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七月十九日这天,如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一般。前一天夜里,“济远”“广乙”“威远”三条巡洋战船,护送“爱仁”“飞鲸”两条货轮,运送了八百五十名续备兵员,及一百一十六箱弹药上岸。因为三条兵舰的速力和防护不同,“威远”号木壳巡洋战船,先期北上,走大同江口,然后再返回旅顺。而“济远”“广乙”两船,通过丰岛海面回航,顺便接应“高升”“操江”两条运兵船。

在这两条船上,是最后一批补充兵员随船输送而来,这些补充兵员约1100人,而且不是新募练军,是从通勇练左营,甚至还包括李鸿章的北洋大臣直隶亲兵前营的一哨精锐!北塘水雷营也携带新式西洋电发水雷而来,准备必要的时候封锁仁川牙山一带海口。不论从哪个角度,都是李鸿章费尽苦心拼凑的正牌练军,到了战地就可用的淮军精锐!

更不用说随船而来地,还有十四门德国陆军造快炮,数百支毛瑟洋枪,数百箱弹药,还有二十万两饷银了。这可以说是对南朝鲜淮军最重要的一次补充接济!

□□□□□□□□□□□□□□□□□□□□□□□□□□□□□□

看着悬挂着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商轮已经出现在海平线上,船舷两侧,全是满满地第一次出海地练军官兵,他们也发现了前出丰岛海面迎接他们地“济远”号和“广乙”号,他乡逢故知,看到三角黄龙旗飘扬,一个个都欢呼了起来。

在高昌后面,还隐约有一缕烟气出现在海平面远处。毫无疑问,那是“操江”号在跟随而来。

从丰岛海面到牙山转乘卸载地,打足机器,不过一个多钟点的功夫。周围海域一片平静,不管怎么说,这次重要地护航行动算是完成啦!

济远号罗经舰桥上面,副将衔管带方伯谦懒洋洋的放下了望远镜,擦擦额头不存在的冷汗:“好家伙,军门和中堂这次给的差使可真是吃重!妈祖菩萨保佑,顺风顺水完成……回去得酬神!”

他身边的都司衔帮带大副沈寿昌也是一笑:“这是大人的福分,回去以后,丁军门定有上赏!”

方伯谦冷笑:“看罢啦……咱们这些人平日当差勤谨。真到了紧要关头,反而不吃香了。倒是那些和其他地方拉拉扯扯的家伙吃香!邓世昌那家伙,什么玩意儿!军门还要他去问徐一凡借兵!现在我不说这个话儿,到时候,看是谁倒霉!”

顶头上司这句话可不好接,沈寿昌只有打起望远镜,掩饰一般的朝四下瞧着。方伯谦这个时候已经双手比成喇叭状对底下舰桥守着通话站位地水兵大喊:“他妈的还愣在那里做什么?通知锅炉,气压打足了。咱们回家!”转头又冲着旗号兵:“给广乙传信号,该走啦!”

他的喊声犹自未落,沈寿昌那边却语调颤抖的开口:“大……大人!瞧!东南海面!有兵船拉出的烟带!三条兵船!”

方伯谦一怔:“哪条船跑到南边去了?”

他拿起望远镜朝东南海域看去,就看见海天之间。三处轻淡的烟带向高高飘起,如果不是天气晴朗,几乎不可见。这三条来历不明的船明显烧的是威尔士或者花旗国地上好白煤,和北洋水师自己凑合着用。烧起来满天黑烟的开烟煤大不一样。

方伯谦心已经直望下沉,什么商船会烧这种昂贵的白煤?除了兵船没有别家!而且看这些烟带向后飘动的角度,三船都是以十五节以上地航速,朝这里疾驰!

菩萨保佑。但愿是西洋人的兵船!

只是很短时间,望远镜里面就已经出现了舰影,舰首桅杆之上。猎猎飘动的正是日本旭日海军旗!

“是‘吉野’。是‘吉野’!”沈寿昌喃喃自语。这条日本新式的英国造快速巡洋舰差点就是北洋水师的,要不是银子都挪到老佛爷万寿去了。现在说不定挂的就是龙旗。北洋水师军官,谁不认得这条舰影?

“大人,准备战斗!鬼子来得不善!”沈寿昌放下望远镜,急切的望向自己的管带。却发现方伯谦握着望远镜地手指都已经发白,脸色更白得有如透明!

□□□□□□□□□□□□□□□□□□□□□□□□□□□□□□

“你看,这两艘清国军舰能算强大么?”

五十一岁的联合舰队第一游击舰队司令长官平井航三少将静静的问着他地舰队参谋,三十七岁地釜谷忠道大尉。

联合舰队北上,任务就是搜索北洋舰队主力,摧毁北洋舰队主力,控制朝鲜海岸!中日两国并未宣战,而联合舰队就是要趁大清不备,先期摧毁北洋水师,将战争主动权控制在手中!什么国际法,什么道义,对于日本人来说,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一游地快速巡洋舰,就被联合舰队本队派出搜索。初步判断北洋水师至少部分主力会出现在丰岛海面,掩护航运补给淮军。一游接到的命令是,如果是单艘前进,或者弱小地货轮队伍,可以放其通行,将更多的淮军放进朝鲜这个死地。

如果是有北洋水师强大的护航支队在,就要果断攻击!实力不及也要纠缠住,等待联合舰队本队赶至!

此时平井航三的麾下,就有“吉野”“浪速”“秋津洲”三条快速巡洋舰。而他们的视线当中,出现了“济远”和“广乙”两条北洋水师战舰!

听见上官的轻声问话,釜谷忠道大尉咬着牙齿,眼睛都烧红了。日本海军二十年卧薪尝胆,每年明治天皇挤出宫廷御用三十万日元,所有日本公务员每年捐助百分之十的薪水建设海军,不就是等着这一天?

“究竟是强是弱,只有通过战斗来判断……总之,无论如何也要攻击!长官,等候您的命令!”

平井航三扬起了一只手,在空中停顿了半晌,终于重重挥下:“准备战斗!一旦迫近至有效射程,成横队,全炮射击!”

徐一凡的穿越,只是让甲午的炮声,提前了四天开始。

□□□□□□□□□□□□□□□□□□□□□□□□□□□□□□

七月十九日这天,徐一凡正在大同江口,亲自指挥禁卫军将士。在大同江口布设水雷,并且在日军海军火炮射程不及的地方,构筑阵地,铺设障碍物,并且安置封锁江面的陆炮阵地。

一堆军服是红色参谋识别色的军官,簇拥着徐一凡,在地图上面指指点点。一条条小木船穿梭江面,将沉重的各式水雷投放江中。四面山头。全是在挖掘壕沟的官兵。自从六营兵在北洋水师派来的火轮装载走,最后一批人员包括徐一凡的家眷疏散走之后,这条水上通路,就被禁卫军自己封锁了!

“一标步兵。配合两队炮兵,还有水雷、机关枪配合,再加上两营补充兵,封锁大同江江口。平壤西侧。应该是安全了……正面还要兵,东翼也要兵,平壤还要有预备队……这兵力……”

楚万里对着地图就是挠头,怎么算都是个不够。

人群当中。还有孔茨为首的德意志军事顾问团。他们是民间身份,不是德国派出的官方顾问,可以不用离开。也没人想离开。对于军人而说。打仗就是家常便饭。他们被德国总参赶出现役那么久。想闻硝烟的味道都发疯了。更别说这支禁卫军浸透了他们的心血,怎么舍得放手?徐一凡还许下了高价。对于顾问而言,战时津贴翻倍!除了他们,那些对预备学官进行军官养成教育的各国顾问教官,走的也没有几个。有的冒险成性地,还准备在一线部队当中混个头衔,亲自上阵呢。

听楚万里抱怨兵不够,站在人群当中的徐一凡只是淡淡一笑。他借六营兵给北洋水师,底下人不是没有抱怨。就连一向大大咧咧如楚万里,都差点当面抗议了。原因无他,以万余战兵困守平壤,对着的是优势敌军。

兵凶战危,来不得半点玩笑!什么奇谋计策,归根到底都是弄险,军事上面,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充足地兵力,良好的训练,足够的物资,对敌人形成优势。紧要关头送走三千多人,其中还有两营千余最有战斗力的禁卫军第一镇官兵,真是有点那个什么。

楚万里抱怨完,看徐一凡不动声色,也懒得多说,摊摊手:“大人,兵力实在不够,到时候也许就只有指望淮军能替咱们守着东面了。那里山地多,压力小一些,咱们正面依托阵地,抗击杀伤日军,拖下去就是胜利……不知道淮军能剩多少,一路退到平壤来?”

言下之意,禁卫军官兵,对于淮军在汉城地战事都不看好得很。淮军崩溃,只有沿着陆路朝北退,现在不少人就打着收编淮军溃兵的主意呢。

徐一凡摊摊手,自从邓世昌他们离开之后,他又显得沉稳了许多:“这我哪里知道?计算这些战场上面变动的数字,都是你们总参的责任,我只要结果……诸军皆败,而禁卫军在平壤稳守不退,大量杀伤日军!”

楚万里哼哼唧唧地:“说得轻松……”

徐一凡也没理他,这小子绝对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那种。要不是看他能干,初步成立的总参居然支撑着将这次动员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非治治他那臭嘴巴不可!他转头看着孔茨,老头子视察阵地以来,一直脸有忧色,不时地和自己同胞交换一个眼色,有时还轻轻摇头。

“孔茨先生,怎么了?”说起来,整个禁卫军,唯一经历过大规模近代化战争地,也只有这些普鲁士洋鬼子而已!徐一凡别人地建议可以SOSO,这些拿着他大薪水的普鲁士顾问地意见可不能不重视。

孔茨淡淡一笑:“徐将军,既然是战时,还是称呼我为上校吧……您的麾下所构筑的防御态势,选择的阵地都是无可挑剔————这些我都陪同楚将军去现地考察过了,无论是封锁大同江口的,还是屏障平壤正面的。阵地位置极好,构筑的工事也极其坚固,像是这种铺设纵深铁丝网,布设地雷,挖掘成体系的壕沟,设置土木混合的机关枪发射点,安置下绵延的鹿砦障碍物……这种筑城防守的方式,我觉得都值得欧洲强国的陆军学习!”

徐一凡尴尬的一笑。他把自己知道地防御概念全部堆上去了,就差学当年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构筑起贯穿平壤山地的地下长城坑道工事——如果他人力时间够,还真说不准。总参在结合了他的意见,计算了物资和人力之后,除了动员部队,还征发了大量的朝鲜民夫,尽可能的构建起了坚固的防御体系。老头子夸了他。不过看他脸色,后面还不知道说什么呢。

“……就算是德意志帝国的精锐陆军,在不付出足够的人命,不打残废几个军团。不调集足够的重炮,都难以攻破阁下的野战筑城要塞体系!这一切,我都怀疑凭借日本帝国的薄弱国力,能不能拿出来!

……可是。防御不能带来胜利,进攻才可以。对于再坚固地防御体系,只要转变进攻方向,转变进攻重点。总有绕过击破的可能。而徐将军真的想取得平壤附近的会战胜利,必须掌握更多地兵力,获得更多的资源!如果您这样设置坚固防御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大清国地后续兵力战略展开。那么鄙人无话可说。要是不是。鄙人还是建议,阁下设立好后退阵地……做好撤退的准备!”

徐一凡默然良久。最后只是淡淡一笑:“孔茨上校,在朝鲜,我不仅仅打的是军事仗,更重要地,还是在打政治仗……感谢您提出地宝贵意见,还望以后继续提出。这一切,我都会注意地。”

孔茨奇怪的注视着他,最后才是一叹:“真难以想明白你们东方人地心思!还是一个单纯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