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动了一次突袭。重创留守那里地英国分舰队。从而创造了土耳其海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最耀眼地战绩!

英军指挥部不但向艇长们下发了“亚沃士”号不同角度、不同时期的照片,还下达了一条密令:“发现该目标后不仅要在第一时间报告,还应想方设法就地击沉,不管它悬挂的是德国还是土耳其旗帜!”

英国人的冒险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如果“亚沃士”号被德国人控制并最终驶出达达尼尔海峡,就必然穿过爱琴海前往意大利或是在沿岸某个轴心国控制下的希腊港口停靠,在这种情况下,英军在地中海东南部的海上运输线甚至是埃及沿岸港口就非常危险了——那艘拥有1011英寸炮的战舰甚至有可能趁着英国舰队倾力支援马耳他而配合北非的德意联军发起攻势,那样的话北非的形势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综合性能并不差,但指挥官和艇员们的作战经验显然比不上狡猾的德国同行。由于德意空军控制着包括克里特岛周边在内的大片区域,从亚历山大港出航的英国潜艇在白天只能以潜航的方式前行,而在第一批出发的11艘潜艇中,已经有2因为故障提前返航,剩下9中又有3艘因为航线等原因延误了时间。赶在9月7日之前进入爱琴海域的,便只有区区6艘,而且它们也还得继续冒着被德意飞机和舰艇攻击的危险向达达尼尔海峡的方向前行,完成预定任务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艇长焦急等待着艇员们尽早完成修复工作,可才过了半个小时,负责警戒的军官就喊了起来:“南面发现飞机!”

英国侦察机想要进入这片海域并不容易,英国艇长当机立断:“主机全开,满速前进,各炮位做好战斗准备!”

这一时期的英国潜艇,防空能力大都较战争爆发之初有了很大的提升,只不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即便是装备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的德国潜艇也难以有效对抗敌方飞机,更不用说这艘仅仅装备一门20米机关炮和三挺7。7毫米机枪的英国S级潜艇了。

不多时,艇员。们便已经能够通过望远镜判断来者的身份了:那是一架在战争前期较为常见的德军道尼尔Do…17轻型轰炸机,但这种高速轰炸机在不列颠空战中暴露出来诸如防御力薄弱、载弹量小等弱点,因而逐渐淡出了德军一线作战飞机序列,转而执行侦察、巡逻等低强度的任务。

尽管没有装备雷达,但。那架德国飞机还是很快发现了水面上的英国潜艇,不多时,它开始降低高度并摆出一副准备进攻的姿态。Do…17的特点就是易于操纵,且在低空低速飞行时具备较高的命中率,尽管执行的是侦察任务,但它通常还是会携带机枪和航空炸弹,必要时甚至可以挂载航空鱼雷。

见此情景。,英国艇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艇上的空气压缩机并不是完全不能使用,而下潜也许是一艘潜艇在面对敌机攻击时的最好选择,但他一面命令艇员们继续抢修设备,一面试图通过潜艇全速机动和自身防空火力扛过这次进攻。作为一个并不稳定的射击平台,潜艇的防空效率实在有限,与此同时,潜艇看似坚固的外壳却无法像水面舰艇那样抵御一般炸弹的攻击。

尽管英国潜艇上的机枪子弹快。而密集,但那架Do…17的飞行员对此根本视若无睹,这架水平轰炸机呼啸而来,在目视就可以分辨对方容貌的高度上,一边用机首机枪向潜艇甲板扫射,一边投4黑乎乎的的炸弹。

这种200的航空炸弹,。基本上无法对大型战舰坚厚的装甲构成威胁,但对付诸如鱼雷艇、布雷舰之类的小型舰艇却颇有威力,在近炸的情况下,它足以在一艘普通驱逐舰的水线装甲上炸出几个口子。

德机的攻。击时间虽然短暂,但潜艇甲板上的艇员们还是在弹雨、弹片以及炸弹掀起的海浪冲刷下纷纷掉落海中,近处落下的炸弹晃得潜艇左摇右摆,更要命的是,其中一颗落在了距离艇首非常近的位置!

“艇首。鱼雷舱进水!”

艇员们惊慌失措的从内舱传来报告,其实看到炸弹落下时,他们的艇长就已经感觉大事不妙了,他愤愤的望着那架正在拉升的德国轰炸机,黑烟正从它左边的发动机位置冒出,艇员们的顽强取得了成效,但是人都知道,用一艘潜艇换取一架轻型轰炸机是笔非常不划算的买卖!那架受伤的德国飞机没敢再来进攻,它头也不回的朝着克里特岛的方向飞去,德国飞行员们可以在那里妥善维修自己的飞机,但英国艇员们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

可是,英国艇员们的厄运并非到此为止,就在他们忙着抢修潜艇破损处、捞救落水者的时候,南面天际传来了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嗡嗡声。军官们举起望远镜,看到的是一队气势汹汹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第021章 … ~扬帆起航~

报告元帅,最高统帅部发来密电,今天下午1时10'-17轰炸机在克里特岛以北约120里巡逻时发现并击伤了一艘英国潜艇,二十分钟之后,从克里特岛起飞的斯图卡小队找到并击沉了这艘因故障无法下潜的潜艇,意大利鱼雷艇随后救起了12名幸存的英国艇员。经过审讯,。这艘英国S级潜艇潜入爱琴海的目地就是搜寻和攻击‘亚沃士’号!”

神情严肃的通讯官,所。处的位置正是这份报告所提及的战列巡洋舰“亚沃士。”号的舰长室里。通讯官身着德国海军少校制服,而坐在他对面的也分明是一位穿着德国。海军元帅制服的中年人,这与舰长室里的土耳其挂毯、画件等充满伊。斯兰风格的陈设显得格格不入。

“想必眼。下进入爱琴海的英国潜艇不止一艘!”张海诺有些自言自语的说。道,罢了,他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通讯官,“给最高统帅部回密电,请代为催促意大利海军,要求他们的护航舰队必须在指定日期抵达指定海域,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是!”通讯官如实执行命令去了,可至于意大利海军的效率最终能否达到德国人的要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踌躇了好一会儿,张海诺穿过长而曲折的走廊来到舰桥上,土耳其港口的夜晚十分平静,大战的气氛在这扼守战略要道却努力置身事外的国家其实并不浓烈。即便是在英美连连发出威胁的情况下,也没有多少土耳其人认为盟军敢打土耳其和达达尼尔海峡的主意,毕竟,上一次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不但让协约国损失惨重,还让如今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丢了他当初海军大臣的位置。美国固然强大,但名义上的中立遏制了他们扩张势力范围的速度,如今的地中海,依然是德意和英国唱主角。至于英美所谓的经济封锁,对于土耳其这样一个在各交战国夹缝中谋求中立的国家而言,实在太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德土之间的秘密协定,两国今后还将通过陆上运输开展广泛的贸易往来,而只要德国保持在欧洲的优势,这将大大有利于土耳其国内经济工业的发展。

但是,土耳其政府早已明确表示,不会派遣任何舰艇为已经移交德国海军的“亚沃士”号护航,一旦这艘战列巡洋舰离开了土耳其海域,也就和土耳其没有任何瓜葛了!考虑到英国的水面舰艇和飞机进入爱琴海截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张海诺真正担心的也就是英国人的潜艇部队,毛奇级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之初确实将防御鱼雷攻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鱼雷在威力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张海诺的技术军官们在检修战舰后也提出警告,这艘战舰10。装甲可能并不像数据表面那样坚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对这艘战舰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装,以应对目前越来越激烈的海上对抗。

战场上比拼的也不仅仅是纯粹的实力,战术安排同样决定着一次战斗、一场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成败。两天之后,一支由2轻巡洋舰和艘驱逐舰组成的意大利特遣舰队如约穿过基拉西海峡进入爱琴海域,在雅典以西的比雷埃弗斯港稍作停留后,这些舰只继续沿希腊海岸航行,最终进入北斯波拉泽斯群岛与达达尼尔海峡之间相对空旷的海域——英国情报部门的耳目便无法继续追踪这支舰队的踪迹!

1941年9月15,建造于德国的“亚沃士”号在经历了23的等待之后,又一次在德**官和水兵们的操控下出航了。1200多名德国水兵,身穿着与他们体格不太相符的土耳其海军制服,头顶着红色的新月旗,接受的是土耳其平民的热情欢呼,这情景和1914这艘战舰初到土耳其的场面惊人相似,只不过一进一出正好换了个方向。不过,这艘战列巡洋舰并没有立即驶入英国潜艇重点关注的爱琴海,而是在土耳其人控制下的内海进行了持续12个小时的海上测航。

平静的海况下,“亚沃士”号实际时速最高达到了24。9节,甚至比一些30年代建造的大型战舰还要快!

除了测航,这艘战舰还在以张海诺为首的德**官团队的指挥下进行了海上机动和实弹炮击测试。整个测航下来,张海诺和技术军官们对这艘战舰的实际状况都表示满意——土耳其的国力虽然不济,但即便在

代,“亚沃士”号依然能够保持定期出海训练,而且行一到两次实弹射击,所以尽管这次整修的时间虽然非常有限,这艘战舰还是能够达到一般作战的要求。

随后。悬挂土耳其国旗地“亚沃士”号重新返回港口。德军官兵们连夜往舰上装运远航所需地各种物资——燃料、弹药、食品淡水等等。由于燃煤锅。炉地效率远不如燃油锅炉。这艘战舰不得不多搭载上千吨地煤炭。可即便如此。。它地航程依然只能够供其行驶3900里。还不及德意志级。装甲舰地四分之一。而在英国海军地战斗阵列中。最老旧地复仇级战列舰也能一口气跑上7。500海里!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在航程方。面地“短板”。终究是德皇时代地德国海上策略。造成地:那一时期德国地大型水面舰艇地作战范围仅限于北海。续。航力自然用不着太远。何况由于原油缺乏。德皇地主要舰艇没有一艘是采用当时相对先进地燃煤/燃油锅炉混合配置。

好在地中海终究是地中海。南北、东西都不似大西洋或者太平洋那样辽阔。以“亚沃士”号目前地状态。高速横穿整个爱琴海不在话下。若以巡航速度行驶且不需要进行海上作战地话。它完全可以从达达尼尔海峡一直开到塔兰托!

经过一个月地相处。张海诺已经和土耳其海军参谋长亚乌兹。图尔加中将、“亚沃士”号前任舰长奥兹图尔克。加库安中将等一干土耳其海军将领比较熟悉了。这些土耳其将领年纪普遍偏大。战术思想大都停留在上一场战争时期。信奉巨舰大炮。对于航空母舰以及海空配合没有太多地认识。这些土耳其老将。仍旧对当年德土两国官兵并肩作战地情景十分怀念。他们觉得德国人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强大地战舰。而且让他们重新找到了随着奥斯曼帝国衰弱而丢失地信心。因此对这次与德国海军地秘密交接十分配合。这也是让张海诺颇为欣赏地一点。

夜晚。伊斯兰风情下地土耳其港口充满了离别地不舍。几位土耳其海军将领专程设宴为张海诺等人送行。尽管土耳其地传统食物对这些德国人而言依然不习惯到有些难以下咽地地步。但这却并没有阻碍他们与土耳其同行们之间地亲密友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