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十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畋言道:“凤翔之地道路盘曲,火急军情由此难以向陛下通禀,且黄巢已命使飞书招降各镇兵马,倘若陛下远居成都,西歧诸镇将士必无心再战,恐为黄巢所诱,万望陛下居凤翔,以定军心。”僖宗只得应允,郑畋护驾回凤翔。

僖宗逃往西川,黄巢欲再伐西歧,命尚让为元帅,林言、杨能、霍存为大将率五万兵马讨收复西歧诸州。”众人领命。三日后尚让点齐精兵五万,兵发西蜀。

齐军前来讨伐,有飞马急报传至凤翔。僖宗闻听速召百官商议。侍中田令孜言道:“今贼兵五万大军犯我西歧,陛下须尽早移驾成都。”

僖宗以为田令孜所言有理,便对郑畋言道:“五万贼兵将至,朕封汝为四面诸军督招讨使,节制各路兵马。并诏令泾原节度使程宗楚,朔方节度使唐弘夫率兵在凤翔与爱卿合力抗敌。朕将先往成都为爱卿征募援兵。”

郑畋闻言道:“陛下万不可离开凤翔,虽凤翔兵马不过万余,但尚可在此与贼兵一战,有陛下驾御凤翔,定可使军心大振;若移驾成都则将士皆无战心,何以御敌?臣泣血恳请陛下留于凤翔。”说着郑畋连续磕头不止。

僖宗迫于无奈,对郑畋言道:“既是如此,臣姑且逗留,身家性命全赖爱卿。”

不过三日,泾原节度使程宗楚,朔方节度使唐弘夫与郑畋合兵于凤翔。程宗楚言道:“贼兵来犯,不知大督都可有拒敌良策?”

郑畋言道:“今观凤翔之地,本督以为龙尾陂地势险要,可破贼兵。贼兵有五万之众,当多备旗帜,以做疑兵。” 遂令程宗楚领一万人马伏兵于龙尾陂山路两侧,备旌旗千余面,号炮百余响以震声势;唐弘夫领三千精兵伏于龙尾陂一侧,待号炮一响率兵直切义军中军;大将李昌言亲领两千人马诱义军入陂。

尚让率军入歧,这义军将士多是贫民组成,少有军纪军风,队伍散乱前行,大将林言说道:“今大队已进凤翔地界,大军以散队进发,倘若交战,恐有军心之乱。”

尚让言道:“林将军且宽心,我部五万之众,虽闻唐军调三镇节度使合兵来战,但兵力尚不足一万五千人,即使交战,唐廷不及我部以半,无须忧虑。”此时忽又兵卒来报,先锋官霍存大败唐将程宗楚,唐军已往龙尾陂败退。尚让闻听大喜:“郑畋首战便被霍存将军击败,实不足惧,传我将令全队加速而进,直取龙尾陂。”义军众将士得令,疾速杀至龙尾陂。大将林言道:“太尉大人,此陂两侧山地高耸,倘若伏兵,首尾难顾,可命士卒列一字长蛇阵,过此险陂可保无忧。”

尚敬言道:“将军过虑,前番程宗楚刚遭败退,郑畋本一儒者不通兵事,焉敢在此与你我决战,大队只管前行。”林言无奈只得虽大队轻进。未走多远,只听号炮震天,战鼓齐鸣,四面山坡旌旗漫野,喊杀震天。大将唐弘夫率三千精兵顺山坡而下,义军皆惊慌失措,片刻之间五万大军被三千官军截为两断,。四面官兵冲下山坡,唐军如从天降,漫山遍野旌旗无数,义军将士吓得一团大乱,尚让等人虽拼死交战,但义军大部人马军心大乱,四散溃败。众将保护尚让杀出重围,大败而归。唐弘夫、程宗楚等拼死杀敌,斩首义军两万余人,龙尾陂前血淌成河,尸首成堆。郑畋在高岗之上观战感叹不已,唐弘夫问道:“大督都今番大胜,当捷章速报成都,何故做此长叹?”

郑畋叹道:“今番虽胜,却甚为惨烈,死伤之多本帅于心何忍?但若无此悲壮,则西蜀不保,圣上危矣。吾倍思玄宗皇帝驾幸西蜀之事,深有所感。”即命人取笔墨于龙尾陂前书曰: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日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歧州奏捷,百官无不大喜;天子闻之,谓郑畋曰:“予知畋不尽儒者之勇,甚慰予怀。”即封郑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郑畋即往成都面君谢恩。对僖宗言道:“凤翔大捷,天下为之一震,当承此喜报,速昭告各路兵马同心灭贼。”

僖宗言道:“爱卿之言正合朕意,命郑畋速草檄文,诏令天下各道兵马入京师勤王。” 僖宗李俨迁都凤翔,改元中和元年,令郑畋为西歧州内外诸军都诏讨,加兵部尚书衔,速草檄文诏令天下各道兵马入京师勤王。郑畋承制招谕,传檄天下曰:

“凤翔陇右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上柱国、荥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郑畋,移檄告诸藩镇、郡县、侯伯、牧守、将吏曰:夫屯亨有数,否泰相沿,如日月之蔽亏,似阴阳之愆伏。是以汉朝方盛,则莽、卓肆其奸凶;夏道未衰,而羿、浞骋其残酷。不无僭越,寻亦诛夷。即知妖孽之生,古今难免。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十八帝之鸿猷,铭于神鼎;三百年之睿泽,播在人谣。加以政尚宽弘,刑无枉滥,翼翼勤行于王道,孜孜务恤于生灵。足可传宝祚于无穷,御瑶图于不朽。”

再表朱温奉黄巢之令自营州发兵,以王彦章、王彦童为先锋,所过之处连战连捷,却每逢夺城抢关都纵容义军将士入城烧杀无忌,掳掠妇女。数日后杀至同州,同州守将名叫樊秀,善用一口泼风大环刀,王彦童出战一个回合便将樊秀挑死,朱温乘胜挥兵入城。自从营州之乱,朱温麾下兵卒掠抢妇女,胡作非为。亲兵大将氏叔琮将十名年轻美貌女子献于朱温帐中。朱温遍观众女子,乐得合不拢嘴,对氏叔琮言道:“全部美人儿暂且关押,我要每夜一换。”

忽闻其中一女子喊道:“我欲将军幼年故交,何忍欺凌?”

“哦?”朱温定睛一看那说话女子,问“汝是何人?”

不知哪家闺女曾与朱温有幼年交情,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钱镠渡江瞒天过海  郑畋辟谣解诗说故

书接前文,朱温闻听其中一女子声称奶时朱温幼年故交,便走到这女子跟前端详。朱温有衣袖拭去着女子脸上尘灰,见其美貌动人,超凡脱俗,猛然想起此女便是宋州刺史张蕤之女。朱温少年放牛时曾与宋州刺史张蕤之女相遇,见其国色天姿常盼有朝一日能取其为妻,奈何那时不过是孩童玩耍,又不门当户对,未曾认真。今朱温占据同州,用兵万余,而张家门庭衰落,又逢战乱之苦,人生起伏也令朱温惊讶不已。朱温问道:“汝可是前宋州刺史张蕤家的小姐吗?”

张氏女低声答道:“正是民女!”

朱温扶起张氏女连声道:“快快请起!我于小姐同乡,今兵乱民殃,令小姐受惊,乃温之过也!但尚不知小姐父母双亲何在?”

张氏女答道:“父亲病故多时,我与母亲因避乱兵之灾四出逃难,后与母亲失散,不曾再遇,只随流民逃难至此。”

朱温言道:“当年我自从同州郊外,得睹女公子芳姿倾心已久,从随义军起事以来,我不曾有婚娶,堂中尚无正室。今预娶小姐为妻,永结百年之好,不知小姐意下如何?”张氏女虽默不作声,但迫于乱世流离,无所是处,只得微微点头,也是天作良缘,二人有夫妻之运。当晚,朱温命婢女拥张氏珠宝加身,打扮得似天仙下凡、倾国倾城。朱温身披大红袍与张氏红毯之上拜过天地,洞房花烛之夜不做细说。朱温有了正室妻子,童年痴心之梦今已成真,遂将在同州抢掠的其他女子纷纷释放。 正是:

天下之大何其小?富贵贫苦相替交。

时来运转杳难测,缘得痴情也凑巧。

郑畋拟檄文发往各道,浙东节度使名曰刘汉宏,接此郑畋的檄文,召其弟刘汉宥道:“今天下大乱,万岁与黄巢谁主沉浮,尚且难定,你我兄弟镇守浙东不过地方一吏。郑畋今发檄文诏各镇兵马勤王,此乃群雄并起之时。江浙之地,鱼米富足乃成就大业之地,我欲以勤王之名,假道杭州,取浙东为我等立身之地,汉宥意下如何?”

刘汉宥言道:“兄长高见,如若黄巢得天下,我等向其称臣,仍不失富贵之尊;若万岁收复二京,你我也可借剿盐贼之名坐享江浙。”兄弟二人一拍即和。

次日刘汉宏中军点将,命刘汉宥为征西大将军,都虞候辛约为副将,率精壮士卒两万人进逼浙西,借勤王之名以图兼并杭州之地。不过数日,两万大军屯于西陵。杭州刺史董昌,字开亭,临安人氏。闻刘汉宏由浙东发兵欲借道杭州,遂召组有将官议道:“今刘汉宥拥兵两万欲经杭州之地,北伐黄巢贼党。我恐其刘氏兄弟欲图我杭州,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幕僚项绥道:“刘汉宏兄弟乃江浙枭雄,两万大军驻扎西陵,乃威不可挡,还望大人早早迎入。”

兵马使钱镠,字具美,临安人。闻项绥欲降,便道:“此言差矣,刘汉宏此番西进,乃是欲图我杭州,以假道讨伐黄巢之名,进兵西陵。刘汉宏不思报效朝廷,只顾自身兼并疆土,其心必是另有所图,望刺史大人速遣兵马尽早讨伐。”

董昌言道“具美之言甚合我意,吾命兵马使钱镠为大将,率精兵一万以拒刘汉宥。” 钱镠领命即点兵一万人隔江屯驻。

时值大雾,钱镠沿岸观雾,自语道:“真乃天赐良机。”跟在一旁的部将顾全武言道:“大雾漫天,将军发兵急速,敌水寨尚难建成。可借此雾大,过江袭营。”钱镠以为可行,连夜率兵借雾渡江,所部将士皆口衔竹叶,轻声慢步,时江水湍急与大船行进之声混杂难辩,浙西将士接连靠岸刘汉宥大营竟无人知晓。钱镠以火起为号,顿时四面火升,一万部众见火而攻,喊杀四起。浙东兵马虽闻有人劫寨,但奈何夜色昏暗,又逢大雾难辩,难以鉴别劫营之兵起自何方,人马多少。两万兵卒慌不择路,降者万余,死者不计其数。刘汉宥夺路而逃,兵败西陵。钱镠俘敌万余,辎重粮草甚多,钱镠大胜而归。

刘汉宥与辛约大败而归,让刘汉宏大惊不已,言道:“未想浙西还有如此神武之兵,吾当亲率大军讨伐董昌。”大将王镇,字德齐,乃被刘汉宏令为先锋;刘汉宥为左军,辛约为右军,沈瑶押粮,刘汉宏亲领中军率浙东诸郡七万人马再望西陵,离江东岸十里扎营。

杭州刺史董昌闻刘汉宏领兵再犯,遂率两万兵马驻扎于大江西岸,与钱镠商议退敌之策,董昌言道:“刘汉宏亲领大军七万于江东岸扎营,欲图我浙西诸郡,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钱镠言道:“刺史大人,前番刘汉宥败于江东,今大人可再让刘汉宏再败江东。”

董昌道:“前番将军借助大雾漫天,过江而袭营,攻其不备,今日晴天无云岂可再渡大江?”

钱镠答道:“刘汉宏前番大败于岸东,此次定不敢沿岸扎营,而退后十里,正是赐与我等过江之良机。昔日韩信以‘身陷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今番大人可亦学背水列镇,破釜沉舟,与其决战。”董昌闻言大悦,即命将士急速过江。哨探飞马报之刘汉宏大营,辛约言道:“董昌兵马正值过江,末将愿领三千人马,趁此良机杀退敌兵。”

刘汉宏道:“辛将军休慌,前番劫营乃借雾渡江,今日再渡却万里无云,分明是诱我等出兵,那钱镠诡计甚多,我等断不可中其埋伏。传令各部待其大军全部过岸在发兵攻之。”辛约欲再劝,奈何刘汉宏不纳其言。

董昌率大军过江已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