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粹德国史-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他会谈”。再也没有时间可以坐失'524' 了。“我要求你,”里宾特洛甫在电报里说,“告诉莫洛托夫以下的话”:……我们在正常情况下,当然也愿意通过外交途径来设法调整德俄关系,并且以通常的方式予以实现。但是目前的不同寻常的形势,按照元首的意见,己使我们有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取得迅速的结果。

德波关系一天比一大尖锐。我们必须估计到不论哪一天都可能发生会使公开冲突无法避免的事件……元首认为,我们必须不致在正当努力澄清德俄关系的时候,对德波冲突的突然爆发缺乏心理准备。他因此认为,必须在事先就加以澄清。仅仅为了在发生这样一种冲突的时候能考虑到俄国的利益就有此必要,如果不加以澄清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德国大使还要说,莫洛托夫所提到的谈判的“第一步”即缔结贸易协定已经在当天'8月18日' 在柏林完成了,现在是“着手”第二步的时候了。为此,德国外交部长建议自己“立即动身来莫斯科”。他来的时候“将由元首授以全权,来全面地而且最后地解决全部问题”。里宾特洛甫补充说,到了莫斯科以后,他将能够“考虑俄国人的愿望”。

什么愿望?德国人现在已不再兜圈子了。

我也将能够' 里宾特洛甫接着说' 签订一项特别认定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在这个或那个外交政策问题上的利益;例如在波罗的海地区划定势力范围的问题。然而,这种解决只有口头讨论才办得到。这一次,大使决不能从俄国人嘴里得到一个“不”字。

请你强调' 里宾特洛甫最后说' ,德国的外交政策在今天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请你一定要求对方迅速同意我访问莫斯科,并且有力地反对俄国人任何相反的意见。在这一点上,你必须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决定性的事实,即公开的德波冲突可能很快爆发,因此,我能立即访问莫斯科是我们最大的利益。

8 月19日是决定性的一天,让德国潜水艇和袖珍战斗舰开赴英国海面的命令一直压在那里,要等莫斯科来了回音才发。这些'525' 舰艇要是打算在希特勒预定发动战争的日期9 月1 日到达指定地点的话,它们本应该马上出发的,因为剩下的时间已只有13天了。

受命突袭波兰的两路大集团军也应该立即进入阵地了。

柏林,特别是上萨尔斯堡,空气的紧张几乎叫人不能忍受。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神经质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决定。外交部那一天的各种文电透露了威廉街这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施努尔博士报告同俄国人关于贸易协定的谈判已经在前一天晚上“达成完全协议”后结束了,但是苏联却拖着不肯在上面签字。他说,签字仪式本来要在今天'8月19日' 中午举行,但是到了中午,俄国人又打电话来说,他们得等莫斯科来的指示。施努尔报告说,“显然,他们是得到了莫斯科的指示,为了政治上的理由而拖延签字”。从上萨尔斯堡,里宾特洛甫又给舒伦堡发去了一份“特急”电报,要他一定用电报报告莫洛托夫所说的任何一句话,或者足以表明“俄国人的意向”的每一个迹象,但是这天白天,从大使那里一共只收到了一份电报,那是照转苏联通讯社塔斯社在莫斯科的一则辟谣声明。塔斯社否认外传俄国和英法军事代表团之间已在远东问题上陷于僵局,不过,它又说3 国代表团在“完全不同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还有时间,也还有希望。然后,到8 月19日晚上7 点10分,那份望眼欲穿的电报终于来了。

机密特急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交部长在经济协定宣告签字以后一星期到莫斯科来。奠洛托夫说,如果缔结经济协定的消息明天公布的话,德国外交部长就可以在8月26 日或者27日到达莫斯科。莫洛托夫交给了我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

关于我今天同奠洛托夫所作的两次谈话的详细报告以及苏联草案的全文将立即用电报发上。舒伦堡据大使报告,8 月19日下午2 时在克里姆林宫开始的第一次谈话继续了一个小时,进行得并不很好。看起来,似乎无法一下子迫使俄国人接待德国外长,“莫洛托夫坚持,”舒伦堡在电报中说,“即使要在大体上确定访问的日期,目前也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需要充分的准备……对于我再三指出而且极其强调的必需赶快的理由,莫洛托夫答称,迄今为止,甚至第一个步骤——缔结经'526' 济协定——都还没有完成。首先,经济协定要签字并公布,而且要在国外发生预期的影响。然后才轮得到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莫洛托夫显然毫不为我的异议所动。莫洛托夫声称,他已把苏联政府的观点告诉了我,已经再也没有别的话要补充了,在这以后,第一次谈话就结束了。”

但是,很快,他就有话要补充了。

“这次谈话结束以后还不到半小时,”舒伦堡继续报告说,“莫洛托夫通知我,要我在下午4 点30分再到克里姆林宫去见他。他为麻烦我表示歉意,并且向我解释,他已经向苏联政府作了报告。”

接着,这位外交人民委员就交给这位又惊又喜的德国大使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并且告诉他,如果贸易协定能在明天签字并公布的话,里宾特洛甫就可以在8 月26日或者27日到莫斯科来。

“莫洛托夫并没有对他突然改变主意举出什么理由。”舒伦堡在电报上补充说,“我猜想是斯大林过问了这件事。”

这个猜想无疑是正确的。据丘吉尔说,苏联想同德国签订条约的意图是斯大林8月19 日晚上向政治局宣布的。从舒伦堡的电报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一天略早一点的时候——大概在下午3 点到4 点半之间——他把他那决定大局的决定告诉了莫洛托夫。

整整3 年以后,在1942年8 月间,“有一天清早”' 丘吉尔后来报告说' 这位苏联独裁者给当时在莫斯科访问的英国首相谈到了他所以采取这一厚颜无耻的行动的一些理由。

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 斯大林说' 英国和法国政府并没有决心在波兰受到攻击的时候打仗。但是他们希望英国、法国和俄国在外交上的联合会吓退希特勒。我们肯定,这样做是达不到目的的。斯大林曾问过:“法国动员起来以后,能拿出多少个师来对付德国?”答复是:“大约100 个。”他又问:“英国能拿出多少个?”答复是:“两个,以后还可以再加两个。”“啊,两个,以后再加两个。”斯大林重复了一遍。然后他问道,“你知道不知道,要是我们同德国打仗的话,我们得在俄国战场上投入多少个师?”停了一下,他自己回答说:“300 个以上。”舒伦堡在报告关于他8 月19日同莫洛托夫谈话的结果的电报中还曾说,他想劝诱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同意里宾特洛甫早日访问莫斯科的企图,“不幸,没有成功”。

不过,对德国人来说,此事非成功不可,侵入波兰的全部时间表,实际上也就是到底能不能在秋雨大降以前的短短时期内发'527' 动进攻的问题,全要看这一点来决定。德国人害怕,要是莫斯科不能在8 月26日或者27日以前接待里宾特洛甫的话,要是俄国人稍稍拖延一下的话,9 月1 日的预走日期就无法保持了。

在这个成败关头,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了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到莫斯科去。他给斯大林的电报是在星期天'8月20日' 下午4 点45分急急发到莫斯科去的,离他收到舒伦堡的电报刚好12个小时。元首指示大使“立即”把它交给莫洛托夫。

莫斯科斯大林先生:我衷心地欢迎新的德苏商务协定的签字,认为它是改变德苏关系的第一步。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我说来,意味着确立德国的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有益的政治方针……

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先生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地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

苏联所希望的补充议定书的内容,我深信,在最短期间就能够得到澄清,如果能有一位负责的德国政治家亲自到莫斯科去谈判的话。如若不然,德国政府就无法明白,这项补充议定书怎么样才能在短时期内澄清并解决。

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以在它支配下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在我看来,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间新关系的愿望,最好是不要丧失任何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8月22日' 接见我的外交部长,至迟到星斯三,8月23 日。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只能逗留一天,至多两天,再长是不可能的。我将十分高兴得到你尽早的答复。阿道夫·希特勒在以后的24小时中,从星期天'8月20日' 晚间希特勒给斯大林的呼吁通过电台发向莫斯科开始,到第二天的傍晚,元首一直是处在近乎精神崩溃的状态中。他连觉都不能睡。半夜里,他'528' 还打电话给戈林,说他心里嘀咕斯大林对他的电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且对莫斯科迟迟不作答复感到惶惶不安。到8 月21日凌晨3 点钟,外交部接到了舒伦堡的“特急”电,说威兹萨克早先通知他的希特勒要发给他的电报还没有收到。大使提醒外交部,“公务电报从柏林到莫斯科要四到五小时,包括两小时的时差在内。此外还必须加上翻译密码的时间”。8 月21日' 星期一' 上午10点15分,急得不得了的里宾特洛甫给舒伦堡发了一个急电说:“请竭尽全力保证我能成行,日期如前电所示。”中午过了不久,大使通知柏林:“我将于今日下午3 时往见莫洛托夫。”

最后,到8 月21日晚上9 点35分,斯大林的复电才到了柏林。

致德国总理阿·希特勒:我感谢你的来信。我希望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将成为改善我们两国关系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我们两国人民都需要彼此间的和平关系。德国政府赞成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在我们两国之间消除政治方面的紧张状态并且实现和平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 月23日到达莫斯科。约·斯大林就翻云覆雨、不讲信义这一点而言,纳粹独裁者在苏维埃暴君身上真算得上是棋逢敌手了。现在他们两个人已经打开了道路,可以在一起最后完成这个不体面的时代一桩最卑鄙的交易了。

斯大林的复电是晚上10点30分转到在伯格霍夫的希特勒那里的。本书作者还记得,几分钟以后——晚上11点刚过——德国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突然中断了,广播员宣布:“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已经协议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外交部长将在8 月23日,星期三,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俄国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 年8 月22日' 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他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