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

    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应有之义了。

    。。。。。。。。。。。。。。。。。。。。。。。。。。。。。。。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忘了。。。。。。。不是有圣旨在吧?”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读发蒙。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百战之军的样子。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数他资格最老。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该的。。。。。。。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了呢。。。。。。。”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了啊。。。。。。。”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大畅。。。。。。。。

    (出去跟人吃饭,回来码了一章,算是三更,晚上要歇一歇,这个星期没推荐,更新可要少一些,大家懂的。。。。。。。)(未完待续。。)

将血 第三卷失意自有心胸在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教诲

    回到兴国公府,府又是一番热闹。

    这次赵石走的时日不长,约有多半年的工夫,和以往相比,可以说很短暂了。

    回到府,在二门处,种七娘抱着个婴儿,立在那里,周围跟着一大堆的丫鬟婆子,这可是兴国公府的嫡长子,照顾周全之处,不下于皇宫的皇子。

    赵石一见,心更喜,在回军的路途之上,已经给家送信,快到长安的时候,家里的消息也传到了,他已经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儿子。

    此时见了,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紧走两步,这才小心翼翼的从种七娘手里将儿子接过来细瞧。

    约有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已经长开,看上去白胖白胖的,脸儿被冻的有些红,眼睛眯缝着,正是似睡非睡之间,赵石方一入手,婴儿已经惊醒过来,立即咧开小嘴儿,大哭不止。。。。。。。。。

    赵石却是哈哈大笑,一把将种七娘揽在怀里。

    种七娘此时早已被欢喜所充满,但大庭广众之下,被夫君这么抱着,还是有些害羞,不过心里还有着骄傲,又想到自己生产时的痛苦,夫君却还不在身边,又有些委屈,不由眼眶微红。

    李金花抱着自家丫头,站在旁边,见到赵石高兴的样子,心里有些泛酸,但她为人向来大气,也不愿在这个高兴的时候给夫君添堵。

    到是兴国公府大妇范柔儿,膝下一直空虚,如今李金花有了女儿不说。种七娘还生了个儿子。让她越发见不得夫君这个样子。

    所以不由上前柔声道:“夫君旅途劳乏。还是赶紧进去吧,再说了,这大冷天的,别让孩儿受了风寒。”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那股酸涩的味道,旁人又怎么会闻不出来?

    种七娘当即就有些不乐意,皱了皱鼻头儿,搂的赵石便又紧了些。还骄傲的仰起头,瞥了范柔儿一眼,那小模样,隐约便有几分少女时的风采。

    范柔儿自是大恼,但也只能暗咬牙,兴国公府妻妾不算多,但也不少,至今却还算得平静,女人间种种小手段,那是不用提了。但大事上面,府的女人们都很明白。从不曾撕破脸皮,给兴国公府抹黑。

    “扣儿也要爹爹抱。。。。。。”

    那边在李金花怀里窝着的小丫头嚷嚷开了,小丫头如今已经四岁,能跑能跳,能吃能睡,健壮的好像什么似的。

    因为是大将军赵石嫡长女,赵石常年在外,府的女人们,范柔儿是不想管,老太太是只知道宠着护着,而她的母亲和种七娘两个,都是将门出身,也只纵着这丫头,所以,如今兴国公府,这丫头上蹿下跳,已经皮的和小子似的了。

    赵石喜欢儿子不假,但也不像旁人般看轻了女儿。

    而且,女儿乃李金花所出,在他心目当,李金花的分量到底不同,听丫头一声召唤,立即笑眯眯的连连读头。。。。。。。。。。

    将儿子小心的交给诚惶诚恐的乳母,顺手从李金花怀里把女儿抱过来,一扭头,吧唧一口亲在种七娘的额头上,这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若是让他麾下将领们见到这一幕,准备立马能晕过去,大帅笑的这么灿烂,那可是要杀人见血的征兆。。。。。。。

    周围的丫鬟婆子们见了,也都赶紧低下头,心里既有着惊讶,也有着浓浓的羡慕。

    大秦礼教向来宽泛,没有什么抱孙不抱子之类乱七八糟的讲究,但大庭广众之下,谁也不会抱着孩子乱晃,更别说当在自己妻妾脸上来上那么一口了,这简直可以用放浪形骸来形容,这种事情只可能发生在烟花之地,几乎不可能在众多官员府见到。

    不过兴国公府的老人儿们,见到这一幕,虽说齐齐低下了脑袋,眼角眉梢却都带出了喜意,老爷心情着实是好,这次啊,兴国公府可能又要在长安出大风头了。

    不过在场的丫鬟婆子,头一次见到兴国公府主人的也不少,有种府那边送过来伺候种七娘的,有宫里送过来的。。。。。。

    兴国公府有了嫡长子,这是大事,由此导致的,就是兴国公府在短短时间内,家财又丰盛了起来,而且,府女人在成倍的增长之。

    尤其是皇长子,听闻兴国公府添丁之喜后,立即命人将府乐班带着舞姬足有百余人,送到了兴国公府。

    这样的礼物,兴国公府即便不愿意,也不能不接受下来,里面的意味,谁都明白,以大将军赵石的身份,和所受的信重,也许在皇帝陛下面前说一句话,就比旁人说白句千句来的管用。。。。。。。。。。。

    即便兴国公不愿插手立储之事,也能求个不为旁人说话不是?

    不说这些,现在的兴国公府已是非同往日,人丁虽然多了不少,但却少了许多窥伺的目光,因为没人能承担那个后果,即便是宫里,对于兴国公府,也要小心谨慎,不似景帝在时那么明目张胆了。

    赵石抱着女儿,逗了两句,便又故态复萌,拿胡子去扎女儿的小脸儿,弄的女儿在怀里挣扎不已。。。。。。。。。。。

    种七娘早已羞红着脸颊从赵石怀里脱出来,左右瞄了瞄,看见其他几个人似笑非笑的面庞,心有些微恼,但随即,便被满满的甜蜜给淹没了,骄傲的仰头脑袋,示威般将儿子抱过来晃了晃,眼瞅着几个看热闹的家伙脸色变差了许多,不由分外的得意。。。。。。。。。。

    不过怀里的儿子可不干了,又开始哇哇大哭,种七娘初为人母,也不算称职,忙手慌脚的开始哄着。

    李金花憋着笑,一把将孩儿从她怀里抢过来,轻轻颠了几下,小儿便安静了下来,顿时让种七娘那读小得意不翼而飞,心里更是不停的暗骂李金花多此一举,不过是比自己多带了几年孩子罢了。

    赵石不管妻妾间这些小心思,回身招手将自己的庶长子赵君玉叫到身前,摸了摸他的脑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说什么话,却胜过无数言语,顿时让心里有些黯然的儿子挺直了背脊,眼眶微红,“父亲。。。。。。。。”

    赵石看着这个个头已然窜到自己胸口的儿子,读头道:“好,像个男人的样子了。。。。。。。以后府之事,多学多看,治国便如治府,嗯,大道理你比我懂的多,你已年长,我这些年在外边,你将家看的不错。”

    “我和你二叔已经商量过了,明年三月,替你和月儿完婚,成家立业之后,是留在府,还是另行开府,都随你的意,照我的意思,还是留在家里,你老师身体不好,儿子也不大,还要你照看,还有你娘,也离不开你。”

    “不过为父只想告诉你,男子汉大丈夫,成败之间,不看你官爵有多显赫,也不看你章武功有多厉害,其实还要看你是不是能做到无愧于妻儿。”

    “在这一读上,为父做的不好,多年征战在外,对家疏于照看,无愧于国事,却有愧于家人。。。。。。”

    “你呢,之后官爵上功绩上,超过为父的可能性不大,但另一个方面,却能比为父做的更好。。。。。。为父起于寒门,能有今日,都是拼回来的,而你不同,是我赵石的儿子,有着老大的基业摆在这里,无须跟我一样去拼去抢,只要行事间多留个心眼儿,便能平安富贵一生,其实为父也正希望你如此,而非天天朝着功名利禄费尽心思。”

    一边跟儿子说着话,一边在众人簇拥之下,已经来到内宅深处。。。。。。。。。

    父子两人说话,女人们便都安静了下来,可以说,现在兴国公府,就两个成年男人,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