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田山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是什么。看来今年的收成是没有了。
一回到家就见何小悠像个火车头似得冲了出来。后面紧追着繁华,这繁华手上还拿着一根白线。
“繁华你拿着白线干什么。”
“小姐,小少爷要换牙了,那牙齿都松动好几天了,他还不肯让人拔牙。奴婢只能追着他拔牙了。”
“何小悠,你丢不丢脸啊,一个男孩子竟然还怕拔牙。你可以再怂一点没关系的。”
“大姐不是拔你的牙你当然可以说风凉话了。这牙齿拔下来血淋淋的——”何小悠说着话想到那样子都忍不住打个寒颤。
“二哥捉住他,一个男孩子还害怕拔牙了,说出去都不嫌丢人的。”
于是何家的哥哥姐姐一前一后将何小悠逮了个正着。一人一边硬是摁住了还在做垂死的挣扎之人。只见繁华拿着那根白晃晃的线一脸狰狞的向他走来。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阵阵响彻云霄的嚎叫声几乎传遍了整个青田山。
“何小悠你还能再没出息点么。”实在是这小子太夸张了。
“可是真的很痛啊。”可怜的何小悠捂着嘴,睁着两只泡水的黑眼珠。
“你可别哭,不然小妞妞都要笑你了。”看着他一副可怜相何谨稍微心软了点。“不就是拔了颗牙……牙……蚜,不就是蚜虫么,哈哈记起来了。”何谨突然想到了那田里的虫子就是蚜虫。小时候才地里的菜叶上常见到。不过这蚜虫分很多品种的。再想想看,要怎么扑杀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农村还没用化学农肥呢。那时候应该就是随地取材的东西才行。这原始的东西是什么呢。对了不就是草木灰么。好像还有辣椒水,记得那年家里种的辣椒都被奶奶摘去煮水了。
“爷。我想起来了,那虫子叫蚜虫,我在京都的一本书上看到过的。好像可以用草木灰或者辣椒水杀虫。”
“是真的吗,丫头你真的看到过的。”
“是啊,只是我不太记得是那本书了。”
“那得赶紧去配水啊。”何老爷子对自家小孙女是无条件的相信。
“爷您别急啊,都知道了就一定会杀光这些害虫的。”还得想想是什么比例呢。辣椒水辣一点没关系那就煮的浓一点好了。不过要煮个1刻钟才行。这草木灰好像是三木桶配一缸水。然后浸泡一夜后,过滤出干净的清液作为药水。
“大哥,你叫几个老实不多话的小厮来按着我说的配。”
这药水要真的管用,那这次又可以赚不少钱了。不过何家现在也不差这个钱吧,到时候还是进献上去赚个人情的好。
这两种药水何谨都做了实验。效果都不错,于是何家的300亩地全洒了下去。一天撒两次早间和晚间。没三天田里的虫子就死了大半。
“大哥你赶紧去信将这个法子传到京都去。我估计整个大渊的田地都将受到了虫害。”
这法子也可以献给县衙,毕竟越早越好。蚜虫的破坏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于是何家人一商量觉得可行。也不怕那青原镇的县衙来找自家的麻烦。毕竟何家有相府撑着腰呢。
何家的药水方子一交上去,整个县衙都感激不尽啊,本想着这次的虫灾又会颗粒无收。到时候又是流民乱串的日子,做官的也做的提心吊胆。于是青原镇率先实行下去了。效果很好,这药水洒了5天就彻底杀光了田里的害虫。全镇的人民都高兴,知道是青田村何家献的策。都夸何家是最慈善的人家。要不是何家献策,今年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虫灾已经开始向全国范围内蔓延。朝廷已经开始在头痛了,却也束手无策。只能开始盘算今年的国库能出仓多少米粮供流民充饥。楼清源作为丞相更是不能省心,已经好几天都没回府睡觉了。一直就在宫里商量对策,做最坏的打算并预防到时候的饥荒年。
已经有好几个省镇出现了虫害。有小部分的镇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何家献上来的杀虫方子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不,不应该说是他的,应该是全大渊的燃眉之急。要不是这方子,未来一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何家这次的功劳一定要上报给圣上,该给予丰厚的奖赏才是。
药水推行下去的效果很好,全国已经陆续有好消息传来了。基本都是四五天就能杀光田里的害虫。这方子的原料也是随处可见的,农人都不用出钱就能将田里的害虫杀光。你说大家能不高兴么。这么一来一去也为朝廷省了不少事和不少钱财。原本预算的银钱都能省下来留作他用了。
这次何家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小皇帝也是异常高兴的。当楼清源提出要好好赏赐一番与何家。小皇帝没做多久的考虑就答应了:“楼相觉得赏赐些什么好呢。”
“何家乃耕耘之家,就赏他们田地吧。”
“这个好,就赏田地吧,就以三等军功来赏吧。”
“三等军功户钱两万,田二顷”楼清源补充道,其实以何家现在的家世来说赏赐太厉害不是件好事。随又说道:“陛下,不如就只赏田地吧。”
“那以楼相以为赏多少田地合适呢。”
“京郊庄子一座,青田镇水田百亩”
小皇帝略一思考觉得可行,不会赏的太高,也不会显得皇家寒碜。于是立即拍案决定就这么赏赐何家吧。
当何家接到京都的赏赐时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那天一早何家就来了一拨人,这些人还是以青原镇县令恭迎着来的。
当然何家已经提前一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一家子人都准备了一番,这里当然是归功与楼清源送的几位嬷嬷。这些嬷嬷以前都是相府和国公府的人这等场面早就见过不知多少回了。
何家人一大早就起来了,就连刚满月的小妞妞都被唤醒了起来换衣服。何家虽然没有做官的人不用穿正装。可就是平民接旨也是有一定的规矩的。这古代就是麻烦,要在前世就是见全国总领导都不用这么大动干戈的,最多也就穿的整洁得体即可。
一家人从早上太阳露脸就已经开始在翘首以盼了。官就是官怎么样都要摆足了官架子才显得自己“高大上”。
千盼万盼的终于等来了咱们的宣旨大人。这不仅是宣旨大人和当地的县令来了。稍远的距离还跟着一串青田村村民呢。这也不奇怪,这些村民就是活到老死的没见过半个当官的都大有人在,何况是这个从宫里出来的官。(暂且将太监也当下官吧。)别说青田村就是青原镇都不见得有宫里的官来过。这能不让人好奇么。要不是被一群虎视眈眈的侍卫沿路拦着,估计这帮村民早哄上跟前去瞧个究竟了。
这宣旨公公一进何家也不废话就问了句:“何家人俱在否。”
“回公公话,都在这了。”这嬷嬷接了话茬。那宫人也没多在意。反正就一农村富户也不用太考究他们。就过过形式即可。
“杂家奉皇上和楼相的令特前来何家宣旨,何家当感恩至极………”
何谨跪在中间位置也没抬头看人,只觉得耳边嗡嗡的有个尖细的声音在吵。不用猜也知道无非就是讲一堆奉承的话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天家的衷心。妈的,你不是来宣旨的么,要拍马屁正主儿都不在,你拍给谁看啊。念了差不多有1刻钟,估计平时讲多了都有写演讲稿的那种吧。终于向天空方向拱了拱手完结了演讲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何氏一门此次献策有功,免大渊百姓与灾难,特赐良田百亩,京郊田庄一座。钦此!何家接旨谢恩吧!”于是将圣旨往前一送。何家有何凡起来接旨。
“草民叩谢主隆恩!”依照昨晚嬷嬷教的过了一遍。何凡随即就拿出备好的银子:“公公辛苦了。”足足有100两银子呢。那宫人一见这何家虽说是农人,可还挺有礼数的。这茶水钱可不算少。原本想着这次来就一苦差事,这么一看还赚到了。于是一直沉着脸的宫人立马就换了一副模样变得特别的亲切和蔼。
“公公进来坐会儿,歇个脚喝口茶吧。”何凡表现的非常诚恳,到底是在商场上打过滚的人了,什么情绪都能收放自如了。
“那倒不用了,咋家还得即可回京去呢。”这回说话就和蔼多了。
“那就不留公公了,恭送公公和县令大人。”
“何当家的,请回吧。”青原镇的县令是相当的客气的。毕竟何家可是有大靠山的。
这一出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青田村,连隔壁的村子都知道了何家被当今的圣上给赏赐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就是天大的荣誉啊。

☆、第48章 何然成亲(上)

这兄妹俩这次回家来,最高兴的莫过于老爷子了。他就一直念叨着这孙子和孙女年纪也都不小了。何况孙子还是定过亲的。这一去京城就一年多,如今也有18岁了是该成亲了。总不好让赵家姑娘等急了吧。于是老爷子就在晚上提出了这事。何然也没反对,这赵茹是自己见过的,性子也是了解了。去京城前两人虽说总是掐架,可这感情也是从掐架中培养出来的。如今几个月没见着,还怪想念的。
“那就说定了,明儿我就去赵家,赶紧挑个日子将人家姑娘娶回来。”
“听爷爷的。”终究是个半大的小伙子,虽说是成熟稳重了不少,遇到自己的事情还是会害羞的。
这何家又要办喜事了。这会儿就来了很多人上何家送人情来着。何家如今可不同往日了,谁人不想来巴结巴结的。这不走人情是最好的途径不是。于是几乎整个青田村的人,邻村的人,只要是跟何家有点交情的都来赶人情了。
这何家办喜事的事顷刻间竟成了青原镇的大事一样。人人都在说,人人都在传。有打听女方家是哪家的,有打听何家还有适婚的男子否。人群中突然有人问道:“这何家是哪个何家啊。”毕竟何家是外姓人家,青原镇姓何的人还真不多。
“你连何家都不知道啊,你打哪来的。”有人向问话的人上下打量了会儿。只见就一个年纪50多岁的老婆子,穿得衣服打着不少的补丁。整体看来还算干净。老婆子也没理会别人的问话。随即又有些激动的问到:“那何家是不是就是青田村的何家。”
“是青田村的,这何姓人家青田村就一家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那就是了,就是他们家了。”老婆子嘴里含糊不清的念叨着。突然激动的喊了句:“我是何家媳妇的娘哎。”
人群中被她这么一喊都吓了一跳:“啐,有毛病的啊,喊啥喊,你还何家媳妇的娘嘞。”
“是啊,何家的两个媳妇都是咋青原镇上的,就你这老婆子在这里胡说八道。”
于是一大堆人嗤笑了一番各自散去。这老婆子也不生气,像是根本就没听到那些人的话。依旧嘀嘀咕咕的低头走了。
何然的大婚比当初何凡的还要隆重百倍。说到底是何家这两年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这升得就不是一档两档的。就现在收到的人情数都有500多份了,这还是没完的状况下。何谨有些发愁了,这么多桌到时候去哪里办宴席去啊。青田村是老家肯定是要办的。可一下子要来这么多人哪里容纳得了啊。难道说分批办吗,这个问题让何家人都头痛了。这人情也不能退回去不是,不然不是得罪人了。何家里村子又远,也没邻居能照应下的。这不是愁死人么。
这500多份怎么样都有上千人了,就是按三天的流水席来办都不够啊。
这人情还在继续送来。你说这成婚大礼的分开来办也不像话不是。就算现在盖房子也来不及了不是。
截止目前已经有800多份的人情送来了。这些人情中多数是自己送来的。何家正式发帖出去的就120家。这些都是跟何家有密切往来的人。交情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