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金星道:“多谢唐王,属于来拜见唐王,是想请求唐王让属下暂时留在此处,等义军败后,属下也好名正言顺的加入唐军。”

李鸿基想也不想,马上回道:“不行,你不能留下,你还得回到义军,帮他们应付官兵的围剿。”

牛金星顿时苦着脸,道:“属下不是不愿为唐王在义军中效力,只是眼看义军就要败亡,属下就是留在那里也无济于是,只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唐王。”说完,牛金星差点要哭出来。

李鸿基愕然地问:“此话如何说起,我又不是让你送死,只是暂时帮助一下义军而已,难到义军的处境已有如此险恶吗?”

牛金星道:“唐王,义军处境确到了险之又险的地步,现在高天王手下只剩下二万余人了,若不是前次周大人送的一千多支火枪太厉害,我们几次用它仗着突围,早已被官军围死了,现在火枪已有一半被损坏,官军步步进逼,眼看可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少,而义军攻城也越发困难,属下估计,还有数月,义军就要进入无路可逃,粮尽无援的境地。”

在座众人都皱起了眉头,周凤梧道:“唐王,看来我军要出兵了,决不能坐视这股义军被灭。”

洪承畴心细,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牛金星道:“我们是小队,只有二百人,又都是骑兵,走的也是最偏僻的小路,就这样还遇到了数股官兵,我们也伤亡了数十人才跳出了官军的包围。”

李鸿基道:“那高天王派你和马维兴冒如此大的风险出来,也不是专诚给我观礼的了。”

牛金星道:“正是如此,高天王想再得到一批火枪,但不知殿下是否肯出售,而且就算殿下肯出售,义军也不可能把银两运来,所以高天王让属下亲自带队,好说服殿下,等冲出官军的包围,义军再用银子付帐,而且这次郝摇旗还带来了许多珠宝,估计价值也不下百万两。”说到这,牛金星有点恨郝摇旗,自己看中了其中一块羊脂玉,想向他讨要,哪知郝摇旗一口回绝,还数说了他一通。

李鸿基考虑了一下,道:“那本王让你带三千枝火枪回去,若能冲破官军的包围,你们可北上山东或东进江苏,这些地方都是官兵薄弱之处,那时义军就如龙游大海,官军又得疲于奔命。”

牛金星道:“三千太少,五千还可一试,但属下就算有如此多的火枪,也送不到义军手中。”

李鸿基道:“这你不用考虑,我决定派出一千援军,帮你们把兵器送到,这一千人也不会马上归队,协助义军将火枪手训练好后才回来,你看如何?”

牛金星见了唐军领地内欣欣向荣,在大典上又看到了数万唐军的威武,早已把李鸿基当成可以紧抱的大腿,哪里愿意回去,但唐王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回,只好道:“如此,属下就再回义军身边,一定完成唐王交给属下的任务。”

李鸿基拍了拍他的臂膀道:“好,我想信你,我会叫这次带队的将军好好保护你,万一实在危急,我会让他护送你回来。”

牛金星登时放了心,有一千名唐军护着,他的安全就有保障了,向李鸿基磕完头后,退了下去。

第七章军火

 牛金星一出去,洪承畴就问了起来:“殿下,只派一千人是否太少?”

李鸿基回道:“不少,一千人刚好每人可以用双骑,多带五把火枪,若人太多,除非和官军大打一场,否则怎么能突入包围,把兵器送入义军手里。”

许鼎臣道:“殿下,我军给义军又是派兵,又是送火枪,会不会太明显,若官军吃了亏,肯定知道是我军在帮忙,贺珍已传来消息,朝中已有人注意到了义军中的火枪,给崇祯上奏,要封锁和我军的边境。”

李鸿基苦笑道:“朝庭早晚是要封锁边境的,以前是逼不得已,但如果这次我军任由义军被灭,那还不如趁官军没有封锁之前把枪支弹药关出去。”

宋献策道:“即然如此,不如再派一千人,每人带上数十枚手雷,岂不更好。”

手雷是商洛刚刚生产出来的,上次在草原作战,李双喜差点被反扑的代善击败,李鸿基才想起自己的火器部队缺少了一样重要的火器,若闯军的火枪手,配上了手雷,那么无论是远战还是近战,纯冷兵器的游牧民族对上闯军都不会是对手,所有一回西安,李鸿基马上画出手雷的结构式样图,让袁宗第生产,在座的都是唐军中的重臣,自然知道这个事,而且武器一出来,他们也都见识过威力了,宋献策听到官军早晚也会与唐军交恶,不如把手雷也拿出来。

李鸿基考虑了一下道:“也好,手雷正是近战中的利器,二千人虽然多了一点,若不能找到空隙,有了手雷也可以强攻进去,带上它,义军冲出包围就万无一失了。”商洛现在总共才生产出数万枚手雷,按李鸿基的意思,这次就要全部用光了。

洪承畴道:“虽然官军肯定会发现是我军帮助了义军,但还请殿下吩咐带队的将军,不准打我军的旗号,而且尽量把与我军的关系撇清。”

洪承畴带兵多年,自然知道官军最能互相推脱,若没有真凭实据,就是明知道是唐军干的,他们之间也会相互扯皮,朝庭早晚会和唐军翻脸,但能让朝庭晚一天发现,唐军也能和朝庭多做一天贸易。

李鸿基马上明白了洪承畴的意思,赞许道:“不错,此事就这么定了,这次谁来带队,你们有无合适的人选。”

看着手下的人面面相觑,李鸿基反应过来,在座的都是文官,此事应该询问兵部才对,可现在的唐军的兵部侍郎还是空缺,李鸿基不想让文官统军,可三品武官中只有高立功与马维兴两人,高立功文武全才,但他的妹妹是自己的正妃,还有一个兄弟也是统兵大将,若高立功做了兵部侍郎,就是他能够信任,其他人也会反对,马维兴却只适合为将,以至于兵部侍郎现在只能空着。

李鸿基见如此,宣布散会,等众人退下去,让李过把高立功和马维兴找来。

牛金星从唐王府中出来,回到了国宾馆,郝摇旗正在团团转的找他,见到了牛金星,马上道:“军师,你叫我好找,刚才到哪里了。”

牛金星回道:“到外面打探了一下情况。”

郝摇旗埋怨道:“军师怎么早不打探,晚不打探,偏偏刚才出去了呢?”

牛金星心里已有了底,装作很关心的问:“怎么,刚才有急事?”

郝摇旗道:“刚才马维兴将军来探望我,我已把咱们的事告诉他了,他答应帮忙劝说闯王,哦不对,现在应该叫唐王,他答应劝唐王先给咱们运一批火枪。”

牛金星道:“那不是很好吗,马维兴是你结拜大哥,他既然说了会帮忙,肯定就会帮忙。”

郝摇旗为难起来:“军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才一百多人,就是唐军答应给我们兵器,又能运多少,我是想向唐军借兵,但马将军不能做主,我才要找到军师一起拜访唐王,只有军师才有本事说服唐王借兵。”

牛金星道:“那现在去也不迟呀。”

牛金星带着郝摇旗又回到了唐王府,亲兵让他们稍候,可过了半天,还没有见到唐王人影,郝摇旗坐立不安,向李鸿基的亲后催了数次,亲兵只是告诉他们,唐王正在开会,让他们耐心等候。

快到天黑,郝摇旗看见马维兴从里面出来,连忙喊道:“马大哥,怎么样了。”

马维兴拍了拍郝摇旗的臂膀道:“恭喜兄弟了,唐王不但答应先给你们五千枝火枪,另借两千名骑兵给你们运送,还能一种比火枪威力更大的武器也愿意先赊给你们。”

牛金星早知道了结果,但还是装着欣喜万分的样子,令他宅异的是,唐王明明答应了一千,怎么又变成了二千,还有什么新式武器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不过唐军派的人越多,意味他也就越安全。

第二天,马维兴就带着他们去领取兵器,当郝摇旗见到手雷的威力后,眼都直了,有了如此利器,还会怕官军的围困吗,他心里闪过一丝不安,唐军如此强大,以后万一两军对阵,义军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不过,现在义军和唐军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这种不安在郝摇旗心中只是一闪而过。

郝摇旗带来的珠宝经唐军估价,折合银两为一百五十万两,而唐军给义军的报价,一枝火枪是价格为四百两,五千枝火枪的价格就值二百万两,手雷三万枚,每枚的价格为二十两,共六十万两,这样义军加上以前几次的债务已有数百万两之多,不过,郝摇旗却不担心,这次有了这么多利器,攻几座城不在话下,把那些富户抢了,银子自然就会有。

点好了兵器,郝摇旗不敢担搁,马上就向唐军告辞,义军只有一百多人,夹在二千唐军中间,不过,唐军已脱下了他们黑色的军服,换上了一些破破烂烂的百姓服装,许多人习惯了唐军整齐的服装,重又穿上丢了数年的衣服,只觉的别扭万分。

但看到那高大的骏马,闪亮的兵器,还有每人身下挂着的火枪,恐怕没有一支官兵会真把这支部队看成是义军,不过,只要没有亮出旗号,对方就是明知是唐军,恐怕也要考虑再三才会上报,否则万一弄错不是又有麻烦。

此次唐军的主官是刘芳亮,李鸿基询问马维兴和高立功意见时,马维兴自高奋勇想前去,被李鸿基斥他为胡闹,大唐的三品武官岂有统领二千人马去支援义军的道理,高立功趁机提出让他的部下刘芳亮前去。

刘芳亮此时是唐军中的骁骑上校,属武将中的正六品,唐朝军中军职校尉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振威校尉是从六品,致果校尉是正七品,李鸿基为了方便,把校和尉分开,唐军中云骑中校为正七品,宣节少校从七品,宣节上尉为正八品,宣节中尉为从八品,宣节少尉为正九品。

刘芳亮武功高强,胆大心细,而且眼光独到,深得高立功的器重,刘宗敏各方面也不错,只是为人功利一些,高立功想来想去,还是推荐了刘芳亮。

李鸿基脑里也有刘芳亮模模糊糊的资料,知道他是一员难得的大将,但他却不会却特于提拔那些有名气的将领,唐军现在的军功还算合理,若真有能力,自然会脱颖而出。

孙可望看着郝摇旗他们,羡慕的道:“现在高迎祥得到闯军如此大的支援,必然实力大增,可惜唐王却不肯把火器卖给我们。”

徐以显嘿嘿一笑,道:“你以为唐军给那么多兵器就是好意么?”

孙可望道:“军师此话何意?”

徐以显道:“何意,若不是高迎祥愚蠢,去挖崇祯的祖坟,现在朝庭和唐军早已打得不可开交,那还有闲心立国称王,高迎祥此时也还在安徽攻城掠寨,逍遥快活,那用得着向唐军拼命求援。”

孙可望道:“这么说,朝庭本意是要对付唐军,只是让高迎祥硬抢了过去。”

徐以显道:“那当然,论实力,唐军最大,论声望也是唐军最好,朝庭没有不对付唐军而先对付高迎祥的道理,不过幸好如此,否则我们和唐军连在一起,恐怕先遭殃的是我军。”

孙可望道:“那军师岂不劝大王把部队移开,省得官军进攻唐军时,我们受到牵连。”

徐以显道:“不急,现我军背靠唐军,有了依靠,卢象升才有顾忌,否则我们一移营,卢象升恐怕就会衔尾追击,那时又只能狼狈逃窜。”

提起卢象升,两人都觉得头痛,先前张献忠亲自率军把他击败,遂不把他放在眼里,哪知只过了数个月,卢象升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