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种局面,究竟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朱审烜不知道,也是充满担忧的。
在思考了很长时间之后,朱审烜终于做出了决定,将这些情况,完全告知苏天成,他和苏天成之间的特殊关系,也让他必须要这么做。
至于说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朱审烜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也提不出来具体的解决办法,他相信苏天成接到信函之后,能够拿出最好的办法来的,苏天成曾经遭遇了那么多的困难,不是都一一克服了。
写好了信函,朱审烜没有直接送出去,他将信函交给了苏平阳,他相信苏平阳是能够将这份至关重要的信函,交给苏天成的。朝廷里面的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是非常厉害的,稍微不注意,这份信函落入了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手里,问题就麻烦了。
杨嗣昌的想法也很复杂,一方面他作为内阁首辅,权势是不能够和以前的内阁首辅比较的,这多多少少令人憋气,千辛万苦成为了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没有充足的权势,朝廷之中的大事情,基本都是皇上拿主意,这和以前的区别太大,另外一个方面,大明各地渐渐的开始平稳,以至于诸多的官吏,忘记了前些年的事情,以为天下无忧了,就算是大明朝遭遇外来的袭击和进攻了,也有苏天成去对付,奇怪的是,这些官吏想着苏天成去对付,却对苏天成掌握了太多的军队,表示出来了忧虑。
这不是什么好的局面,其实大明朝远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老百姓的生活还不是很好,丰衣足食谈不上,就算是南方的富庶之地,老百姓的日子依旧不好过,派出去的巡按反馈回来的情况,北方的老百姓,日子比南方的还要强一些了,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想象的。
苏天成的能力,杨嗣昌是完全认可的,内心高傲的杨嗣昌,对苏天成也是心悦诚服,人家那么的年轻,却建立了常人不可能建立的功勋,不到三十岁就成为内阁大臣,这样的高度,恐怕不会有第二人达到了。
可功劳越大,问题也就越大,历史就是这样,谁也不能够避免。
朝廷的一些弹劾的奏折,杨嗣昌是很清楚的,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很是矛盾,苏天成的有些做法,他并不赞同,譬如说让藩王以及藩王世子进入朝廷,让藩王的子弟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尽力巩固皇权等等,但杨嗣昌不得不承认,苏天成推行的政策,都是成功的,都是能够促进大明强盛的。
杨嗣昌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更不是奸臣,尽管对苏天成的有些做法不是很赞同,但绝不会否定苏天成的功劳。
一段时间以来,杨嗣昌一直想着和朱审烜好好谈谈。
朱审烜的身份很敏感,是朱审馨的亲哥哥,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但也是晋王,是大明的皇室宗亲,朱审烜刚刚进入内阁的时候,杨嗣昌是非常注意观察的,看看朱审烜究竟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一段时间的观察,杨嗣昌认为,朱审烜有着很不错的能力,也知道如何处理好关系。
杨嗣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朱审烜好好谈谈,不管今后发展的局面如何,如今必须要保持稳定,至少苏天成在外辛辛苦苦的征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不能够因为朝廷里面的一些破事,影响了苏天成的心情。
今日在养心殿的讨论,杨嗣昌感觉到窝火,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讨论,这里面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后金鞑子的谈判,磨磨唧唧,总是提出来这样那样的条件,有些条件根本就是不能够忍受的,好几次杨嗣昌都想着终止谈判了,认为后金鞑子没有诚意,可皇上没有表态,杨嗣昌也不能够随意的终止谈判。
有些时候,杨嗣昌也想着,让苏天成回到京城来,让洪承畴带领大军征伐,可辽东曾经出现的情况,让杨嗣昌觉得,这样的决定不是很明智,陈新甲担任了辽东巡抚,有了钱谦益的配合,采取了排斥江宁营的态势,结果遭遇了惨重的失败,要是苏天成还在辽东,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的。
换位思考,杨嗣昌是非常担心的,苏天成掌握了大明所有的精锐军队,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变故,苏天成想着自立为王,恐怕才是大明朝最大的灾难了。
休沐之后,杨嗣昌特意去拜访朱审烜。
内阁首辅拜访内阁次辅,这也是很少见的事情,至少有些不恰当,要说拜访,应该是朱审烜去拜访他杨嗣昌,可想着诸多事情的杨嗣昌,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到了朱审烜的府邸,杨嗣昌感觉到,朱审烜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的诧异,好像知道自己要来一样。
这一夜,两人说到了很多的事情,主要都是牵涉到苏天成的,两人的话语,从浅显的方面,逐渐的深入,从大明朝的未来角度出发,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朝廷对待苏天成的态度,包括皇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
离开朱审烜府邸的时候,杨嗣昌是有些高兴的,他认为,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完全统一了意见,今后的很多事情,就好处理了。

第九百六十七章 非凡一战(1)

之所以马上发起对科尔沁部落的进攻,苏天成考虑到的还有另外的事情,那就是进攻台湾的事宜,孙传庭和王大治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战船编队到达了福建,根据郑志龙等人的建议,进攻最好是在二月份展开,海上作战,对于潮涨潮落是有着很高要求的,巨大的战船,无法靠近台湾岛,战船上面的将士,必须要依靠小型的船只登陆,与荷兰人展开面对面的厮杀,这一切的准备,都需要时间。
苏天成很想参与到对台湾岛的作战,尽管说他嘱托了王大治,带领两万将士,留在台湾岛上面,将台湾建设成为大明最为富庶的码头和商贾之地,但王大治的能力,苏天成是清楚的,要说衷心,那是不用怀疑的,可自己不能够去做好开头的事宜,王大治不一定知道怎么做,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开头。
正月十六出发,苏天成计划用十天的时间,赶赴科尔沁部落驻地,江宁营进入草原征伐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不可能完全保密行踪了,所以行军的办法也出现了改变,一路上大军需要提高警惕,预防遭遇到伏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诸多的情况分析,苏天成认为,与科尔沁部落的这一战,恐怕不会轻松。
正月二十三,大军距离科尔沁部落驻地不足两百里地了,这一路的行军,都是比较顺利的,这种顺利,不少军官都是比较高兴的,可惜苏天成感觉不是很好。
按照正常的规律,大军进入到草原,剿灭了察哈尔部落。应该是要引发草原其他部落的高度警觉的,不管怎么说,至少人家需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江宁营在草原上是无敌了。没有哪个部落敢于对抗了,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那就应该有不少的部落表示依附,愿意归顺大明朝廷了。
可惜这样的情况没有出现,这也就说明了,草原的部落。并没有真正的臣服大明朝廷,依旧是以前的认识,还是臣服后金鞑子的,只不过因为江宁营的骁勇,暂时避其锋芒罢了。
苏天成是这样的认识,而且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草原的诸多部落,很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来对付江宁营,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行军接近千里了,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没有遇见任何的阻拦。尽管说草原部落和关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人家至少是有准备的,而且大军的行踪没有继续保密了,有些时候,也能够遇见一些蒙古包,遇见草原上的牧民,可人家科尔沁部落没有任何的准备,这还是有些匪夷所思了,让人难以理解。
遇见这样的情况,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是非常高兴的。认为征伐察哈尔部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草原的其他部落,肯定都是望风而逃了,至少土默特部落等。都选择了迁移的做法,避免遭遇到别歼灭的命运,所以说,在整个的行军过程中,莫啜和佟差都是持有乐观的态度。
苏天成不想破坏了众人高昂的斗志,但他内心的疑虑,是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公开的和众人讨论,只能够是小范围的商讨。
夜晚宿营的时候,洪承畴和渠清泽进入了帐篷。
苏天成非常的直接,没有拐弯抹角。
“洪大人,渠大人,这些天的行军,我一直都是非常担心的,行军的过程过于的顺利了,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剿灭了察哈尔部落的主力,我们大军的行踪,已经无法保密了,此等的情况下,不管是草原的诸多部落,还是后金的皇太极,肯定都是有所安排的,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们一直都没有情报的支持,不知道草原部落和皇太极会做出来什么样的安排啊。”
洪承畴和渠清泽两人都有些沉默,两人的想法是有些不同的,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渠清泽,也觉得这样的情况,不是很正常,不管怎么说,草原部落都是应该有所准备的,但洪承畴的想法有些不同了,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是正常,至少土默特部落和准格尔部落的大规模迁移,说明草原部落,对江宁营还是非常畏惧的。
首先开口的还是洪承畴。
“大人,下官以为,行军的顺利,或许是因为大军剿灭了察哈尔部落,察哈尔部落是草原非常强悍的部落,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被我大军剿灭了,其余的蒙古部落,感觉到害怕,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草原部落之中,能够和察哈尔部匹敌的力量,还是不多的。”
洪承畴开口之后,渠清泽脸上出现了犹豫的神情,或许是因为没有掌握什么情报,难以推翻洪承畴的这种见解,不好开口。
苏天成看了看渠清泽,直接开口了。
“洪大人,你的认识是不错的,不过有几个问题,我想着让你回答,若是能够解开这几个方面的疑惑,大军就可以直接展开对科尔沁部落的进攻了。”
“第一个问题,江宁营的强悍,草原所有部落,是不是真的知晓了,江宁营进攻察哈尔部落的时候,察哈尔部落没有表现出来畏惧,这也说明了,草原部落,并非真正的畏惧江宁营,难道说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草原部落就真正的开始畏惧江宁营了吗,要我看来,这种所谓的畏惧,还不如说一种跟风的做法。”
“第二个问题,科尔沁部落,力量方面,甚至比察哈尔部落还要强悍,因为与后金鞑子特殊的关系,科尔沁部落,可谓是草原的领头羊,尽管说草原不存在大汗了,诸多的部落都臣服后金鞑子了,但我们不能够否定草原部落的强悍,草原部落有着自身的尊严,怎么可能因为察哈尔部落落败,其余的部落就不战而退了。”
“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草原部落的习惯,尽管说我们击败了察哈尔部落,在草原上树立了一定的威信,加之有着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协助,可草原最大的部落科尔沁部落,以我们没有直接的交手,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这个时候,科尔沁部落更愿意出头,与我江宁营展开厮杀,一旦他们能够抵抗我江宁营的进攻,在草原上的影响也就不一般了,如此宝贵的机会,难道科尔沁部落愿意放弃吗。”
“第四个问题,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豪格的去向如何,豪格带领后金鞑子,进入到草原,主要目的还是维持后金在草原的统治,豪格绝不会轻易离开草原的,可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不知道豪格带领的大军在什么地方,我有一个最为悲观的预计,那就是豪格在科尔沁部落等着我们,我们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