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第一-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笔架,是她自己用五颜六色的兰花瓣、兰花叶,晾干后,一点点粘结起来的,这是她的得意之物。不过更得意的还是书架上的那一卷卷书简。她拉着西施走到书架前,眼睛亮亮的对西施说:“妹妹你来看,这些全是古人的书,都有三皇之书《三坟》,五帝之书《五典》,八卦说《八索》,九州志《九丘》等等。”

文娘娘如数家珍地说:“这些写得是诗乐,各地方诸侯的都有,包括宫廷和民间的。这些便是吴国的史料文册。”文娘娘拣挑着介绍完后,两人便又回到书案前,面对面坐在座墩上。文娘娘把文案上的一个竹简摊开,轻轻推到西施面前,说:“妹妹看仔细了,这是姐姐现在写的。”说完端着脸,笑眯眯地看着西施。

西施欠身看,竹简上面抄录的正是自己在惠山写的《劝诫书》,抬起美丽的眼睛看着文娘娘,说了句:“文姐姐,先不说了。妹子正不知如何是好呢!”西施边说边把弄着竹简,忽地又惊讶地看到竹简另一侧写着:

观闲鹤兮,莲清荷红。

振翅羽兮,碧水清波。

聚洲渚兮,优姿好空。

任厥性兮,天地往返。”

这分明是文娘娘第一次到玉阳宫时所写的,当时西施就觉得此诗意犹未尽。再看下幅:

花无语兮,落去又还。

鹤有情兮,南北往返。

子莫若兮,宫廷高墙。

泪泫泫兮,似有若无。

见西施专注地看这首词,文娘娘反而轻叹一声,“好了不再看这些了,说说你的这次远行吧。”

西施就像讲故事一样,细致又兴奋地述说着整个过程,文娘娘也认真地听着每一个有趣的细节,不时应和着。当西施说到郑旦戏弄唐、蔡二妃时,文娘娘更是惊得睁大了眼睛,插了一句:“怪不得郑娘娘能牢牢拴着大王的心呢。”当听到老神仙时,西施讲得更加周细,力争一句都不落,还加上自己的短短的几句见解。

随着西施的讲述,文娘娘逐渐收敛起笑容,手托下颌,目不转睛地看着西施,她感受到了西施身上不易被人察觉的兴奋,一言不发地听西施说话。

西施说完了,忽闪着眼睛,这时才感觉到周围是那样寂静,几乎连文娘娘眼皮扣合声都能听得到,这样的情形太出乎西施的预料了。

沉默了一会,文娘娘似乎是自语:“老神仙何等的超凡!”言罢抬眼看了西施一下,垂下眼帘,紧接着又说:“有了纯净的心,才可以与天地对语。不过。”说到这里文娘娘又抬眼看西施,说:“老神仙的话是那样的空洞无用,他怎知人生苦多啊!”

听了文娘娘的话,西施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崇拜的老神仙,在文娘娘眼中,就只有两个词的评价:“超凡”、“无用”。西施觉得有些尴尬,随口说:“可是我倒是觉得,若有老神仙那样旷达的心境,人生则轻快得多。”

“看来,妹妹此行收获不小啊。”文娘娘笑着说。

“老神仙的学说,我并不真正懂得,只是觉得,既然能把生死看得如此透彻,那么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是吗?看来妹妹有了新的生存目的了。妹妹才貌双绝,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不荒废一生呢。”

虽然文娘娘仍然面带笑意,西施总觉得她的话里好像还隐含着另外的东西。于是就说:“姐姐说的哪里话来,我们做女人的,不落得千古骂名,就是万幸了,正如姐姐写的‘泪泫泫兮,似有若无’呢。”

“你呀,好了不说这些。还有什么新鲜事?”文娘娘话题一转。

于是西施又叙说了夫差到邗沟视察后,放弃北去与鲁国国公会商的安排,提前结束巡视,壮志满怀地返回了姑苏城的过程。

文娘娘一直在认真地听西施叙说,听到这里,她似乎又从西施的神色中读出了新的东西来。等西施兴致勃勃地说完,文娘娘站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了一卷竹简,回来放到书案上,慢慢展开,语气平缓地说:“妹妹,姐姐正在修《吴史》,这是其中的一卷。吴国从吴太白起,历代君王,都励精图治,寻求着称霸一方的丰功伟业。当今的吴国是吴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吴王夫差文治武功好似超出一般王者,他胸怀大志,心胸阔达,是一个正直的君王。不过。”文娘娘说着看着西施。

西施一直在认真地听她说话,她想起来文娘娘第一次对自己评价夫差时说的“君子君王”四个字,现在听到“不过”二字,感到诧异,就问:“不过什么呀?文姐姐你快说,看我干什么。”西施嘴上这样说,心里同样这样想,不知怎得,心跳就加快了。

“老神仙的话,为大王点明了吴国的未来去向,其实北去争霸是大王心存已久的宏愿,不是随意一个人可以改变或可以促成的事情。”文娘娘目不转睛地看着西施,继续说:“刚才妹妹说老神仙时有一句话:‘起点终点是恒定的,中间走的是既定的,却又未知的路’,那么有谁能说清到底是什么路?可以说,老神仙为大王指明了道路,又给他指出了不确定的、甚至是有风险的一条路。何况作为帝王来说,大王身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什么弱点?”西施略显急切地问。

“胸无诡计!好大喜功!”

“姐姐是在说将来……”

文娘娘睁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满含深意地看着西施,语气缓慢且轻松,“把吴国的国运寄托给大王,是极具风险的。与别人相比,他不是雄狮,只是一只雄鹿而已。老神仙说的是,桓公有管仲,文公有赵衰,而他呢?”

文娘娘的话,让西施沉默了,她感到了文娘娘的神秘与可怕,同时心中又生出一股强烈的挫折与羞愧的感觉来。此时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顾把书案上的竹简慢慢卷起,起身放到书架上,回到书案前坐下,双肘支在案面上,双手托腮,看着文娘娘,哑然一笑,说:“文姐姐真了不起,这编修《吴史》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西施的话里有两层意思。

文娘娘同样笑着,说:“很多事都不言自明,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入宫后闲来无事,便自个凭记忆,誊写出年少时学得一点书籍,才有了这些书卷。近来又看史料较为齐整,就想编这《吴史》了。”文娘娘的话,也有两层意思。

“文姐姐。”西施似乎仍不想放弃,“文姐姐你说大王真的能北去争当霸国吗?”

文娘娘点点头,“这是肯定的,不过事情可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单就楚国来说,楚昭王励精图治,又有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的鼎力协助,现在已经恢复了大国的元气,一有机会,准会复仇,后患不除,何以北去?大王是明白这一点的。”

“文姐姐的意思,大王必先安抚楚国?”西施认真的问。

“是啊。‘安抚’?谈何容易!大王手下无可用之人啊!哎!”文娘娘说着眼睛放光,开玩笑似地说:“说不定到时候啊,妹妹到可以替大王去楚国走一趟。”

“文姐姐又拿妹子开玩笑了。”西施笑着说,不过心里不知为什么强烈的激动了一下。

“好了,不说了,那都是男人们的事。噢,对了。”文娘娘突然想起什么似地说:“姐姐还真有事情央求于你呢。”

“什么事情啊?姐姐吩咐就是了。”西施爽快地应到。

“几个月后,就又到了王后的寿辰了,妹妹也知道,历来到她的寿诞,内宫里的事情,都由我来操持,这以后啊就交给你了。”文娘娘认真地说。

“这个忙,妹妹可帮不得。”与刚才相比,这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西施的心境自然放松了许多。

~奇~“由不得你了,早就回禀王后了,妹妹若是不应,就是抗旨。”文娘娘说完,咯咯地笑起来。

~书~“哪有姐姐这样强人所难的。”

~网~“就算姐姐求你了,你做的一定比姐姐好。明儿起,妹妹就好好地筹备吧,需要什么资财,写明白呈报给王后就行了。噢,对了,妹妹尽可以把王后的贴身侍女玉容叫到你的宫里,王后的习性她最清楚了。”文娘娘说完用乞求的眼光看着西施,又低声说:“姐姐身子弱,编修《吴史》就够累的了,其他的事情,姐姐本就无心去想,哪里有多余的气力去顾及。妹妹入宫来,姐姐也好似换得了活力,多了几年阳寿,岂能不赶紧做点事情。你答应姐姐就算酬谢姐姐了。”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西施已经不能再推辞,含糊地应承下来。两人又闲聊了一会,西施便与驰原一起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西施切实地感到,此时的脚步比来时显然沉重的多,沉甸甸的像是在挪动。驰原感觉出来,又不敢问,支支吾吾,倒是西施先对她说:“六妹,注意了没有,文娘娘不管是叫玉儿还是平儿,都是‘玉儿平儿’一起,感觉就像一个人,怪有趣。”

驰原一转话题,“姐,你怎么不养狗了呢?”

“自从因为小狗与郑旦争吵,就不再养了。”西施说。

驰原又说:“我养的小猫,四姐和五姐就只拿我开说。噷。”

文娘娘前后两次,从不同角度对夫差的,两次不一样的评价,深深地镌刻在西施脑海中,成为与自己的梦和老神仙学说同等重要三个精神支柱,逐渐成为行为、处事、思想的基本出发点,西施对文娘娘从心底里感激。到此西施懵懂的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起点、终点和过程:她的起点是一个天真的女孩,终点是被范蠡唤起的美好的理想家园,过程就是要坚持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



操持王后寿诞,在内宫里无疑是件大事情。西施把移光等姐妹叫到一起,共同商议,移光不屑地说:“给那个泥胎还做什么寿!”

追月说:“话虽如此,既然姐姐应了,就往好处做吧。”

驰原抢先说:“那好办,不就是多花些资财嘛。”

驾风拽了驰原一把,“怎么又轮上你说话了,还不快去喂你的小猫去。”

踏宫接过话来,“就让她操办。不过,她说的也蛮有理呢。”

“依我呀,就把一些民间的把戏搬进宫里来,应付了事,泥胎王后一定觉得新鲜,不像她以往的一套宫乐、宫食、宫舞什么的了。”移光又说。

“移光说得对。这王宫大内貌似平静,却也复杂得很,我们姐妹只顾据实做来,其他的由不得想太多了。想必宫廷里的事,王后见着太多,见多不喜了。这样好吗,移光你去中宫把玉容请来,商议一下。”西施说。

“还是让那个既抢话又喂猫的去吧。”驾风说完咯咯地笑。

“噷,去又怎样?”驰原站起身就往外走。

“还是我去吧,免得六妹与玉容使性子。”追月起身按住驰原,出门去了。

王后的贴身侍女玉容是在多年前被选进宫来的,由于她聪慧伶俐,做事周全,又长了一副好模样,被王后选中,做了贴身侍女。王后没有生育女儿,就拿玉容特好。玉容身为侍女,但是却截然享有超出宫女的地位。

玉容来到玉阳宫后,细细地讲述了一些王后的爱好,她还特意提到,王后就愿听她聊一些自己家乡的事,什么集市啦、商铺啦,什么百戏、小曲啦,王后尤其偏爱听她哼唱家乡的小曲,听她吹奏从家中带来的,一种圆滚滚的乐器。

听完玉容的讲述,西施有了一个大胆的整体设想。

她第一步大胆的举动就是,派遣工匠,在内宫的千顷莲花湖上,修建六处水上亭台,每个亭台都能容纳二十几个人。又在此湖上,别出心裁地设计建造一艘“万寿帆”。对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