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要抵抗后金鞑子的攻击。另外的一百名军士,火速赶赴榆林和大同,搬援兵到安宁堡和靖边来,宋思军的手里,有苏天成给予的令牌。关键时刻,凭着令牌,可以做出来决定。
布置完这些事情之后,宋思军带领剩下的八百江宁营将士,开始在安宁堡和靖边两个地方布防,提前做好准备。
沿途剿灭了运输粮食的商队。豪格非常的高兴,这次缴获的粮食不少,正好可以补充大军,要知道三万五千将士的消耗是很大的,为了这次的征伐,皇太极是咬牙拿出来了不少的银子。科尔沁部落也给予了不少的粮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不足是致命的。
相对于豪格的高兴,范文程显得很是谨慎。
豪格一路上都没有注意隐藏大军的行踪,范文程是有些看法的,但他的这种看法,没有说出来。从皇太极的安排来看,继承大清国皇位的,很有可能是豪格,皇太极其余的几个儿子,要么是没有经历过磨砺,要么是年纪太小了,不足以担当重任,豪格算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不出预料,大清国下一任的皇上。就是豪格了。
范文程做出来了这样的分析,就想方设法的接近豪格,皇太极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这是实际情况,谁也不知道皇太极还能够支撑多长的时间。估计皇太极自己也是清楚的,所以做出来了很多的安排,隐隐有压制多尔衮和多铎的意思,多尔衮是皇位的最大竞争者,要是不能够有效的压制,豪格说不定难以登上皇位的。
范文程肯定是有自身的想法的,不管怎么说,君臣之间是有着天地之别的,自己辅佐豪格,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但也要注意,不能够过多的刺激豪格的自尊心,若是令豪格感觉到不舒服了,或者是感觉到厌烦了,将来豪格登基之后,自己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范文程将有些话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豪格不掩饰大军的行踪,这是一种高度的自信,有这样的自信心,也是因为豪格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自己要是不知趣的提醒,让豪格心里不舒服了,以前的诸多努力,也就白费了。就算是在一代明君皇太极的面前,范文程都是注意这些细节的,就更不要说在豪格的面前了。
灭掉了商队,获得了大量的粮食,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问题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大军的行踪可能暴露了,这样的情况下,袭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地,就不能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了,要是两个部落做好了准备,大军的损失也是增大的,这是原则性的事情了,范文程不可能坐视不理了。
短暂的思考之后,范文程终于向豪格提出来建议了,那就是加快大军的形成,尽早发动攻击,令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猝不及防,这样能够取得最大的胜利。
豪格当然明白范文程的意思,要求大军加快了行程。
暴风雪出现的时候,豪格带领的大军,距离锡伯族驻地不足三百里地了。
这一场暴风雪,为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争取到了时间。
暴风雪来临,豪格不会要求大军加快行程了,看着满天的风雪,范文程也只能够沉默,好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任何的一个部落,都不会离开驻地的,离开了驻地,就等于是找死,茫茫的风雪之中,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
江宁营五十名将士,赶到了锡伯族部落的驻地,他们同样遭遇了暴风雪,但关键的时刻,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们也要加快前行的速度。
向导和最精锐的斥候,已经探查到了后金鞑子的踪迹。
江宁营将士抵达锡伯族部落驻地的时候,后金鞑子距离驻地不足两百里地了,这个时候,什么准备都来不及了,首先就是逃命,驻地的老弱妇孺逃命,留下来的军士负责抵抗,尽量的拖延时间,让老弱妇孺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相信后金鞑子不会专门来追赶部落中的老弱妇孺了。
漫天风雪之中,锡伯族部落人员的撤退开始了。
这是一次悲壮的撤退,不得不进行的撤退,在后来的情况统计中,因为这次撤退,沿路冻死的老弱妇孺,超过了部落三分之一的人数。
锡伯族部落留下来的军队认识,不足万人,其中五千人随着部落的人员撤退,另外的军士留下来,迎战后金鞑子,为部族人员的撤退,赢得时间。
达乌尔族部落,面临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后金鞑子首先选择进攻锡伯族部落,所以说达乌尔族部落老弱妇孺撤退的时间,稍微从容一些。
正月初一,在漫天的风雪之中,豪格指挥大军,对锡伯族部落的驻地展开了进攻。
四千多锡伯族部落的军士,拼死抵抗,他们充分发挥了火炮的优势,可惜后金鞑子知道如何避免被火炮造成重大的伤亡,代善曾经详细叙述了江宁营火炮的威力,这些话语经过仔细的整理之后,编成了小册子,满八旗的指挥官,是要详细学习和掌握的。
进攻的后金鞑子,全部都散开了,而且相互之间的距离是比较大的,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炮弹爆炸了,也不能够造成很大的伤亡。
进攻持续不到一个时辰,后金鞑子和锡伯族部落的军士,就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了。
后金鞑子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常年与蒙古部落作战,通过各种的手段,令蒙古各部落臣服,这里面,当然有作战取得的辉煌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些胜利,让后金鞑子对蒙古部落的军队,有着一股气势上面的强盛,就好比是面对当年的明军一样。
心理上不占据优势,加之人数上面的悬殊,锡伯族部落的军士,很快就崩溃了,坚持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大量的军士四散逃开,被后金鞑子追上和包围,一一斩杀。
豪格的命令非常的明确,不要俘虏,大军没有粮食来养俘虏,再说了,面对锡伯族部落的军士,就是要毫不留情的斩杀,消灭锡伯族部落的有生力量。
锡伯族部落留守的军士,溃败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江宁营将士临走时的安排没有能够落实,没有谁顾得上排开的火炮,更没有来得及销毁火炮和炮弹。
这些火炮,被豪格获得了。
尽管说锡伯族部落驻地,已经是空无一人了,但豪格一点都不气馁,因为他缴获了火炮,而且还有好多的炮弹,这些东西,是皇太极梦寐以求的,花费银两都买不到的,这次自己攻打锡伯族部落的驻地,居然缴获了这么多的火炮。
大军没有停留,将锡伯族部落驻地劫掠一空、付之一炬之后,迅速朝着达乌尔族部落驻地行进,这一次,不管多大的风雪,大军都没有减慢行进的速度。
豪格带领大军到达乌尔族部落驻地的时候,没有了抵抗的军士,驻地也没有人了。
气恼之下的豪格,命令大军,烧毁了所有的帐篷,彻底毁掉了这里。
按照原来的计划,攻打了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地之后,大军直接攻打安宁堡和靖边,彻底的毁掉互市,不过从眼前的局面来看,明军已经知道了大清国的大军来了,在计算了路上的时间之后,豪格征求了范文程的意见,放弃了攻打安宁堡和靖边的打算,范文程已经知晓,苏天成和江宁营肯定进入到草原了,因为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绝大部分军士,已经离开了驻地。

第九百六十二章 草原之殇(8)

到了正月初七,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全部被打败了,洪承畴和秦良玉指挥作战,要求是一样,必须要全歼,因为这一次的战斗,带有很大的突袭性质,尽管察哈尔部落右翼接到了来自皇太极的警告,可因为气候的严寒,因为对火器认识的缺乏,因为过于的自信,部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猝不及防之下,全军覆没。
察哈尔部落被誉为草原的雄鹰,号称拥有十万大军,这一次右翼被全部摧毁,损失的军士接近四万人,由此苏天成做出来了判断,看来察哈尔部落拥有庞大的大军,还真的不是吹嘘的,一般来说,左翼的军队,战斗力普遍强于右翼。
按照渠清泽搜集的情报,科尔沁部落的兵力,比察哈尔部落还要多,战斗力方面估计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因为科尔沁部落得到了皇太极鼎力的支持,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草原上最好的草场、最好的狩猎场,基本都归属科尔沁部落了。
首战告捷,苏天成反而有些担心了,主要还是担心后面的征伐,一旦草原部落,开始重视火炮了,厮杀恐怕会变得更加的残酷了。
察哈尔右翼被全部摧毁,右翼全军覆没,这个消息,很快会传遍草原,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不愿意耽误时间了,三路大军会合的时候,他发出了进攻察哈尔左翼的命令。
难题是俘获的近五千俘虏,这些俘虏的消耗是少不了的,而且还要军士专门负责看守,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在进攻的时候,下手要果断很多。根本就没有遵从不杀投降军士的命令,基本都是全歼对手,不管对手是不是下马投降了,动手的时候绝不留情,就连指挥作战的洪承畴和秦良玉。也没有过多的强调,所以两个部落的俘虏寥寥无几。
难题还有察哈尔右翼部落的老弱妇孺,冬季严寒的气候条件下面,离开了部落的青壮,他们很难活下去,可江宁营不可能照顾到这么多的老弱妇孺。
草原的情况。与关内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不同于复州和宣州等地,草原部落习惯于游牧的生活,很少筑城而居,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保障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几乎是完全靠天吃饭。哪一年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部落没有足够的储备,就会大量的减少人口。
苏天成想不到很好的办法,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禁止将士的劫掠,将所有的牲畜和粮食,留给部落的老弱妇孺。让这些人熬过严寒的冬季,同时,苏天成还做出来了一个挽救察哈尔部落右翼的举措,那就是将右翼前旗、中旗和后旗的所有老弱妇孺,全部都集中到了原来的右翼后旗所在地,后旗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后勤基地,生活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也正是因为苏天成的这个举措,令察哈尔右翼的老弱妇孺。能够勉强度过这也严酷的冬季。
至于说抓获的俘虏,苏天成经过了仔细的思考之后,毅然决定,让这些俘虏回到部落去,照顾家人。只是将其中的军官和指挥官遴选出来,毫不留情的杀掉。至于众人疑虑,这些俘虏回到了部落之后,恐怕要继续对抗的,苏天成没有理睬。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这个举措,后来在草原部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谁都知道江宁营不杀老弱妇孺,不杀俘虏,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以至于有不少的部落,主动臣服。那些被放回去的俘虏,更是觉得,苏天成就是草原的长生天,是专门来统治草原的,要是继续和苏天成做对,那就是自寻死路。
短暂的集结之后,三路大军再次出发,朝着察哈尔左翼前旗、中旗和后旗扑过去了。
莫啜和佟差的信心大增,第一次战斗的全胜,让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希望,虽说苏天成有着要求,不准劫掠,但部落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实际好处的,譬如说战马、兵器等等,这些东西,在草原上是宝贝,价值不菲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出发之前,有关作战的部署,在下面发生了一些争执,有军官认为,继续采取引诱作战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蒙古部落都有准备了,这样的作战方式,很有可能增加伤亡,索性对部落驻地进行炮火打击,如此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夺取更大的胜利。
这个意见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