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伐天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羊各五万头、良马一万匹,并用权臣任得敬的人头向金国赔罪。兀术西征中西夏损失军队近十万,元气大伤,而金军的死伤还不到三万,兀术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赵抗又陷入了沉思,“西夏虽然看起来损失惨重,但是任得敬这个毒瘤却乘机除去,日后终于可以安心发展,也不一定是坏事。而外公现在稳定了西线,威望又再次大幅上升,会不会趁势来攻打海州呢?”,想到这里赵抗立刻飞鸽传书居鹏,要他注意警戒。

一些民间的消息也引起了赵抗的高度关注,一条是,南宋有人发现,将煤置于封闭环境中加热,会产生一种黑色多孔的坚硬物质,性质有些类似于木炭,效用也相当类似,那个人将其命名为焦炭。目前南宋已经将其用于炼铁,炼出的生铁质量比用煤炼出的要好得多,甚至可以与木炭相比,而成本却要(比用木炭)低得多。赵抗看到后非常高兴,有了这个,再加上国光金兵卫整理出的锻冶工艺精要,中国的兵器锻冶水平肯定可以超过日本重新成为东方第一了,这对未来的军事行动可是十分地有利。

第二条重要消息与陆仁有些关系,当初他就已经提出用其他材料制成活字,以全面取代雕版印刷。组织成立后他就让一部分工匠进行相关的实验,考虑到铅有毒,所以他虽然知道铅活字是最佳选择,还是先后试用了木活字与铜活字。但是无论是成本,还是字模的质量,都与铅活字差距甚大。所以陆仁最后不得不重新让人开发铅活字,这时他突然想到,其实古代虽然用到铅的地方很多。但是铅毒等重金属污染还是到了近代以后才严重起来的,比起溶解度超低的重金属本身,汽车尾气等工业衍生物带来的有机铅危害要大得多。但早期的金属活字的印刷质量还是远远比不上雕版印刷,要不是明白历史发展趋势的陆仁坚持,恐怕早就中途夭折了。

陆仁虽然想到只要使墨汁产生粘性,印刷质量就可以大大改善,但具体怎么做还得靠工匠们反复摸索尝试,直到油墨在前不久发明之后,这一问题才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而活字印刷也终于有了推广普及的可能。不久前,第一套完整的字模终于完成了,用它印刷的书籍质量已经几乎不逊于雕版印刷了。看到这里赵抗高兴得跳了起来,铅活字的推广,意味着书籍价格的大幅下降,那么知识便能够普及开来。目前由于是第一套字模,价格并不便宜,但随着制造量的上升,终究会降到比较合理的价位,何况再贵也比雕版要便宜多了。赵抗立即发出命令,赏赐所有参与相关工作的工匠一百一十六人每人十枚金币,另外贡献最大的那几个人再额外奖励每人五十枚金币。

不过,最令赵抗兴奋的还是第三条消息,有个作坊将制造每一件器械的工序拆开,让每个工匠只学其中一道工序,各个部件完成后再统一组装,生产速度大大加快,问要不要推广。赵抗忍不住骂开了,“这么天才的创意还要问要不要推广?”,他立刻发出命令,要求立即将该想法在组织控制的所有地区进行推广,并且他奖励那个作坊主一千枚金币,这是他个人奖励的,组织的奖励等他回海州后再发放。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到海州

 说起来陆仁也小看了古人的智慧,根本就没想过在古代推广分工协作,当然,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确实也用不到这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赵抗当初强制工匠多收徒弟的建议才使其开始具有了价值,如今再由赵抗发布命令推广,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而且赵抗接下来要做的,并非仅此而已。。。。。。

“实在是太棒了!这样一来工匠的工作效率可以提高至少数倍,人工费用也会大幅度降低。像神臂弓这样厉害的军械,之所以不能普及,就是因为制作难度大,费时费人工,所以价格高昂,而材料除了做弩臂的檀木外,其他部分倒并不贵。等到这方法一普及,估计很快我们就可有拥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张神臂弓,想想都觉得恐怖。。。。。。不对,我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个部件都是同一人加工的话,尺寸、用料、加工手法自己心中有数,可如果由不同的人制作的话,万一尺寸不对无法组装怎么办?只能在同一个制作工坊内使用的话,这种方法的作用就打折扣了,该怎么办才好呢?”,赵抗苦思了一会,突然眼前一亮,“只要有个固定的标准不就行了!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提高军械的平均质量,对,就是标准化!”,赵抗随即再次发出命令进行推广。

终于到四月份了,赵抗一行也终于离开日本返回海州。与来日本时相比,回去时人少了很多,除了国光父女以外,赵抗只带了江晨星、女卫们以及轩辕众中负责训练内容的大部分忍者。那一小部分没带走的,是因为学习语言的天赋太差,估计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学会汉语,即使带回中土也毫无用处。

吹雪率领留守的轩辕众忍者负责日本境内的情报工作,另外也收留前来投奔的忍者以壮大轩辕众。同时,当阿尔开始攻击日本沿海城市后,他们也会进行配合。陆仁则继续着他那恐怖的研究,只是到底他进度如何,谁也不知道,连赵抗临走前看望他时也没说一个字。

小野五郎的代城主干得其实很不错,赵抗原先还以为他是个粗人干不好呢。但是没仗可打他的功勋就上不去,所以小野并不想长期在这个位置上呆下去,于是赵抗对他许诺说只要他再好好干三年,那个代字就可以去掉,他才又精神焕发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了。

大约半个月后,赵抗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海州,居鹏闻讯后也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前来港口迎接。赵抗很快了解到武林各大门派已经来了不少人,准备参加即将开始的天下第一技击大会,一万金币的冠军奖金对他们的吸引力固然是不小,但那个“天下第一”的虚名则更是使他们趋之若鹜。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为了寻找能与自己一战的对手而来的,其中不乏高手,可是武林中最神秘的门派“神殿”却并没派人参加,令比赛失色不少。不过这只是第一届,也算是万事开头难吧。

国光金兵卫与付清泉见面后,虽然需要翻译才能交谈,但是两个锻冶大师都是获益匪浅。而江晨星的那套甲胄又作了一些微调,看上去已经接近完美了,只是那个份量依然令人汗颜,不过对它的主人来说,倒并不是什么问题。

而在两人合作,准备将板甲最终定型的同时,赵抗也向两人提出了一个私人的请求,他要定做一柄全钢长枪和一对倭刀。赵抗对此显然颇为重视,连一些细节都说得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老头自然不敢怠慢,开始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起来。。。。。。

赵抗还没来得及休息,却听说江晓云和魔门的高手们也赶到了海州,连忙前去拜见,好歹人家也算是他的师父。不过就在赵抗习惯性地扑上去揩油时,却感到芒刺在背,抬头一瞧,原来江晓云因为赵抗的缘故开始频繁在江湖上走动之后,她的“亲卫队”人数暴增,仅就赵抗现在看到的,只怕就有三百来人,实在是非常夸张。托江晓云的福,魔门这段时间扩张得很顺利,那些正道门派摄于其威势,再加上魔门如今在行为上也大为收敛,所以他们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对魔门中人的追杀。

这些“亲卫队”的成员们虽然有些花痴的嫌疑,但是其中还是颇有高手的,赵抗不由动起了利用他们的念头。于是赵抗暗中示好,“军中和王府的代表就不出场了,至于理由,一来是为了不影响比赛的公正性,二来他们的武功是为国效力用的,并不是用在与人争斗上。当然,如果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实力,私下找人切磋那还是允许的。”

江晓云虽然还是很疼赵抗,但是对于赵抗偶尔的亲昵举动她却开始注意躲开了,显然她也开始注意到赵抗的真实年龄。赵抗虽然有些无趣,但是不知怎的,他倒真的从没对其产生过色心,所以也不怎么失落。也许,在赵抗心中,已经将其视作理想中母亲的化身了吧。江晨星见到姐姐就更是高兴,而江晓云见江晨星如今不再为恶,也大感安慰。虽然江晓云百般推托,但是江晨星铁了心要留宿下来,她也无可奈何,而赵抗自然不会妨碍姐妹俩的好事,窃笑着闪人了。。。。。。

赵抗本来还想再找居鹏进行深谈的,但现在天色已晚。虽然自己留在军营中吃了晚饭,但是当着那么多官兵的面大吃海吃也实在太影响形象了,可是没放开吃的后遗症就是现在他的肚子又饿了,只能回王府解决。

去军营的路上赵抗就留意过,海州治理得很不错,虽然谈不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已经令赵抗很满意了。每个人都能获得工作机会,没人因为没有收入以致冻饿而死,孤儿大都得到了收养,在这种乱世中,已经很难得了。

对于现在的海州知州,赵抗有些印象,好像名字叫周自勉,他和另外十几名文职人员都是陆仁从南宋挖过来的。这些人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似乎都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南宋官场混得并不好。如今看来,在一切以效率为先的海州,他们反倒是如鱼得水了,陆仁虽然能力极垃圾,但眼光那确实是没得说。

回到王府后,赵抗立刻跑到厨房将冷饭热一热就在厨房里开吃了,看得那些厨子和侍女们目瞪口呆,哪有这么随便的王爷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监风波

 “你们这样看我干什么?现在再做一是浪费食物,现在天下还有人饿死,每浪费一点食物就可能多一个人饿死;二是浪费时间,我可没耐心慢慢等你们重做。”,赵抗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说道。

这时几个厨子和侍女都哭了起来,搞得赵抗也吃不下去了,“你们怎么哭了?”

“要是天下的王公大臣都像王爷您这样贤德,那么奴婢的父母当初也不会饿死了。。。。。。”,一个侍女强忍泪水哽咽着说道。

“我哪里贤德了?我只是比较懒而已。。。。。。”,赵抗心中嘀咕,“你也是因此才卖身成为奴婢的?”

“是的。”,那个侍女低头说道。

赵抗现在又有了点谈兴,便问他们道,“两种官员让你们选,第一种是官商勾结鱼肉百姓,但是律法宽松,第二种能处事公平,但是刑法严苛,稍微犯法就会处死,你们愿意要那种官员呢?”

“现在人命不如狗,当然选第二种了!”,似乎意见很统一,但赵抗也听出了话外之音,“乱世才接受第二种吗?如果是太平年景,人们还是宁愿活得差点,也不愿被过分约束。。。。。。”,想到这点赵抗有些郁闷地丢下了饭碗。

赵抗来到书房后,看到了一个眉目清秀的书僮,估计是他去日本期间王府雇来的。这个书僮应该读了不少书,明显有一股书卷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乍看之下并无异常之处。可赵抗看了那书僮一会,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你是不是去势了?”

“小的是自愿进王府服侍王爷的。”,那书僮忙道。

“你立刻把钱管家给我叫来!”,赵抗现在的脸色很不好看。

很快钱管家便被带了过来,他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因为处事还算干练,赵抗离开海州前便从仆人中间选了他做管家。钱三是很会察言观色的,他看到赵抗脸色不好,虽然不知道是为何生气,但还是低着头等待赵抗的训斥。

“王府里的太监是哪儿来的!”,赵抗眉毛一扬,喝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