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镇委书记-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遗憾。 
放着即将到嘴边的肥肉不啃,那肯定是傻瓜。我与班子的同志们经常商议,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搞到手里。办法就是一个字:“跑!”大家认为,这事情如果不跑,给的会少,只有靠跑,效果才好!思想开放了的同志们都开明地说:“贺书记,只要是为了这件事情,你只管跑,该花就花,该送就送,工作我们担起来,有你的那些关系,大家相信你一定能够跑成功!” 
  
第80节:第二十五章(2)   
大家说的关系,是指我有两个老同学,一个在孤石滩水库管理局当常务副局长,他能够给我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另一个在省水利厅当副厅长,他能够给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尽管有如此好的基础条件,跑项目仍然是一种非常辛苦的事情,官场中流传有“三子”之说,即跑着找人像“兔子”,背着礼品上楼送人像“驴子”,站在掌握生杀大权的人面前汇报像“孙子”。 
于是,只要有空儿,我就带上水利站站长叶广胜跑。叶广胜作为我的基本副官,其余则根据需要随时变换随行人员。刘镇长和财所所长范聚宝跟得相对多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我带了招待所所长郑留喜去省会跑这个项目。我们走到古县城里才吃早饭,他见有一种烙馍卷菜我特别喜欢吃,回来就在招待所开辟了一个新的品种,就是烙馍卷咸鸭蛋,成了客人一致喜爱的美食,不仅成了我们灌河镇招待所的保留菜目,而且扩散到县城里的一些宾馆。想起来,这真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一个地方上的一把手,所言所行,不知不觉地将影响到各个方面。 
跑的过程,也是了解这个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的来龙去脉的过程。其间,听到了不少轶闻趣事儿。 
原来,早在解放初期,灌河、孤石滩和王村是一条灌河两岸的三个集镇,各自相距有六七公里,在当时的行政区划上,同属于鄂北县管。三个集镇的民风有所不同,人们说:“孤石滩人有钱好置地,王村人有钱好生气,灌河人有钱好唱戏。”这说明虽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同样的水同样的土养出的人,脾气禀性并不一定相同,还有可能与当地的其他自然条件有关。 
孤石滩街的地势比灌河低得多,像处在盆地的中间,集镇的两边比较开阔,几十平方公里的黄土沙壤地绵延分布在远近四五公里的南北两道山梁下。在灌河镇境内上游的灌河、漂麦河、青山河这三条河水集中到灌河后,向下游奔去,经过的头一个乡镇就是孤石滩,河水穿街而过,给这个集镇带来的是方便和富裕。灌河流淌到下游两三公里处正好从两个山包间流出去,绕过王村街向下游奔去,所以,站在山上一看,这孤石滩街周围就如同一个聚宝盆地。老百姓自古以农业为主,对土地的依赖心特别重,富人就从依赖变成贪婪,有了钱,就拼命地买地。这就是“孤石滩人有钱好置地”的原因。 
灌河街的人经商的比较多,又有外地客商注入资本,人们来钱比较容易,浮财就会产生浮华,由于经常要祭拜财神、关圣帝君,唱戏是免不了的,好唱戏好看戏的习惯就由此形成了。 
至于王村街的人,说他们有钱,值得推敲,这个街周围尽是岗坡薄地,年年收成很差,富人屈指可数,哪有什么多余的钱?“贫贱夫妻百事哀”,自然而然就经常生小家子气。量变引起质变,小家庭生气多了,就导致大家族生气,大家族生气又会引起家族之间打群架的事件发生。远近就经常传说着王村人什么什么时间、在什么什么地方又械斗死伤多少人的消息,这就是“王村人有钱好生气”的合理解释。不过,往往是生气之前并不一定有钱,生了气打死、打伤人了,免不了要花钱,说他们有钱好生气,不过是把因果倒置了一下罢了。 
在山区,你只要留心,能够听到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孤石滩街的地名来历,就是街的东头有一块巨大的孤石,这块巨大的孤石,直至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以后,水位一下子从一百七十五米上升到一百九十五米,也没有能够把它淹没。 
传说中的孤石,还有神秘的来历,说是一条黑龙就住在灌河上游的石龙沟一带,山神的女儿金花姑娘在灌河边上洗衣时,这条黑龙来调戏她,把头伸在一个深水处,当金花姑娘弯下腰用水时,它吸一口,水就干了;不用水时,它又把水吐出来,淹没了金花姑娘的膝盖。金花姑娘的父亲从这里路过,一看大怒,一刀就把这条龙杀死,把龙头一下子扔在了这个地方,孤石就是龙头转化而成。那条从山上一直拖到山下的龙身子就永久地留在了石龙沟,砍掉头的地方,至今还流淌着殷殷血水,谁到了这个地方去看,一定觉得是那么逼真,并非纯粹出于人们的想像力。在修这座水库之前,这块巨石是孤石滩街的一道景观,多少文人咏题过它,据说那上边刻的有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足见这地方曾经非同小可。反正到了修水库的那个年代,革命第一,文物第二,绝不像现在这样能够得到重视,所以那些具有国宝级价值的文物,如今只是处在平静的水面下,叫鱼鳖虾蟹用它们族类的思维方式去欣赏、解读。 
  
第81节:第二十五章(3)   
在这里修一座水库,是非常科学的,投资少,效益高。若是到了现在,这里一定要修成一座漂亮的大型水库,但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达到这一点。我站在山上,俯瞰这座水库时,每一次都赞叹它选址恰当,就是可叹它上马太早。 
叶广胜告诉我:“贺书记,这个水库还是当年孤石滩附近出的一个省级官员决策的。你看北边山上的地势多好,光绪年间,有一个从浙江来的看地先生,说这里是一个了不起的阴宅,能够出管着一斗零三升芝麻那么多人的大官。引起了这位省里的领导干部祖上的重视,安下阴宅之后,问到第几代才能成气候?看地先生说,这个地方,难得的是一个‘可巧’二字,时间上说不准,也许很快就能成事儿,这许遥遥无期。这一方面要靠祖上积德,另一方面,要达到四个条件。” 
我问广胜:“哪四个条件?” 
广胜说:“不容易,不容易,说是‘兔子打锣鱼打鼓,人顶铁帽子,驴骑人’。” 
我说:“这些条件有没有凑齐的可能?” 
广胜说:“老辈儿人分析,说要凑这一天,必须是正在唱戏,惊了兔子,一头撞在锣上,也就是兔子打锣了;还必须正好有叼着鱼的鸟在天上飞过,一受惊,嘴里的鱼掉下来,落在鼓上;人顶铁帽子好办,天上正好落一阵雨,一个人从街上买了一口锅回来,当做雨伞就得了;至于驴骑人也不是很难,只要有一头母驴产驴娃儿,眼看要下雨,管驴的把驴娃背上往家里赶就行了。可这四条凑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个大领导,也许有这个心理,建这一个水库,一方面为人民造福,另一方面,可能想在水库落成搞庆典时,碰碰运气。没有人传说凑足了这四种现象。” 
我说:“广胜呀,管毬凑齐凑不齐条件、成不成气候,咱们要凑足自己的条件,争取通过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把灌河的事情办好!”   
正是:机遇不等人,逝去不好找。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82节:第二十六章(1)   
第二十六章 
为长远利益先布阵设套 
应计生检查后公关堵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加劲地跑,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灌河段的配套工程终于跑出了眉目。 
在孤石滩水库管理局,我的同学李全德局长告诉我,这项工程,肯定要在1997年开工。但人家省水利厅自己组织施工队伍,根本到不了我们管理局插手,可能剩下一点扫尾工程,才给我们一点。所以我们锡都市与你们鸭阳市没有利益之争,我们一定大力支持你们跑项目,要什么资料就给你什么资料。 
我们到了省水利厅,副厅长王祥太本来不管这一块,为了同学的情谊,亲自协调一个姓孙的、一个姓陈的两个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和我们认识,另外安排招待他们两位和我们,看到厅长这么给面子,孙局长、陈副局长跟我们在以后相处的过程中一直比较融洽。 
通过到省水利厅、水利工程设计院和鸭阳市水利局、水利工程设计院以及范城县水利局有关单位不断地跑,我们搞清楚了许多关于国家工程方面的知识。也终于明白了朝什么地方跑、跑什么、怎么跑的问题。对于国家级的工程项目,首先是主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出工程的子项目,搞出实施总方案,再分子项进行预算,最后搞出总预算。比如这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就是中原省水利厅搞了多年的规划设计以后,由省计委立项,报省政府审批的。在灌河镇实施的移民、河道治理和道路整修项目,仅仅是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辅助工程。 
当我以乡镇主要领导身份跑这些项目的时候,这些项目已经固化,大有不可变更的劲头。所以,一开始接触上边的设计部门,人家搬出许多设计方案让我们看,想改什么,减什么,添什么,都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了解到,作为工程的静态预算,在实施过程中,还一定要有动态调整。也就是说,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只要与具体负责施工的部门首长搞好关系,变更和增设项目都是有可能的。 
根据我和广胜以及班子多次研讨,我感到在灌河这一块,跑的方向应当集中在三点上:一是增设项目,只有增加了项目,才能增加投资,多要回一点钱来。二是护河堤定位,原设计方案只是在接近孤石滩水库的水口处才有工程项目,我的目的是,既要保这些项目,更要在镇区搞出更多更长的河堤。三是灌河交通桥项目,原来把这座桥设计在镇区的下游处,两边无路无人,对于灌河镇区长远的发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在当时申报项目时,他们肯定没有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现任全镇的最高首长,我必须转换眼光,从长远战略出发,不能搞劳民伤财的事情。 
上述这些要求,开始跑的前几次,越跑越觉得泄气,设计部门说什么也不肯变更设计。我就想,既然是已经确定的不可能变更的东西,再跑还有什么意义?等着开工就是了。但我们实在是不甘心,跑着跑着,就有了新思路。想出的对策是,让“你的计划赶不上我的变化”,你们搞的东西,都是十几年前的设计,我要想办法让你规划的地形、地貌都变了,设计自然成为一张废纸,逼着你不得不改。至于增设项目,更是要据理力争,宁可不搞你们的项目,也要符合我灌河镇的实际需要。 
于是,我们做出决定,在他们定下最后的施工方案之前,抢先修筑河堤,先定河堤,再以堤定桥。所以,在第一年的冬季农田基本建设中,我和同志们仔细推敲,决定顶着县里和省里的压力,不搞花架子工程,只搞一些道路的整修,然后集中全镇之力,在镇区河道的对岸,建一条崭新的道路,内部的护坡就等着孤石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资金到位。同志们有些疑虑,我给大家说,这个险必须冒,如果不干,我们将遗憾终生! 
命令一下,就转化成了千军万马的实际行动。那一场只搞了三天的突击战,想一想一生都感动。多少年来,老百姓早已丧失了搞农田水利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