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变化,最终吃亏的还是朝廷,属下就不相信了,辽东战役失败了,皇上还能够稳稳当当的坐在紫禁城里面。”
渠清泽说到这里的时候,苏天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洪承畴的脸色变化了,有些发白,渠清泽如此直接的说出来这席话,洪承畴还是难以马上接受。
“大帅,属下认为,朝廷对您的猜忌,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属下说的不客气一些,朝廷已经不相信您了,接下来的发展,属下斗胆猜测,皇上下旨,要求大帅彻底剿灭流寇,厮杀总是有伤亡的,江宁营剿灭了后金鞑子,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那个时候,皇上和朝廷恐怕就要动手了,那时,不仅仅是大帅自身难保,属下恐怕也要家破人亡的。”
“想到这些,属下斗胆了,大帅必须要做好准备了,否则过河拆桥的悲剧,很快就要出现了,大帅给朝廷写了奏折,恳请晋王殿下到登州来巡察,如此的要求,肯定令朝廷不安,皇上也会勃然大怒,关系更是不可能调和,思来想去,属下提出如此的建议,若是大帅觉得不合适,属下甘愿接受处罚。”
渠清泽说完之后,苏天成没有马上开口说话,而是看向了洪承畴。
历史上的洪承畴,曾经被写进了大清国的贰臣传,可谓是一生的名誉都毁掉了,由此苏天成也知道了,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洪承畴不一定靠得住,不过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变化,这一点是不能够强求的,也不能够完全按照以前的历史来看待每一个人,也许这么多年的征伐之后,洪承畴出现了改变。
洪承畴抱拳对着苏天成开口了。
“属下跟随大帅这么多年,深知大帅的英明,属下赞同渠大人所言,大帅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命运,也关乎到渠大人和属下的命运,关乎到很多人的命运,属下愿大帅早作定夺,属下请愿追随大帅左右,至死不渝。”
读书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简单明了,直奔主题。
苏天成微微叹了一口气。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哪个读书人不想着光宗耀祖,不想着为朝廷做出来一番大事业,可惜很多的时候,事与愿违,我刚到江宁县的时候,就想着大干一番,说起来皇上对我还是不错的,这些年一直都是信任我的,但我也很清楚,这种信任是带有条件的,功高震主,皇上已经容不下我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不仅仅是为自己考虑了,也要为身边的人考虑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干的,我没有那么的愚忠。”
“从现在开始,登州、莱州、青州、复州、宣州、盖州、台湾、福建泉州等地,官吏的调整,概不奉召,一切以督师府的敕书为准,我们还要争取辽东、大同也做到这一步,但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够和朝廷彻底翻脸,毕竟后金鞑子的实力还是雄厚的,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除恶务尽,一旦做好所有的准备,我们就要再一次的开始征伐后金鞑子。”
“从现在开始,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诏书,不能够左右我们的行动,该如何做,悉数由我们自行决定,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你们要向诸多的官吏灌输这个思想,我想他们会明白的,也会清楚的,一旦彻底剿灭了后金鞑子,我们与朝廷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到了那个时候,翻脸不迟。”
“还有一件事情,我是非常担心的,也是需要预防的,后金鞑子遭遇如此沉重的打击,皇太极极有可能俯首称臣,借以得到喘息,说不定皇上巴不得这样,好腾出手来对付我们,若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明危矣,故而此等情况不能够出现,我们要想尽办法阻止。”

第一千零八十章 暗战(1)

权力的争斗历来都是无情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洪承畴和渠清泽从苏天成的话语里面,已经听出来这一层的含义了,长期在官场上,他们很明白这样的道理,既然他们选择了支持苏天成,那就要做好一切的准备,与朝廷和皇上对抗。
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化开始出现,尽管说这种变化,暂时不会波及到老百姓的头上,但争斗最终是要爆发的,是平和的过渡,还是经历一番残酷的厮杀,致使国力出现大损,老百姓遭遇到残酷的杀戮,谁都不清楚。
穿越的苏天成,对于诸多的时间点,是有着一些敏感认识的,刚刚穿越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崇祯十七年,那是大明王朝覆灭的时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寇与后金鞑子覆灭大明王朝,完全不可能了,但是,另外的一种覆灭,是不是已经冒出头来了,那就是朱家的王朝不复存在了,实现另外的一种改朝换代。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认识,苏天成才敢于下定决心,开始正面与朝廷和皇上对抗,这恐怕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的情况吧。
朝鲜的局势依旧很是平静,渠清泽没有得到任何日本人入侵朝鲜的情报,驻扎在宣州的张凤翼,也是老老实实的,特别是知道江宁营在辽东取得大捷之后。
苏天成估计,沈阳肯定是有不少的日本人,负责传递情报,大明在盖州和辽东取得胜利的消息,这些日本人不可能无动于衷,或许他们入侵朝鲜,从侧面帮助后金鞑子的主意,因为辽东和盖州的战役,突然出现变动,这样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没有哪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会做出来如此愚蠢的举措。
收到苏天成的奏折,圣旨已经发下去了,尽管苏天成回到了登州,但好面子的朱由检,还是将圣旨直接发往了辽东,至于说后面如何的处理。旨意是不是从辽东前往登州,那就不是朱由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这之中的耽误,苏天成收到圣旨的时间,要晚上好些日子了。
看了苏天成的奏折之后,朱由检的手在发抖,这份奏折。就是苏天成对抗朝廷的证据了,这也说明了,苏天成根本就不顾忌了,争斗已经朝着表面化的方向发展。
刚刚与周延儒议论过这件事情,朱由检还算是冷静的,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撕碎苏天成的奏折。而是直接找来了杨嗣昌与周延儒。
内心里面,朱由检是不想放了朱审烜的,毕竟朱审烜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将朱审烜扣留在京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既然苏天成做好了对抗朝廷的准备。就不会动摇,一旦朝廷做出来决定,继续软禁朱审烜,甚至是斩杀了朱审烜,那就有可能引发苏天成彻底的对抗,大明将出现分裂的局面。
冷静的朱由检,还是能够想清楚很多关键问题的。
杨嗣昌和周延儒急匆匆的赶到了养心殿。
两人仔细看了苏天成的奏折。神情是不一样的,杨嗣昌显得冷静一些,周延儒显得激动一些。
“你们都看了苏天成的奏折,有什么想法。悉数说出来。”
杨嗣昌看了看周延儒,周延儒也看了看杨嗣昌,谁也没有首先开口。
这个情形被朱由检注意到了,他的内心隐隐出现一丝失望的情绪。
“朕看,还是周爱卿先说吧。”
皇上发话了,周延儒当然是需要遵旨的,自己是内阁次辅,在内阁首辅的前面说,有些不合适,不过这是皇上的意思。
“臣以为,苏天成做的太过分了,这是典型的要挟朝廷和皇上了,苏天成的这个要求,朝廷不能够答应。”
朱由检点点头,看向了杨嗣昌。
杨嗣昌冷静很多。
“臣不同意周大人的建议,既然苏天成能够写出来这样的奏折,那就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朝廷不准许苏天成的要求,能够做些什么事情,能够如何的控制苏天成,万一苏天成因为这件事情,造谣生事,污蔑朝廷,该当如何的应对。”
杨嗣昌说到这里,朱由检插话了。
“杨爱卿,你是什么想法,尽管说,朕今日就是要听你们的实话,也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上,苏天成在奏折里面提出来的要求,其实是合理的,要求朝廷派人到登州、辽东等地巡查,这本就是朝廷的规矩,而且已经是下半年的时间,至于说苏天成提出邀请晋王殿下到登州去巡查,那是有些过分的要求,可苏天成与晋王殿下的关系,满朝皆知,从亲情的角度考虑,这也不算是什么过错。”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晋王殿下没有什么罪过,迄今为止,朝廷只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要求晋王殿下在府邸歇息,换句话说,若是晋王殿下身体好一些了,还是要到朝廷来做事情的,晋王殿下不是罪人,朝廷不可能不准晋王殿下离开京城。”
“朝廷若是不准晋王殿下离开京城,一定会惹怒苏天成,皇上刚刚下旨,赞赏了苏天成立下的功劳,要求苏天成再接再厉,迅速展开对后金鞑子的清剿,一鼓作气剿灭后金鞑子,皇上提出了要求,臣本也认为,这是苏天成应该要做的事情,可如今情况有所不同了,朝廷若是不答应苏天成的要求,苏天成就有可能狗急跳墙,什么都不顾了,那样的话,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皇上和朝廷。”
“故而臣以为,答应苏天成的要求。”
“让晋王殿下到登州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天塌不下来,何况臣以为,皇上还可以借机笼络朝廷诸位大人的心。”
朱由检点点头,他听出了一丝的端倪。
周延儒也听明白了,有些羞愧的低下头了,刚才的发言,他没有仔细的思考,完全是想顺着皇上的心思开口,其实杨嗣昌说出来的办法,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臣以为,皇上可以将苏天成的奏折,昭告天下,印成邸报发到省、府、州、县衙门,接着下旨,以关心的角度,准许晋王殿下携带家眷到登州去巡查,既然是巡查,为何要携带家眷,想必我大明所有官吏都会明白的,从这份奏折里面,我大明官吏可以清楚苏天成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如此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孤立苏天成,为来日做好一切的准备。”
杨嗣昌说完之后,周延儒马上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杨大人所言甚是,臣刚才鲁莽了,缺乏思量。”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杨嗣昌提出来的这个建议,的确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如此一来,苏天成的狼子野心,大明的官吏都能够明白。
“很好,杨爱卿的建议不错,朕看就这么办,明日早朝,杨爱卿主持,议论此事,朕明日就下旨,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来做,这一次的旨意,朕看就直接发往登州吧。”
杨嗣昌和周延儒离开养心殿之后,朱由检的脸上浮现出来冷笑的神情,朝廷里面诸多的文武大臣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会不清楚,很多人都是骑墙派,根本就不会表明态度,朝廷与苏天成之间的矛盾,很多人都知晓了,但议论此事的人很少,一方面害怕得罪了苏天成,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考虑,谁知道今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啊。
这样的时候,朱由检要逼着朝中的文武大臣表态,明日的早朝,就是最好的机会,也幸亏苏天成写来了这样的奏折,要不然还找不到发难的机会。
内阁里面的大臣,朱由检也准备要调整一下了,傅冠和薛国观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两人在如何对待苏天成的事情上面,有些犹豫,朱由检不会允许这样的犹豫存在,这是非常危险的,再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内阁的调整幅度不是很大,趁着这个机会调整一下,也不是太大的事情。
人选方面,朱由检早就考虑过了,钱谦益可以进入内阁,本来钱谦益这个人不怎么样,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