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遗爱-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哀鸣嘶吼的一句“妖孽贪狼乱国,天下必大祸”萦绕天坛,久久不散,听者无一不毛骨悚然,颤栗身寒。

据说,当时千里之外的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

贞观二年秋末,旱灾未解,蝗虫祸害又起,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蝗灾遍布四野,所过之处,犹如狂风过境,草木瞬间成为枯槁,牛马顷刻化做森森白骨!

世民下令从内府中筹拨银两赈济灾民,再调剂江南六省粮谷,以救百姓于水火,可国库中调拨下去赈灾的银两,却大把大把地被各级贪官中饱私囊。

刚刚从战乱中解放出来的诸洲百姓,在连年天灾的折磨下,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此时,“淑妃乃贪狼煞星”之说四起沸腾,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黎民怨声载道,将天灾不断降临之祸,归咎至帝王身畔最为得宠的女子杨姞儿身上,将其“杨淑妃”类比“纣王之妲己”,视为“祸国妖孽”!




22

22、祸世妖姬化飞湮 。。。 
 
 
长安城门外,乌压压一片聚集了上万名上京请愿的关中百姓。他们沉默安静如困兽,围立在城门下。旷野中,晨曦分外荒凉,远黛山峦绵延与天际相接,篝火燎燎,焦烟熏呛,不知焚烧的是食物,还是人的尸肉。

无数双黯淡呆滞的目光,犹如暴风骤雨前夕宁静诡异的海面,万顷海面下,分明有磅礴怨念与恨意在酝酿。汹涌着的仇恨,仿佛化做石破天惊的力量,在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心中积蓄。

看管城门的门倌见眼前这番阵势,犹豫半晌,怯声问侍卫长道:“大人,您看这城门还开是不开?”

“现在已经过了五更天,若再延迟下去,圣上怪罪下来……”年轻的侍卫长踟躇无措,而长安城内要出城的百姓也聚集在城门另一侧,翘首等待侍卫长一咬牙,道:“开!”

“开城门”浑厚洪亮的声音,伴随着城门“吱吱呀呀”开启。

顿时,黑滚滚的人潮蜂拥而进!聚集在城门外的上万饥民,如着了魔般,浩浩荡荡奔涌在长安城大街上,由几个带头的领着,径直向皇城方向奔去!

甘露殿外,陆荣气喘吁吁踏上宫阶,也顾不得禀报,冲进甘露殿,道:“陛下!灾民、灾民、反了!”

九五至尊扔掉手中奏章,见他这样没规矩,不禁皱眉道:“反什么?”

“陛下,关中百姓反了,竟围在皇城外生事,说”陆公公支吾道:“说是‘万民请愿’求陛下处死杨淑妃!”

“摆驾兴安门!朕倒要看看,这万民请愿的场面!”赭黄巍峨广袖一挥,世民阴枭明睿的眸子光影烁烁,怒道。

灏灏华盖下,赤金九龙徊天辇急急行驶至兴安门,帝王踏足兴安门楼观

楼观下,密集了上万名关中百姓,妇孺病残,拖家带口,跪在地上,重重将九重宫阙围住,水泄不通!

一列御林军站在皇宫与灾民间,形成一道坚实的鸿沟,拱卫宫阙。

世民目睹那些灾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心头猛烈抽痛,原本勃然大怒一肚子火,却怎样也发不出来!

见身穿龙袍之人辚辚立在楼观上,带头的几个灾民急忙“咚咚”磕着响头,大声喊道:“皇上,是皇上!”

这一喊,使得黯淡寂静的灾民们仿佛炸开了锅,嘤嘤嗡嗡磕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求皇上放草民一条生路吧!”

忽然又有人大喊:“恳求皇上处死妖孽,还天下苍生太平!”

万名关中灾民干涸嘶哑的嗓音,搀杂在一起,齐声道:

“恳求皇上处死妖孽,还天下苍生太平!”

“恳求皇上处死妖孽,还天下苍生太平!”

……

俯瞰浊泪纵横,满面灰尘的仓皇灾民,世民心痛如绞。这就是他打下的天下?这就是他子民的处境?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盛世江山?

攥紧拳头,世民哑然道:“发放财粮抚慰灾民,劝解民众离开皇宫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思量片刻,又道:“命河南、山西刺史火速到甘露殿议事!”

话音未落,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跑上兴安门楼观,使劲咽口唾沫,道:“禀告皇上,河南,山西,山东等三十刺史抚已经在甘露殿侯着了!”

“来得正好,朕要亲自问问他们是怎么为人父母官的!”神情冷峻而坚毅,世民表情默然,嘴角幽然牵动起异样的恼怒。

世民下得帝辇,见整个大殿已经百官泱泱,人满为患,不禁心中一愣。龙榻还没有坐热,山东刺史曹恺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参奏!”

“准。”

“陛下,这是山东两千八百四十三名明经、秀才、进士以及身孝悌旌表门闾者,联名上书,恳求陛下处死祸国妖孽!”

“山东果然孔孟之乡。”世民眼神讥讽一扫,道。

“启奏陛下,山西一千三百三十一名明经、秀才、进士以及身孝悌旌表门闾者联名上书,恳求陛下处死祸国妖孽!”山西刺史道。

“陛下,河南一千六百五十三名明经、秀才、进士以及身孝悌旌表门闾者联名上书,恳求陛下处死祸国妖孽!”河南刺史道。

“启奏陛下,此乃河北两千六百七十九名明经、秀才、进士以及身孝悌旌表门闾者联名上书,恳求陛下处死祸国妖孽!”河北刺史道。

“陛下,臣有本参奏……”

“臣亦有本上奏……”

“……”

世民从容淡定,危襟正坐,暗藏在龙袍中的拳头却已经握得“咯吱”作响,竭力扼制胸腔怒火,道:“众爱卿一口一个‘祸国妖孽’,朕却心中疑惑,所谓妖孽,意指何人?”

群臣略微惊愕,良久,无人言语。

“眼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正是为官者体恤民心,缓解灾情之际众爱卿,都是堂堂七尺男儿,何苦将天灾人祸都归结到一个女子身上!”世民字句铿锵,掷地有声,不怒自威。

“陛下,天灾频频降临,乃自古少有之事,可见必有妖美之女,蛊惑帝心,祸乱朝纲……”中书侍郎道。

“巫蛊之说岂可信之!”世民冷冷道:“传朕旨意:诏骸骨暴露者,令所在埋瘗,诏关中免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今日之事,暂且到此,改日再议!”世民拂袖而去,只留满朝诸臣摇头空叹。

翌日,世民登上兴安门楼观,望着越来越多的灾民,沉思良久,对御林军侍卫长道:“至今日午时,若这些百姓再不散去,就挟制他们离开!”

侍卫长沉默不语,扑通一声跪下,道:“恕卑臣不能领命!”

“大胆!”世民勃然大怒道。

“卑职早已经生死置之度外!为一女子而生灵涂炭!陛下于心何忍?况且,卑职的家眷也已被连年天灾逼上绝路……”那侍卫破釜沉舟道。

大内御林军齐齐下跪,言辞恳切。环视一众年轻侍卫,个个神情悲凉,酸楚隐忍,年轻的帝王沉沉呼吸几口,目光怆然。

楼观另一侧,姞儿久久注视着满地的饥荒灾民,唇角巍巍颤动,眸子中渲染一丝水雾凄迷。

如墨长发频频被吹散,黏连在她眉梢上,睫毛上,嘴角上。雪白绫丝罗裳拂风乱舞,勾勒出袅娜风流的身姿,仙美毓秀。

皇城外,聚集着的请愿诸洲百姓,已经多达两万有余,其中夹杂着不少血气方刚的青年才子,官宦世家,甚至王公权贵

人潮之众,唾骂之胜,闻所未闻。九重宫阙大门数日不得开,文武百官只得从掖庭宫侧门上朝。

这一切,由我而起?春风,乍暖犹寒,袭来,透过她薄薄绫丝裙,刺得肌骨沁凉。伫立楼观的女子不禁缩紧身子,顿觉茫茫寰宇之中,无所依托。

宽阔温暖的胸膛将她包裹,男子掌心刻了满熟悉的纹路,紧紧箍住她纤细腰肢,是世民。

他深沉叹息,摸索她冰凉的颈窝,哑声道:这里风大,你分明禁不住这样的寒。”

淑妃肩头陡然一紧:你可知,这样的寒,我已跋涉过多少?她婉约一笑,道:“世民的怀抱,很温柔、很暖和呢……”

“其实,并不很温柔,”世民阴枭锐利的深邃眸子骤然融化为春水,轻轻摇晃着她,补充道:“温柔,也只是因为你”

“世民,亲笔为我描绘一幅画像,可好?”淑妃握上留恋在她腰际的,他的手,道。

“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抚弄她润泽如珠玉的贝壳样指尖,世民轻轻呵气。

“突然想看看自己在世民笔下的样子……”纤凉的指,在他掌中变得温热起来。

“混账东西,谁让你们把事情闹得这么大?”隐蔽处,石青布衣白面男子遥遥望着皇宫外的人山人海,眼眸犀利,压低声音呵斥道。

“长孙大人,卑职也没有想到,民心之愤熊熊高涨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事情竟然闹到这番境地,只怕,只怕不好收场啊!”

身旁卑躬屈膝的男子道,此人是御史大夫杜淹。

“不好收场?杜大人,此事若泄露出去,恐怕杜大人自己难以担待啊!”无忌淡漠道。

“长孙大人,分明是您吩咐卑职……”眼看事情无法收场,长孙无忌将所有罪过都推到自己身上,御史大夫杜淹情急之下辩解道。

“杜大人为官时日应该不算少了!”无忌眸中晦涩一扫而过,森然道:“身后之事,杜大人尽管放心,大人的家眷会得到最好的安置。”

“卑职谢、长孙大人!”杜淹牙关紧紧咬住,面色如土,道。

(后记:贞观二年冬十月庚辰,御史大夫杜淹卒。)

*

芙蓉阁

雕甍轩窗之内,子期迎风而立,着素色绢丝长袍,发丝泠泠,墨绿色眼眸凄美而破碎。他怅然而立,神色清淡如水,默然俯瞰街道上的乌压压的灾民。

倏然有白色身影浮掠,悠然陨落在男子修长背影后,带来人发丝衣袂翩跹落定,道:“纤云拜见阁主。”

渺渺风来,将男子发丝吹拂成支离。他仍是注视着道上拥挤聚集的饥民,道:“召集四大护法,同我上渺云峰。”

“阁主。”话音方落,纤云惊疑抬头,直视男子清俊背影,道:“望海阁早已脱离渺云宫,阁主再踏足渺云宫,恐怕”

“纤云,我有我的苦衷,有违反师尊遗训之事,我一力承担。”男子转身微笑,风神如玉。

“又是为了她,凌!为了她,难道你要将整个望海阁毁掉?”白衣女子恍惚黯然神伤,又搀杂了几分悲愤与怆然。

“我不会将望海阁牵扯进去。”凌逍子目光游移,弥漫了水蒙蒙一重雾气,道:“当年师尊既然将望海阁传于我,我定会想方设法保全它”

“可是,凌”你自己怎么办?纤云喉头酸涩,空留后半句枉然徘徊在唇齿间。

听出她已然声音颤抖,男子碧潭深眸荡漾起水融融涟漪,柔声微笑道:“傻丫头,天底下还有谁能把我怎么样吗?”

听到他的抚慰,即使只有寥寥数语,也足以使盘旋在她眸中的清泪滚滚流下。“凌”纤云呜咽起来,凝白的指,将绉纱素裙紧紧攥起。

悠叹一声,凌逍子无奈笑笑:“别哭了,堂堂望海阁护法动不动就哭鼻子,别人知道了像什么样子?去召集四大护法,三日之后,在渺云峰见我。”

“是,阁主。”

日沉西峰。风起云涌,由天际飘来,缓缓流动在近山远峰之间。万顷云霭滚滚,雾波滔滔,沉沉浮浮,犹如天上沧海。

矗立云端,宛然临仙之地,有峰曰:渺云。峰上,砌石成阶,畅通山顶。石阶下,凌逍子徐徐行至阶前,绿眸暗垂,美艳而妖娆,一袭银白色绢丝宽袍,长风浩浩,飘飘若云。

他身后有四名长身而立的护法:玄空,沧海,纤云,长风,分别着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