘宗周、黄道周和杨嗣昌等人来了,这一下,苏天成必须要出面了,不出面说不过去的。
他准备离开书房的时候,看了看苏天浩,忽然想到了什么。
“大哥,你跟着我一道去,见见这些大人,表现不要如此的拘谨了。”
苏天浩连连点头,眼睛里面充满了感激,他很清楚,跟着去见这些大人是什么意思了,看来日后回到家里,必须要好好和母亲谈谈了,若是还按照以前的态度来行事,吃亏的自己,三弟苏天成还是很大度的,没有计较那么多,要不然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凌河城的建设

(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新的一月到来了,我一定继续努力的。)
离开京城之前,苏天成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苏天浩到刑部做事去了,这也是杨嗣昌到苏府祝贺的时候,见到了苏天浩,听到苏天成说苏天浩在王府长史司,做了好几年的纪善,本来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这样有些委屈,加之自己事情很多,很少关心家里的事情,杨嗣昌当即就表态了,说这样的人才应该到京城来做事情,推荐到刑部去,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人都在现场,这样的事情办起来,速度就很快了。
苏天浩出任了刑部正八品的照磨,照磨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卷宗,以及对本部门的开支进行审计,官虽然小,但职责不轻,这个位置非常锻炼人,可见杨嗣昌推荐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心思的,再说京官和地方官员还是有所不同的,京官的八品,相当于地方上面的七品官,而且京官的升迁空间大很多的。
六月初一,苏天成赶到了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的建设,接近了尾声,火炮的攻击,仅仅是损坏了部分的城墙,修复起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只是驻守在大凌河城的三万将士,时时刻刻都是高度戒备的,江宁营的斥候,每天都在距离大凌河城十数里的地方侦查,防止后金鞑子发动攻击。
祖大乐亲自参与建设,每天和军士一样,背石头,从锦州过来的泥瓦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祖大乐催的很是急促,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对大凌河城的修复工作。
因为祖大乐亲自参与了劳动,所以军士是不会怠慢的,建设的速度很快。半个月之后,主要的任务就是修复城墙的内外墙了。
大凌河城内的粮草,悉数都留下来了,这些粮草,足够三万大军五个月左右的用度了,当初攻下大凌河城之后,苏天成就下了命令。粮草全部都留下来,驻守大凌河城的,以步卒为主,只有少量的骑兵。
苏天成现在考虑的,重点是加强边关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辽东,山西大同、榆林、宁夏等地,包括山东的登州、莱州,都必须要全面考虑,否则,仅仅是稳固辽东一地,说不定什么时候。八旗军从大同等地进入关内了,损失还是很大的,就算是江宁营前去救援,其余的边军依旧是畏惧八旗军,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苏天成的计划,从现在开始,主要是用经济的手段,拖垮后金。只要牢牢守住了边关,令八旗军没有进入关内劫掠的机会,凭着后金占据的那点土地,养活军队和满人是很困难的,一旦后金承受不住了,皇太极必然会想办法令八旗军强行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