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蔷天-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仙’!‘白仙’娘娘显灵了!”
靖裕帝早已自御座上站起身来,简直似被精怪迷惑住一般,径向窗边而去。一室的人呆若木鸡,全然忘记了该当如何。只有服侍二皇子的老太监张淮突然大喝一声:“圣驾在此,谁敢冲撞!”
那歌声骤然停顿,片刻后黑暗中有个声音低低一笑:“如此佳节,做儿子的给父皇献歌一曲,也有不妥吗?”
—伴着那低低的笑声,众人眼前一花,已有个雪白的影子穿窗而入,幽幽来到御座前,步履飘飘忽忽的,真有三分鬼气,胆小的妃嫔宫女,早给吓得叫出声来。
那自然便是大皇子董天悟无疑。
董天悟脸上的神情阴冷森然,似笑非笑。他面对靖裕帝,跪下叩首行礼,口呼:“儿臣祝父皇万寿—”那“万寿”二字语音拖得极长,听上去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他那身不吉利的白衫在灯影下亮得刺眼,没人敢在皇城中穿这样代表卑贱、预示死亡的颜色,他竟穿着这样的颜色来给他的父皇恭贺圣寿!
场面一时间仿佛冻结,面对这样的变故,所有人猝不及防。
坐中人大多数并不识得大皇子真容,但听他口呼“儿臣”,也就明白了此人的身份。人尽皆知,董天悟虽生母身份低微,却颇受靖裕帝偏爱,谁料他竟然大闹寿宴……如此行径,实令人瞠目结舌。
果然,靖裕帝龙颜大怒,劈手夺过一只酒樽丢向他的长子。骂道:“孽障!你……你不气死朕,便不甘心吗?!”
在场的上至妃嫔、下至奴才,从未见过皇上如此震怒。当下各个心知大事不妙,唯恐将这势比雷霆的“天子之怒”引到自己身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哪里还敢出言劝解?
董天悟却依然故我,那酒樽堪堪擦着他的鬓边飞过,落在地上,滴溜溜地转。他则立在那里纹丝不动,脸上还是不变的莫可名状的笑容。
—举众噤声、鸦雀不闻之时,一个稚嫩的童声便显得无比清脆可爱。
小小的二皇子董天启从淑妃娘娘的怀中跳起来,甜甜招呼:“皇兄,来和我们一处坐!”
对应这万万没人能料到的变故,在后宫诡斗中安身立命多年的这一干主子奴才们,想得太多怕得太多顾忌得太多,便都及不上一个孩子了。
董天悟不可置信地望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脸上讥诮的笑容早已消失干净。而董天启则兀自兴高采烈地向他招着手,娇嫩的脸蛋红扑扑的:“皇兄,你这个样子真好看,就像是青蔷给我讲的神仙—你是来扮神仙给父皇祝寿的吗?”
董天悟的眼飞一般地扫过左边第一席,沈淑妃正将天启娇娇嫩嫩的小手握在自己手中,呵疼呵爱,笑靥如花。

这个母狐狸今夜一改往日富贵奢华气派,只穿了件浅玫色的素净宫装,头发简单绾起;反倒是身旁的沈婕妤、沈宝林姐妹二人一着红一着青,光华灿烂不可逼视。
—那两个女人,一个目光盈盈地盯着他,仿佛满含眼泪;另一个则垂头不语,手里拈着一角糕饼,已然捏得粉碎,却犹自恍然不觉。
董天悟向天启道:“方才你说什么?”
二皇子又是嘻嘻一笑:“神仙不就是皇兄你这般打扮吗?父皇最喜欢神仙了,他看到神仙来祝寿,不知道多高兴呢!”说着转头对靖裕帝娇声道,“父皇你说是不是?”
面对如此娇儿,纵是龙心似铁,也要软化了。靖裕帝的面色虽依然不霁,却也不再发作。他怜惜地望着天启的笑脸,又望了望似有些茫然的天悟,终于点了点头。
董天启拍手笑道:“你看!你看!父皇也说是呢!皇兄快来和我坐,我好想你!”
坚冰上一旦凿出个窟窿,下剩的事情便容易许多,再不长眼色的奴才也懂得该当怎么做了。御前总管王公公撇着腿,招呼小太监们又抬来一张椅子放在淑妃娘娘席上—就放在二殿下的身旁。
董天悟走过去,落座。
《庆皇恩》的御乐又奏了起来,旋即把一切都盖住了,严严实实地,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

二皇子董天启仿佛极开心的样子,早离了沈淑妃的怀抱,只拉着他的长兄唧唧喳喳地闹。董天悟却也是出奇的好态度,和颜悦色侧耳倾听,时不时还伸出手去,抚爱兄弟的头顶。
兄长爱让、弟弟敬悌,更何况还有一个不断给两兄弟添茶添水、嘘寒问暖,将桂花糕、松子糖、鹅油卷一样一样亲自挪到他们眼前的“慈母”沈淑妃—最后连靖裕帝也恢复了笑容。
这满堂的热闹,原来只这一席是真热闹,其余全成了陪衬热闹的暗色底子,通通不值一提了。
自然有大把的人脸色愈来愈难看,就比如坐在沈淑妃对面的庆熹宫惠妃杨氏。她也有儿子,还有一位公主;她比沈淑妃年轻,今夜更是装扮得美奂绝伦,宛如仙子下凡……可是那个贱妇的儿子一顿胡闹,却莫名其妙成全了对面的女人?自己再怎么机关算尽竟全然落了空,彻底成了他人欢乐的背景—她如何不恨?
自靖裕帝继位以来,这二位妃子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是靖裕帝登基时入宫,同样受宠封妃,同有整个家族的财势为后盾,又各生了一个皇子。局内局外人人都说,若沈、杨二妃只得一个,怕是早已登上了后位;正因为靖裕帝自己都难以取舍决断,是以故上官皇后薨了七八年了,局势却依然那样僵着,那辉煌壮丽的两仪宫承光殿,依然空到如今。
杨惠妃无论如何都不甘心。论相貌,她自认生得风姿绰约,有母仪天下之相,沈家女人的狐狸眼水蛇腰怎能相比?论家世,杨家随太祖起兵,代代公卿,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攀龙附凤的沈氏更是望尘莫及;论子女,当年她二人同时怀上皇嗣,可惜天不垂怜,她肚子里的竟是个公主—可公主又如何?不过略施小计,放出话去只说是皇子,那女人果然急了,自己胡乱吃药以求提前生产……结果呢?三殿下生来就是一副蠢笨样子,虽说是个男孩儿,却连个女儿都不如;何况那女人自此之后,再也没能怀上孩子,而自己两年前分明才生下了活泼可爱的四殿下……
—斗了十多年,眼见着沈狐狸渐渐落了后,可谁料竟会有这样的变故?存心拿捏那个小丫头失手在先,疯癫的大皇子闹场在后,末了竟误打误撞替沈淑妃变出一张王牌来,三步两步又抢在自己身前。
恨哪!如何不恨?自己简直已经恨透了这场宴会,恨透了这合家欢乐的画皮,甚至恨透了那天上的月亮—这该死的月亮为何依然流连不去?为什么现在不索性雷鸣电闪,下一场倾盆大雨?她的脸早已因假笑而隐隐生痛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坐针毡。
她想走,她早就想寻个借口抽身退场,一走了之了。可是杨惠妃心里明白,此时此刻皇上是难得的开心快意—她怎能败了他的兴致?
所以也只有拼命地咬紧牙关;拼命地笑着,笑到心中滴血。
歌儿一曲接着一曲,好一个福寿双全地,人间帝王家。
杨妃是个聪明人,却不见得满座的妃嫔个个都是聪明人,黄婕妤和韩美人早已按捺不住,借故退席了。靖裕帝倒也没有在意,她们本不是舞台上的主角,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太监宫女们也没有在意,现下讨好得宠的还来不及呢!更有几个本与杨妃走得颇近的妃嫔,也顾不得什么了,早悄悄地将座位移到了沈妃这边,凑在人堆中,讪讪地想搭话,沾一沾光彩,却又迟疑着不敢开口。
—这一切,沈青蔷都看在眼里,却莫名备感孤独。
她走到沈淑妃身后,等了许久,方寻到一个机会,小声对姑母禀道:“娘娘,青蔷不惯饮这酒,总觉得头有些沉……”
沈淑妃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温言笑道:“你今日也着实辛苦,既饮了酒,便该叫奴才们抬张花桌在廊下,畅快畅快也好,只小心莫着了风。”
这是赴宴之前,淑妃娘娘便早已叮嘱好的对答:靖裕帝素来喜欢在盛宴进行到一半时,离席而去,独自逛一逛的;据说,前些年就有这么一位前生修福的宫女,因此而得了宠—无孔不入的淑妃娘娘,又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沈青蔷勉强一笑,假意推辞道:“这双双眼睛望着呢,怕是太轻狂了吧?”
淑妃娘娘眼内光华流转,漫声道:“轻狂怕什么?便要那醉后轻狂的样子呢—你可懂吗?”
青蔷的脸突然一红。
沈淑妃望着她笑:“既明白了便快去吧。”言毕微点一下头,又转过去伺候天启、天旒两个宝贝了。
沈青蔷心下一百个不愿,犹犹豫豫一回身,正对上董天悟含讥带讽的目光,她急忙撇过脸去,这一下连耳后都是一片燥热。
仿佛想逃避什么似的,再也不及踌躇,一咬牙便出了万寿阁。
门外的月色正好。
这样规格的御宴,都有统一规制,为防手脚,妃嫔们是不能带着自己身边的宫女太监入内伺候的。此时各宫各殿的奴婢们,有头脸的便歇在万寿阁左右的两侧耳房内,余下都侍立在屋檐下面。见她出来,服色鲜明,便知道是主子,早有个守着的小太监迎上来,躬身问:“主子要唤人吗?”
十月将尽的夜风,已极凛冽了,刮在脸上生疼。青蔷的热身子被冷风一激,不禁打了个寒战。她瞧着这个小内监眼生,不知根底,也不便指使,只问:“你可知平澜殿沈宝林跟前侍候的那些人现在何处?”
那小太监一听是“沈”宝林,腰顿时弯得更低了,答道:“那边的姐姐们都在耳房烤火呢,奴才这就去给您唤她们。”
沈青蔷点点头,他便去了,才走两步却又被叫了回来,耳中听得沈宝林吩咐道:“且住,不必去了。你只替我找张凳子,搁在那边回廊转角的背风处,寻个有灯影的地方—可听明白了?”
虽说是“背风处”,却依然觉得冷。沈青蔷来时,尚怀了小小熏炉,披一件湖绿色大氅。那两样东西,进厅之后便交与玲珑保管—玲珑现下便在耳房之中,可她却不愿见她。
这宫禁深深,本就没有可相信之人。玲珑虽与她日夜相伴,却实在有太多蹊跷之处。她既是淑妃娘娘拨给自己使的,是紫泉殿上的心腹人也不奇怪—但却为何与沈婕妤遥相呼应?难道真如紫薇所说,她之所以什么都不知道,只因她是注定的“弃子”?何况还有那日杏儿口中讲的:玲珑、点翠、染蓝,本是死去的郑更衣的身边人,为何却都跟了她?既然提到了郑更衣,就又不能不想到她的死……
这重檐之下,夜幕之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竟仿佛悬着无数道帘幕—你费尽心机掀开一层,却发现后面还有更多更多……自那日桂花树下一场变故之后,沈青蔷如今再也不敢贸然多行半步、多看一眼、多说一句话。莫说是她,即便高位有如淑妃娘娘,甚至皇上,是否就真的能揭开所有遮蔽,能看到那唯一的真实?
真冷,这皇宫的夜……真冷……
那不知名的小内监办事倒得力,竟不知从哪里搬来了一整套小巧的梨花心木桌椅并一扇蜀锦绣屏。又呈上一盘细点、一壶御酒—手摸上去,那银酒壶赫然还是烫的。青蔷自然不会带什么阿堵物,便随手从腕上撸下一件细细的金丝镯子,赏了他,那小内监兴高采烈地去了。
等吧……万寿阁门户大开,她能清楚地听到一个娇俏的声音在里面呼唤:“陛—下—”
看来还要等很久。
实在冷。沈青蔷便忍不住又倒了一杯酒,倾下喉去,谁知这一杯竟成了引子,连带着适才在殿中旧积的酒意也一并发散起来。身上渐渐困倦,神志渐渐模糊,再也顾不得这宫内举手投足的诸般规矩,索性在椅内蜷起腿,伏在桌上,就快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