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落、插汉部落等大部落之间,丝毫没有知名度,人家也不会特别注意苏天成和江宁营,相反对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大军,还是比较看重的,这些年两个部落的发展,都在众人的关注之下。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在草原上本没有多少的地位,譬如说科尔沁部落,分为了左翼和右翼,左翼包括前中后三旗帜,右翼同样包括前中后三旗,每一旗的驻地都是不相同的,这就能够保证,部落占据尽量大的地盘。可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区分,以前是驻扎在河套草原,靠近明军的边关,时刻遭遇到战斗的威胁,这样的地方,只有没有多大地位的部落,才会驻扎的。
想不到的是,最近几年的时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依靠大明朝廷,大踏步的发展,力量非同一般了,皇太极曾经要求蒙古部落进行征伐,攻击的部落遭遇了惨败,从那个时候,开始,众多的部落开始正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了。
豪格与科尔沁部落的首领交谈之后,发现了部落对苏天成和江宁营的轻视,他很是着急,顾不得其他,强调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骁勇,科尔沁部落的首领是不高兴的,认为这是灭了自家的威风,万般无奈之下,豪格终于说出来了,苏天成和江宁营在宣州,全歼了正红旗,如今的正红旗,还在组建之中。
大清国遭遇的诸多失败,都是瞒着草原部落的,也不需要草原部落知道这些事情。
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当然清楚正红旗的厉害,说起来满八旗的驻地,以前也都是在草原上,或者是建州一带的,与蒙古诸多部落联系是很多的,也进行了很多的厮杀,满八旗的骁勇,蒙古部落很清楚,绝大部分的征伐,蒙古部落都是惨败在满八旗的麾下。
苏天成和江宁营能够歼灭正红旗,这说明战斗力的确非同一般了。
让科尔沁部落高度重视苏天成和江宁营之后,豪格放心了很多。
在科尔沁部落逗留了三日之后,豪格开始征求范文程的意见,大军究竟是等候在这里,还是主动出击,去袭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
范文程支持大军出征,大军守候在科尔沁部落,不可能建立什么功劳,既然来到了草原,就要主动出击,这个时候,苏天成和江宁营,恐怕也不知道大清国派遣了军队,来到了草原,趁着这个时候,对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驻地进行征伐,取得胜利是在预料之中的,两个部落的军队都出去征伐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了。
当然,征伐的过程之中,必须要高度警觉,不能够直接和江宁营正面对抗,一旦取得了胜利,迅速后撤,不能够逗留在河套草原。
范文程的话语里面,一直都透露出来一个建议,那就是豪格要建立巨大的功绩,为什么要建立功绩,豪格当然明白意思,这其实也是皇太极派他到草原的意思。如此好的机会,豪格要是不能够把握,那也对不起自己了。

第九百五十五章 草原之殇(1)

(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腊月二十九,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终于停了。
俗话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气候严寒,地面到处都结冰了,大队人马通过之后,地上被踩的黑乎乎的,苏天成也特别提出了要求,所有的将士,都要防止冻伤,不要以为风雪停止了,太阳出来了,就不注意保暖了,负责后勤的部门,依旧坚持熬着辣椒水,让所有的将士喝下去,暖和身体。
风雪停了,大军加快了行军的步伐,时间的宝贵,所有的将士都是清楚的,特别是作为先锋的贺人龙,更是有着着急了,前两天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加快,如今风雪停止了,不管怎么说,来自天上的威胁不存在了。
苏天成一直坚持和大军行动,没有任何的特殊,行军的过程中,他还要和渠清泽、贺人龙、刘铁汉、马祥麟等人商议,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三人,已经成为了江宁营新一代的后起之秀,在江宁营之中的地位,仅次于卫指挥使,所以诸多的商议,他们也参加了。
如何的展开进攻,如何的加快行军速度,如何的克服严寒的天气,所有人都提出来了建议,有些建议很快就被贯彻下去了,譬如说地面结冰之后,战马行走困难的事宜,将士在马蹄上包裹了粗布,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打滑的问题。至于加快行军速度,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延长行军的时间,好在气候严寒,夜间也不可能睡太长的时间。
苏天成对宋思军的细心是真切的感受到了。
大军来到大同,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将士穿的衣服也是足够厚实的,但有一点苏天成是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不可能携带很多的干柴,宋思军从安宁堡运来了大量的干柴。进入到蒙古草原之后,这些干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每天夜里,将士都是依靠篝火取暖,身体烤暖和之后,大家和衣而卧,而且因为行军大湿的衣服和鞋袜等等。也能够烤干,这对于保证将士有着充足的精神行军,是至关重要的。
接连三天的行军,将士有些疲惫了,尽管气候严寒,但将士不准喝酒。免得耽误了时间,马上就是大年三十了,这个春节,五万江宁营将士,必须要在草原度过了。如此的情况下,想着过一个安稳祥和的春节。基本不可能了,可苏天成还是想到了,春节是不能够忽视的,虽然将士不能够回家,不能够和家人团聚,可身为主帅,不能够忽略将士的想法和渴望。
十二月三十日,午时。
正在前进的大军,突然接到了命令,全部都停止了行军,就地安营扎寨。
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了,酒也端上来了。
五万将士,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吃饭,苏天成端着酒杯,顾不上吃饭,挨个给将士敬酒,祝大家春节愉快。
苏天成的这个举措,在几百年后来看,算不上什么,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应该的,但在这个时代,不惜耽误作战的进程,也要让所有将士,能够忙里偷闲的过春节,至少安安心心的吃一顿团年饭,这可不是一般的恩惠了。
令苏天成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次的决定,让五万将士的团年饭,变成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誓师大会了,各级的军官都在喝酒的时候,表明了决心,一定要彻底剿灭蒙古的鞑子,诸多的将士更是显露出来了激动,大家想到的不仅仅是这一次的团年饭,想到的是苏天成对将士的关心,自从江宁营成立以来,且不说将士的军饷,是大明军队之中最高的,就说苏天成对将士的关心,对阵亡将士的抚恤,每一次的决战之前,让将士留下遗书,没有能够完成的心愿,有专人去负责完成,这样的体贴,是亘古未有的。
吃饭仅仅用了一个时辰,结束之后,没有等到苏天成发布命令,贺人龙等人就专门来请示,说大家都要求行军,已经吃过了团年饭,接下来该要开始剿灭蒙古鞑子了。
接下来的行军速度,快了很多,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没有人叫苦,所有的困难都是自己来克服,就连随军的向导,也咬着牙坚持,和斥候营的将士一道,出去踏勘路线,做好一切的行军准备。
正月初二,天黑的时候,大军到达了预定的地点。
这里距离察哈尔左翼中旗距离二十公里左右。
因为天气不好,接连下了两天的大雪,苏天成预计,到达预定位置,恐怕要推迟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八百里的路程,在关内是不同的,按照江宁营的要求,不能够超过两天的时间,至少先锋部队要准备就绪,甚至是投入到战斗之中。可草原上的情况不同了,道路难行不说,严酷的气候,极大的透支了将士的体力,一路上的行军,将士都是在咬牙坚持,如此极端的天气下,任何充足的准备,都是不可能完备的,总是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将士们全部都克服了,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了预定的地点。
要知道,一天一百六十里的行军路程,说起来不算什么,但面临草原如此严寒的天气,就连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牧民,都不会选择出门的。
苏天成一直都有着一股强烈的信心,带领大军来到草原征伐,这算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了,虽说以前,自己曾经带领部分江宁营的将士,深入到河套草原征伐,降服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但那一次的征伐,目的是不同的,那个时候的想法,是为了能够为今后与后金鞑子的征伐,创造出来条件,如今条件成熟了,江宁营已经开始和后金鞑子的对决,朝着彻底剿灭后金鞑子的方向努力了。
苏天成历来注重首战,首战必胜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这对于鼓舞大军的士气,对于顺利的展开今后的征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察哈尔部落,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从战斗力来说,丝毫不亚于科尔沁部落,草原经过了多年的厮杀,部落之间的历练,也是不断变化的,譬如说十余年前,插汉部落,就是草原最为强悍的部落,草原大汗林丹,统领插汉部落,科尔沁部落和察哈尔部落,都是臣服插汉部落的,之后因为草原局势的变化,更因为林丹的残暴和后金鞑子的强势进入,草原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不管草原的局势如何的变化,察哈尔部落,都是很强盛的。
江宁营深入到草原征伐,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察哈尔部落和科尔沁部落,苏天成的目标,必须要打败这两个部落,征服了这两个部落,意味着草原平定了大半。
保证首战必胜,可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需要预料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察哈尔部落的驻地,军队和牧民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也是分不开的,和明军的情况不同,蒙古部落的军队,并非是专业的军队,亦军亦民,生活平静的时候,军士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完成放牧狩猎的任务,战斗来临的时候,成为了军人。
所以在如何展开进攻的方面,江宁营军官有着不同的认识。
以贺人龙为代表的军官,认为首先要对察哈尔右翼中旗展开全方位的进攻,这种进攻,就不管老弱妇孺了,因为在初期的战斗之中,江宁营将士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军士,厮杀全面展开之后,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军队,才有可能集结起来,这个时候,进攻的主要力量,才有可能直接对准军士的。
按照这样的观点,炮兵营将直接对察哈尔右翼中旗展开炮击,所有的蒙古包都是炮击的目标,火炮不长眼睛,可不会区分老弱妇孺,肯定会有数量不少的老弱妇孺死于炮火的攻击。
贺人龙认为,只要江宁营将士展开进攻的时候,不主动去攻击老弱妇孺,也就是遵照执行了规定,至于说葬身炮火之中的老弱妇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贺人龙的这个建议,直接被苏天成否决了。
不残杀老弱妇孺,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当然,也不能够因为死守原则,造成江宁营将士大规模的伤亡,甚至是放弃火炮的优势。
苏天成的考虑,是利用小股部队进攻,让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军队迅速集结,驻地遭遇了攻击,察哈尔部落的军士,肯定是要拼命反击的,在他们反击的过程中,利用火炮和燧发枪,给予对方毁灭性的打击。
苏天成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他与莫啜、佟差、孙元坤、刘基等人详细商议过,对于蒙古部落作战的方式,详细进行了了解,蒙古部落在遭遇到攻击的时候,首先会采用大部队集结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