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十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居正道:“既能如此,微臣在开封恭候点检登基。”薛居正带着禅位诏书返回城内。

薛居正来到宫中,拜见了符太后与柴宗训,便把面见赵匡胤议和之事一一说来,又呈上赵匡胤诏书。符太后命薛居正读诏,居正读道: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原自《旧五代史&;#8226;。卷一百二十&;#8226;恭帝纪》)

听了诏书,符太后与柴宗训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薛居正也不禁泪下。悲泣少时,符太后言道:“薛丞相可宣谕百官,皇上愿仿尧禅舜,让位于赵匡胤。”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三十四岁的赵匡胤登基即位,乃是宋太祖,建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封赵匡义为晋王,赵普与薛居正、范质同为宰相,其余文武也各有封赏。贬后周皇帝柴宗训为郑王,迁至房州,才宗训十二年后病故,追谥恭皇帝。从此战乱华夏半个世纪五代就此终结。正是:

五代梁唐晋汉周,五十三载列春秋。大唐盛世化往昔,黄巢造反乱不休。

招安朱温纵虎患,引狼入朝天子囚。沙陀起兵始争霸,三箭遗命复唐仇。

引兵契丹儿皇帝,拱手相送十六州。冒生刘邦传世子,后汉专行暴政谋。

郭威让功换天下,柴荣征师傲九州。痴心巧成点检做,黄袍加身亡后周。

赵匡胤在开封登基做了皇帝,心中最为忌讳的便是淮南王李重进,李重进是柴宗训的表舅,毕竟和姓柴的是一家,和姓赵的不一脉。李重进占据的淮河两岸十四州,一旦背叛投降南唐,那大宋南边将无险可守。赵匡胤传召石守信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讨伐李重进,且要速战速决,以免李重进倒戈南唐。

李重进得知赵匡胤出兵南下,心里明白自己势单力孤,果不其然向南唐皇帝李璟救援,愿归还江北十四州,归附南唐。李重进的信使飞马来到江宁府,将降表献上。偏巧南唐中主李璟到南方巡游,不在朝中,大小政事皆由太子监国。太子名叫李煜,字重光,封号吴王,娶大臣周宗长女周娥皇为王妃。吴王妃周娥皇不仅人长得美丽,而且才学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李煜从政平庸,却才艺具佳,和周娥皇结为夫妻那真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

这日,李煜与娥皇正在宫中把酒做诗,内侍太监呈上了李重进求援的降表。李煜接过降表略看一番,问娥皇道:“赵匡胤整套淮南,李重进欲献江北十四州归顺我大唐,爱妃以为可纳否?”

娥皇答道:“江北人慌马乱,江南歌舞升平。太子若把江北烽烟引到江南,不知我夫妻还有几时安宁生活。”

“爱妃说的有理。”李煜扭头对太监道:“告知淮南王来使,就说我主闽南巡游,军机大事待万岁还驾之后再做商议。”内侍太监领了口谕,回去打发了使者。

到了次日,太子李煜正与娥皇在花园赏花,大将军边镐入宫求见。见了太子,边镐跪倒高呼千岁,李煜令其平身,问道:“大将军入宫不知有合事要奏?”

边镐答道:“臣闻昨日李重进遣史来降,陛下为何奖使者逐走?”

李煜道:“江北之乱与我江南何干?我大唐国富民安,怎可无事生非招惹来战乱?”

边镐道:“那江北十四州本是我大唐疆土,自被柴荣夺去,淮河两岸百姓不无怀念大唐恩典。如今李重进献土归顺,正逢收复故土良机啊。”
[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李煜还未开口,太子妃周娥皇递过一首词,言道:“妾妃新作一词,请殿下呈览。”李煜接过诗词朗朗读起,把边镐冷淡一旁。过了半个时辰,李煜间边镐还在候着,对边镐劝道:“赵匡胤讨伐李重进是宋周之争,何须如此认真?待本王细思几日,再做定夺。”边镐没有办法,只得告退。

南唐不肯发兵相助,淮南王李重进有勇无谋,不到两个月江北十四州便被石守信收复,李重进兵败自杀。平定淮南之后,石守信得胜班师回朝,百官自然恭贺一番。宋太祖赵匡胤召来宰相赵普,问道:“如今淮南已定,朕欲命大将屯兵镇守,宰相以为如何?”

赵普道: “自从晚唐以来,梁、唐、晋、汉、周五朝更替,连年征战,皆因藩镇兵权过重。不仅不可派重兵,当尽早收回兵权。”

赵匡胤道:“爱卿放心,石守信等人虽握重兵,但与朕交情深厚,自然会忠心大宋。”

赵普道:“臣不是担心石守信能尽忠,但麾下将士未必忠诚。只恐有朝一日,黄袍加身于他人,重蹈覆辙,尚未可知。”

赵匡胤自拍脑门叹道:“若非爱卿,朕有糊涂了。”

自从听了赵普规劝,赵匡胤是整日怀疑手下大将权大压主,便令赵普在宫中设宴,用计逼众将交权。宴席摆定,赵匡胤密令部将米信率五百刀斧手埋伏,叮嘱道:“朕以酒为号,若是劝酒之后,收回兵权则罢;若是摔杯,殿内众将格杀勿论。”米信得了密令自去埋伏刀斧手。

赵普主持酒宴,将石守信、张永德、高怀德、王审琦等人请入宫中。酒席之上,众将官与赵匡胤推杯换盏,喝得好生痛快。赵匡胤对赵普言道:“我与众卿家本事周朝臣子,欲叙旧情,你率宫人退下,不得闻听。”赵普领旁边侍奉的宫女太监退出,赵匡胤斟满一杯酒,对众人言道:“朕有今日江山,全赖诸位卿家鼎立辅佐。怎知坐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令朕日不愿进食,夜不能熟寐呀。”

赵匡胤长叹一声,在座众人听了心中惊讶,石守信问道:“恕臣愚昧,敢问陛下因何事烦恼,吃睡不安?”

赵匡胤道:“人心眼不识,忠奸两难知。皇位似羹肉,谁人不想吃?”众人闻听此言,不知所示何人?石守信问道:“陛下所言令臣等诚惶诚恐,如临深渊,今天下安定,谁还敢对大宋不忠?”

赵匡胤道:“诸位爱卿皆是忠良,倘若爱卿麾下将士之中,有人贪图富贵,为尔等黄袍加身,诸位哪个敢抗天命人心? ”石守信等人突感到大祸临头,众人慌忙跪倒,叩首言道:“臣等不识时务,请万岁明示。”

赵匡胤满面笑容,搀扶众人,劝道:“朕也是替爱卿着想,不如交出兵权,诸位封地为侯,家业传袭子孙,仍不失富贵。”石守信等人见好就收,连声磕头谢。

次日早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各自递上一本奏章,自称年老多病,恳请还乡故里。赵匡胤对诸位有功之臣连声称赞,又赏赐告老的臣子金银布帛,封候封号恭送还乡。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挑选精壮兵士,重编朝廷禁军,地方驻兵以文官管辖,使危机四伏的北宋王朝巩固稳定。

赵匡胤皇权巩固之年,南唐中主李璟病故,太子李煜登基于金陵,加封太子妃周娥皇威皇后,延用年号建隆。宰相冯延巳已是故病,其弟冯延鲁被加封相位,成了李煜的宠臣。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二人本无治国之才,皆因诗词歌赋出众受南唐皇帝赏识。李煜与皇后娥皇夫妻不宠贤能将相,偏爱冯延鲁这文学之士。又有大臣张洎(jì;),字师黯,滁州人氏,只因此人博学洒脱,文采不俗,与冯延鲁成了李煜的宠臣。

这日,李煜、周皇后与冯延鲁、张洎四人在御花园围坐吟诗。皇后周娥皇自幼通晓音律,喜欢收集前朝乐谱。周娥皇言道:“臣妾前些日子重修唐玄宗年间《霓裳舞曲》,如今已修整十之八九,待臣妾为陛下及诸位公卿奏来。”

“臣等洗耳恭听”冯延鲁等言道。周后弹得这首《霓裳舞曲》是婉转悠扬,冯延鲁、张洎是连声称好。忽然有太监来报:“启禀万岁,大将军林仁肇求见。”

小太监这一禀告,正把皇后周娥皇琴兴给冲了,李煜问道:“林仁肇求见何事?”

“林将军说有紧急军情要奏。”小太监道。

李煜不耐烦地叹了口气,言道:“既然来了,就让他进见吧。”

小太监去传林仁肇,时间不长,林仁肇疾步来至后花园,撩袍跪倒,高呼万岁。

李煜道:“林爱卿平身,不知有何事要奏?”

林仁肇道:“末将刚得荆州八百里急报,赵匡胤以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伐荆,荆南王高继冲献上荆南十四州,归降北宋。”

李煜问道:“荆南王降宋,与朕有何关系?”

林仁肇道:“荆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西可联合蜀王,东可联合江东。眼下应当即可出兵荆州,联合蜀王阻止宋军南下。”

后主李煜正在踌躇不决,皇后周娥皇一拨琴弦,起身边走,丞相冯延鲁赶忙劝道:“皇后娘娘为何离去,诗词还未吟出。”

周娥皇道:“自古后宫不可干政,公卿们既有国家大事,本宫还是回避为好。”

李煜一看皇后要走赶忙相劝:“皇后切莫离去,无关我大唐之事,朕又何须商议。”李煜留住周娥皇继续吟诗作词,却令林仁肇退下。

李煜整日沉迷诗词歌赋,赏玩奇石异景,与周娥皇彼此自在。日子不长,皇后周娥皇便有了身孕,李煜更是欣喜不已,日夜陪伴左右。偏巧这天丞相冯延鲁求见,冯延鲁入宫拜见了皇帝皇后,上奏道:“陛下已有多日不曾上朝,北宋兵马已在荆湖、汉中屯集兵,大有讨伐西蜀之兆。”

李煜问道:“臣中百官如何议论?”

冯延鲁道:“朝议无非有二,或是声援蜀王,共讨北宋;或是顺承北宋,坐视不理。”

李煜点了点头,问道:“丞相之见,宋、蜀两国谁重谁轻?”

冯延鲁道:“蜀国相距遥远,援助不易;北宋虽可近攻,但强弱难敌。臣之见,不如送赵匡胤一个顺水人情。”

“此话怎讲?”李煜问。

冯延鲁道:“陛下向宋称臣,臣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赵匡胤见陛下对北宋忠顺,必然不疑,江南也无忧患。”正是:

孙刘联兵可抗曹,南唐坐视蜀国糟。

唇亡齿寒若曾记,梁断堂塌已动摇。

冯延鲁劝李后主向宋称臣,犒劳宋军,但不知李煜是亲宋,还是亲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九回:姐妹争宠李代桃僵   王侯夺爱花蕊杀宫

冯延鲁规劝后主李煜,与北宋修好。李煜问冯延鲁:“朕若向北宋称臣,赵匡胤果真不会与我南唐为敌?”

冯延鲁道:“蜀主孟昶胆大妄为在蜀中自称皇帝,自古国无二君,赵匡胤自然要讨伐。陛下向北宋称臣进贡,赵匡胤得了好处便不会与南唐为敌。”

李煜听了冯延鲁一番讲解,连连点头:“如此说来,这便使得。”传诏命丞相冯延鲁带厚礼往荆湖大营犒劳宋军。

李煜临行,心中放不下怀有身孕的周娥皇。周娥皇见李煜儿女情长,便安慰道:“陛下尽可往荆湖犒劳宋军,臣妾可让小妹女英来伺候起居。”李煜这才放心,遂告别周皇后,与冯延鲁往荆湖大营慰问宋军。

后主李煜与丞相冯延鲁分作两头,冯延鲁带黄金五千两,白银八万两,牛羊各一千头,犒劳荆湖大营宋军;后主李煜则亲往开封面见宋太祖赵匡胤称臣。

单将后主李煜只带太监、护卫五百余人,前往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