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第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呀!这就去了。”郑旦说完转身跑了去。

郑旦刚出门,擦身进来一个男人,扭着头看郑旦的背影,不小心撞到专成身上,撞了自个一趔趄,正想发怒,看到地上放着那么多贵重的东西,眼光放亮,吧嗒眼睛看不够。父亲赶紧对他说:“人离啊,快来拜见大人那。”

那人看了一眼屋子里三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仓惶间双手伸直匍匐在地,“吭吭吭”地三个响头。

西施转回身面向父母,双膝跪地,连叩三个头,带着哭腔说:“爹娘,儿就去了……”话没有说完,就起身出门,孤零零地站在院子中央。有谁知道,这个小女子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西施离开家,上了辂车,要义驾车,范蠡、专成骑马走在车的两旁。车子刚要出村,后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呼唤声:“等等我呀,怎么不等我了呢?”说话的姑娘边追边喊。车子停下来,西施探出身子,欣喜而又心酸地看着郑旦。郑旦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身上背着个小包袱,满脸绯红。“呀,好大的车呀!,快拉我上去。”说着,抓住西施的手,纵身上了大车。

范蠡一路无语,他不敢再看一眼辂车,更不敢看到西施那张,美丽而又写满了迷惑的脸,总感觉自己做了亏心事,内心酸酸的,又隐隐作疼,但同时心中又有一股满足感和使命感在游动,他干脆把心一横,什么也不去想了。

回到城中,范蠡先去禀告勾践,勾践说一切均由范蠡做主。范蠡便把西施、郑旦带回到了府上。



范蠡将西施、郑旦带回右相府后,安歇在后院里,与妹妹们在一起。

西施、郑旦进屋,肩并肩、手牵手地坐在床沿上。移光听说后,领着姊妹们呼拉拉地跑来,一个个趴在窗上,瞪着大眼睛向屋里张望。

“真好看。”

“那个、那个,左边的那个,比那个好看。”

“什么呀你,分不出哪个好来呀。”

“咦,快看她们穿的衣服,还有鞋子。”

“衣裳怎么了?鞋子又怎么了?”

“我还真没见过呢,样子好奇怪噢。”

“有什么奇怪的,山里娃都穿这样的。”

外面的人只顾说,里面的人被说得低垂着头,把脚一个劲地向后收。

移光推门进来,站在西施、郑旦面前,睁着大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然后说:“你两个谁是西施?哪个是郑旦?”

西施站起来,怯生生地说:“奴家是西施,她是郑旦。”

移光嘻嘻一笑,回身喊着:“来呀,都进来。”

又是呼啦啦的一阵,屋里挤进来七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个腰插利刃,相互拥挤着站成一排。

移光首先开口:“我叫移光,她叫旋波,她是三儿,这个是四儿,这个是五儿,那个是六儿,后面的是小七。”

“前面的都是姐姐,移光、旋波是正副头领,叫老大、老二,嘻嘻。”活泼的小七抢先说话。

小六一拨她,“我都没有轮上说话,怎么轮上你了?噷!”

五儿说:“找打。”

四儿说:“待会看我怎么拾掇她。”

吓得小七直往三儿身后躲,三儿含笑不语。

旋波说:“别闹了,在新人面前得懂规矩。”

移光果然一副老大的摸样说:“今后我们都是姐妹。”说完上前去拉西施、郑旦的手,其他姐妹也都围拢上来,叽叽喳喳一阵子。小六还伸手摸摸西施的脸,试一试她是不是真人。

从此后九个姑娘组成了一个团伙,一个伴随她们一生的团伙,充满传奇的姐妹团伙。



西施、郑旦住进相府,又有移光等姐妹陪着,范蠡自是宽心,外加许多事务缠身,心绪被复杂的军务占据着,曾被西施搅乱的内心,麻木了的穴位,渐渐地恢复了正常。这天他正在处理军务,忽然听到后院里传来,女孩们欢快的嬉笑声。被笑声吸引着,他出了前厅,顺着走廊,绕道上了高处的一座亭台,站在台上循声望去,只见九个“仙女”正在戏耍,他一眼就看到了西施。西施正挽着长袖露着玉臂,踩在石凳上折柳枝呢。折几支便扔下来,其他人便哄笑着去抢,抢到了编花环。可巧,郑旦一枝也没抢到,赌气地拾起地上的枯枝,抽打身边的小狗,小狗吓的夹着尾巴吱吱地叫,藏到石凳下面,郑旦仍不依不饶,蹲下身去打小狗。

西施听到小狗叫声,跳下石凳,上来抓住郑旦手中的枯枝,责问她:“你好狠心,怎么能打我的小狗?”

“小破狗,我就打。”郑旦毫不示弱。

“哼。”西施气哼哼地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扭过头去不理睬郑旦。郑旦不示弱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两人背背相对,除了为小狗的缘故,两人还没有这样过呢!

移光把编好的花环戴在西施头上,旋波把花环戴在郑旦的头上。移光说:“给我们的王后带上凤冠。”说完又去逗引二人。

范蠡看到如此场面,忍俊不住,他马上意识到什么,迟疑一下便下台,来到后院。

移光见到哥哥进来,兴奋地跑到哥哥身边,拽到了姐妹跟前。西施与郑旦慌忙起身,头戴花环毕恭毕敬地站着,头垂得很低。范蠡看到只想笑。便轻咳一声说:“嗯——,明日起,我来教你们识字,每天学十个,或更多。”说着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西施,西施的双眼藏在柳枝里,即使这样,范蠡仍旧有种遭遇闪电回到当初的感觉,尽管仍然不自觉地想回避,只不过当着那么多妹妹,自信心可强多啦。

此后,范蠡每日都来教她们识字,他发现,西施、郑旦已经识得了不少的字了,而且生字学得也很快。计然也是这里的常客,计然每次来,总是回避着西施,按他的解释:“不能玷污大美。”计然给姐妹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还有发生在外面的奇闻。

半年多的光景转眼过去,范蠡计划的土城也快建成了。土城的建设按范蠡的设想,仿造吴国的内宫,做成了简易的前庭、后院、主厅、副厅、主寝室、次寝室、书房、梳妆室、琴室、舞厅、歌室、侍女室、花园、吊桥、长廊、亭台、楼阁、河渚等等,分明就是一座浓缩了的吴国内宫。这里才是西施、郑旦真正该去的地方。再过几日她们就要搬进土城里去了。移光从计然口中探得此信,纠缠着范蠡,非带姐妹们一同去不可,范蠡拿妹妹毫无办法,只好同意。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自己是无力改变妹妹的决定的,自己高傲、才貌出众的妹妹,已经甘做人下了。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范蠡来到书房,忽然发现书架前有一个女子的身影,全身非同寻常的感觉就已经告诉自己,此女子是谁了。他轻咳了一声,正在专心读书的西施听到声音,吓了一惊,惶恐地转过身来,手中的竹简“啪”地掉在地上,那是范蠡生平最爱的商朝大夫箕子的书,书里写有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内容高深。范蠡回避着西施游离不定的眼神,捡起地上的竹简,递到西施手中,轻声地问:“能看得懂吗?”

西施点点头,又摇摇头,低声说:“平日移光妹妹教了奴家很多,还能看懂一点。”

此时令范蠡吃惊的不单单是西施的聪慧,还有她口中的“妹妹”之称。两人一时无语,僵直地站着。这是西施入府后,第一次两人单独直面。范蠡终于找到了一句打破僵局的话:“在这里习惯吗?”

西施点点头,又摇摇头,却没有说话。

“怎么?”范蠡心里揪起,忙问。

“当初……”西施迟疑地说,瞟了范蠡一眼又说:“当初,假如奴家知道遇到的是相国大人,奴家是不会告诉家在哪里了,更不会有后来。”

西施的一句话,把个衣冠楚楚的范蠡,脱了个干干净净似的,大相国变成了一个骗术低劣的骗子,骗子里面地位最低的感情骗子,借用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天真,借用了一个美丽女子对自己的好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被人家识破了伎俩的骗子,自然有点无地自容。

“知道你是国相大人后,奴家和郑旦都有些怕你了。”好像已经察觉到了范相国的尴尬,西施转而说:“不过还好,国相大人并不怎么可怕。也许可怕的事情还没到来呢。”西施说话时一直低着头。范蠡觉察到,此时西施对自己的那份好感,已经变成敬畏,还有哀怨。心里酸酸的闭着眼睛转回身去

“不过,奴家还是很喜欢这里,这里有很多新奇的事儿,还有移光和那么多好妹妹。”西施垂下手,扬起面,脸上写满了喜悦。

能让西施主动说那么多的话的,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范蠡,尽管说得是让人听到后不是很舒服的话。

“奴家离开父母那天就决心听天由命了。”西施继续说。

“奴家的这些话全都是内心里的,任由国相大人责罚。”西施又说。

心里早已不是滋味的范蠡,感觉嘴巴也不好使了,不知说什么好。

“国相大人。”西施轻声地说。

听到西施在唤自己,范蠡错愕地应了一声。

“国相大人,奴家可以带回寝室吗?”西施说着举了举手中的竹简。

范蠡转回身,看西施手里捧的书简,点下头说:“噢,可以,这个书房里的所有书典,均随意拿去。不过……”范蠡话题一转,也算借此掩饰一下那颗被震动的心。“既然与移光以姐妹相称,以后我们之间就以兄妹相待吧?”

西施听罢,笑了笑,捧着竹简就走了。

范蠡呆傻地立在原地,自责、痛楚与伤感,复杂的就像烧开了的水涌动不已,仰起头看着上方,内心里极力为自己的作为辩解着:自己是一个可以舍弃一切私情的、忠君的相国,也会是一个坦荡的君子,复国的大业,称霸诸侯,那才是男儿不变的志向。



姐妹九人一起来到了土城。土城里的生活是快乐的,除了习练书、字、词、歌、舞、礼、乐、弈、御、射外,最有趣的是到林子里去,有时去采花,有时去捉雀,有时也去打猎,打猎时一个个装束的像武士。西施与郑旦的装束是范蠡一手挑选的:红色的兽皮靴子,纯白色的斗篷,银色的头盔上插着一尺长的红缨子,斗篷内窄袖短衫罩着精细软甲,腰系七彩丝带,左悬剑,右挂弓,黑巾抹额。移光等姐妹们照例是白衣黑靴的装扮。姐妹九人骑马,无拘无束,穿梭于山林中,尽情地释放率真的自我,偶尔也捕获一些野物。旋波与郑旦竟然与一头大野猪较量过!西施比姊妹们多了一项爱好,用纺车织丝,她还跟小七学会一手绝活,织荷丝。

土城里的日子过得飞快,西施与郑旦已经学到了很多技艺,礼仪歌舞辞赋琴棋无不精通,举手投足间俨然有了大家闺秀的摸样,从天然的村姑变成了成熟的、气质高雅、有教养的大姑娘。看到两人的逐步完美,范蠡内心的忧虑也滋长起来,他忧虑的是,再这样下去,那双含情脉脉、明亮俊美的眸子一定会把自己熔化掉,动摇了自己坚定的士大夫的雄心。于是他想到一个人,不久前计然给他推荐的一个说是来自黎国的才人。此人身材修长,淡黄面皮,浓眉大目,鼻直口正,衣着素雅。范蠡与他接触几次后,觉得此人才艺俱全且出众,为人谦卑且从容,是个难得的人才,就留在了身边,协助办理事务。此人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庸民,他自我解释道:庸,即平庸,民,即小民,“庸民”,即平庸的小民。范蠡说“庸”乃含“中庸”之意,“中庸”乃圣人的精髓所在,不过范蠡还是说他做人低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