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的官吏和军官,都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这宣布陈新甲开始果断出手,掌握辽东的全面局面了,要知道,做出来这样的调整,一定意义上说,需要得到苏天成的准许。毕竟苏天成还是蓟辽督师,圣旨上面对陈新甲的要求。还是协助苏天成管辖辽东的事宜。陈新甲能够直接做出来这样的决定,能够将徐尔一送回京城,说明皇上和朝廷是支持陈新甲的,说明辽东的事情,从此就是陈新甲直接管辖了。
陈新甲接手开始管辖边军和榆林营,唯独没有马上开始管辖江宁营,表面上看起来,是对苏天成和洪承畴等人的尊重。实际上,是让苏天成和洪承畴没有辩驳的余地,这一手作的是很漂亮的,在大家看来,陈新甲管辖身处辽东的江宁营将士,是迟早的事情。
陈新甲在辽东的地位,还不是特别的牢固。想要在部队中间,树立起来绝对的威信,那就要带领部队打胜仗,这样才能够得到将士的真心佩服和拥护。
这方面,陈新甲无法和苏天成比较。
在江宁营将士的心目中,苏天成是绝对的统帅。无人可以撼动苏天成的地位,洪承畴都不行,相对来说,在边军和榆林营军士的内心,对苏天成是一种崇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护,苏天成在辽东的时间不是很长。可以说还在磨合的过程中,而且苏天成下手狠狠整治了边军,这种整治带来的好处,需要时间慢慢体会出来。
陈新甲利用了这样的机会,苏天成整治边军,陈新甲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来到辽东之后,陈新甲很满意辽东军队的素质,令行禁止,听从指挥,这样的军队,打战是不用说的,一定是士气高涨,所以在军队的建设方面,他是不需要操心的。
不过苏天成也不是神仙,辽东军队的建设之中,也存在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饷的问题,江宁营将士的军饷,普遍高于边军,苏天成来到辽东之后,下决心整顿边军,大量的裁减军士,大力发展农桑,也就是想着在适当的时候,提高边军将士的军饷,可动辄就是十余万人,想要提高军饷,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事情,还在操作的过程中,登州和莱州出事了,变故也随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没有来得及着手提高边军的军饷。
苏天成为了提高边军军士的军饷,所做的一切努力,好处同样被陈新甲得到了。
秋收之后,督师府收获了不少的赋税,包括农户上缴的一部分粮食,朝廷没有在辽东征收任何的赋税,所以说,粮食赋税以及商业赋税,都是督师府直接征收,这一大笔的粮饷,直接归陈新甲调配,加上朝廷没有削减辽东的军饷,可以说,陈新甲手里是有粮食和银子的。
辽东有了这样的基础,不少的商贾,穿梭于大明与后金之间,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贸易,这种贸易属于暴利的行业,这些商贾,上缴督师府大量的银子,寻求保护,也被准许进行商贸交易,这是一笔固定的来源,同时还有锦州、宁远城内的商贾,上缴的赋税,苏天成对辽东的商业赋税,进行了改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农业赋税从无到有,同样归督师府支配,有了这样的基础,陈新甲当然有所动作了。
十月,辽东传出来了消息,陈新甲和钱谦益做出来了决定,增加边军和榆林营将士的军饷,崇祯十四年元月开始执行。
这个决定,引发了巨大的波澜,很短的时间之内,边军和榆林营将士,都表示了对陈新甲和钱谦益的拥护。
陈新甲主政辽东之后,边军已经有所波动,他们的军饷与江宁营将士不同,短时间之内边军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江宁营的骁勇,他们亲眼所见,人家剿灭了流寇,收回了大凌河城,打的后金鞑子不敢嚣张,这样的战功,边军根本不敢想象,论军功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应该要高一些的,但随着苏天成离开辽东,诸多的边军开始私下里埋怨了,为什么都是在辽东效命,拿到的军饷却不一样,这也太不公平了,也曾经有边军的军官,给陈新甲和钱谦益直接反映了这样的问题,陈新甲和钱谦益都是做工作,要求边军稳定,巡抚衙门会想办法解决的。
也有人看着,这样的问题很是棘手,弄得不好辽东会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如今的情况下,陈新甲和钱谦益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辽东的波动,导致出现不利的局面,这样的问题闹到朝廷里面去了,苏天成也有可能吃亏的,譬如说到辽东不久的唐海泰,就很是关注这个问题,私下里也和一些军官交换看法的。
想不到陈新甲和钱谦益做出来了这样的决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息了这样的波动,而且得到了边军和榆林营将士的支持,大大稳固了自身在辽东的地位。
唐海泰很是佩服,从陈新甲采取的措施方面,他感觉到自己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毕竟在京城这几年的时间,唐世济言传身教,唐海泰还是有一些进步的,在揣摩人心方面,有了一些领悟,在唐海泰看来,陈新甲来到辽东,出任辽东巡抚,不可能在苏天成的盛名之下做事情的,这样做事情了,所有的功劳,依旧是苏天成的,陈新甲必须有自己的亮点。
唐海泰可不会那么好心,来到辽东之后,他也暂时安心了,反正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离开辽东的,索性老老实实呆着,该做什么事情,尽力去做,陈新甲和钱谦益对他都是很不错的,这就可以了,能够在辽东混一些资历,凭什么不行,同时,他也观察到了,陈新甲表面上对苏天成推崇备至,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从平日里面做事情,就体现出来了,欣喜若狂的唐海泰,想着在适当的时候,在陈新甲面前诋毁苏天成,至少要令陈新甲和苏天成产生一些矛盾,做这样的事情,他是手到擒来了。
江宁营将士和边军的军饷差异,唐海泰早就注意到了,在督查工作的时候就听见这样的反应了,趁着禀报工作的机会,唐海泰不露声色的说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是从拔高江宁营的骁勇方面出发的,他果然察觉到,陈新甲不满意这件事情。
原来以为陈新甲会向朝廷告状的,想不到陈新甲采用了提高边军和榆林营将士的军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手太高明了。
通过这样的举措,陈新甲获得了支持,至少边军和榆林营军士是拥护和支持的,这也从侧面敲打了江宁营,令洪承畴不是滋味,更大的好处是,在辽东慢慢消除了苏天成的影响,降低了苏天成的影响,提高了自身的威信。
这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办法,令苏天成有苦难言,比较起来那些正面的碰撞,这样的办法,效果好了很多,不会出现直接的冲突,可警告了对手。
理解到了这些道理,唐海泰感觉到了伯父的苦心,终于觉得自己到辽东来,不一定是什么坏事情。
登州的苏天成,接到了这个情报之后,看着手中的情报,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他终于明白了,陈新甲有能力,而且有着很强的能力,做事情头脑清晰,张弛有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寻到突破口,迅速把握局势。
这样的官员到辽东去,本来是好事情的,只要能够领悟辽东的大局势,做出来正确的选择,可惜苏天成清楚,陈新甲到辽东去,不可能安分,如此的情况下,精明能干的陈新甲到了辽东,就是灾难了,一旦在决策方面,做出来失误的指挥,整个的辽东将面临巨大的损失,或许会葬送以前的所有好的局面。

第七百六十一章 开埠的时间(1)

青州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了,不出苏天成的预料,大量的百姓,开始迁入到青州,商贾也是大量云集,刘云清和刘仲基忙得不亦说乎,府州县的官吏,重点的力量,都集中到分配土地和登基人口方面了,登州和莱州的发展,被老百姓口口相传,范围很广了,不客气的说,青州、莱州和登州,被寻常的百姓,视为了黄金海岸了。
这个过程中,督师府不少的官吏,都到青州去看,加强督促和检查。
到了十月,青州的人口暴增到了六十万人,短短两个月时间,增加了四十万人,这还是府州县衙门控制的结果。
到了这个时候,登州、莱州和青州,都已经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了,苏天成可以完全集中注意力,考虑赚银子的事情了。
十一月,造船厂和威海卫码头,都传来了好消息,如今是农闲季节,有着大量的劳动力,造船厂和威海卫码头,集中了上万的人。
造船厂突破了技术的瓶颈,接下来就是开路马力生产了,人多力量大,到了十一月,已经组装好了二十艘战船和二十艘的巡逻船,还有一部分小型的战舰,这些战船和巡逻船,尚未正式入水,入水是重大的仪式,苏天成肯定是要参加的,令苏天成感觉到欣慰的是,战船和巡逻船上面的火炮,全部都配备齐全了,而且进行了试射,效果非常好。
这也预示着,苏天成的口袋迅速瘪下去了。
威海卫码头的建设。基本完成了,也就是说。可以开埠了,苏天成计划开埠的时间,是在正月,提前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是他有些猝不及防的,开埠影响到了很多的事情,包括海上的封锁问题,这是存在的。南方的郑芝龙,控制了大量的外海,不知道商船是不是能够进入到威海卫码头来。
威海卫设立了市舶司,苏俊兼任市舶司的提举,将市舶司交给苏俊打理,苏天成是完全放心的,这个时候。苏天成使用官员,重点不是看品秩了,而是能力了。至于说市舶司的相关官员,都是苏俊举荐的,都是很有能力的,市舶司的人员不多。一共也就是五十余人,这些人的任务是很重的,一旦威海卫码头开埠之后,他们可能昼夜都要忙碌的。
现实的情况,逼迫苏天成考虑开埠的事情了。
主要还是银子的问题。接近一年的时间,登州、莱州和青州。都是在大规模的建设,虽说秋收之后,收到了一些赋税,但和开销比较起来,不过是杯水车薪,包括军火交易、威海卫码头商铺赚到的银子,都投入到建设和训练之中去了,这个时候,赚取银子,成为了最大的任务,火炮的交易,肯定是能够赚到银子的,但如今是不能够交易的,这也是限制苏天成的地方。
尽早的开埠,肯定是能够收获银子的,而且是巨大的来源。
综合考虑之后,苏天成决定,十二月一日正式开埠。
腊月是商贸交易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开埠,必然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消费,赋税得到的银子,一定是能够维持大部分开销的。
问题肯定存在,但做什么事情,不可能等到条件完全的充足,那个时候,机会可能也就失去了,穿越的苏天成,是完全明白这一点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福建的郑芝龙,按照苏天成的想法,若是他和郑芝龙之间,能够协商,一切的问题都是好解决的,郑芝龙称霸海上这么多年了,曾经做过海盗,也是富得流油了,能够识大体顾大局,所有的事情都好说,说不定苏天成还会从其他的方面,帮助一下郑芝龙,但若是郑芝龙依旧想着独霸海上,甚至是对威海卫码头采取打压的办法,那苏天成就不会客气了,弄得不好,甚至会直接排除江宁营将士,剿灭郑芝龙在福建的老巢。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苏天成很清楚,他和郑芝龙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场较量,这场较量,关乎到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发展,关乎到大明王朝的未来。
情况一点都不乐观,辽东很有可能出现变故,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刻,不能够开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