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军事统帅对海军方面地了解仅限于战舰吨位、航速、火力这些最粗略地常识。

“距离摩尔曼斯克还有30公里。根据冯肯施泰因元帅地报告。北方舰队通过炮击已经摧毁了莫托夫斯基湾沿岸至少七成地防御力量。剩余地苏军岸炮暂时还不致于威胁到‘提尔皮茨’号!此外。苏军目前似乎还未对我军登陆部队起反击……”

雷德尔还未说完。便被元粗暴地打断了。“你们不是向我保证。帝国最好地战舰不会在寒冷地北方出现损失吗?骗子。一群骗子。你们都是一群骗子!你们保证过地东西呢?你们保证过地胜利呢?”

愤怒地咆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房间里回荡着。气氛是那样地令人窒息。在场地陆海空军高级将领们。甚至没有一个敢于正眼和元对视。而那双眼睛已经像受刺激地公牛一般充血了!

片刻地沉默之后。是又一顿狂风暴雨般地咆哮:

“帝国最强大的军队,竟然在毫无战斗力的俄国人面前止步不前,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难道,正在指挥这支军队的是一群绵羊吗?列宁格勒打不下来,莫斯科打不下来,现在就连摩尔曼斯克这样一座北方小城也打不下来?我们伟大的山地兵精神呢?我们伟大的海军精神呢?”

雷德尔低着头,自战争爆以来,很少看见他这个神情。凯特尔、龙德施泰特等陆军将领们亦大气不敢出一口,他们曾向元保证过只要天气一降温,俄国泥泞的道路便能重新通行,到时候帝国的装甲集群便会毫不停顿的扫过莫斯科,苏联人将不再拥有他们引以为豪的都。现在,冷空气已经冰冻了通向莫斯科的道路,可德国最精锐的部队都还在莫斯科外围以蜗牛般的速度推进,这怎能不让狂妄不可一世的德国元愤怒?

又是一段

沉默,希特勒重新审视了囊括北部海域的作战地图,说道:“莫斯科是必须拿下的,而按照我们之前的分析,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也是必须拿下的!雷德尔元帅,帝国最好的战舰绝不能在对付没有一艘像样战列舰的俄国人时损失掉,我们还要用‘提尔皮茨’号和‘俾斯麦’号组成最强大的舰队逼迫英国人放弃最后的抵抗,并让美国政府认认真真的考虑卷入这场战争的可怕后果!所以,海军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提尔皮茨’号,让它顺利返回德国并彻底修好它!”

一贯对阿道夫特勒毕恭毕敬的雷德尔,这时候哪敢说半个不字,然而这位拥有基尔大学名誉博士头衔的海军元帅绝非等闲之辈,他清楚以手中现有的力量救回“提尔皮茨”号的难度,亦知道不论俄国人还是英国人莫不想置这艘德国超级战列舰于死地。

在离开会议室时,雷德尔表情之严峻,堪比最初得知德国将要动战争、德国海军必须和比自己强大三倍以上的英国海军对抗时的情形。那时候他竭力劝说希特勒耐心等待海军“Z计划”的完成,好让德国海军有同英国舰队抗衡的实力,但希特勒拒绝了他的“好意”,这一次,他同样是别无选择的。

由于希特勒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距离前线较近的“狼穴”指挥全局,雷德尔因而带着海军参谋部的主要人员入驻了这处位置隐秘的指挥部。在之后的海军参谋部紧急会议上,他从高级参谋们那里得到的依然是消极的意见:沙恩霍斯特姊妹舰远在大西洋深处,“俾斯麦”号虽然已经修复,但尚在设备调试阶段,短时间内能够向巴伦支海域增援的,便只剩下停留在本土或挪威港口的轻型舰艇,可即便拿出最后的全部家当轻巡洋舰、15驱逐舰和30左右的鱼雷艇,对于已经搁浅的“提尔皮茨”号却依然是无计可施的,何况还需要面对之前就已经蠢蠢欲动的英国本土舰队?

正当雷德尔再次陷入困顿中时,罗尔夫尔斯上将从基尔海军基地打来电话,这位德国海军航空兵的主要缔造、德国海军第二副司令,也是雷德尔多年的老搭档,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观点:

“或许……我们可以转守为攻,利用‘提尔皮茨’号的困局创造一个机会!”

“困局便转机?”雷德尔问。

“是的,以目前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假设英国和苏联之间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军事联系,而‘提尔皮茨’号受困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伦敦,而英国海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目前唯一可以阻止他们尽快出现在巴伦支海的,或许就只有眼前这场持久的暴风雪了!”电话那头的卡尔斯看来早已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他斩钉截铁的说道:“与其被动的坐等敌人到来,不如充分挥我们的优势。天气情况理想的话,我们可以在挪威北部集中部署大量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天气不太好的话,我们也可以把潜艇尽可能的集中起来使用!”

“这在理论上确实可行,然而……”雷德尔欲言又止,如今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都归由颇受阿道夫特勒器重的卡尔尼茨海军上将指挥,这位出色的潜艇战术专家眼下并不在“狼穴”,而是以法国的布雷斯特为指挥部调遣庞大的潜艇部队围剿英国的海上航运线。由于新探测设备的采用和战术的改进,最近一段时期德国潜艇部队已经逐渐扭转了英军采用护航体制之初的不利局面,连续四个月潜艇部队的战绩总数都超过了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在德国元面前的吃香,也大大提升了邓尼茨在海军的地位,尽管他目前还只是海军上将军衔,却已经获得了和许多资深将领平起平坐的资格。实际上,就连雷德尔也不能随意越过邓尼茨直接指挥潜艇部队。

过了片刻,雷德尔道出自己另一方面的顾虑:“然而……可恶劣的天气同样会影响潜艇的正常活动!”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提尔皮茨’号也就不会被苏俄潜艇打伤了!”卡尔斯在电话里说道:“既然俄国人的潜艇和鱼雷都能使用,我们为什么不作出尝试呢?我们总不能让无法移动的提尔皮茨号加上两艘巡洋舰去和整个英国舰队打一场传统的炮战吧!”

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雷德尔说道:“好吧,我这就打电话给邓尼茨将军,看看他能否解决这个大问题!”

“这可是一个关系到海军未来的大问题!”卡尔斯加重语气说到。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24章 … ~意外的援手~

格兰伯霍芬走后,张海诺依然沉溺于一种纠结的心美妙的北极光并不是天天都会出现,现在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深沉的黑暗与平静之中,然而,这里是“俄国熊”的领地,熊是何其凶猛的动物,它绝不会坐视其他动物侵入自己的地盘!

时间,仍然在这种令人感到压抑的平静中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下午5时许,舰员们已经在“提尔皮茨”号西面和南面拉起了防雷网。尽管这个时代的大型战舰已经不像日德兰前期那样利用支杆把防雷网挂在舰舷,但这依然是大型战舰出航时必不可少的防身之物。由于“提尔皮茨”号北面和东面都是浅水区,鱼雷从这两面袭来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两条长长的防雷网已经可以保证这艘战列舰最基本的海上安全——但不是绝对的。

海岸方向依然没有传来苏军反击的消息,半个小时后,“提尔皮茨”号的船舱里已经可以闻到诱人的食物香味了,在舰长冯林格为首的军官团队的安排下,舰员们的情绪较为稳定,第一批官兵陆续前往餐厅用餐。考虑到舰上仍储存有可能全体官兵5周之用的食物淡水和其他补给,尤其是在特洛姆瑟装运上来的大量新鲜肉品,林格特意嘱咐后勤部门按照一级标准来准备今天的晚餐,这意味着每位舰员还将得到额外的酒类供应。

不过,也许在某些悲观者看来,这似乎是最后的晚餐,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服役不久的水兵,还是会受总体气氛的影响而对未来保持一定的乐观心态。

当色香味俱全地羊腿肉装盘摆在张海诺面前的时候,他却看着盘子里的配菜发愣足足有三分钟的愣。作为帝国海军元帅,他的饮食起居虽然不像德国元首那样奢华而无微不至,可至少也有两名专职的厨师和三名轮值副官,早期在德国的留学生涯,加上来到这个时代的25载岁月,他对于食物的偏好已经非常固定了。从野羊腿部割取地肉,经过来自维也纳的厨师精心烹制,正散发着一种令人胃口大开的气息,这原本属于他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现在却全然没有了胃口。

年纪不大但却善于察言观色的轮值副官,见张海诺迟迟不动刀叉,以为有所不妥,便小心翼翼的问道:“元帅,是不是今天地羊腿不合您的胃口,需不需要吩咐厨房换一样易于消化的……”

“噢!”张海诺猛地回过神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仍在受创无法移动的“提尔皮茨”号上,这个经过了精心布置的舱室,原本就是专门为舰队司令设置的,其位置和空间感都甚于舰长室。只是让人觉得别扭地,是宽大的落地窗帘后面,只有几个脸盆大小的舷窗。

轮值的少尉军官正要过来替张海诺撤盘子,他又突然伸出手拿起刀叉,在略比零度高的空气中,金属物件显得冰冷冰冷的,而只一走神地功夫,热腾腾的食物也怎么冒热气了。对此张海诺一点也不介意,确切地说,他压根就没有多少心思放在这顿晚餐上,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在他地脑海中不断形成,许许多多不能用纸笔罗列的算式正在高速地计算当中。一个脑袋,一颗心脏,有时候确实容不下第二件事情。

看着张海诺对着几无热度的羊腿肉大快朵颐,甚至毫不犹豫的把旁边通常用来做装饰的西兰花塞进嘴里,轮值的少尉副官把惊讶藏在眼睛深处。

也许是指挥战斗过于费神,也许低温天气对体能的消耗更大,张海诺以风卷残云之势消灭主食之后,又接着把用海鲜和蘑菇烹煮的浓汤全部干掉,擦擦嘴巴,便快步走出房门朝着舰桥方向而去。

海面上。风雪依旧。两艘Z级驱逐舰正如同守护着主人地猎犬一般警惕地在附近海域来回游荡。经过三十年代地快速发展。苏俄地潜艇技术地确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但他们地许多新式潜艇都是以德国技术为基础设计建造地。其综合性能比起德国目前地主力潜艇还是有所差距地。就战斗地进程和结果而言。这两艘担任护航任务地Z级驱逐舰表现差强人意。不过。即便是在反潜技术上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地英国。目前也还没有获得非常有效地反潜装备。何况是对反潜技术基本不太重视地德国海军?

1934年A级驱逐舰小小地声纳室里。竟容纳了十来位官兵。除了技术士官之外。还有两名尉官以一种异常严峻地表情注视着两位佩戴耳机地声纳兵。人多带来地一个直接好处是暖和。在寒冷地极北地区作战。除了依然不太稳定地轮机系统之外。Z级驱逐舰地官兵们最头疼地便是舰上地取暖设备了。不论是1934年级还是1936年级。在德国本土建造地驱逐舰在追求高航速和突击能力地同时。载油量普遍偏低。续航力不济

。指挥官们往往考虑到节省燃料而禁止使用那些效率取暖设备。

“左前有情况……”

随着一名声纳兵轻声发出提醒。众人大气不敢出一个。唯恐影响了声纳兵地判断。在如今地海军副司令、帝国海军元帅冯芬肯施泰因地努力下。德国在舰载雷达技术方面处于各交战国领先地位。相比之下。德国海军地反潜技术仅比上一场战争末期地水平略有提高。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