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它发展和维持战争的根基!”

武装党卫军的最高指挥官“汉斯。洛梅斯特”也起身说道:“海军方面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想必各位也知道,以常理而论海军建设地周期要远比陆空军来得长,要想在短期内尽可能发挥我们以及盟友地优势,我认为选东南欧和非洲作为主要战场是上上之选!”

在阿道夫。希特勒开口说话之前,在座地将军们纷纷发言,尽管正反意见都有不少支持者。但总体而言持反对态度的占据了多数,在陆军总参谋长约德尔指出德国完全不必要跑到地中海和意大利人抢风头之后,笑声又一次充斥着这间会议室。

“好了,诸位,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好笑!”希特勒出乎意料的话语顿时让将军们严肃起来,随着法国战役的进行,他个人的威信空前高涨,人们显然已经忘记了先前对于他和他的战略选择的种种质疑——国防军将领们普遍认为准备不充分地战争。如今演变成了自1867年以来国最伟大的胜利。

“冯。芬肯施泰因将军的报告书我仔细看过三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出乎我们的预料,当然也出乎我们敌人的意料!这份报告最大的意义所在。是避开敌人的强处攻击敌人地弱点,而且可以为德国争取到无比广阔地生存空间!诸位,地中海沿岸地区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人口、石油、粮食、矿石,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

就在人们开始以为这将成为又一份类似“镰割计划”的冒险策略时,希特勒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最大地敌人并不是英国,法国妥协已成必然,英国人继续这场战争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们终将坐下来和我们谈判。谈判可以解决我们和英国之间的问题,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却不可以,他们有着广阔的国土、巨大的人口和资源,更可怕的是他们的思想如瘟疫一般具有可怕的传染性,他们狂热,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任何一个思想上的‘异类’。只要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最致命的威胁!”

德国元首虽然没有直接指明这个“敌人”的名字,但将领们不难揣测究竟是哪个国家如此令他痛恨,尽管苏德之间签订的条约使得这两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成了朋友,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是双方出于各自战略考虑的权宜之计。德国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还被迫将波罗的海东部的利益转让给苏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大都知道,元首对于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私下里更是不止一次的表示今后将加倍索回。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滔滔不绝的“揭露”苏俄的种种劣迹,在座的将军们听得认真但反应并不强烈,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相对偏僻位置上的张海诺脸上没有一丁点儿表情——当你置身于一段你熟知的历史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它时,那种失落很难用一般的语言来形容。

半个小时后,德国元首终于转回正题,他最后指示道:“我们和法国的谈判将在未来两天展开,在法国人接受我们的投降条件以前,前线各部应尽可能扩大占领区,待停战生效之后,各部就地休整并巩固占领区,直到新的命令下达!”

希特勒宣布散会的那一刻,张海诺几乎是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自己的座位,不过凯特尔很快走过来并告诉他元首要亲自和他谈一谈。他接着被引到了大会议室隔壁的房间里,而布劳希奇、施佩勒和雷德尔也被召进来,凯特尔最后也留了下来。

“将这份文件列入统帅部备用计划!”一开头希特勒就指着张海诺的那份报告书说道。凯特尔随即称“是”。

“由于我

大利盟友坚持自己有能力对付地中海区域的英法军队不便于进军地中海,这种政治上的考虑你们不需要知道得太清楚!”希特勒很少用这种舒缓的语调说话,但包括张海诺在内的其他人确实没有反对的理由——政治上的东西永远是他们这样的职业军人搞不懂也不想搞懂地。

“法国战事结束之后,我们将再次通过其他中立国家向英国政府转达我们地和平建议,考虑到双方地力量对比,我认为英国人接受建议的可能性非常大,等西线稳定下来。我们将全力准备东线攻势!”

众人原本都等着元首继续往东说。但他这时候却来了一个“点到即止”。心情不错的他微笑着对众人说道:“我已经在贡比涅森林给法国人准备了一份大礼,专列今晚出发,按照惯例,三位司令都随我前往。冯。芬肯施泰因将军,你如果愿意的话也一同去吧!”

张海诺没有理由拒绝亲眼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幕,当然,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元首的想法。尽管那看起来很难很难。

法军在战场上地形势一泻千里,贝当政府在投降问题上的效率几乎可以和德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速度相媲美,他们很快应德国人的要求挑选并派遣一支由陆海空三军将领和外交官员组成的谈判代表团——当然,没有人愿意执行这一吃力不讨好的任务,所以被挑选出来的代表都是政府中的非实权派任务:陆军4团军司令亨齐格不幸被选中作为谈判代表团地团长,其他不幸者还包括海军副总参谋长勒鲁海军上将和空军参谋长让。贝尔热勒。这支临时拼凑起来地非专业代表团很快在德国人的引导下穿过战场和难民潮来到德军占领区,而德国谈判代表团则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带领下趾高气昂地从德国出发,专列一直开到了巴黎。在德军的野战司令部休息一夜之后。众人又换乘汽车前往德国人的伤心之地——贡比涅森林。

在换乘汽车的过程中,或是纯属偶然,或是出于某人有意安排。张海诺和昔日旧友鲁道夫。赫斯坐在同一辆车上。如今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独裁地位毋庸置疑,但并非所有的重大决定都出自于他本人的第一意愿,一些特定的人物在某些决策过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例如最高统帅部的“最高参谋”凯特尔,仰仗于元首对党卫队的偏爱,“汉斯。洛梅斯特”很多时候也颇有发言权,空军的决策问题希特勒很听施佩勒的建议。不过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战前在国内国际事务上都显得较为活跃的赫斯却如同销声匿迹一般,德国广播成了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专用工具,统帅部则充斥着三军将领们争论或者争吵的声音,出现在希特勒身边的文官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政客兼外交份子,人们仿佛都在有意无意的淡忘国社党还有一位副元首。

“将军昨日的报告很是精彩!”车开之后,赫斯用平常的口吻说道,他本人当时也在会议桌旁,只是整个过程中和往常一样不发一言。尽管身穿党卫军上将的制服,可他甚至没有指挥过一场像样的战斗,自然也谈不上在统帅部内和将军们讨论纯军事问题。

张海诺一面揣测着这位副元首的用意,一面礼节性的答了声谢。

“直接进攻英国本土是不可取的!”赫斯转过脸来,表情出奇的严肃:“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们是一致的!”

此话一出,张海诺立马联想起历史上那个充满疑团的“只身赴英”事件,直到21世纪初,史学界对此仍无定论,内幕究竟如何晓。

对于张海诺诧异之下的沉默,赫斯似乎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的说道:“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诚意,英国人会接受我们的和平,但如果我们摆出一副准备夺取英属殖民地的姿态,诚意就无从谈起了!”

这时候张海诺总算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方案压根就不赞同——不管是直接进攻英国本土还是从地中海下手,那都不是他认为德国应该采取的措施。依次推理,这位德国副元首内心底应该也对德国海军目前的潜艇战和海上袭击战感到不满,可是在旁人听来,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历史的细节已经证明了这种所谓笑话存在的可能性,张海诺对此丝毫不敢有轻视态度,他试探性的问道:“副元首阁下觉得德国和英国之间不应该有战争,因为双方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

赫斯用他那深沉的目光平静的扫过张海诺的双眸,然后微微点了点头,“法国人已经倒在我们的脚下,英国人已经尽到了他们作为盟友的最大职责,德国和英国没必要继续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我们和英国对彼此的威胁都没有另一个国家大!”

“俄国?”张海诺不假思索的说出这个名字。

这次赫斯没有作出明确的表示,但他接下来的言语却让张海诺感到为难:“如果可以的话,将军,我希望看到德国和英国舰队在未来的海上行动中保持理性的判断,双方士兵的鲜血不应该这样流去!”

在今时今日,赫斯的“希望”在张海诺看来实在有些幼稚,随着“沙摁霍斯特”号的修复和“俾斯麦”号的服役,德国海军再度出击早已是计划之中的事情。自上一场战争开始,英德舰队之间的碰撞总是激烈而扣人心弦的,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心慈手软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作为一名舰队指挥官,张海诺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自己对敌人“手下留情”。

日落法兰西

第021章 … ~大战略(3)~

日的阳光静静洒在森林空地一块人工雕琢的花岗石上着“1918年11月11日,以罪恶为荣的德意志帝国在此屈膝投降——被它企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所击败。”

现在距离上面的日期已经过去了21年又7个多月时间,一群身着灰色制服、气质高贵的高级军官们来到了这块纪念碑前,站在他们最前面的是一名穿着旧式陆军上等兵制服的小个子,正是这个人带领着从前的失败者在短短四十多天里击败了曾经的胜利者,如今历史将在这里重演,只是双方的身份正好调换了一下。

纪念碑上简短却极富历史意义的文字让这群无疑让即将获胜的德国人体会着复仇的快意,这样的心绪在领头那位小个子脸上尤为突出。过去的种种屈辱和悲伤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彻底的解脱,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的尊荣。默默矗立片刻之后,他带着高傲的表情离去,然后在著名的“福煦列车”前检阅了他那仪表威严的仪仗队。

法国代表团还未抵达,德方工作人员还在坐着最后的准备,跟随希特勒来到这里的德国将军们或是在细细品位这些“遗迹”,或是三三两两的小声谈论着什么。

“法国舰队的问题真的很棘手,因为它们压根没有挨打,如果这样要求它们向我们投降,这极有可能把它们推向英国人!”

一身黑色党卫军制服的埃德文今天格外地精神,不过在说到法国海军时。他的神情显然多了几许无奈。众所周知,法国舰队的实力在德国和意大利之上,随着法国投降进入倒计时,这支舰队的命运足以影响到未来的战争格局,但法国海军相对独立的地位又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现如今英国人、德国人甚至意大利人,各方既想得到它又害怕它落入敌人的怀抱,因此阿道夫。希特勒提出了一个较为稳妥的建议——原地扣押或者自行凿沉。

张海诺现在显然已经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他说道:“站在德国地立场。这也许是眼下最好地选择!一旦法国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我觉得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得更长远一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条海峡!”

出于自然反应,埃德文和他一同望了一眼北方——英吉利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