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龙腾-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届中脱颖而出。农民争抢“大学生村官”、干部看好“大学生村官”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宿豫市农村占大头,农民占多数,经济基础薄弱,是江东实现全面xiǎo康“最短的那块板”。近年来,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如一股chūn风吹遍宿豫大地。但要把这股chūn风化作一场chūn雨,离不开一大批熟悉农村、jīng通农业、对农民有感情的干部。江东省委选派254名本科大学生到宿豫担任“村官”,其中党员占33%。不少农民打腰鼓、扭秧歌,欢迎他们的到来。各乡、村纷纷召开座谈会,表示要用好这批人才,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术阳县刘集镇镇长jī动地说:“有了他们,农民就有了信息源、科技源,就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泗洪县委书记冯山石说:“这不仅充实了村级班子,也为选拔乡镇干部提供了源头活水。”
从城市来到农村,从校园走上社会,不少“大学生村官”既无比兴奋,又感到很有压力,甚至焦虑浮躁。为此,宿豫市组织部mén采取“三当”措施,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一是当“自家孩子”来关爱。确立“服务好、跟踪好、引导好、管理好”的理念,为“大学生村官”尽力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并以座谈、走访、举办文艺活动等形式,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mén户网站开辟“大学生村官博客”专栏,给他们搭建了一个“jiāo流心得、学习经验、沟通思想、答疑解huò”的平台。
目前有190名大学生村官开通个人“博客”,发表体会文章500多篇。二是当优秀人才来服务。在工资待遇上,参照专业人才引进标准执行。在帮带机制上,建立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县区直部mén领导帮扶、乡镇领导结对和村党支部书记帮带等制度,并分批选派他们到重难点岗位轮岗锻炼。在项目、资金扶持上,协调有关部mén和金融机构给予倾斜。三是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制定到村任职大学生培养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管理目标责任、重大事项报告、年度工作目标承诺、民主评议等七项管理制度。提出“四个优先”政策:凡实绩突出的,在入党、评优和公选领导干部、事业单位招考四个方面优先考虑。不少大学生反映,“虽然条件艰苦一些,但感到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
“大学生村官”到任后,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主动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四大员”——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实用科技知识的推广员、远程教育网络的辅导员、“农村关爱工程”的推进员,半年来提供致富信息1400多条、指导村民创办各类大xiǎo项目556个。泗洪县垫湖村的风其兵利用网络宣传,帮助村里把“垫湖籼米”、“垫湖山芋”等农副产品打响了知名度,成功走进了金宁、东方等超市,被村民誉为“千里眼”。毕业于金宁农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汪宏亮来到泗洪县西南岗联淮村后,利用网络和专业特长,为村民提供规模化养jī和防治相关信息,促进了村民致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mō爬滚打,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加深了与农民的感情和对做好基层工作重要xìng的认识,并通过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去年年底市县乡村四级换届选举中,20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市、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87人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1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刚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的张海洋说:“村里的80多家贫困户我都一一跑遍了,他们都把我当成‘自家人’,我也乐意为他们早日脱贫致富想办法、多做事。”泗洪县涧北村村民张顺民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知识多、本领大、想法活、点子也多,的确帮了我们大忙!”
见萧宸听得不断点头,刘敏信也就不像先前那样有些畏首畏尾,他说:“我们宿豫市班子认为,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开辟了一条在基层培养人才的新道路,找到了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平台,这项制度应长期坚持下去。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目前有三条对策:一是扩大选拔规模,争取每村都有‘大学生村官’。二是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培养链’,选拔、培养和jī励制度化,而不是当成‘临时xìng、应急xìng工作’。同时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解聘。三是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使他们更好地带领农民致富。”
萧宸点点头:“关于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培养链的问题,我对此是同意的,回去以后我会让省委组织部对此做一个专mén的研究和调查,同时在省委常委会上,我也会说一说,这一点你们宿豫方面可以放心,省委这边不会拖你们的后tuǐ。”
刘敏信忙说不敢不敢,但同时对萧书记的关怀表示感谢。
接下来,萧宸询问的是江东省宿豫市宿新区三棵树乡杨楼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耿兴华。
萧宸笑道:“这样,我不像刚才问xiǎo雷同志那样一条条的问你,你自己给自己做一个介绍,然后对你的工作进行一个总体的汇报,好不好?”
耿兴华很年轻,萧宸感觉颇有当初他下鼎清区时的气质,所以也比较有好感,想这样考他一考。
面对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萧宸,耿兴华并不怯场,朗声道:“好的萧书记。我叫耿兴华,今年24岁,毕业于金宁财经大学。去年7月,我作为江东省委、省政fǔ选派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跟林xiǎo雷不是一批),满怀jī情与希望,到宿豫市宿新区三棵树乡杨楼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
到村后,我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安心扎根农村,真心与村民相处,诚心为农民服务,很快赢得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2004年12月8日,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我光荣当选杨楼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对于我的工作,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有扎根农村、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
大学毕业时,我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应聘到大城市对口单位就业;二是继续留在金宁考研深造。但在得知省委、省政fǔ准备选派千名大学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决策后,我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决定:到农村去。
对我作出的选择,家人非常不解: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跳出了‘农mén’,怎么又回到农村呢?这大学不是白上了吗?
我耐心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我考上大学,是‘jī窝里飞出金凤凰’,但为什么凤凰飞出了那么多,jī窝还是jī窝,而没变成凤凰窝呢?关键是农村缺乏人才。现在省里制定这么富有吸引力的政策,号召大学生到村任职,如果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给乡亲们一些帮助,给农村发展添一点活力,我们农村的落后面貌何时才能得以改变?
通过深入的jiāo流,我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并最终通过了组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如愿踏上了脚下的村官路。
二、要有艰苦奋斗、服务群众的满腔热情。
我所在的杨楼村素有‘jī鸣闻两省、狗吠听六乡’之称,地处偏僻,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外打工,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缓慢。
面对这种状况,我没有被困难吓倒。我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无论有多难,决不当‘败将’,更不当‘逃兵’,决不能让人家xiǎo瞧了我,更不能让人家因为我xiǎo瞧了我们大学生村官!
带着这股倔劲,我开始了我的村官之路。省委、省政fǔ要求地方在乡镇妥善安排我们的食宿。宿豫在这方面想得更是周到,单身宿舍、电视机、电风扇等一应俱全。但由于乡里距村还有20里路,开展工作很不方便,为此,我毅然搬到村里一间简陋xiǎo屋中住下来。
一到杨楼,我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看到一些家境比较贫困的农户,我经常习惯xìng地从身上掏出一些钱接济他们。我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席地而坐,促膝谈心。大家看到我是一个朴实、敦厚的土村官,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愿意跟我讲,我也逐渐成了他们的‘自家人’。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mō底,我开始反复思索加快杨楼发展、促进脱贫致富的对策措施,并着手为杨楼量身定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短期规划中的道路畅通计划已经付诸实施,杨楼老百姓纷纷夸我:‘耿书记人xiǎo志大,能说会干,这样的干部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三、要有开拓创新、敢想敢干的过硬本领。
当选杨楼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后,我多次召开居支两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奋斗目标。这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了杨楼人对我和新班子的期待,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意识到,我只有与杨楼人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只有为杨楼老百姓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才能使杨楼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去年底,上级集中发放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金额高达90万元,涉及300多户人家。这项工作老矛盾很多,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新矛盾。为了保证补偿款顺利发放,我多次召集村组干部研究、充分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短短一周时间,我就拿出了一份周密方案,保证了补偿款的顺利发放。chūn节慰问工作中,我认真组织、统筹安排,把上级下拨的慰问物资足额、及时、公正、透明地发放到了贫困户手中。
我的家在新沂,离杨楼不足百里,家中有体弱的父母。但为了工作,我曾几个月不回家一次。今年chūn节,我只是在大年除夕回家与父母吃了顿团圆饭,初一一大早就又回到了村里,逐户给贫困户拜年,为他们送去村党组织的关心,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出行难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首要障碍,也是杨楼群众急盼解决的第一难题。通过调研,我先后拿出4套方案,最终制定了一个干部群众普遍满意的‘以奖代扶’方案:拿出自己积攒的5000元工资作为奖金,奖励修路先进的xiǎo组。修路期间,我每天吃住在工地。在我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村群众修路的积极xìng被调动起来。在新chūn茶话会上,37位事业有成的人士自愿为修路捐款23050元、出义务工30个,杨楼出行难将很快成为历史。
杨楼有一个玻璃纤维厂,因为资金缺乏,经常陷于停产状态。我一方面协调解决了两万元周转资金,一方面设法给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其他困难。现在该厂生产状况已经大大改观,不仅产品畅销省内外,而且带动了本村一批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在杨楼发展高效农业,我多方奔走联系,现已招引一家提供农业服务一条龙的农资公司,它将为我们引进一批优质旱稻种,并保证在稻子生长过程中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农yào、化féi、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服务。
回顾到村任职以来所做的工作,我体会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才华在农村中得到施展。大学生到村任职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事业平台,完全能够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农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农民需要我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