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义之传说-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孔融要钱粮,不管多少,要一点算一点,十万人的吃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郭嘉是干大事的人,太史慈和典韦是大将军,所以,这所有的土地的规划、人员安置、农耕生产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赵羽一个人在做。赵羽这个苦呀,恨不得向天大叫:我是将军,不是县令。可是没有人帮他呀,不仅没人帮,典韦从昌邑回来,带的东西不多,却给赵羽带来了一纸任命书,孔融一听寿光没县令,他立马就封赵羽当县令了。赵羽拿着那个任命书的时候,哭的心都有了。唉,看着眼前的一大堆事情,望着府门外眼巴巴的人们,这个官,他也只好暂时当下去了。好在东莱郡的郡守不错,听说北海国相在寿光安置了十万黄巾军,他吓了整天抖腿子,太史慈一去,郡守大人立马收刮了大批的种子和农耕用具送给了寿光。哈哈,把赵羽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拍拍管亥的肩膀说管大哥真厉害,弄得管亥哭笑不得。解决了春耕问题,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粮食不够可以暂时凑合,这里距海近,光靠捕鱼也能解决大半年的口粮了,再倒腾一点私盐,嘿嘿,换点粮食也不错。

等安排好了这一切,赵羽才顾得上过问城防的问题,原来的城防实在是太次了,连土匪都挡不住,他们可不想等秋收的时候让土匪捡便宜。太史慈和郭嘉一到寿光就整理过这十万兵马了,结果让赵羽好笑,原来,十万人里有实际战斗能力的也就八千左右,其中的能训练成精兵的也就三千不到。本来按赵羽的想法,管它那么多,春耕要紧,所有的人都给下地种庄稼去。郭嘉和太史慈一致反对,说什么也要留下五千兵士,说是预防万一。赵羽听了觉得也对,城防力量还是要加强的。这些事有郭嘉和太史慈操心,选出来的士兵有典韦管亥负责训练,他就撒手不管了,全身心扑到了管理寿光上面去了。

跟随管亥的这些人高兴呀,在流浪多年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他们一个个对赵羽是敬若神明,关于昌邑城外赵羽与管亥的那场打斗被这些人描述的绘声绘色,特别是那把剑上的流光被夸大渲染了开来。渐渐地,随着赵羽细心安置流民,安抚城里百姓,把一个寿光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民间竟然有传言,说赵羽是天上神仙的孩子,专门来帮助他们的,不然他小小的年龄怎么会懂这些事情。赵羽咋听到这些传言,他是哭笑不得,而郭嘉和太史慈却听的高兴极了,望着两人看着自己挤眉弄眼的开心样,赵羽慢慢地觉察到一丝危险。

可赵羽没时间细想,他手头的事情太多了,那个混蛋原寿光县令跑的快,扔下了一大堆事情,突然增加了十万民众,寿光的事情更加繁重起来。而赵羽又是一个藏不住心事也没想过隐藏心事的孩子,自从他看不过落后的耕种方式,亲自指导流民新的耕种方法,还教了他们如何进行沟壑水利灌溉,即节约水又不会引起争端后,衙门里的书吏就用崇拜的目光跟上了赵羽,天天烦他,连郭嘉都跟在他屁股后面学经验。

赵羽虽然累,可在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指导下,发现管亥身边的亲兵秦利很有生意头脑,所以他想让自己的荷包再鼓点,于是挑出了百来人做生意。乱世之中的生意不好做呀,短时间能挣大钱的生意很少,粮食买卖难做,盐业是官产,不能公开做,赵羽考虑了几天,决定做马匹、兵器和酒的生意,特别是酒。这东西真好,士大夫喜欢,将军士兵喜欢,豪门大户,贩夫走卒等等,各色人都爱喝,如果用那么一点现代的工艺,提炼一下,那这个酒就……

想到就做到,这天当赵羽大笑着从关了五天的房间里出来的时候,郭嘉他们差点以为他疯了。顾不上他们惊诧的目光,赵羽手把手地把他的酿酒方法教给了秦利,让秦利去酿造好酒。当秦利他们第一炉酒出来的时候,满院的香气差点让大伙找不着北。带着酒,狂喜的秦利几乎是冲进了衙门,赵羽在多少年后回想起郭嘉他们第一次喝沁春酒的表现时,都要拿出来取笑一番。沁春酒成了赵羽挣钱的最大工具,在沁春酒的基础上,秦利他们又酿出了烈性的高粱酒,深得典韦的喜爱。

第一批酒在当年的秋天出炉,第二年春天,赵羽让秦利带着商队装上一批高粱酒到了匈奴地境,不出所料,秦利他们很快带回了马匹和铁器。这趟生意奠定了秦利他们的成功基础,在以后的三十年里,赵羽一手创建的德裕商队成为中原大地上最有钱的商队,为赵羽建立梅花山庄提供了丰盛的财物,就是以后德裕商队解散后,它的分家费都让几个兄长家里过得挺富裕。

寿光的发展很快吸引了周边的人,关于赵羽的传说也越来越多,而赵羽没有一点公子、官爷的架子,愿意和老百姓说话,又不分高低贵贱给人治病,神之子的传说更多更广,每天前来找赵羽的人都很多,最后,连太史慈家乡和樊林山村里都搬了不少人过来。赵羽不会推诿,每天处理完公事,还兼给百姓看病,累的他每天晚上回到屋里话都不想说。眼看他累得实在受不了了,在郭嘉和太史慈的强行干预并下令没有大事、大病不准这些百姓再来见赵羽,这才让他轻松了一些。

或许是寿光发展的太好了,又或许是老百姓太需要一个能保佑他们平安生活的人了,关于寿光和赵羽的传说,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大量的流民开始向寿光涌来。连年的徐州之战、兖州之战、青州之战造成了大批人离家远走,短短的半年时间,寿光就涌来了十多万人。赵羽心肠软,看着这些拖儿带女的穷苦人家眼巴巴地看着他,他就全盘接受,寿光的人口急剧膨胀起来。可是,寿光是个小县城,赵羽只是个县令,要想安置这么多人,还有那些源源不断前来的人们,只能扩张县城。可他不能侵占周围城市的土地,偶尔在边界上打打秋风可以,多了可就要引起麻烦了。在将寿光的土地彻底分完后,赵羽想了几天,决定把人往海边上迁移,那边的土地稀少,不怕有纷争,没有土地种庄稼,却可以打鱼呀!就这样,在寿光县的东边,形成了大规模的渔庄,这里的人们过了十多年的安定生活,直到东海太守造曹操的反,人们大量跑路,海边的村庄才逐渐荒芜了下去。

寿光的发展既然如此引人注目,除了前来逃难的百姓,也吸引了居心叵测之徒,特别是周边的土匪、山大王之类的。这年秋天,真有一伙土匪前来打劫,被典韦他们带两千兵勇杀了个稀里哗啦。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这事也提醒赵羽要注意寿光民众的安全问题。因此,赵羽在这年冬天开始,让典韦和管亥训练一批精壮的兵勇,除了守城护土,他还想着要保护商队和家眷。

赵羽既然存了要打造一支精兵的心思,自然就不满足于现实中的那些训练方法,因此他将在自己那个时代所见过的部队训练、特警训练等等的方法提炼了一下,总结出一套适合这个时代的训练方法,将其传授给了管亥,其结果是管亥一个月瘦了十斤,筋骨却强壮了许多,而跟随他一起训练的士兵更是呈现出一股龙腾虎跃之势。郭嘉看着管亥的训练,那嘴巴张的可以放下两个鸡蛋,他对赵羽的才华更加重视起来,特别是看到赵羽仅凭一根手指粗的绳索就能迅捷地在城墙上下来回玩的时候。让赵羽最为后悔得是不该让典韦得知这个方法,特别是早上的行军拉练,因为典韦逼着他一起训练一个时辰,在赵羽威逼加利诱连带撒娇卖乖的情况下,才减为半个时辰。只是这样一来,赵羽每天早晨赖床的时间也没了,他心里直叫那个苦呀!!

第十一章 自立危机

 兄弟篇 第十一章 自立危机 兄弟篇………第十一章自立危机

就在寿光大发展的时候,太史慈却离开了,而他的离开也让赵羽无奈之极。这年秋天,寿光的农民喜获丰收,典韦他们又杀跑了前来打劫得土匪,全城上下都是喜洋洋的,而赵羽在忙了几个月后,终于清闲了一点。这时,郭嘉和太史慈一起要找赵羽好号谈谈。

三人坐下后,望着郭嘉和太史慈严肃的面容,赵羽有些心跳加速,他本能地意识到有什么事情要在他身上发生。果然,郭嘉先望了太史慈一眼,然后才说:“子玉,今天我们兄弟该好好谈谈今后的打算了。”

“今后,今后什么呀?”赵羽不明白他的意思。

郭嘉一扫懒洋洋的样子,神情专注地望着赵羽说:“难道我们就这样在这里干一辈子了?你真想当这个县令?子玉,你以前没这样的打算吧。”

他这一问,赵羽脑子里哄地一下,想起来了,他把管亥降服了,太史慈就没去搬救兵,那赵云就没能来北海,哎,他把这茬给忘了。得,这下见不到赵云了,他一时间有些发懵,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郭嘉和太史慈见他发愣,还以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因此郭嘉继续道:“子玉,如今天下大乱了,袁绍,、曹操发展的很快,公孙瓒也占着幽州,曹操占了兖州正和陶谦打的火热,听说江南也不平静。子玉,你有何打算?”

赵羽楞楞地看着他们:“打算,什么打算?如今我也只有等我哥哥的消息喽。他还应该在公孙瓒那里吧。”

郭嘉皱眉了:“子玉,你就没想过自立?”

赵羽根本没反应:“自立?什么自立?”

郭嘉笑了,苦笑:“子玉,如今我们可是说是一切具备了。寿光因为是小地方,所以也不引人注目,只要我们利用县令和校尉的身份,暗地里招兵买马不是难事。我们有管亥的精兵五千,再慢慢扩大,最终弄上两三万人马没有问题,等时机成熟,我们就先拿下青州,再向北向南发展,应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赵羽总算听明白了:“莫非二哥想自立为主?好呀,我没意见。”

郭嘉摇头了:“我有自知之明。我和子义商量过了,我们想奉你为主。”

赵羽腾地跳了起来。没等他说话,太史慈一笑:“子玉放心,大哥那里没问题,管亥也对你死心塌地,我们三个的武艺加上二哥的计谋,有我们四个扶持你,你还怕什么?”

郭嘉连连点头:“经过北海之事,子玉的声誉有很大的传播。再加上现在的百姓视你为神之子,四面八方都有流民过来,可以说天时、人和都有了,我们有七成把握可以起兵。只要时机一到,我们树起牌子,还有很多人才前来,到时候我们兵马齐备,不愁大业不成。”

望着侃侃而谈的两个人,赵羽的脑袋嗡嗡的作。他从来没想过这种问题,在他内心深处,就没当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也不会去参与这个时代的事。其实只要他愿意,凭他记忆中的三国历史,可以说已经占尽了便宜,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才的流动,其他诸侯的弱点等等,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的确是有争天下的本钱。可是....如果他真的参与争天下,历史就会被改变,以后的发展又会怎么样就不是他能预知的了。赵羽傻傻地想到了蝴蝶效应的问题,一旦改变了历史轨迹上的某点,整个历史将会被改变,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再则,赵羽想,我能凭借得不过是熟知历史这一点,一旦改变了,他就无法掌控了,想想曹操、孙权、刘备手下众人的厉害,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揽收过来,况且,他一个普通百姓起事.....,那个下场可以想象,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