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茂说:“这些工匠都是买机器的时候就跟着来的,平时在工厂里就挺傲慢的,毕竟很多地方没了他们不行,那个莱恩和他的手下就是里面最难缠的!对了,林大人,我可担心啊!出了今天这样的事情,那群洋工匠以后不好好干活怎么办?”

    林远笑道:“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也不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待遇远没有在这里好,而且他们内部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像莱恩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苏茂这才释然地点点头,他叹了口气,茫然地望向窗外,语气中满是期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受制于这些洋人呢?”

    林远笑道:“你不用着急,有我在,这个日子就不会远了。”

    苏茂看着林远,眼神里满是困惑,满腹的报国情怀让他一遍遍地思考大清怎样才能在武器上赶上洋人,可是他想了几十年,却始终想不到出路,眼前这个林远,真的能有办法吗?

    接下来,书页上都是给员弁,工匠的薪水的具体清单,包括食宿,煤炭,医药等项目,林远把它们翻过去,停在一页上,那一页上,是采买的清单,古人的清单很有趣,所有的项目的标题都是“一”,不像后世那样,写成“一、二、三、四”闲妻最新章节。

    最上面那行写着:给发采买外洋各式铜、铁、钢、铅、油漆杂料等共计库平银三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三两。

    然后又是一行字:给发采买内地硝磺、烟煤、柴炭、木植、砂土等共计库平银二十八万六千五百三十七两。

    林远看着那些原料,叹了口气,清廷搞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不改变封建制度,从采买的这些原料就可以看得出来,没有自己的工业基础,从原材料到机械加工的设备都要从外国买,靠买武器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林远默默地想着:“这些从外国买来的原材料,怎么能够不花钱呢?”一个绝佳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那就是做海盗,把这些东西抢过来,可是这件事却是不容易做的,得好好计划一番才行。

    林远又翻过了几页,停在的这一页上记录的是生产能力,比如说黑药年产四十万斤,栗药年产二十万斤,这黑药指的就是黑火药,栗药指的就是苦味酸炸药,林远的视线在其中的一行停了下来,他指着那行问苏茂:“怎么天津机器局还有水雷厂?”

    苏茂说:“这个是李中堂特地为机器局建造的,李中堂特意交待过,我大清海岸甚长,是故大造水雷可以巩固……”

    林远说道:“连海军都没有了,要水雷有什么用!大清的海岸线那么长,得需要多少水雷能够保护的了!”

    苏茂一时语塞,林远又说:“一颗水雷至少要装几百磅苦味酸炸药吧?苦味酸炸药就是你们这里写的栗药,你们一年能造苦味酸炸药二十万磅,加班加点地干也只能造二十四五万磅,你们最近的生产计划要造多少水雷?”

    苏茂说:“至少要造上百颗,这也是李中堂交待的,他说如今大清没了海军,需要多造水雷,若是西夷胆敢侵入,便以水雷做防。”

    林远苦笑了一声,说:“把水雷的生产线停了吧,把那部分火药都留出来,给我造炮弹用,机械加工设备也就能倒出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车床来造炮弹了。”

    苏茂为难地笑道:“这个,不用请示中堂大人吗?”

    林远轻轻地摇摇头,笑道:“不用了,中堂大人那里交给我,我来说服他。”

    苏茂心想:“林大人啊!你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一来就怒骂了洋工匠,得罪了洋人;又要改革人事,得罪了不少官员;现在又违背中堂大人,这个大清国就剩下圣上和老佛爷你没得罪了!”

    让苏茂吃惊的是,林远翻了几页,一下子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神机营还在我们这里领武器?去年一年就领走了毛瑟快枪两百条!”

    苏茂说:“是啊,神机营今年还要再领快枪一千条。”

    林远说:“如今前线正急需用枪,这些枪怎么不送到前线去!”

    苏茂说:“大人您难道不知道这神机营是从哪来的吗?这咸丰十年的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烧了圆明园,同治初年的时候,圣上嫌八旗兵难堪大用,特地从八旗兵中挑选精锐,组成神机营,这神机营是圣上的心头肉啊!”

    林远笑道:“不用说了,他们一条枪都领不去!”

    苏茂心想:“林大人,您可真行!这下子,您算是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

 165 劲旅纸上来

    从林远第一次见到苏茂开始,林远就觉得他是一个处世圆滑,八面玲珑的人,这一下让他去得罪那么多人,林远觉得这一定会让苏茂为难。

    于是林远笑问道:“苏总工,这些事情让你去办,是不是有些为难啊!”

    洠氲剿彰刺谷恍Φ溃骸傲执笕耍挡幌嗦鳎庑┩缂残∪嗽缇涂床幌氯チ耍皇切∪斯俦爸靶。矝'有法子,现在有了林大人给我做靠山,在下粉身碎骨,也要把这些顽疾清理干净!”

    林远听见这话,一下子想起了当时苏茂怒喝那个军官的情形,当时罗超英要说新技术,可被军官插话打断了,苏茂不顾一切地让那个军官闭嘴,从这件小事能够看过,这个苏茂还是很想把机器局办好的,这些事情交给他來做,的的确确很妥当。

    林远想把罗超英叫來,商量一下造武器的事情,他问苏茂:“罗老在吗,去把他请來吧!”

    苏茂连忙说:“我这就叫人去请。”苏茂派人去请罗超英,林远就在屋子里等着,可他的脑子却在飞速地旋转着,他想道:“在我们攻破了沈阳外围的城防之后,日本人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地把沈阳让给我们,他们一定会在沈阳城内坚守,和我们打巷战,那样的话,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日军在辽阳,海城还有不少兵力,在昌图还有第一步兵师团的第二步兵旅团,不知道日本人和俄国人究竟有怎么样的密谋,万一这几个地方的日军向沈阳增援,那我们很有可能被包围在沈阳城下,所以我们需要兵力來防御我们的侧翼,可是,哪有士兵呢,清廷的军队总数不少,可是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只有山海关和京城的守军,可是他们肯定不会全心全意帮助自己!”

    “把我们在琉球训练的部队调过來。”这个念头一冒出來就被林远压了下去,他想道:“现在还不是调动他们的时候,留着他们,作为一支改变战局的战略力量使用,从民间新召集士兵,这个法子不错,可是哪有武器给他们呢,神机营那里有枪,可是,你可以想法子不给他们武器,但要是把他们已经有的武器抢來,是不可能的,唉,哪里还有兵呢!”

    林远思來想去都想不出结果,正在这时,报事的人回來报告:“罗老不在,周围人说他出去喝茶了!”

    苏茂皱着眉说:“这个罗老,也太不像话了,如今前线吃紧,正需要他出力,他居然还有心情去喝茶!”

    林远笑道:“苏总工,对于这样的老专家,不管他做什么你都不要有意见,你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别看他在做什么,要看他在想什么,别看罗老在喝茶,可是脑子里却在想着怎样设计新的火炮,怎样改进现有的装备这些问睿 

    苏茂问道:“他真的能这样!”

    林远笑道:“你的学问可能还不够,等到你有了他的那个学问,你也就能那样了,先不急着找他,我今天说的这件事情就够你忙活上好一阵子的了!”

    苏茂说:“林大人,要我安排房间给您住下吗!”

    林远笑道:“不用了,我还要回去呢!”

    苏茂连忙说:“大人,我看您还是今晚住下吧,我今夜把机器局机构精简的事项写出來,您得把它交给中堂大人,要是中堂大人不点头同意,是不可能精简成功的!”

    林远心想:“也对,现在天津机器局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是李鸿章,机器局的大动作都必须要经过他!”

    不过林远也心有疑虑,毕竟精简机构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拿出方案呢。

    第二天一早,苏茂便将一份文书交给了林远,说道:“林大人,这么短的时间我就给了您一份方案,不是我落笔草率,而是这份方案我已经斟酌了好些年,一直不敢拿出來,一但我把它拿出來,将得罪好些人,我断人家财路,人家断我生路,我还有黄土埋了半截的爹娘,还有体弱多病的老婆,还有懵懂贪玩的孩子,毁家纾难这样的事,我想做,可是不敢做啊。”说完,苏茂,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竟然双膝一弯,跪倒在林远面前,额头抵在林远脚边,痛哭流涕。

    林远连忙扶他起來,安慰道:“放心吧,我们这个国家,会强大起來的,到时候,世界各国都会來我们这里买武器!”

    苏茂哭得说不出话,林远又安慰了一阵,向李鸿章在天津的住宅走去,天色渐渐阴沉,一会儿,天空便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大学将天地之间裹成一片素银。

    路上,一个穿着单衣的老汉,推着一辆大车,车上苫着布,那辆车想必极为沉重,是以那个老汉推着它的时候很是吃力,浸到衣服外面的汗水已经在衣服上结上了一层冰晶,那老汉推上几步,便停下來,抹一把额上的汗水,亮开嗓子,叫道:“上好的炭,便宜,暖和!”

    林远心想:“都说霜前冷,雪后寒,一会儿雪一停,不知道街头又要出现多少具冻僵的尸体。”看着那个,他真想一下子就把中国变得强盛起來,可是怎么可能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沿革二千多年的封建旧制,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就被彻底改变。

    过了一阵子,就來到了李鸿章的住宅,通禀之后,便有仆人带着林远來到了花园中的一间小楼,小楼看上去是用碧色的竹子做成的,整个小楼就好像雪白海洋中的一滴翡翠,楼门口的匾额上写着楼的名字:听竹轩。

    林远上了楼,只见李鸿章坐在窗边的桌边,他转头看向林远,招呼道:“小林來了,过來坐吧!”

    林远刚坐在李鸿章对面,就闻见一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原來是李鸿章从茶壶里斟出一杯茶來,放在林远面前。

    林远赶紧接了过來,笑道:“雪日品茶,李大人好雅兴啊!”

    李鸿章哈哈笑道:“难偷浮生半日闲啊,这不,手边还有这么多公事要做。”说着,李鸿章翻开最上面的一份奏折,打开递给林远,笑道:“你看这上面的朱笔御批,圣上一句请中堂酌定,老朽就要累死累活地忙活了。”说完,便开心地大笑起來,仿佛为皇上累死很骄傲似的。

    林远笑着点头,他撇了一眼那份奏折,上面的内容如同惊雷一样震慑了他的脑海,他想道:“自己绞尽脑汁找雄师劲旅,他们不就在这纸上吗。”

 166 与袁世凯争兵

    原来那份奏折上写着:今定武军督办,广西按察使胡燏棻(音“玉分”)抱病返乡,定武军无人督办,望圣上速定人选。

    说起这个定武军,可能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不过要是说起它的下一任督办,相信就没人不知道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

    定武军此时的军营还在天津的马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