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第一-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翠又继续说:“玉阳娘娘,你是个善美之人,这内宫里的许多事情说也说不清楚。玉容的事情看来牵连到娘娘你了,娘娘你一定要格外小心从事。好啦。”说到这里,玉翠拍拍衣服,轻吐一口气,又说:“我该回了,我家娘娘怕是等不及啦呢。”

玉翠回转身走了,撇下惊呆了的西施、移光。望望不远处灯火通明的中宫,清楚地看到侍女、御医穿梭来往,夜幕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

“也许里面正在密谋着什么,也许明日从里面又要传出什么更惊人的消息”。这是西施与移光此时的共同感想。因为玉容把两个男人留在中宫的行为,明白无误地告诉她俩:这不单单是玉容一个人能做的事。玉容纵使有天大的本事和胆量,也不可能掩人耳目,把两个大活男人留在中宫,也就是说,她的作为得到了王后的许可,或者至少王后知道且默许了——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王后对玉容再好,也不敢容许玉容如此的放纵。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更可怕的猜测闪过西施的心头,而且事实使她不得不坚信自己的猜测。她想到王后送给自己和郑旦香囊,浑身打了个寒战,眼前显现出王后扭曲的面容。

“那么说玉容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被逼的。那么给玉容陪葬的,应该是……”移光说着看着西施,继续说:“玉容的誓言应验了。她已经掩饰不了变形的身体,她被王后发现了,王后将一腔怒火洒向了玉容。玉容便消失了,但是玉容的形象依然在王后的眼前晃动,她又将一腔怒火洒向了两个乐手。三人都死了,也同时带走了王后所有的欢乐,带走了寿诞庆典给她带来的生命的激情。王后又把一腔怒火洒向了自己,把自己折磨得痴呆了。再接下来她又将把怒火洒向哪里?”移光说完,与西施对视着,两人共同点点头。

“她会把怒火洒向玉阳宫,因为我们是始作俑者。”西施肯定地说。

这个答案,在两人心中是毫无疑问的,此时两人还不知道,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准确推断出了中宫里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将会发生的事情,为姐妹们有效地避开灾祸,做好了准备。

两人回到宫里,移光吩咐,西施不要离开玉阳宫,更不能去中宫,踏宫、驾风轮流昼夜看护宫门,驰原负责内宫的巡视,追月巡查全宫并负责内外联络,自己陪伴西施左右。移光吩咐完后,又去了玉秀宫,向旋波详细地说明了情况。姐妹们预感到有了异常,习惯性地不去追问,按照老大的吩咐去做事。整个玉阳宫严整而有序,静待中宫之变。

一日,婉晴来到玉阳宫,这些日子中宫里的事,忙坏了她。她先是帮太子料理玉容的丧事,现在又天天侍应生病的王后,好不容易得到一点空暇,便来探望西施。

婉晴来玉阳宫历来不避讳什么,姐妹们凑到一起说说笑笑,话题自然会涉及到王后的病和玉容的死。婉晴对玉容的死没有过多的言辞,只是说玉容死前一个多月里并不在王后身边。她对玉容丧事规格之高,也有些不满。说到王后的病,婉晴略带伤感,预感情况不好,说王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经常听到她嘟囔伍子胥的名字。婉晴还提到夏妃、淑妃经常到中宫去。西施叮嘱婉晴守在王后身边多多尽孝。说完话后,婉晴急匆匆地赶往中宫。

婉晴的话,更加坚定了西施与移光的猜测,同时伍子胥的名字让她们更加警觉起来。



几日后,王后薨逝。

王后弥留之际,单独召见了伍子胥。

大丧,由伍子胥亲自操办。

王后的近身侍女,全部饮鸩身亡。

在朝文武百官、内宫所有人员素衣素食四十九天。

本应该由文娘娘撰写的祭文,改由史官撰写。

中宫被无限期封闭。

责令拆除万寿帆。

责令拆除织锦房。

责令整肃男装之风。

偌大的内宫,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人人自危,看不到走动的宫人。伍子胥的相令,很明显不单单是为了给王后办丧事。西施感到,伍子胥已经把矛头,冷森森地指向了自己,更令她忧心的是,王后单独召见伍子胥,究竟交代了些什么?几乎可以肯定,夫差不在都城,伍子胥肯定要做出不利于玉阳宫的事来。于是姐妹们更加谨慎,严守宫门,只有追月单独来往于各宫之间。



王后的大丧过后一百天,内宫里并没有发生任何不正常的事。原先凝重的气氛,一如这天气一样,由冬来到了春,变得有了生机。人们仿佛惊蛰过了一般,各个角落有了侍女、杂役的身影。

一天,玉儿来到玉阳宫,捧来文娘娘亲手做的兰花酥,并传文娘娘的话:“春暖乍寒,谨慎更衣。”

玉儿走后,西施琢磨着文娘娘的话,忽然婉晴来了。平时婉晴来玉阳宫,一般是只身一人,或带着腊梅、喜鹊中的一个,这次她身边除了腊梅,还有两个新面孔的宫女跟在后面。踏宫将两个宫女挡在外面,婉晴有些不高兴地带着腊梅进来,见到西施,说了说这段时间太子处理国政的事。从婉晴的口中,西施得知了夫差北去的情况。腊梅神秘地告诉西施,在织锦房被拆毁前,她冒着风险,分多次偷偷地搬到太**一架纺织车。

在主仆二人走后,西施埋怨踏宫不该阻拦婉晴的侍女,踏宫说,之所以拦住那俩侍女,是觉得她们身上没有亲和感,感觉怪怪的。移光赞同踏宫的做法。

婉晴回到宫中,正在为踏宫阻拦自己的随从感到不爽,腊梅看出婉晴的心思,便说:“主子,不怪踏宫那样做,奴家也觉得新来的几个宫女有些怪。”

“噢,怎么怪?”婉晴问。

“干事笨手笨脚不说,还总是心不在焉,总觉得不亲近。”腊梅回答。

“还有呀。”喜鹊瞪大眼睛插话:“她们用得梳子,也不一样,两面都是把,又长又重,平时还插在头顶上。”说完手背捂住嘴,两只大眼睛咣当咣当的晃。

“是吗?新来的有多少人这样?”婉晴又问。

“说不清楚,其他宫里也有,只是听说派去玉阳宫的,都被移光挡了回去,一个也没留呢,好奇怪哦。”喜鹊说。

“是这样啊。那以后去玉阳宫,就不要带她们。”婉晴说。

“今天去,本就没让她们跟着,只是她们说要熟悉一下路,就带着了。”腊梅说。

“腊梅,今后你多留意一下这些人。”婉晴叮嘱到。

当天腊梅就悄悄地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移光。

太子回宫后,婉晴把这件事情说给他,太子听后沉思了一会说:“**里五年以上的宫人,按母后的懿旨大多出宫去了,新入宫的,均是由内务府从民间精心挑选的。她们做事自然生疏,熟悉后就好了。”婉晴还是不放心,太子答应她,着内务府细查一下。

太子哪里知道,最近入宫的十几名宫女,正是伍子胥精心挑选的女刺客,入宫的目的就是刺杀西施。由于玉阳宫防范严密,她们无从下手,只好潜伏在侍女之中寻找时机。

原来,王后生前单独召见伍子胥,给了他一道密旨:在她死后,清除西施。王后担心的是,在她死后,那个“玉阳宫的”就会登上王后的宝座。她对美貌无双又几乎无所不能的西施感到惧怕,担心夫差会被西施牢牢地钳制,更担心一旦西施生下王子,太子的宝座就难以维继。她想除掉西施还有个原因,就是她的自私与狭隘在作祟,她认为,如果不是西施把寿诞操办成这样,中宫便不会有男装之风,就不会将男乐手留在中宫,玉容也就不会偷偷地做出让自己愤怒的事,以致留下了令人难以启齿的、彻骨的心痛。这种心痛,使她已经开始年轻的心,倏然衰老,使她不愿继续留在世上。正如西施、移光所料,她把一腔的怒火,最终洒向了西施。

伍子胥对夫差纳美,本来就极为抵触,尤其是越国贡献的美女。见西施的美貌足以迷倒世上所有的男人,伍子胥的担心加重了,又听说西施做事能力非同一般,他就更担心夫差为其所控,一直在找机会清除西施。夫差北去给他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是他无法进入**,也抓不到西施任何把柄。王后的密旨,正合他的心意,他一边料理王后的丧事,一面开始谋划,琢磨了好长时间,他觉得清除西施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刺。伍子胥是策划谋杀的高手,当年就是他招揽了大英雄专诸,刺杀了吴王僚,把阖闾推上了王位。又是他找来了大义士要离,刺杀了王僚之子庆忌。

如何行刺西施,让伍子胥着实犯了难,一是因为进入**行刺,不仅难度大,而且搞不好会引火烧身;二是早已经闻知西施身边的女侠,个个身怀绝技,非同常人。伍子胥思量了许多方案,都感到不稳妥,一一放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内务府呈报的**选宫女的奏简,心中一亮,禁不住大喜,于是急令私徒,精心挑选了十多位江湖女子,经过短暂的训练,冒充被选中的民间女子,进了**。这样做来,真得是神不知鬼不觉,又能近距离的接近西施,从而避开与西施身边的侠女交锋,行刺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即使是失败了,自己也好开脱。

女刺客进入了**,没想到却进不了玉阳宫,就只好分布在西施可能去的王妃宫里,等待西施的出现。伍子胥时刻提着心,在玉月宫里的线人每日都会传来消息,无奈的是,玉阳宫防备严密,刺客们毫无下手的机会。伍子胥见到夫差一份份的捷报,知道夫差不久就会回师,便下了死令:引西施离开玉阳宫,不惜代价,一举刺杀成功!



一天,一个宫女来到玉阳宫外,对一个从里面出来的宫女说:“太子妃病重,天天念叨西施娘娘,又怕娘娘担心,不让人传报。”说话的宫女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听到话的宫女,不敢隐瞒,就禀告了踏宫。踏宫也不好隐瞒,就告诉了西施,西施一听就急了,抓起一件罩衣边走边披在身上。巧得是此时移光与追月一起去了玉秀宫。踏宫、驾风、驰原拦住西施说什么也不让她出门,西施这下火了:“你们不敢去,就别拦着我!”说完就硬往外走。无奈之下,踏宫吩咐驰原赶紧去玉秀宫找移光和追月,自己和驾风带着兵刃,随西施同往。

移光与追月找旋波商议的,就是近来内宫频繁出现的,行踪诡秘的陌生宫女的事情,尤其是腊梅说的怪现象。旋波肯定的说这些人不是宫女,一定是冲着西施来的,她们进不了玉阳宫,就要想别的办法,至于说她们究竟想干什么还说不清楚,不过肯定不怀好意。于是三人商议,分头秘密跟踪,彻底查出来这些人的底细,这期间一定不能让西施随便出门。商议完,移光和追月就往回走,走不多远,就见驰原呼呼地迎面跑来,没有站定就喊:“大姐、三姐,姐姐她,她去了东宫,婉晴病了。”听到此话,移光、追月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拔腿就向东宫奔去。

与此同时,王宫大殿里,太子正忙着阅览奏简。为了不让父王分心,打赢对齐国的一战,太子咬牙忍悲,顶着巨大的压力,没有将王后得病的过程及病亡的消息禀告夫差。王后的丧事由“相父”伍子胥操办,也合乎情理,太子不便多问。如今母后薨逝已久,父王又捷报频传,太子的心情变得好了起来。

太子专心批阅奏章,没有觉察到台阶下面伍子胥的局促不安。伍子胥心里正在矛盾着:“今日行刺西施,先不论成败,是不是应该提前告知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