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道掌故,却也对如此力道闻所未闻,不禁便皱起了眉头。
此时,却见场中那个百夫长一劈令旗,一头河象便被驯象武士赶到了一方铁板上。铁板架在四根半人高的粗大木桩上,河象晃悠上去,铁板便发出咯当咯当的脆响。百夫长再劈令旗,便见孟贲迅速脱去了斗篷甲胄,只留下一身牛皮短装,便大步走到了铁板之前,又蹲身钻到了铁板之下。全场万千人众不禁屏息静气,竟是悄无人声。
突然间,“嗨——!”的一声雷吼碾过,那头硕大的河象竟惊恐的啸叫了一声,铁板下的孟贲已经两臂伸直,铁柱般的矗立了起来!
“万岁——!”全场爆发出山崩一般的呐喊。
孟贲稳稳放下河象,走出了铁板,向北方王台一躬,便又是一声雷吼:“大力神——!生举战车河象——!扬我国威——!”雷吼余音隆隆间,便见令旗起落,那辆青铜战车的四匹驭马被卸下牵走,另一头更加肥大的河象竟晃悠着踏上了战车。张仪却是明白:青铜的硬度韧性不如精铁,所以打造战车的铜板便比铁板厚出了许多,也就是说,这辆青铜战车要比那辆精铁战车重量大出许多,再站上一头更加肥大的河象,总重量无论如何也在万斤之际!更难的是,战车之下无环无扣,难抓难抠,轮辐间仅可容常人窝身蜷伏,极难着力。如此情状,要举起这万斤巨物,当真是匪夷所思!
万众瞩目之下,但见金装大力神脱掉了绣金斗篷与青铜甲胄,也与孟贲一般,只留下一身牛皮短装。他却没有孟贲那般如雷虎吼,只是甩了甩胳膊腿,便蹲身钻进了青铜战车的轮下。校军场的万千人众大约也知道此人不是寻常力士,竟紧张得屏息了呼吸,偌大校军场竟如幽静的山谷一般。六国商人与使臣们更是瞪大了双眼,迷茫的盯着场中发怔。
静寂之中,只见百夫长令旗一劈,威猛雄壮的孟贲乌获便铁塔一般守在了青铜战车的两侧,四名驯象武士也手提长鞭,四面守住了在战车上山一般晃悠的河象。突然之间,便闻一声沉闷的嘶吼,青铜战车连同那头小山一般的河象竟倏忽升高,又倏忽降落!那头硕大的河象惊恐的啸叫了一声,便山一般的卧倒在战车上,竟拉出了一堆黑黝黝的粪便,战车却依然矗立在空中纹丝不动!
“啊——!快看,双腿都插进地里了!”一个山东商人尖叫起来。
校军场地皮原本就是夯实的硬土,更兼经年马踏兵踩,几乎坚硬得与大青砖一般无二。如此地面,双腿竟能猛然插下两尺有余,谁能不惊心动魄?一片寂静喘息之中,校军场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人们将头上的玉冠竹冠纷纷摘了下来,提在手里弹着叫着跳着,“大秦国万岁”的呐喊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中央王台一阵骚动,便闻隆隆雷声又一次碾过:“秦王王命:赐孟贲、乌获关西虎贲大力士名号——!”沸腾的欢呼顿时淹没了校军场。

二、司马错讲述的军旅故事
没有等庆典完毕,张仪便挤出了校军场,一路快车回到府中,竟是一直没有说话。嬴华将张仪送到府门,便匆匆折马去了宫中。绯云一进府便忙着去收拾安顿。张仪独自在书房里转悠,也不去处置那些积压的公务,竟是不明不白的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用过晚饭,张仪兀自不能平静,便驱车来到上将军府。家老见是丞相来到,竟没有通报司马错,便将张仪径直领到了书房。
灯下,司马错正在与一个年轻的武士说话。张仪眼力极好,一眼便看出,这是日间在校军场指挥大力士的那个百夫长。司马错见张仪来到,连忙迎到廊下:“我已等候丞相多日了,快快请进。”张仪打量着司马错笑道:“倏忽三两年,上将军如何便如许风尘?竟是白了鬓发?”司马错笑道:“我无丞相胸襟,自是老得快了。”说罢便请张仪入座。那名年轻武士站了起来一躬:“骑士百夫长白起,参见丞相!”张仪见这年轻武士生得肃杀厚重,一顶头盔却是比寻常武士高出了半尺,凛凛身躯竟是威武非常,便不觉有些喜欢,点头虚手一礼,笑道:“可是郿县白氏后裔?”白起道:“正是。”张仪又道:“可识得白山将军?”白起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司马错笑道:“白起素来不张扬家世,白山将军,正是白起的族叔。”张仪笑道:“原来如此,却也是自强秉性,好事。”白起便向两人一躬道:“上将军、丞相,公务已毕,小军告辞了。”司马错点点头:“去吧,转告孟贲乌获,较力不是军功,无得轻狂才是。”白起答应一声,便大步出门去了。
张仪笑道:“一个小小百夫长,竟蒙上将军接见,可见器重了。”
“丞相不喜欢他么?”司马错笑罢却是喟然一叹:“这个白起啊,可是了不得呢。从军较武便勇武过人,更难得的是,对兵法战阵竟是天生通晓一般。遴选锐士进攻巴蜀,我原是要他做千夫长的。可这白起,硬是要从伍长做起,说是没有军功,宁不升迁。果然也是,连续一路打下来,他竟是战战斩首五人以上,按说也该做千夫长了。可他就是要伍长、什长、卒长、百夫长一级一级做。二十岁的武士,有如此沉稳的品性,难得啊!”
“上将军素来不谬奖于人,张仪自是信得。”张仪笑道:“我还看得出来,你是有意锤炼于他。否则,今日校军场如此场面,如何能让一个百夫长指挥三个大力神?”
“你去了校军场?”司马错惊讶了。
“如何?我去不得么?”
司马错叹息了一声,却是一阵沉默,良久,语气沉沉道:“这大力神,只怕不是吉兆呢。”
张仪内心一动,却是不好应答。当初司马错力主攻取巴蜀,张仪是反对的。两年之后,司马错却使巴蜀三千里变成了秦国的土地臣民,使秦国变成了与楚国一般广袤的大国!这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而且是谋略上的成功。战国大争,上将军与丞相原是国家的两根柱石,却又是常常发生磨擦的传统对手。尽管丞相以“统摄国政”的全面权力居于朝班之首,但在刀兵时代,作为统辖全国军马的上将军的权力,却也是更实在的。更何况,上将军的爵位官俸,历来都是与丞相同等的。实际的权力格局便往往是:谁更有才华、更有权谋、更有功勋、更有实力、更能够影响君主与朝野,谁便是第一位的权臣。张仪是名动天下的大策士,利口雄辩天下第一,邦交纵横算无遗策,却偏偏是两次都栽到了司马错手里!第一次房陵失算,还算情有可原,毕竟张仪不是兵家名将,当时也还没有入秦为相。那么这第二次,可是攻守大谋略的直面较量,更是张仪的强项,结局却偏偏又是张仪错了,而且错得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理由。对于张仪这种以才智立身的布衣丞相而言,这种失败几乎是不能忍受的。
可也忒煞作怪!张仪偏偏就对司马错没有妒火中烧,没有敌对心绪。与其说是张仪胸襟开阔,毋宁说是司马错的秉性品性化解了可能产生的磨擦。与张仪的飞扬洒脱相反,司马错厚重笃实,不张扬不浮躁,谋略来得缓慢,却是扎实细密,一旦谋定,几乎没有人能将他的谋划驳倒。但两人却有一点共同处,都是一心只想将事做好,都没有非分野心,恰恰是这唯一的共同点,使两人竟成就了良马同槽的美谈。用樗里疾的话说:“秦有良相名将如张仪司马错者,天意也!”在秦国历史上,后来的范雎与白起、吕不韦与蒙骜、李斯与王翦蒙恬,都做了权力场对手,最终也都是导致了某一方牺牲,甚至双方同归于尽的悲剧结局,由此可见张仪与司马错之可贵了。
虽说没有嫌隙,张仪对待从巴蜀大凯旋的司马错还是十分慎重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张仪感觉到了咸阳正在发生着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弥漫着一种隐隐约约的躁动!一个最令张仪困惑的事情便是:身为太子的嬴荡,纵然果真是一个大力神,如何便要这等炫耀膂力?秦国之威难道就在一个力士身上?这种经过秦王允许的炫耀,绝非空穴来风。可是,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却又很难说得清楚。这种变化,恰恰发生在他离开咸阳之后司马错班师的这段时间。张仪虽则有所警觉,但他却不想当着深沉多思的司马错,去竭力捕捉这种感觉。张仪知道,纵是才智独步天下,要说清一种朦胧的警觉,也是很危险的!
“巴蜀茶叶,竟如此碧绿,直与吴越震泽茶媲美了。”张仪端详着陶杯中碧绿的茶水,竟是悠然笑了。
“巴蜀两邦,地大物博,多有沃野,若治理得法,便是一等粮仓了。”司马错叹息了一声。
“治理巴蜀,却是我职责所在,上将军有何高见?” 张仪眼睛一亮。
“邦交理民,丞相原是圣手,司马错何敢高见?”这便是司马错,短处绝不做长处炫耀。
“夺取巴蜀,为秦国奠定大富强根基,乃不世奇功,上将军却有忧心?”
“不瞒丞相,司马错之忧,不在巴蜀,而在咸阳。” 司马错又是一声叹息。
张仪心头一跳,便要脱口追问,蓦然之间却生生刹住淡淡笑道:“为今日庆典太得铺排么?”
司马错摇摇头:“丞相若有耐心,且听我从头说来。”
张仪点头道:“你我将相多年,自当披肝沥胆,上将军但直言相向便了。”
司马错略一思忖,便起身吩咐家老闭门谢客,回过身坐下来,便对张仪娓娓说出了一番故事。
进军巴蜀前,秦惠王突然来到大散关军营,说是要让太子从军出征历练。司马错大是惊讶,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虽说,战国时王子从军作战极是寻常,许多王子还成了有名的战将,如秦孝公嬴渠梁兄弟便都是著名将领;然则太子毕竟是国家储君,带兵统帅通常都很怕太子随军,一则是统帅的保护责任太大,二则是怕太子掣肘军中决策。在司马错,则还多了一层顾虑,即从来没有与太子来往过,不知这个太子究竟何等人物?若是个膏粱子弟或纨绔少年,岂非大大不便?但是若要谢绝,却又有拒绝监军之嫌。但凡大将都明白:王子随军,名义上是历练,实际上多多少少都有着监视大军的秘密王命,公然拒绝,岂非平添君臣嫌隙?
秦惠王见司马错沉吟不语,便明明朗朗道:“上将军无须担心,本王与太子约法三章:只为卒伍,不入军帐,不问军令。”说着便是一声叹息:“本王生平未入军旅,实在是一大憾事。本王这个儿子嬴荡,天生好武,却是稳健不足,若不入军历练,只怕他难当大任。”司马错道:“臣无别心,惟虑战场乃性命相搏之地,太子若有差池,却是国家不幸了。”秦惠王慨然道:“贪生怕死之君,更是邦国大难,太子若在军旅阵亡,也是天意了。”说罢啪啪拍了两掌,帐外便大步赳赳走进一人,司马错一看太子宛若胡人猛士般的奇异长相,竟是一时惊讶得瞠目结舌!及至太子以军中之礼参见,司马错方才醒悟,连忙伸手去扶。太子却是一躬到底,瓮声瓮气道:“嬴荡入军,自当遵从军法,上将军若不将我做军士对待,宁不入军!”说话间,脸竟红到了脖子根上。司马错见太子虽然生硬,却也实在,便二话没说,吩咐军务司马拿来一套兵士衣甲。太子当场脱去斗篷丝衣,换上了皮甲短装,眉宇间竟是兴致勃勃。
司马错送走秦惠王,却为如何分发太子为了难:留在身边做中军护卫吧,既非秦王初衷,太子也不乐意;当真做一个小卒分下去,却有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