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生枭-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让对方的战马无法轻易跨越过来。

    在那壕沟之中,则是埋下了木桩,上面梳着尖尖的木刺,一旦跌到里面,很难幸免。

    顾良尘在冲锋之中,忽然举起马刀,连续做了几个动作,便看到天山骑兵迅速列成排状,一排大概数百骑,一字排开,后面跟着一列列兵马,第一排依然在冲锋,但是第二排骑兵的速度却已经降下来,后面每一排骑兵的速度都有减缓,减缓的速度不尽相同,但是如此一来,数千骑兵十几列骑兵,每一列之间的距离便已经拉开。

    楚欢在哨塔之上看的清楚,微皱眉头,他虽然早闻天山骑兵的大名,而且也曾一度觉得天山骑兵没有经过历练,或许威猛,但是或许名符其实,但是此刻眼前所在,天山骑兵的调度却是极其的统一,随着军令,天山骑兵都能够迅速按照军令行事布阵,在冲锋之时,能够一边冲锋一边列阵,而且各列兵士能够控制速度,拉开距离,这绝非三五个月就能够训练而成。

    虽然天山骑兵的战斗力尚未可知,但是楚欢不得不承认,天山骑兵确实是训练有素,单兵的骑术都是不弱,而且同伴之间的配合也是十分默契,当初裴绩和他偶尔谈起练兵之道,说到底,真正的练兵,就是两点,一是练习单兵的战斗技巧,另一个就是训练兵士的纪律性。

    所谓的纪律性,虽然包含着道德纪律,但最为紧要的,还是士兵之间配合的纪律,只有纪律严明,士兵才能够上令下行,而兵士之间也才能够配合默契,实际上莫说在沙场的紧张时刻,就是平时演练之中,让兵士们能够打到配合统一,上令下行,那也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比起步兵,骑兵还需要掌控自己的战马,其难度就更加不一般。

    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如果得到一个善战的将领指挥,就算其战斗经验不是十分的老练,可是将领的战术指挥以及士兵之间的默契配合,却足以弥补这一切缺陷。

    此时出现在楚欢眼前的这支骑兵,毫无疑问,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兵士,而且仅仅冲锋这一下子,楚欢就知道,统领这支北翼骑兵的将领,也确实是个会打仗的家伙。

    骑兵阵列分开,拉开距离,楚欢一瞬间就猜知对方的心思。

    如果对方的骑兵挤作一团,前后之间没有距离,那么第一排骑兵借助冲刺的势头可能跨越壕沟之后,后面的骑兵却已经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而且一旦前面同伴出现意外,后面的兵士在仓促之间,定然也会被前方同伴所连累,一起人仰马翻。

    可是一旦拉开距离,第一排骑兵跨越壕沟之后,无论是否成功,后面的同伴将有充足的应对时间,一旦前方同伴跨越,后面自然是继续冲锋,可是一旦同伴落入壕沟,那么后面的骑兵就会立刻减缓速度,无论是保护自己还是营救落入陷阱的同伴,都会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楚欢希望看到对方一股脑儿冲过来,但是对方的策略,显然让他有些失望。

    但是此刻他也知道,天山骑兵名声响亮,却也有其道理,这绝非一群乌合之众,一旦指挥得当,对西关军来说,实在难以匹敌。

    第一排天山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显然也是自信满满。

    眼见得已经冲到距离壕沟不过数米处,已经进入了射程之内,楚欢却并没有立刻下令放箭,缩紧眉头,盯着气势汹汹冲过来的天山骑兵。

    天山骑兵看到壕沟在前,已经做好了准备,急抖马缰,做好了最后的冲刺准备,速度越快,等到战马跨越之时,跨越的距离也就越远,眼前不远的壕沟,看起来也根本不像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便在这时候,惊变突起!

    那些进行最后冲刺的骑兵,保持阵型向前冲刺之时,猛然间人仰马翻,战马长惨嘶,无数的战马就像中了邪一样,纷纷翻倒,而马上的骑兵措手不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前面不远的壕沟上,何曾料到会突发意外。

    也就在这时,垒墙之后,吼声四起,木栏土墙后面的西关兵虽然没有射箭,却是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顾良尘并没有列在第一排,而是在第一列和第二列骑兵之间,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一列冲锋的骑兵,危险性最强,毕竟西关军也不是吃白饭的,有木兰图强作为屏障,到时候箭矢齐发,定然会对冲在前面的骑兵造成不小的伤害,他是北翼骑兵统帅,一旦折在冲锋道路上,整个北翼骑兵群龙无首,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前面第一列骑兵突起变故,所见之处,自己的兵马人仰马翻,惨叫连成一片,大吃一惊,已经迅速放缓马速,此时却已经看的清楚,原来西关军在那道明壕的前面,竟然又挖了一条暗坑,只不过这条暗坑做了巧妙地掩饰,看上去只是一片平坦的草地,虽然不少地方还是有一些掩饰的痕迹,但是骑兵在高速冲锋之下,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条明壕之上,哪里想到要先遭受一道暗坑的考验。

    马场以木栏土墙作为最主要的防御工事,壕沟在明,却以暗坑作辅,天山骑兵便是马术再精湛,又如何能够反应过来,倒有一大半骑兵陷入暗坑之中,暗坑里面自然少不得尖尖的木桩,落入其中,刺穿人马的身体,鲜血淋漓,人喊马嘶,许多落尽其中,无论是人是马,都受了重伤,陷在其中,无法出来。

    楚欢虽然异军突起,从一介白衣变成封疆大吏只是短短几年的事情,但是他却是一个对环境有着极佳适应能力的人。

    当他到达西北,看清楚西北的局势,就知道在西北大地之上,自己少不得要动刀兵之利。

    想要生存下去,从来不能指望别人,只能武装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这个道理,楚欢很早就已经明白,所以来到西北之后,只要有闲余时间,他都会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修炼武功,苦点兵书,便是晚上歇息的时候,除非素娘支撑不住,否则也尽可能地到素娘房中,除了享受夫妻之间的鱼水之欢,却也是能够借助素娘的身体,修炼武功,保持自己的精力。

    古往今来,每一个王朝都是通过无数的战争打造下来,东讨西杀、南征北战,而每一场战事,都会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经验,古往今来,名将如云,其中有不少文武双全之辈,留下了宝贵的兵法军书,楚欢悟性极佳,从前人留下的兵法军书之中,获益良深。

    虚以实之实以虚之,这在兵法之中,屡被提及,在许多名将的眼中,无论身处怎样的地理环境,只要善于发现,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因素。

    楚欢知道天山兵人多势众,但是他也知道对方欠缺经验,自己布下暗坑,很容易就能让对方上当,在外垒挖坑,明壕其实只是掩饰的辅助项目,真正的杀招,其实就在暗坑,为了让对方勇于冲过来,明壕并没有挖的太宽,如此一来,也可让对方骑兵估摸着可以跨越明壕,只要他们以跨越明壕为目的,自是骑兵全速冲锋,也必然会落入暗坑陷阱。

    只是让楚欢失望的是,天山骑兵各列保持了距离,第一列数百名骑兵虽然陷入暗坑,但后面的骑兵却是及时发现了危险,也有足够的时间停止下来,一旦北山骑兵没有做这样的准备,而是所有骑兵全体冲锋,那么损失必将更为惨重。

 第一四七二章 虾蟆

    顾良尘勒马停住,后队的骑兵也纷纷勒马,垒墙后面的西关箭手本来并无动作,此刻楚欢却已经是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纷纷向暗坑这边射过来。

    暗坑挖掘之处,乃是箭矢射程最好的地方,一些落入陷坑的骑兵好不容易带着伤从里面爬出来,刚一抬头,眼前便是密密麻麻的箭雨,不少人瞬间就被射成了刺猬。

    顾良尘恼怒万分,天山骑兵奔腾如雷的气势,这一瞬间就被严重打击。

    西关军箭矢纷飞,顾良尘并没有继续下令骑兵突进,而是下令身边一名收据令旗的兵士挥动旗帜,没过多久,便见到从骑兵后方已经冲上来一群步兵。

    这群步兵前面以盾牌兵为主,盾牌兵一字排开,快速向前,三四百盾牌兵连成了一条铜墙铁壁,在盾牌兵后面,却是一支三四百人组成的虾蟆兵。

    所谓虾蟆兵,其实与普通步兵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比之普通步兵,他们身上却是多了一样武器,那便是做工精致的铁锹,这类铁锹比农家铁锹的锹把要小上许多,但是挖土铲土的铁锹本身并不小多少,比之普通农家铁锹其实更难使用,因为要用于军中携带,自然是制作的越小越好,但是锹面本身又不能太过窄小,就只能尽可能地将锹把缩短,如此一来,使用这种军锹之时,耗费的气力也就要大上许多。

    虾蟆兵在厮杀之时,与普通的刀兵长枪兵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多担负了职责,所以待遇也会好一些,而虾蟆兵也都是挑选力气极大的兵士担任。

    天山军进攻贺州之时,自然早就对贺州的防线颇为了解,出征之前,倒也没有立刻想到利用百姓填土,而是准备了一批虾蟆兵,只是在贺州之战没用的上,这支虾蟆兵却依然随着东进到青原马场,数量倒也不多,朱凌岳六千万人马,虾蟆兵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而已。

    得知青原马场南北两面都挖有壕沟,朱凌岳在向两面调动步兵策应之时,各调动了三千步兵,其中各配备了六七百名虾蟆兵,以作万全。

    顾良尘一开始便决定以骑兵冲锋,并没有派上虾蟆兵,道理也是十分简单,天山军虽然是一体,但是其中却依然存在派系之分,步兵和骑兵私下之间就存在矛盾。

    朱凌岳着力发展骑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侯金刚为首的骑兵将领们,深得朱凌岳的器重,而顾良尘隶属于骑兵将领一员,自然也是骑兵集团利益的维护者之一。

    实际上天山的步兵集团,主要就是原本隶属于天山总督禁卫军的一群人,被楚欢整倒的东方信,在天山集团之中,那也是隶属于步兵集团,这群人很早就是跟随在朱凌岳的身边,可算是朱党的元老人物,而骑兵以前在天山数量不多,并不属于主力,等到朱凌岳发展骑兵,便大力提拔了许多后起之秀,这些骑兵将领要么是从州军提拔,要么虽然出自禁卫军,但此前在近卫军中并无多高的地位,等到骑兵集团发展起来,得到了大批天山的各类军事物资,自然会让那些跟随朱凌岳心中多年的元老很是不满,而那些老将也一直轻视骑兵将领,只觉得这些后起之秀无非是些花架子,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自然是不可避免。

    好在朱凌岳协调阴阳,驭人有术,所以天山集团总体看来,还算稳定,步兵集团和骑兵集团的矛盾并没有扩大化。

    但是今次出征西关,双方的矛盾自然就浮出水面,无非都想在这次大战之中立下战功,从而得到朱凌岳的重视。

    步兵有此心思,骑兵的心思自然更甚,他们虽然训练多年,但是却还没有在战场上一展身手,要想继续得到朱凌岳的大力支持,自然要在此番战事之中立下战功,如此才能让那些轻视骑兵集团的步兵元老将领们闭上嘴巴,也能在步骑兵的权力斗争中占据上风。

    骑兵统帅侯金刚在出征之前,便已经召集骑兵一干将领,再三叮嘱,此番大战,一定要奋勇争先,定要在风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