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月,美军攻占关岛,并且向大洋洲方向挺进。

次月,日军登陆大岛(奄美大岛),发动了进攻琉球群岛的战役。

面对敌人的猛攻,毫无准备的帝国被迫全面收缩防线。

十月,帝国放弃了大洋洲外围岛屿,全面退缩大洋洲。同月,帝国东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与论岛以东爆发海战,挫败了日本进军琉球岛的行动。

十二月,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帝国决定放弃大洋洲,退守南洋。

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初,美英联军攻占大洋洲。

五月,“爪哇海战”爆发。由帝国东洋舰队与北洋舰队组成的本土舰队迎战由美国太平洋舰队,英国远征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组成的太平洋联合舰队。

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

战斗结束之后,帝国本土舰队退回狮城,协约国太平洋联合舰队返回关岛。

表面上,双方不分胜负,实际上,这却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海战中,帝国海军损失了十八艘主力舰,其中十一艘为无畏舰。协约国集团则损失了二十二艘主力舰,其中只有八艘是无畏舰。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场海战,协约国认识到,要想击败大明帝国并不容易。如果战争拖延下去,让大明帝国缓过气来的话,局面将更加复杂。

同样的,大明帝国也认识到,要想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不容易。

实际上,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交战双方几乎都坚持不下去了。

同月,俄罗斯宣布退出战争,并且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单方面媾和。

三个月之后,也就在与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之后,奥匈帝国爆发革命,新上台的政府宣布战败,随即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数个国家。

十月,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宣布停战。

同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战败,并且退出战争。

到此,同盟国集团只剩下了大明帝国。只是,协约国集团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了最先战败的俄罗斯之外,法国已经筋疲力尽,且法国海军实力弱小,对大明帝国无法构成威胁。

西班牙,意大利的情况与法国差不多,就算国内情况稍微好一点,也难以派兵远征。

英国也在勉强支持,毕竟英国的海军舰队并没有被打垮,而且英国是协约国集团的“龙头老大”,在大明帝国宣布战败之前,英国没有任何理由退出战争。

日本的情况比英国好不了多少。“与论岛海战”让日本人见识到了大明帝国海军的实力,“爪哇海战”更是让日本海军认识到了巨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日本是新兴工业国,其国内基础并不厚实,长期的战争对日本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得多。更何况,日本联合舰队只是太平洋上最弱小的舰队。

唯一能够坚持的只有美国,可是美国并不愿意为协约国集团的其他国家火中取栗。

说白了,关键就在谁是协约国集团“盟主”的问题上。

英国是协约国集团的发起国,而且在战争中的贡献最大,自然认为自己是协约国集团的“老大”。可是美国此时的实力远超过了英国,而且在战争中的投入也超过了英国,还是唯一能够在太平洋上对抗大明帝国的成员国,自然认为自己才有资格成为协约国的“老大”。

在其他成员国都表示无力进行远征,而英国又不愿意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要单独与大明帝国对抗?

即便战胜了大明帝国,最终得到好处的还是其他国家。

如此一来,在德国宣布停战后,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当然,大明帝国也没有别的选择。

此时已经不是两百多年前了,就算大明帝国的综合国力仍然世界第一,也难以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协约国集团。

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十二月底,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交战双方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巴黎停战协议》,并且于次日正式开始了和平谈判。

到此,持续了五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只是,战争的阴影并未就此散去。

谁都知道,《巴黎停战协约》只是一份临时停战协约,即便能够签署具有永久效力的和平条约,只要世界利益分配不均,只要有人窥探世界霸主的宝座,只要还有国家妄图超越大明帝国,控制整个世界,战争就不会离去。

一份纸面协议,就如同一片安眠药一样,只是让战争这头怪兽暂时睡去。随着药效消失,当怪兽醒来的时候,世界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可是,谁又能够预测未来呢?

第一卷 民族脊梁 第一章 … ~山雨欲来~

夏日的狮城炎热而潮湿,即便不时有阵阵海风吹过,大街上仍然人迹寥寥。

当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返航途径这里的时候,因为看管不严,木骨都束酋长献给帝国皇帝的两头狮子冲破了兽笼,来到了码头上。后来,郑和下令在码头外,也就是擒获狮子的地方竖立了一座石狮雕像。

从此以后,这座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的岛屿,帝国第一块海外领地有了现在的名字。

与五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相比,当年那座为远航舰队提供停靠港湾,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小城市已经发展成了一座人口超过百万,拥有船舶建造与修理,钢铁冶炼,橡胶生产,化工,纺织等众多工厂,扼守着南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并且拥有南洋地区最大的深水良港,为帝国海军南洋舰队母港的大型海港城市。

港口北面,淡申水库南岸,那座由青色花岗岩建造的古堡是狮城历史最悠久的堡垒。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帝国总督府,现在则是帝国设在狮城的行政中心。

作为帝国的海外行省,狮城拥有“直辖市”的地位。也就是说,狮城由帝国内阁政府直接管理。一般情况下,由帝国内阁内务部的一名副相担任狮城总督,并且常驻狮城,负责处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成为南洋舰队母港之后,在总督之外,南洋舰队司令也具有管辖权。

也就是说,狮城施行的是军政一体化管理模式,总督负责行政,南洋舰队司令负责安全与防卫。虽然狮城行政中心,即那座年代久远的古堡内设有南洋舰队司令官的办公室,以及相应的办公机构,但是一般情况下,舰队司令都在舰队司令部,即港口东面的勿洛处理日常事务,很少到这边来。

今天却不一样,一大早,帝国南洋舰队司令官江洪波上将就来到了行政中心。

随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帝国外交大臣马颖焕,帝国国防大臣陈嗣海,以及帝国海军总司令陈锦宽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陈嗣海与陈锦宽为同族远房堂亲,两人的直系先祖都是帝国海军名将陈渊洋,其中陈嗣海为陈渊洋长子陈步渠的后代,陈锦宽则是陈渊洋三子陈步洪的后代。从辈分上算,陈锦宽还是陈嗣海的远房堂叔呢。从曾祖父那辈开始,陈嗣海这一脉就弃军从政,祖上有三人出任帝国内阁大臣,其中陈锦洪,也就是陈嗣海的叔父还担任了帝国内阁次辅。陈锦宽这一脉则一直在海军中服役,祖上八代中,共诞生了三十四名海军将领,除他之外,还有五人曾经出任海军总司令。

毫无疑问,两个陈氏家族都有着极为显赫的地位。

帝国外交大臣马颖焕也不简单,他是帝国航海先驱马欢的第二十三代孙,其父马应敛曾经出任帝国驻美大使,回国后担任帝国外交部副相。其祖马定山为“共盟党”党魁,差点成为帝国内阁首辅。再往上推,马家世代从政,并且诞生了十多位著名的外交家。

显然,马颖焕同样具有显赫的身份,其马氏家族为帝国最出名的外交家族。

帝国三位身份显赫的大人物同时来到了狮城,绝不简单。南洋舰队司令官办公室内,江洪波一边抽着烟,一边留意着两位大臣与海军总司令的神情举止。

“老吴,你先去处理政务吧,如果有需要,我们会请你过来的!”马颖焕不动声色的打破了沉寂。

“我就先出去了!”

坐在江洪波对面的狮城总督,帝国内务部副相吴敬轩站了起来,向其他四人告辞。

名义上,他是帝国内务部副相,仅比马颖焕低半级,而且他直接向内务大臣负责,而不向外交大臣负责。可是,吴敬轩知道自己的地位,也知道马颖焕在内阁中的影响力。说白了,外派的官员与内阁大臣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时间不多了,我们说正事吧。”等到吴敬轩离开后,陈锦宽拉开了话题,“明天就是条约是否续约的最后一天,如果今天的谈判不能取得结果,我们将面临新的考验。老马,你那边有什么消息?”

难道还有希望吗?江洪波暗暗叹了口气。

马颖焕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与以往一样,日本仍然不肯做出让步。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日本开出的条件,恐怕……”

接下来的湖,马颖焕没有说出来,意思却极为明显。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谈判的必要。”之前一言不发的陈嗣海开口了,“首辅的意思非常明确,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接受日本开出的条件。另外,德国,土耳其,以及意大利都明确表示反对,英国的态度也很暧昧,大概只有美国会站在日本那边。如此一来,我们更不可能做出让步。”

“首辅的意思是……”江洪波向陈嗣海投去了期盼的目光。

作为南洋舰队司令官,江洪波在帝国海军中的地位仅此于陈锦宽,以及帝国海军总参谋长卫延年,与北洋舰队司令官郭怀安,东洋舰队司令官李玉民,以及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秦宝献平起平坐,是帝国海军最具实权的人物之一。

只是,在帝国内阁大臣面前,江洪波多少都显得矮了半截。

“首辅并不关心续约的问题,而是帝国的未来,至少……”陈嗣海冷冷一笑,“我们都清楚,即便续约,条约对各国的约束力都将大大降低,并且倾向于我们的对手。如果在不利条件下续约,我们将失去先机。按照首辅的意思,即便日本做出让步,只要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就不能签署续约文件。”

听到这,江洪波暗暗吸了口冷气。

毫无疑问,首辅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已经做出决定。也就是说,战争的阴影再次降临!

马颖焕与陈锦宽的神色也变得更加严峻了。

即便马颖焕早就摸清了首辅的意思,可是听到从陈嗣海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话,他仍然有点耿耿于怀的样子。显然,首辅在制订战略方针的时候,并没有把外交部考虑进去,甚至没有过多的考虑帝国在外交方面所要面临的问题。

陈锦宽显得更加沉重,因为首辅的态度将帝国海军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是首辅让我带来的文件。”像只斗胜了的公鸡,陈嗣海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随手交给了旁边的马颖焕。“按照首辅的要求,如果日本不答应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并且按照我们的要求签署续约文件,我们可以首先退出续约谈判,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将消息送回去。”

文件最终传到了江洪波的手上,看完之后,他也长出了口气。

如同陈嗣海所说,帝国首辅在文件中明确了谈判方针,并且对三位谈判代表做出了明确的职责限制。只是让江洪波有点想不通的是,陈嗣海是这次谈判的主导官员。

作为外交谈判,马颖焕的职权明显在陈嗣海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