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曼婚-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
既然如此,陈大太太也扶了曼娘的手站起来,急急地往九阿公住处行去,这一路都没人说话。
来到九阿公住处时候,也是鸦雀无声,想来陈大老爷和陈五爷已经赶过来了。瞧见陈大太太婆媳过来,丫鬟急忙迎出来行礼,悄声道:“老爷和五爷都来了,太太您……”话没说完九阿公已经在屋里道:“进来吧。”
陈大太太带了曼娘走进去,九阿公坐在上面,面前放着茶,那茶袅袅冒着白烟,想来正在品茶。陈大老爷和陈五爷束手站在一边,看见儿媳孙媳进来,九阿公这才开口:“带上孩子们,一起去齐王府吧。”
说完这句,九阿公就不再说话,这是,陈大太太讶异地看向九阿公,带上孩子们,是要生离死别吗?陈大太太的嘴微微张了下,九阿公的眼垂下,他本是鹤发童颜十分精神,但说完那句,如同一下衰老,顿有皱纹丛生白发飞舞之感。
陈大老爷上前一步:“父亲……”这一声父亲里面满含惊诧,九阿公伸手摆了摆,声音低沉:“放心,没什么,我什么事没遇到过,况且这件事,不过是早晚。”
话虽如此,九阿公的眼角还是有泪流出,纵然此时儿孙满堂,富贵荣华,可在姐姐面前,还是那个什么都要依靠姐姐保护的孩子。那段相依为命的日子,是九阿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人,可这世间,只有姐姐能真正懂自己,也只有姐姐,能够为了自己不顾一切。
十六岁入宫,二十五岁守寡,从红颜守到银丝满头,有多一半是为的自己。九阿公眼角的泪越来越多,多的竟擦不掉。陈大老爷上前一步,扶住自己父亲的手,再次担心地唤了一声,九阿公摇头:“没事,我没事,让孩子们也一起过来,去见见他们姑老祖,让他们知道,这边的富贵荣华,是怎么来的。”
陈大太太急忙应是,和曼娘出去。孩子们很快被叫来,等候在外。九阿公很快出来,和平常打扮一样,面上的泪痕已经不见,姐姐她,不喜欢自己哭,她说,阿弟,你是该光大门户的。
府中主人尽出,行动却很迅速,也没人高声说话。睐姐儿搂着妹妹坐在曼娘身边,把头靠在曼娘肩上。曼娘摸下女儿的发,对老太妃,曼娘有感慨有赞扬,但惟独没有的,是女儿为弟弟们牺牲,若真有什么事,曼娘是愿粉身碎骨也不愿儿女们有一点损伤。
车到齐王府,齐王亲自出来迎接舅舅,也只叙了两句就请九阿公往里面去,陈五爷被留在外面,女眷和孩子们被齐王妃接了,齐王妃面色有些憔悴,只勉强说了几句,里面就有侍女传话,老太妃请陈大太太带孩子们进去。
齐王妃忙亲自带了众人进去,陈太妃所住的院子依旧和平常差不多,照旧人来人往,但来往的人面上添了几分凝重。能闻到药味,厢房里还有几位穿御医服色在那忙碌商议,但从这情形看,只怕老太妃真要不好了。曼娘不由握紧女儿的手,睐姐儿把小脸贴向自己娘的手臂,默默地走进老太妃居室。
陈太妃年纪虽大,屋子收拾的历来精致,此时那些摆设都已被撤去,连窗帐都已换掉,这让曼娘有些心惊。
陈太妃半靠在床上,九阿公坐在床边,姐弟俩只是对视并不说话,秦婉柔快步上前轻声道:“太妃,舅公家的孩子们,都来了。”陈太妃这才看向睐姐儿他们,脸上露出喜悦,良久才对九阿公道:“孩子们都好,我就放心了。”
九阿公的泪又落下:“姐姐,我宁愿和你在那破屋,一起……”陈太妃无力地挥挥手:“那些事,都过去了,阿弟,我这辈子,并不后悔,你不必这样耿耿于怀。”说着陈太妃眼里透出几分依恋:“只是可惜我的阿弟,他本该是翱翔天穹的苍鹰,却做了那笼中的鹦鹉。”
世上哪有只有利没有弊的事,九阿公伤心至极,已经从椅上滑落,拉住自己姐姐的手大哭起来,旁边的人没一个敢劝。还是陈太妃拍拍他的背:“别哭了,阿弟,世间事,哪有那样十全十美的?好在远儿不错。”
说着陈太妃看向曼娘,曼娘忙上前跪下,陈太妃并没叫起,只是对她点头:“你很好,我很放心。”说完陈太妃又看着睐姐儿,睐姐儿也忙跪下,陈太妃伸手想抚摸睐姐儿,手却似乎没有力气,秦婉柔忙上前拉起睐姐儿的手送到陈太妃手上。陈太妃低头看着睐姐儿的那双手,这是从没沾过阳春水的手,柔软嫩滑,面前的少女也很美丽,她不会像自己一样,伴着老翁眠,青春就守寡,而是有她美丽的日子。
陈太妃轻声叹息,对九阿公道:“我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我都快要死的人了,陈家的女儿,不管怎样都不能嫁给老头子,年少守寡也不用去挣什么贞节牌坊,而是另行再嫁。你听到了吗?”
九阿公点头:“姐姐,我从没有不听你话的时候。”那就好,陈太妃闭目喘息,齐王知道这只怕是回光返照了,刚要开口劝陈太妃歇息一会儿再说,陈太妃已经睁开眼:“七小姐的孙儿和曾孙儿都在京吧,我想见见他们。”
齐王和齐王妃对看一眼,又看向九阿公。自己姐姐心里毕竟还是有不甘啊,九阿公默念一下才对齐王道:“见见吧,当年七小姐和姐姐,也曾闺中相伴。”屋内气氛更加压抑,齐王让人去传话,侍女已经端进一碗药汤,齐王妃亲自喂婆婆喝了,陈太妃喝下药似乎精神好些,面上添了些红润,但曼娘晓得,这不过是碗吊气的汤,为的是怕宫中有什么信过来。
孩子们正准备出去时候,外面有人进来:“太子殿下奉陛下之命前来探望。”屋内人全都站起,女眷们避入屏风后面,太子已经走了进来,他今年不过十四岁,十分沉稳,见众人行礼就摆手:“免礼,我是奉父皇旨意,前来探望老太妃。”
说着就匆匆往陈太妃床前走去,问了几句,齐王妃代答了,太子虽年轻却也晓得只怕陈太妃这回是好不了了,循例安慰几句,外面又有人传:“熊家的表爷和表少爷都到了。”齐王瞪那报信的侍女一眼,陈太妃倒睁开眼:“无妨,是我要见他们。”
说着陈太妃看向太子:“若有冒犯,还请殿下恕罪。”休说陈太妃辈分这高,就算辈分没这么高,太子奉命来探病,也不会对此有什么不悦,忙道:“太妃要见亲戚,这是本分,我怎敢降罪。”
说完熊家的人已走进来,熊三爷和熊三奶奶还有熊大少爷一瞧屋内这阵势,先叩见太子,然后才要依次行礼,太子已经摆手阻止:“不必了,你们快些说话才是要紧。”
熊三爷应是,带了妻子和侄儿膝行到陈太妃床前,陈太妃看着熊三爷,努力想从熊三爷脸上寻找出当年那个美丽温柔的陈七小姐的影子,可惜没有寻出一丝相似,倒是熊大少爷有一双和陈七小姐一样的眼睛。六十多年了,那个夜晚似乎还在眼前,那时的自己掌心冒汗,这一去也许就再不能回来,但为了弟弟,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更何况是入宫呢?
那一站出来就是六十多年,陈家人厚道,一直都照顾弟弟,可就算如此,有时心里也是有一点点不甘心。从十九岁后,陛□体日差,后宫妃嫔就再没承宠过了。
陈太妃看向屏风那边,似乎能看到睐姐儿美丽的脸,还有自己孙女们的脸,她们不会再像自己一样了,永远不会。屋内很安静,都在等着陈太妃说话,但只能看到陈太妃一时微笑一时叹气,似乎这一生都在眼前,没有遗漏。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的很感慨。


、262、薨逝


陈太妃的喘气声越来越长;终于开口对熊三爷道:“我这一生;有欢喜有伤心;小姐她的日子,过的好吗?”熊三爷有些奇怪,但很快就道:“家祖母自然没有太妃的富贵荣华,不过是和祖父白头偕老罢了。”
不过如此罢了;陈太妃似是自语:“如此;就好。”说完陈太妃的眼就缓缓闭上,那喘气声越来越长。这是将要油尽灯枯的前兆。齐王对太子恭敬地道:“殿下,是否……”太子对齐王道:“还请十一曾祖把外人都请出去。”皇帝既遣太子前来;想来不止仅仅只是探病这事;齐王妃已去了屏风后面,请陈家内眷往外回避。
熊家人虽感到莫名其妙,但也遵令起身出去。跟在熊三爷身后的熊大少爷听到衣裙O@之声,忍不住悄悄抬眼去看屏风后转出来的人,一眼就看到睐姐儿,比起原先多了几分端庄,熊大少爷的心不由微微一荡,接着就忙跟着熊三爷走出屋子。
已有侍女过来请熊家人到厢房歇息,熊三爷正待说话,就听到院门口传来说话声:“这里好生热闹。”声音有些高亢,自进了齐王府,熊家人就小心翼翼,此时听到有人这样说话,不由往门口看去。
陈家这边曼娘的眉已经微微一皱,对陈大太太小声说了一句,陈大太太恍然,忙带着众人行礼下去:“见过二公主。”比起数年前,二公主长高很多,容貌更显俏丽,眉眼间神采飞扬,带着皇家女儿特有的骄傲。
二公主妙目一转,认出面前的陈家人,面上笑容满溢,亲自上前扶起陈大太太:“还请起身,我是听说老太妃病重,和母后讨了差,来探望老太妃。”二公主和陈大太太说完这句就看向睐姐儿,那件事后,睐姐儿每有进宫,身边必有皇后派的宫女跟随,绝不让二公主和睐姐儿单独在一起。
二公主的眼微微眯了下,就算心里对睐姐儿再不满,她也知道不能说什么,毕竟帝后再宠爱二公主,也不能因她的喜好就贬斥大臣。屋内已有内侍走出,二公主对陈大太太微一点头就往屋内去。
熊三奶奶的手心都满是汗,见陈家人依旧从容淡定,不由默然,久居乡里的和久居京城的毕竟是不一样的。侍女已上前请他们各自去歇息,熊三奶奶也不能和曼娘说什么,只是微一点头就各自进了厢房。
二公主掀起帘子进屋,正看见太子已经对着陈太妃跪下,齐王大惊,正要阻止太子。太子已对齐王摇头:“十一曾祖,此时只论家事,不论国事。”论家事,齐王就是太子叔曾祖,陈太妃的辈分更高,这一礼陈太妃受得起。
二公主见状也上前跪下,太子已对陈太妃道:“太妃是家里辈分最高的人,父皇已经拟诏,太妃陪葬孝宗陵墓。齐王曾祖历来为人宽厚谨慎……”太子没有说完就看见陈太妃睁开眼睛,陈太妃已经伸出手,声音有些嘶哑地道:“我本妾妃,不能陪葬帝陵,我死之后,葬到邱贵妃身边吧,我初入宫时,得她照顾良多。”
帝妃陪葬帝陵,是莫大的荣耀,此时陈太妃主动要求陪葬,而是葬到一个已逝多年的无名妃子身边。太子迟疑后才道:“太妃遗命,小王本要遵的,只是……”陈太妃的声音越发低了:“我一生,从没求过陛下。”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太子垂下眼帘,低声应是。陈太妃闭上眼,唇边含笑,在半空中的手垂下,薨。
哭声震天,陈家人聚集歇息的地方,九阿公闭上眼,泪已经流到腮下,没人敢上前安慰,只是沉默等待。过了好一会儿,齐王才遣人来请陈家人先行回府,齐王府此时定十分忙乱,陈大太太只把陈五爷留在这,命人进去致意后也就带着众人回去。
回府路上,睐姐儿沉默不语,曼娘把女儿的发往上拢一下,才听到睐姐儿发出一声长叹。这声长叹所为何来曼娘是晓得的,她低低地对女儿道:“太妃话里的意思,你都明白了吗?既明白了,就不用这样叹息,好好地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睐姐儿点头,曼娘把已经睡着的绯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